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_第1页
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_第2页
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_第3页
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_第4页
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和护理。

方法对2010年入住本科NICU的符合置管指征的44例早产儿,实施PICC置管术。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Fr规格PICC包,置管前取得家长同意并签订PICC知情同意书,给予精心的置管前准备、置管时的配合及置管后护理。

结果44例早产儿中,置管成功44例,平均置管时间为19天,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血培养阳性2例,其余全为阴性,脱管4例,导管阻塞3例,其他均为正常拔管。

结论PICC为早产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儿引起的疼痛刺激及避免组织外渗、坏死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产儿;PICC;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andnursingcareofPICConprematureinfants.MethodsThe44casesofcompliancecatheterindicationsprematureinfants,checkinginatNICUin2010,wereimplementedPICC.UsingtheAmericanBDcompanyproducing1.9FrspecificationsPICCbag,parentsagreeandsigninformedconsentformbeforecatheter,givingelaboratecatheterpreparationandcathetercooperateandthenursingcareaftercatheter.ResultsThe44casesprematureinfantssuccessincatheter,theaveragetimeofPICCwerekept19d,9casesoccursmechanicalphlebitis,bloodculturepositivein2cases,therestfornegative,4casestakeoffthetube,catheterobstructionin3cases,therestwerenormallyextubated.ConclusionPICCprovidesasafeandreliableveincircuitforprematurebabies,minimizessorestimulationcausedrepeatedvenipunctureforneonatesandavoidsorganizationleakage,necroticoccurrence.SoPICCisworthin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premature;PICC;nursing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早产儿出生体重低,特别是对体重在1500g左右的早产儿,其胃肠功能差,需要长时间静脉营养,输入的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外周静脉难以保证长时间静脉营养,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ization,PICC)可以为早产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局部外渗及皮肤坏死的发生。

成功的穿刺是基础,安全的留置及维护更加重要。

本科NICU2010年对44例早产儿进行了PICC置管,并采用良好的维护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NICU2010年44例早产儿,其中男27例,女17例;体重800~2000g;胎龄28~34周;日龄30min~6天。

44例均为早产儿,其中伴有NRDS13例。

平均置管时间为19天,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血培养阳性2例,其余全为阴性,39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1.2方法1.2.1置管前准备(1)置管前PICC穿刺前向家长说明置管目的、方法和风险,取得家长同意并签订PICC知情同意书。

(2)评估患儿心肺功能,测量生命体征;无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局部皮肤无明显感染、损伤等病变。

(3)用物准备:

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规格PICC包1个(内有1.9Fr硅胶导管1条,导管切割器1个,纸尺1把),1.9Fr防针刺伤型可撕裂导入鞘1个;另备75%酒精,碘伏棉签,棉签,10ml注射器3副,止血带,无菌孔巾、治疗巾,手套4副,肝素稀释液(1U/ml),地塞米松5mg,镇静剂,生理盐水,5%葡萄糖注射液,无菌衣2件。

(4)穿刺前准备:

穿刺部位选择:

首选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长度测量:

采用上肢静脉穿刺前体表测量定位即将患儿穿刺侧手臂外展90℃,从预穿刺点开始,沿静脉行径至右胸锁关节,测量出的总长度减0.5cm为送管长度,量双侧臂围并记录。

穿刺前15~30min,常规遵医嘱予鲁米那钠2mg/kg静脉用药或10%水合氯醛0.5ml/kg灌肠。

1.2.2置管置管时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抢救台,仰卧,予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吸氧。

助手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上至肩部、腋窝,下至手腕、手指,用75%酒精、碘伏按顺、逆时针方向各消毒3遍,取无菌巾垫于患儿手臂下,更换手套,用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洞巾,再次消毒肢体待干。

操作者同时穿隔离衣,铺无菌盘,打开PICC包,将包内物品置于无菌盘内,戴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冲洗手套,根据皮尺测量长度切割导管,用生理盐水10ml加地塞米松5mg预冲导管内外,浸泡导管5min左右[1],将导管内注入肝素稀释液后接有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器待用。

助手扎止血带,操作者以15deg;~30deg;角穿刺所选静脉[2],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推进导引套管,松开止血带,操作者用手压穿刺点上方,为避免移位,助手用无菌胶布固定导入鞘的两翼,拔出针芯,用镊子轻夹选择好的导管,缓慢送入,导管插入约4~5cm即到达患儿肩部时,抬高患儿头肩,将患儿头转向穿刺侧手臂,下额紧贴胸锁部,插入预定长度后,回抽注射器,见回血后说明在血管,撕裂导入鞘并退出,退出导入鞘的同时用手指按压血管,可减少局部出血。

拔出导入鞘后立即用无菌纱布在穿刺处局部按压止血,一般需5min以上,见无继续出血后,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用2cmtimes;2cm纱布块压于穿刺点上方,无菌胶布覆盖圆盘上缘,外露导管呈S型,用3M透明敷料固定,接肝素帽后用稀释肝素液正压封管,局部加压包扎24h,X线摄片,定位准确后方可输液。

注意体外导管不能留太长,贴膜勿绕手臂一圈固定,否则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肢体肿胀。

术后记录穿刺部位、实际长度、术中患儿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插入深度、X线片定位位置、外露厘米数、双侧臂围、外敷料的渗血情况等。

1.2.3置管后护理1.2.3.1置管后24h的护理抬高穿刺侧肢体并尽量减少活动,与下一班交接,观察患儿置管侧肢体有无肿胀,有无血液渗出,导管有无脱出,特别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皮肤颜色并记录。

置管后24h常规换药1次,以后每周更换敷贴及肝素帽1次,如发现敷贴污染、潮湿、脱落等应立即更换。

肝素帽发现有血液回流时及时更换。

每次更换敷贴时严格无菌操作,先用酒精棉润湿敷贴及胶布,从下向上揭开敷贴,避免将导管带出,影响导管尖端位置。

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导管外露部分用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移动更换圆盘位置,避免局部压迫过久,换药后注明换药时间,将换药时的情况记录在护理单上。

1.2.3.2每天测量臂围并记录观察穿刺部位、手臂有否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等;若穿刺点上方出现条索状发红,可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20min/次,每天4次,同时抬高肢体,机械性静脉炎明显,可暂停PICC通路输液,予正压封管,经湿敷一般1~3天后能好转,若穿刺肢体比对侧肢体粗0.5cm或连续7天不改善,给予拔管,拔管后剪去导管顶端1~2cm送细菌培养,本组中1例因静脉炎无好转而拔管。

1.2.3.3每日观察导管的刻度并记录,查看导管有无打折如导管有部分脱出,可采用局部固定,切不可将脱出导管再送人血管中,避免发生感染;保持穿刺点无菌,观察输液时局部有无渗漏。

1.2.3.4预防导管堵塞(1)输注脂肪乳时q4h用生理盐水2~4ml脉冲式冲管1次,冲管时转动导管接头处,避免药液沉淀,禁止在1.9FPICC导管输注血液制品或采血;(2)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保证输液的连续性,严防管路打折、脱开,导致回血,造成堵管。

更换液体时先脉冲式冲管后再置于输液泵上。

本组出现的3例堵管均为输液输完时未及时发现导致回血而堵管;(3)封管时采用肝素稀释液(1/ml)2~3ml正压封管技术,冲管与封管时禁用10ml注射器,以免推注压力高造成导管断裂[3];(4)一般液体速度在3ml/h可维持导管通畅[4],但随着患儿病情的好转,进食量的增加,输液量的逐渐减少,可用肝素稀释液(1U/ml)q12h正压封管。

一旦导管堵塞,千万不能强行推注液体,否则有导致栓塞或导管破裂的危险。

1.2.3.5导管再通的方法如遇导管堵塞,PICC接口连接三通管,直的一端连接稀释的尿激酶10ml注射器(NS10ml+1万U的尿激酶)且关闭,另一端连接空20ml注射器,回抽后关闭,开放直的三通,稀释的尿激酶进入导管,关闭。

30min后,将空的20ml注射器回抽,若见回血,导管再通成功;若无回血,再反复1次。

本组有3次堵管,1次再通成功。

1.2.3.6拔管拔出PICC导管前,先消毒穿刺点,轻柔缓慢拔出导管,局部按压2~5min,用创口贴覆盖伤口24h,同时检查导管完整性并测量长度,剪去尖端1~2cm做培养。

本组血培养除2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2结果44例早产儿中,置管成功44例,其中1次穿刺成功为30例,2~3次穿刺成功为14例。

选用贵要静脉16例,肘正中静脉6例,头静脉16例,腋下静脉2例,桡静脉3例,下肢静脉1例;平均置管时间为19天,其中最长置管时间为43天,时间最短为3天(患儿放弃治疗);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导管阻塞3例,经尿激酶溶解后再通1例;异位9例;39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讨论早产儿大多需要长期的静脉营养和抗生素的应用,由于其外周静脉纤细、发育不完善,故穿刺较困难且易外渗,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虽然操作简单,但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易致外周静脉破坏,有时往往难以找到可供穿刺的静脉,使护士用于静脉治疗的时间延长,增加护理工作量,导致输液中断;另外,外周静脉补液只能提供短期的静脉营养,输入液体的渗透压不能过高,且输液浓度有限;反复静脉穿刺也为早产儿带来很大的疼痛刺激。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其操作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有效地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5],它使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减短了在静脉中停留的时间,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行代谢,且与中心静脉相比操作简单,减轻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害及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置管早期出现的静脉炎通常为机械性静脉炎,多发生在置管后5天内[6],对本文中前10例及以后出现的共9例机械性静脉炎的患儿,均发生在置管后5天内,与报道相符合。

对于出现静脉炎的患儿,用50%硫酸镁50ml+地塞米松5mg溶液湿敷,2~3天后好转或消失。

为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在给本文中第14例后的患儿做PICC穿刺前,用生理盐水10ml加地塞米松5mg配制的溶液预冲在PICC导管的保护套膜内,使导管外面浸泡在溶液中约5min左右后再穿刺,结果仅2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地塞米松局部浸泡PICC导管,对减少早产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对各种因素(包括细菌性、机械性和过敏性等)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

地塞米松溶液浸泡在导管外面,含量微小,不会对机体造成损害。

Camara等[7]建议尽管PICC有诸多益处,医生和护士还是应该对它的并发症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能将其危险降低至最小限度,因此,置管后的日常维护也很重要。

总之,PICC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耐高渗等特点,既可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而引起的疼痛,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减少了护士在穿刺方面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8],经过临床使用,也证明其是一种方便、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它能够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NICU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杨洁,王东平,李薇.地塞米松浸泡PICC导管对预防静脉炎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1):

1523-1524.2缪爱悔,茅志娟,刘爱平.早产儿PICC出血原因的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10,24(2C):

513-5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