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曲靖一中麒麟学校高考生物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与“中心法则”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基因转录形成的RNA产物中,可能存在氢键C.RNA聚合酶具有催化DNA双螺旋结构形成的功能D.HIV的遗传物质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强化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正反馈调节;反之,弱化则称为负反馈调节。下列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协同作用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B.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浓度变化是胰岛素分泌的正反馈调节信息C.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是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D.在胰岛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B细胞3.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死亡,极少数菌株能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菌株经过不断选育,最后可以获得能生长在青霉素浓度为250单位/cm3的培养基上的细菌品系。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过程中能将抗青霉素的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B.在此过程中,青霉素起到了定向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的作用C.在此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品系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4.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①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分离B.细胞②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细胞④不是③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D.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5.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结构描述的是()A.在繁殖季节,雄孔雀就会通过“开屏”动作向雌性表达求偶信息B.在杂草→兔→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蛇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C.消费者的遗体、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D.有些蓝藻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病毒攻击细胞所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1)实验的基本思路:将病毒性感染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灌胃的形式给药,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_________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2)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__________(填细胞序号)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过程_________(填序号)。(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__________免疫功能。(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细胞V增殖分化通常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5)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结合上图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8.(10分)2019年12月以来,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除南极洲以外的其它六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疫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新冠病毒与HIV一样都是单链RNA病毒。两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翻译时,因____________(填结构)移动得到一类多聚蛋白,多聚蛋白均需要在一种由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催化下被剪切成单个蛋白,才能发挥作用。有专家曾推荐两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用于治疗这种新冠肺炎,从原理上看两种药物都是通过与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结合而使这种蛋白酶失效。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改变病毒这种蛋白酶的____________,使蛋白酶失去它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干扰子代病毒的____________(填“注入”或“合成”或“组装”)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另外,有人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____________治疗重症患者取得明显效果。(2)这种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与健康,研制并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最有效措施。假如某医疗研究小组已研制出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但不知道该疫苗的免疫效应如何,请利用若干只健康小鼠等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该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应。要求简要写出: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要求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两个组)9.(10分)大鼠脊髓损伤后无法自主控制排尿。研究人员用截瘫平面以上健存的神经重新建立人工膀胱反射弧,如下图所示。其中S1和S2表示神经纤维连接处。该项研究有望实现截瘫患者自主性悱尿,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上图可知,在重建的人工膀胱反射孤中膀胱属于____________,根据上图中的反射弧,请用数字和箭头的方式描述排尿反射的过程:____________。(2)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纤维后,膜外的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兴奋,此时神经细胞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的增多,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以上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大鼠脊髓损伤后,排尿反射仍可发生,但机体无法自主排尿,原因是________。(3)实验后某只大鼠不能正常排尿,可能原因是S1或S2连接处异常。实验小组在反射弧的b、c处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然后刺激a点,发现b处的电流表偏转,c处的电流表不偏转,则可推测。________10.(10分)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和应用均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图为动物细胞工程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将成块的组织中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2)1980年,科学家首次通过显微注射法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转基因小鼠。目前,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获取基因工程需要的目的基因。(3)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_______________而逐渐受到限制,因此,到目前为止,用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动物,实际是通过上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技术实现的。采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技术,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________(选择“单核”或“多核”)的杂交细胞。11.(15分)甲图是几种有机物的示意图(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乙图所示为真核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大分子化合物。请回答:(1)①~④中属于多聚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真核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2)在②中,G和C的数目是否相等?________。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3)D的基本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__。(4)控制细胞遗传性状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该物质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存在于______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A正确;B、基因转录形成的tRNA中存在双链区,含有氢键,B正确;C、转录时RNA聚合酶具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正确;D、HIV的遗传物质为RNA,故需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D【解析】

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以降低血糖;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升高血糖。【详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二者相互拮抗,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A错误;B、胰岛素分泌会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而血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因此血糖浓度变化为胰岛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信息,B错误;C、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胰岛素分泌引起的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正反馈信息,C错误;D、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馈调节的概念,注意理解“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强调是同一个系统。3、C【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A、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个体并不是把性状直接传递给后代,而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在此过程中青霉素起定向选择作用,B错误;

C、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个体逐渐被淘汰,因此青霉素使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C正确;

D、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故葡萄球菌没有染色体变异的发生,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青霉素的作用:不是诱导葡萄球菌发生变异的作用,而是对葡萄球菌起选择作用。4、D【解析】

分析题图:①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A、细胞①形成③的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正确;B、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B正确;C、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大小和颜色可知,细胞④不是③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C正确;D、由于细胞③中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说明该哺乳动物是雌性的,则细胞④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5、D【解析】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A错误;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B错误;设当食物比例A∶B为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x÷10%+x÷10%÷10%=55x。设当食物比例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y÷10%+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C错误;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6、B【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详解】A、繁殖季节,雄孔雀频频在雌孔雀面前“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A错误;B、食物链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在杂草→兔→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蛇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正确;C、分解者分解生产者、消费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以及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利用其中的能量,经过呼吸作用消耗,属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C错误;D、蓝藻的固氮以及无机氮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特别注意,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但结构组成和功能不能混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蒸馏水Ⅰ①特异性抗原(病原体)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解析】

1.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详解】(1)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因此实验设计中分三组进行,实验组用蒸馏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条件对照):用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1)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Ⅰ吞噬细胞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为图中的过程①,指的是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3)若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T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是细胞免疫的中心细胞。(4)题图显示,细胞V在(病原体)刺激下,以及细胞II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的。(5)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Ⅷ(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Ⅷ(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Ⅶ(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因此,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点睛】熟知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次免疫的特征也是本题的重要考查点,能够辨别吞噬细胞和T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提供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8、核糖体空间结构装配(组装)血浆(或血清、抗体)思路: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乙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小鼠;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抗体浓度(或者一段时间后两组小鼠再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新冠病毒,观察两组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作好记录。

参考答案一:若甲组(实验组)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抗体浓度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

参考答案二:若甲组(实验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解析】

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密码子合成蛋白质;根据题目信息可以推测,两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其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繁殖,阻断子代病毒的“组装”过程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详解】(1)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移动,读取密码子合成蛋白质;根据题目信息,两种药物发挥作用的原理都是通过与病毒自己编码的蛋白酶结合而使这种蛋白酶失效。因此可推测,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来看,两种药物都通过改变病毒这种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使蛋白酶失去它的功能,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病毒的多聚蛋白已经合成,两种药物都通过干扰病毒多聚蛋白形成单个蛋白的酶切过程阻止其发挥作用,因此从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来看,两种药物都是通过干扰子代病毒的“组装”过程而不能形成子代病毒。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血浆)中存在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因此可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经过严格病毒灭活等处理过的血浆(或血清、抗体)治疗重症患者。(2)根据实验目的及对照实验设置的具体要求,可确定该实验的大致实验思路: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某种新冠病毒疫苗,乙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小鼠;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抗体浓度(或者一段时间后两组小鼠再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新冠病毒,观察两组小鼠的发病率、死亡率),并作好记录。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若甲组(实验组)小鼠体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抗体浓度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或若甲组(实验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低于乙组(对照组),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较好;若两组小鼠发病率、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则说明该疫苗免疫效应不好。【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获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和解题,利用所学知识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恰当地设计实验思路,确定可观察、可测量等相应的实验结果并预测相应的实验结论。9、感受器和效应器1→2→3→4→5→6→1Na+内流神经一体液调节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控制S1连接处正常,S2连接处异常【解析】

反射弧是指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以判断2和3属于传入神经,4是神经中枢,5和6属于传出神经,1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3、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逐渐增大,膜外电位逐渐减小,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受刺激的部位称为兴奋部位,兴奋部位与为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详解】(1)根据分析膀胱既属于感受器,又属于效应器。排尿反射的过程1→2→3→4→5→6→1。(2)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Na+内流,在调节过程中,有神经和肾上腺素的参与,所以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机体的排尿反射受到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和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因此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脊髓中低级中枢的控制。(3)刺激a点,发现b处的电流表偏转,c处的电流表不偏转,说明S1连接处正常,S2连接处异常。【点睛】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10、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抗生素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人工合成、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