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单元评估检测(九)生物与环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测控导航表学问点题号1.种群1,2,3,18,19,282.群落4,5,14,15,21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8,9,10,13,20,224.生态系统稳定性及环境爱护16,17,24,255.综合考查6,11,12,23,26,27,29,30,3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C)A.种群密度大小是确定生物益或害、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B.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鱼并作标记,其次次用小网眼渔网重捕,估算结果与实际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C.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代表该年龄组的个体数D.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结构解析:年龄金字塔顶部代表最老的年龄组,宽度则代表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某小组进行“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试验时,同样试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育(如图其中试管Ⅱ、Ⅳ内培育液体积相等,Ⅰ、Ⅲ内培育液体积相等),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试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A.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B.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起先下降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更”试验。在该试验中,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表明它们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由于试管Ⅲ和试管Ⅱ内的培育液体积不同,其内的种群的K值也不同;试管Ⅳ内起始酵母菌数比试管Ⅱ的多一倍,而培育液体积相等,故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起先下降,这也说明4个试管内的种群不会同时达到K值。3.自然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假设某自然种群的数量为N,环境容纳量为K,S1~S5是“S”型曲线上的5个点。依据下表所示数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曲线上的点S1S2S3S4S5种群数量2050100150180(0.900.750.500.250.10A.该种群的K值为180B.S5不是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刻C.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S5之前D.(K-N)/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解析:S3时,(K-N)/K=0.5,求得N=K/2,即该种群的K值为200;若该种群为蝗虫种群,则防治蝗虫应在S3之前;(K-N)/K的比值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小。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B)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解析: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由于植物为动物供应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须要看环境条件;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5.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状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B.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C.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缘由是草本植物获得阳光的实力较差D.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渐渐增加解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密度约为:其次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其次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使其次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造成估算种群密度偏大。6.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C)A.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中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B.“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λ”大于1,并且是一常量C.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D.海洋生态系统中,杂食性鱼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鱼类解析: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须要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调查结果会偏高。7.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养分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A.Ⅰ和Ⅳ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B.生态系统中同一层养分级生物组成生物群落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Ⅰ、Ⅱ、Ⅲ、Ⅳ之间循环利用解析:图中Ⅰ代表生产者,Ⅳ代表消费者,而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叫做群落,即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组成生物群落;Ⅰ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所以E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而在Ⅰ、Ⅱ、Ⅲ、Ⅳ之间(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不能循环利用。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叙述,错误的是(A)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淌渠道D.生态系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解析:通过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能量传递效率不变。9.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其根部的微生物可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浮萍的根分泌的有关物质可使藻类的叶绿素分解,从而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避开水华现象的发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浮萍能避开水华的发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浮萍能净化有机污水,所以浮萍既是生产者又属于分解者C.浮萍对藻类的影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的实力D.采纳样方法调查浮萍的种群密度时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解析:浮萍可通过根部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净化水体,但不能说明浮萍是分解者。10.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试验室里,人为地将试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事实上是白天)。这个试验说明(A)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变更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科学家把蟑螂放在试验室里,人为地将试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可以确定是通过变更光照来试验,光对于蟑螂属于物理信息,说明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变更。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生态系统能维持稳定性的缘由是具有自我调整实力B.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估算可采纳抽样检测法,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可采纳取样器取样法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远远大于干脆价值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有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有的种群数量会不断削减,甚至灭亡。12.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在海水中的分布如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B)海水深度浅中深主要海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A.浅水层中的全部绿藻构成一个种群B.海藻的分层分布有利于降低种间竞争C.影响海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D.藻类及其他海洋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解析:绿藻中不只有一个物种,不符合种群的定义;藻类的分层分布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各种藻类对水体中无机盐等养分成分的利用及对光能的充分利用,在肯定程度上降低了种间竞争的强度;影响不同水层中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光质),即不同波长(颜色)的光穿透水体的实力不同;该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海水、阳光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过程。a、b、c、d表示能量值,①、②、③表示养分级,甲是分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在该生态系统中可以占有三个养分级B.其次到第三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c×100%C.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D.图中各养分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解析:甲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不占该生态系统的养分级;其次到第三养分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c/b×100%;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故各养分级之间能量多少的关系为a>b>c。14.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进行了探讨,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圆田螺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可采纳标记重捕法B.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多足摇蚊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C.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D.试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验次生演替解析:圆田螺的活动范围小,活动实力较弱,应当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1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肯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困难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种群的数量变更都符合“S”型曲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变更不会导致种间关系发生变更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相宜比例能保证草原群落不发生演替解析: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不肯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困难,如过量砍伐树木可能会使群落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的结构变得更简洁;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变更符合“S”型曲线,但前一阶段的优势种的数量在此阶段将会下降;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的变更使物种丰富度发生变更,从而导致种间关系发生变更;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相宜比例,也会发生演替,只是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原来有差别。1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D)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森林、草地等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引入其天敌是最有效的限制措施C.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雾霾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我国实行的二孩政策可提高诞生率,主要目的是调整年龄组成解析:大量开垦森林、草地,发展粮食生产,会破坏生态环境;限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盲目引入其天敌,引入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雾霾不属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一孩政策调整为二孩政策,提高了人口诞生率,使幼年个体增多,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调整年龄组成,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17.由于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丢失,为了实行有效的行动爱护受到严峻威逼的生物多样性,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探讨,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D)A.对自然遗迹、陆地水体、海疆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实施就地爱护B.对珍稀濒危物种实施移地爱护C.加强公众教化,提高国民对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识D.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依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解析:强化法规法律制度建设,禁止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18.如图为液体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更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B.定期补充养分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C.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D.该种群的K值只与培育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解析: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但此时种群中仍存在种内斗争,只是种内斗争比较弱;定期补充养分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改善了酵母菌的生存环境,酵母菌的K值会增加,b点会上升;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正相关,均下降;该种群的K值与培育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毒代谢物等因素有关。19.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育液中,在相宜温度下振荡培育。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C)解析: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培育液中的无机盐、水及大气中的CO2,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由于空间、养分等条件是有限的,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大肠杆菌属于异养生物,必需消耗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在只含无机盐的培育液中不能生存,其数量是渐渐削减的。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D)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解析:能量流淌是逐级递减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21.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地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探讨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C)砍伐强度/%生物量/tt·hm-2龄组/年24.025.938.61013.2414.7315.642072.5475.0981.0830161.87166.10171.12A.应采纳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更趋势基本一样C.适当砍伐变更了落叶松种群的水平结构,削减了竞争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解析: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可采纳样方法;据图所示,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变更趋势基本一样;适当砍伐变更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种群无水平结构;适度砍伐有利于提高生物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2.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复原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D)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复原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增加C.复原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养分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养分级解析: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养分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下一养分级,每个养分级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和呼吸消耗。23.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解析:板栗园内的栗瘿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瘿蜂数目削减,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栗瘿蜂和长尾小蜂属于活动范围大、活动实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当用标记重捕法;栗树同化的能量包括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与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24.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B)A.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草原的物种丰富度B.种植芦苇有利于汲取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C.调查昆虫卵、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可采纳样方法D.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探讨森林中某种害虫的种群数量变更解析:芦苇无法汲取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靠微生物分解,湿地或水库中种植芦苇是为了汲取城市污水中大量无机盐离子。25.为削减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汲取N、P的量,结果见下表。植物种类单位水风光 积N汲取量(g/m2)单位水风光 积P汲取量(g/m2)浮水植物a22.301.70浮水植物b8.510.72沉水植物c14.612.22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C)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淌方向将变更解析:单位水风光 积N汲取量最大的植物是a,单位水风光 积P汲取量最大的植物是c,因此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应投放的两种植物为a和c;投放a和c这两种植物后,由于水中N、P足够,这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会增加;植物a和c是当地原有物种,投放后水体的食物链没有变更,能量流淌方向并没有变更。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9分)某小组为了探讨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乔木树种老年树成年树幼年树密度/株·hm-2%密度/株·hm-2%密度/株·hm-2%A1267100.000000B5031.065534.165634.78C504.95807.9288087.13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可知: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纳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纳法,理由是。

(3)随着时间的推移,假如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缘由是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树种中的老年树、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小,而幼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属于增长型。A树种全部为老年树,应为衰退型。B树种的各年龄期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属于稳定型。(2)采纳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牢靠。调查松鼠种群密度时,之所以采纳标记重捕法,是由于松鼠的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大。(3)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可能因为后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优势地位,或者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供应了良好的环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CAB(2)保证调查结论牢靠(2分)标记重捕松鼠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大(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实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供应了良好的环境(2分)27.(8分)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探讨小组对某自然爱护区某林窗内不同阶段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探讨,部分结果如下:物种种类(种)0~10年10~20年20~30年30~40年藤本层3000灌木层22110乔木层23262010回答下列问题:(1)0~40年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更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理由是

(2)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逝,其主要缘由是

(3)林窗的形成与发育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爱护。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为更有效地爱护生物多样性,可实行的人工措施是。

解析:(1)0~40年间,林窗内物种的发展变更过程是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逝,只剩下了乔木层,体现了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是群落演替的过程。(2)林窗内藤本植物和灌木会消逝,其主要缘由是它们生活在森林的下层,若林窗关闭,则它们得到的阳光少,竞争处于劣势渐渐被淘汰。(3)当林窗区域发展到30~40年时,则会出现林窗关闭,森林下层植物获得阳光削减,则会导致动植物种类削减的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或人为制造林窗)的方法爱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属于(1分)它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林窗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削减,竞争处于劣势渐渐被淘汰(3分)(3)定期合理地开采木材(或人为制造林窗)28.(7分)某探讨小组在对某池塘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其次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4126710乙种群0120321450请依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关系,此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更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更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

(2)甲种群渐渐削减,甚至可能灭亡的状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3)甲种群植物可能灭亡的内在因素是。

(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探讨,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觉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更趋势是。

解析:(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甲种群和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在第一年到第八年间,甲种群数量快速削减,而乙种群数量快速增加。在生态系统中,影响一个种群数量变更的生物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竞争关系外,还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因素。(2)甲种群渐渐削减,甚至可能灭亡的状况,导致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削减,甚至可能灭亡。(3)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缘由,当自然环境发生较大变更时,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利变异的个体就简洁被淘汰。因此缺乏有利的可以遗传的变异,是甲种群植物可能灭亡的内在因素。(4)若对此池塘进行长期探讨,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觉乙种群增长模型的变更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2)会使以甲种群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削减,甚至灭亡(2分)(3)缺乏有利变异(2分)(4)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29.(9分)在一个较小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以植物A为食的昆虫、以植物A和昆虫为食的鸟、以鸟为食的猛禽等,且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应做到。

(2)该生态系统的土壤中生活着硝化细菌和毛霉,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二者分别属于;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其流向为和,以及未被利用。

(3)由于气候缘由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其缘由是

(4)某人从外地向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等),预料这种植物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解析:(1)依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原则是随机取样。(2)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毛霉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养分级,以及未被利用。(3)错综困难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若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削减或消逝,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4)外来引入的这种植物入侵本生态系统后,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两种状况的影响: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削减,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生存斗争随机取样(2)生产者和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流向下一养分级(3)该种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养分级的物种替代(2分)(4)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削减,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分)30.(8分)为减轻养殖场内污水对环境的影响,创建低碳生活方式,该养殖场在污水排放处旁边构建了人工湿地。如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亲密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⑧代表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图中多余的过程是(填序号)。

(2)图中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该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3)丙中的C生物活动实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调查C生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纳法,B生物与D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4)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缘由是

解析:(1)⑧是由二氧化碳库指向生产者,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乙是生产者,其可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但是不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图中①是多余的。(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淌、信息传递,通过三大功能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3)已知C的活动实力较强且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据图分析,D以A和B为食、B以A为食,因此B与D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4)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淌、不行循环运用的,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