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通-用版)02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_第1页
物理(通-用版)02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_第2页
物理(通-用版)02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_第3页
物理(通-用版)02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_第4页
物理(通-用版)02 - 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模拟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通用版)02物理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初中知识占75%,高一新知识占25%。(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C.体积为4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答案】D【解析】A.由图像知,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比乙的大,所以甲的密度比乙的大,故A错误;B.由图像知,乙的m-V图像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乙物质的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乙的密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像知,甲物质的密度体积为40cm3时,甲的质量故C错误;D.乙的密度质量相同时,两者的体积之比所以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两倍,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小明体重600N,小亮体重400N,两人同时从一楼出发上到三楼,小明先到达,小亮后到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楼功率大 B.小亮上楼功率大C.小明上楼做功少 D.小亮上楼做功多【答案】A【解析】小明的体重大于小亮的体重,两人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得,小明上楼做功多;小明先到达,小亮后到达,说明小明上楼用的时间少,由得,小明上楼功率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电流变大,则干路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由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串联的,三孔插座的“1”孔接地线B.乙图:白炽灯泡的金属螺纹壳接火线,金属触头接零线C.丙图:图中试电笔的笔尖接触甲图中三孔插座的“3”孔时,试电笔氖管会发光D.丁图:发生此类触电时,电路中的“漏电保护器”会自动断开,切断电路【答案】D【解析】A.插座上的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并联的,使用时互不影响,三孔插座的“1”孔接地线。故A错误;B.为了防止出现触电现象,白炽灯泡的金属螺纹壳接零线,金属触头接火线,故B错误;C.三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常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试电笔使用时手要接触试电笔尾部的金属体,当笔尖接触火线时,氖管才会发光,故C错误;D.人站在地面上单手接触火线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造成电路中通过火线的电流较大,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同,所以漏电保护器会自动断开,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蕉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香蕉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C.香蕉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 D.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香蕉液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B错误;C.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香蕉液吸热汽化变为香气,故C错误;D.香气弥漫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6.小京通过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经测量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10cm,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能用光屏承接到B.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C.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D.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答案】D【解析】A.由图得,此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BCD.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f,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速率不变,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一定变化D.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D【解析】A.物体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例如高速匀速行驶的列车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B.物体速率不变,但是如果方向不断变化,则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错误;C.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不一定变化,例如平抛运动,选项C错误;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则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选项D正确。故选D。8.一辆汽车以6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3mB.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3m/sC.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8D.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3:2:1【答案】B【解析】B.根据逆向思维,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则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刹车的整个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D.根据逆向思维,汽车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上述可知,刹车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5:3:1,故D错误;A.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第2s内的位移为3m,第3s内的位移为1m,可知,第1s内与第3s内的位移之差4m,故A错误;C.结合上述可知,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为5m,刹车时间为3s,则刹车后4s内位移为9m,则汽车刹车后1s内与刹车后4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9,故C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也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B.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C.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降低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降低【答案】BD【解析】A.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从左往右敲击瓶子时瓶子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会变高,故C错误;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其他条件相同,给其中一块玻璃板加热,可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B.图乙中,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逐渐混合在一起,这属于扩散现象C.图丙中,一束单色光在盐水中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这是由于光发生了色散D.图丁中,向烧瓶底部浇冷水,瓶中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了【答案】ABD【解析】A.在图甲中,通过给其中一块玻璃板加热,我们可以改变玻璃板上水的温度,而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这样,我们就可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是否与水的温度有关。故A正确;B.在图乙中,当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逐渐混合在一起。这是因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两个瓶中的气体分子相互接触时,它们会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间,这就是扩散现象,故B正确;C.在图丙中,一束单色光在盐水中不是沿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这是因为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如盐水)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在图丁中,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后,瓶内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导致瓶内气压降低。而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也会降低。因此,原本在较高气压下沸腾的水,在气压降低后会重新沸腾,故D正确。故选ABD。11.对下图所示的实验或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A.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磁生电”B.只有铁屑分布较多的地方才有磁场C.接通电源,导体ab会受到磁场的作用力D.根据电流方向,可判定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答案】ACD【解析】A.图中,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即工作原理是“磁生电”,故A正确;B.磁体周围都有磁场,并不只有铁屑分布较多的地方才有磁场,故B错误;C.接通电源后,导体中有电流流过,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会受到磁场的作用,故C正确;D.根据右手螺旋定则,螺旋管上端为N极,故D正确。故选ACD。12.“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干寻放纸鸢”,四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如图所示,在轻绳拉力的作用下,风筝始终静止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轻绳对人的拉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B.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风筝受到的总重力C.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D.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方向沿轻绳向上【答案】AB【解析】A.轻绳对人的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因此拉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A正确;CD.风筝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气流对风筝的作用力一定与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平衡,因此一定指向左上方。CD错误。B.由于风筝受到气流对它向左上方的作用力,将人和风筝作为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地面的支持力小于人和风筝受到的总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风筝受到的总重力,B正确。故选AB。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3.(8分)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时,小明用同一个滑轮做了四次实验,前两次按图甲、乙进行,后两次按图丙进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序号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11.020.01.020.022.020.02.020.031.020.00.740.042.020.01.240.0(1)分析第1、2次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选填“能”或“不能”)省距离,(选填“可以”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图乙进行实验时,若小明将绳子的自由端沿着水平向右的方向匀速拉动,拉力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用图丙进行实验时,应沿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分析第3、4次数据发现,拉力的大小总比钩码重力的一半要大,这主要是因为;(3)利用图丙进行第4次实验时,有用功为J,机械效率为。【答案】不能可以不变竖直动滑轮自身受到重力0.483.3%【解析】(1)[1]由第1、2次数据及实验现象知,钩码上升的高度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所以使用定滑轮不能省距离。[2]图乙中,向下拉动绳子可向上提升钩码,所以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3]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轴到轮边缘的距离分别为动力臂及阻力臂,拉力沿水平向右方向匀速拉动时,动力臂及阻力臂大小都不变,阻力不变,所以动力也不变,即拉力大小不变。(2)[4]图丙中,应沿竖直向上方向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在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让动滑轮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5]由第3、4次数据知,拉力的大小比钩码重力的一半大,因为在提升钩码的同时,也提升了动滑轮,动滑轮自身也有重力。(3)[6]第4次实验中,有用功W有=Gh=2.0N×0.2m=0.4J[7]拉力所做的部功W总=Fs=1.2N×0.4m=0.48J机械效率14.(7分)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组已连接的部分实验如图甲所示。(电阻箱的符号:)(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组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至最(选填“左”或“右”)端;(3)小明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他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不能得出课本上“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成反比”的结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小明认识到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并得出了实验结论;序号123电阻R/Ω51015电流I/A0.40.210.15(4)爱思考的小刚则提出用电阻箱代替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右见解析见解析【解析】(1)[1]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连接,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为2节干电池,电源为3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作图如下:(2)[2]为了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的最右端。(3)[3]由表格数据知,每组对应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是一个定值,则在更换电阻后未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结论。(4)[4]可行,不用更换电阻,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阻值,操作方便。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1分)某工厂长方体储液池被一块密封隔板隔成左右两部分,其截面图如图所示。隔板上下两部分的厚度不同,隔板较厚部分相对于较薄部分左右两侧凸出的厚度均为0.1m。已知隔板的长为10m,左储液池内储有密度为1.1×103kg/m3的液体,右储液池内储有密度为1.3×103kg/m3的液体。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为0.5m,隔板凸出部分两侧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差与整个隔板最低处受到的两侧液体的压强差均为1.0×103Pa。(g取10N/kg)求:(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隔板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竖直向上的压力;(3)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答案】(1)5.5×103Pa;(2)4.5×103N;(3)1.5m【解析】(1)隔板左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左=ρ左gh左=1.1×103kg/m3×10N/kg×0.5m=5.5×103Pa;(2)若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6.5×103Pa,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h==0.5m=h左,不符题意;所以p右=p左-Δp=5.5×103Pa-1.0×103Pa=4.5×103Pa,F右=p右S=4.5×103Pa×(10m×0.1m)=4.5×103N;(3)右侧凸出部分的下表面所在的深度h右=m;整个隔板最低处受到的两侧液体的压强差为1.0×103Pa,结合第二问可知Δp=p右-p左=ρ右gh'右-ρ左gh'左,则1.0×103Pa=1.3×103kg/m3×10N/kg×h+m-1.1×103kg/m3×10N/kg×(h+0.5m),解得h=1m;左储液池中液体的深度=1m+0.5m=1.5m。16.(13分)某电热水壶的额定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