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_第1页
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_第2页
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_第3页
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_第4页
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19备战中考物理--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三节-安全用电(含解析)一、单选题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或零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B.

长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为避免烧断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

常用湿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使其保持干净

D.

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2.“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正确的做法是(

)A.

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B.

为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C.

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

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3.在家庭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能表用来显示所消耗的电能

B.

使用测电笔检验是否漏电时,手不能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可导致空气开关“跳闸”

D.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4.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

在高压电线下植树可美化环境

B.

保险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C.

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可安装在零线上

D.

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5.电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会造成危害,下列符合安全常识的是(

)A.

家中安装照明电路时,开关接在零线上

B.

当遇他人触电时,应先及时切断电源再抢救伤员或拨打急救电话

C.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定是电路中某处短路

D.

在山区遇雷雨时,可以靠在岩壁或大树下避雨6.更换和检修用电设备时,最好的安全措施是()A.

站在凳子上操作

B.

切断电源

C.

戴上皮手套操作

D.

趁停电时操作7.停在高压输电裸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是因为(

)A.

鸟儿是绝缘体不会导电

B.

鸟儿停在一根电线上,两爪之间电压很低

C.

鸟儿必须一只脚站在电线上,否则会触电

D.

鸟儿耐高压,触电也不会死亡二、多选题8.用电安全是天大的事,在随州曾发生过这样一幕惨剧,在某农户的鱼塘上空有高压线通过,一位钓鱼者抬杆取鱼时,钓鱼竿触及电线,钓鱼者当场被电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鸟只能落在零线上,落在火线上同样会被电死

B.

钓鱼竿接触到了火线

C.

此高压线是裸导线,(导线外没有绝缘皮)

D.

钓鱼竿导电了9.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

这是伪科学的欺骗行为

B.

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

C.

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

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三、填空题10.如题图所示,各图中不会发生触电的是________.11.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是

________触电和

________触电;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是

________触电和

________触电.12.家庭电路中,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________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13.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用电不当也会随之带来巨大的危害.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就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

________线连通造成的;为了消除家庭电路中因电流过大而造成的火灾隐患,必须在火线上串联一个装置是

________.14.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________

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15.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________

.家用电铃、电推子禁止用220V电源的电压,应使用________

V以下的安全电压.四、解答题16.安全用电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请列举四项安全用电知识.【例】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线.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17.请指出题图中发生触电的名称.五、综合题18.白炽灯泡是常用的普通灯泡,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下列有关白炽灯的几个问题,请你作出简要回答:(1)灯泡什么时候最容易烧坏?(2)灯泡的灯丝要绕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1)人们往往认为:造成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电,实际上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人体的电阻并非固定不变的,最不利时人体的电阻只有不到1000Ω,所以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________

,________

高压带电体.(2)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A.

人体带了电

B.

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

人体上有电压

D.

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3)利用学过的知识简单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触电危害就越大?(4)如图是两幅用电安全的宣传画,请你认真观察后给配上合适的宣传词:

图1:________

图2:________

20.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高压电线下打手机安全吗

青岛某建筑工地的一名男子在高压线下接电话时手机突然爆炸,造成身体烧伤面积达70%.事后工友们猜测是因为靠近高压电线接电话导致了惨剧的发生.这条消息引发人们的猜想:

猜测1:可能是拿着手机的时候,靠高压线太近,导致触电.

猜测2:可能是手机的电磁波,让人头顶的空气产生电离能

力,给高压电建了个“绿色通道”,导致触电.

阅读完下面的资料,你就能判断上面的猜想是否正确了.

①我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给出了操作人员与通电高压交流线路的安全距离,高压架空线路规范《110KV﹣500KV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则对国内高压线路架设的实际距离做出了限值要求.详见下表:

高压线电压等级

安全距离(米)居民区导线对地最小距离(米)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米)

110KV

1.5

7.04.0220KV

37.5

5.0

330KV

4

8.5

6.0

500KV

5

14

8.5②通电的高压交流线会在周围产生低频的变化电场和磁场,暴露在这个电场和磁场中的导体会感应出电压.但因为架空高压线有一定高度,人体作为一个导体,长度有限,实际感应出的电压等级往往很低,在人体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内.

③手机在使用的时候会向外发送无线电波.手机信号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1GHz、2GHz左右,而高压电线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频率是50~60Hz,两者相距很大,手机的天线不具备接收高压电辐射出的能量的能力.

④一般来说,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电离作用就越强.频率很高的宇宙射线(1020Hz左右或更高)对空气有很强的电离作用,1015Hz左右的太阳紫外线也可以使空气电离产生臭氧.相比之下,手机无线电波的频率(1GHz~2GHz)太低了,在电离空气方面,它连个打酱油的都算不上.

(1)根据文中资料,请你判断

A.

猜测1正确

B.

猜测2正确

C.

猜测都正确

D.

手机爆炸与高压电线无关(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________高压带电体.(3)对于比较长、比较大的金属导体,如图2所示,在经过图2高压电线下时会感应出较大电压而带电,请你想出比较可行的办法避免人触电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A正确;B、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铜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源,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B错误;

C、水是导体,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3)水是导体,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其中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2.【答案】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把导线挑开,不能直接用手拉开.此选项错误;

B、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其它用电器时,容易引起人体触电.此选项错误;

C、因为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空气开关才跳闸,所以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此选项错误;

D、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1)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2)正在发光的白炽灯或日光灯是和火线相连接的带电体,湿布是容易导电的物体;(3)空气开关跳闸,原因是电路有短路或漏电现象,应先检修,检查没有问题后再使空气开关复位;(4)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3.【答案】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A、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路中所消耗的电能的仪器,故A正确;

B、使用测电笔检验是否漏电时,手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体,但必须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B错误;

C、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可导致空气开关“跳闸”,故C正确;

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使人脱离带电体,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电能表的作用、测电笔的使用方法、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触电的处理方法等逐一分析选项中的描述可做出判断.4.【答案】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A、不能在高压线下植树,避免发生危险;

B、铜丝的熔点较高,电路中电流较大时,铜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护作用;

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上;

D、发现触电,应先断开电源,然后再救人.【解答】A、在高压电线下植树有可能发生危险,不能在高压线下植树,故A错误;

B、保险丝的作用就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当用细铜丝或铁丝代替后,细铜丝或铁丝的熔点很高,温度即使升高到一定程度,它也不会自动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错误;

C、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做法正确,故D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5.【答案】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A、为保证用电安全,在安装照明电路时,开关接在火线上.此选项错误;

B、在遇到他人触电时,应先及时切断电源,或用竹竿等物体挑开电线,再抢救伤员或拨打急救电话.此选项正确;

C、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电路发生短路.此选项错误;

D、在山区遇雷雨时,不要靠在岩壁或大树下避雨,以防遭到雷击.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①在家庭电路中,开关要与灯泡串联并且控制火线;②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施救;③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发生短路;④发生雷雨时,要注意避雷,预防雷击.6.【答案】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为了安全起见,检修电路时,必须切断电源.【解答】当家庭电路需要检修或更换灯泡时,必须使总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可以保证安全操作.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安全用电的原则,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7.【答案】B【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是因为鸟儿双脚落在同一条导线上,两脚之间的距离很小,电压很低;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几乎没有电流流过鸟的身体,所以不会触电;

故选B.

【分析】触电的实质是当有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或小鸟,就会引起人体或小鸟触电.二、多选题8.【答案】B,C,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钓鱼杆触及电线,钓鱼者当场被电死,说明电线、鱼竿、人体与大地组成闭合回路,流过人体的电流较大;

A、鸟落在火线上时,小鸟与两脚间的火线并联,两脚间的电压较小,流过小鸟的电流较小,小鸟不会被电死,故A错误;

B、钓鱼竿接触到的是火线,如果是零线,不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

C、高压线是裸导线,如果高压线不是裸线,不会形成闭合回路,人不会触电身亡,故C正确;

D、鱼竿导电了,如果鱼竿不导电,不会有电流流过人体,故D正确.

故选BCD.

【分析】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大时,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使人体受到伤害,甚至会造成死亡.9.【答案】C,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火线与零线和大地的电压是220V,大大超过了安全电压,而触电是人体通过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才会发生,当用测电笔触这个人的肌肤,氖管发光而没有发生触电,说明此时电流极其微弱,而没有测电笔测时,因为零线断开,无法形成回路,是没有电流通过的,故是零线断开了,同时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故选C、D.

【分析】大量的事实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火线上的电压对人体是不安全的,当人与火线相接而没有发生触电,说明此时人体上没有电流通过三、填空题10.【答案】C【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对于A来说,由于大地是导体,当人的一只手与火线接触时,电流会从火线出发经人体流入大地,故会发生触电事故;对于B来说,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电流会从火线经人体回到零线上,所以会发生触电事故;

对于C来说,虽然人的一只手接触火线,但由于人踩在木凳上,即人的身体没有与大地接触,即人不会和大地构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故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故答案为:C.

【分析】触电事故指的是有电流通过人体,形成回路.

当站在地面上的人,单手接触火线,电流就会通过人体流向大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

人的两部分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电流也会通过人体形成回路,造成触电.11.【答案】单线;双线;高压电弧;跨步电压【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低压触电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两种形式;高压触电分为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形式.

故答案为:单线;双线;高压电弧;跨步电压.

【分析】触电是指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事故;

单线触电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双线触电是人体的一部分接触火线,另一部分接触零线;

高压电弧触电是指人或牲畜接近高压带电体,使高压带电体周围的空气被电离,就会导电,使人或牲畜触电;在距离电线落地点8~10米以内,会在两脚之间形成电压,即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12.【答案】漏电【解析】【解答】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壳一定要接地,这样可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

【分析】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壳一定要接地。13.【答案】火;保险盒(空气开关)【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触电时有一定的电流从人体流过.

为了消除家庭电路中因电流过大而造成的火灾隐患,必须在火线上串联一个保险盒(空气开关),这样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火;保险盒(空气开关).

【分析】触电事故就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地与火线连通造成的.保险盒或空气开关可以在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14.【答案】36【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在干燥而触电危险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不高于36V.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体的安全电压,属于识记内容,要牢记.15.【答案】断电(切断电源);

36【解析】【解答】对人体相对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36V,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不安全,所以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断电(切断电源),为了防止触电,确保安全,家用电铃、电推子应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分析】安全用电,安全电压。四、解答题16.【答案】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到火线上;使用测电笔时人体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三线插座的接法:左零右火中接地;不能再电线上晾晒衣物【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要是把开关接在零线上,虽然开关断开,用电器不工作,但是用电器仍然解火线上,这样对人体是很危险的;

在测电笔中有一个高阻值的电阻被串联在了人体和电源之间,若测电笔接触到火线时,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比成正比,即电阻越大的分压越多,而前面的金属体是直接连火线的,若人体碰到它就会触电;

左零右火是一个既定的标准,这样使大家都按这个标准来进行容易分辨,防止因漏电而造成触电事故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线;

经常在电线上晾晒衣物,若电线断裂,造成电线供电短路,长期晾会加快电线老化速度,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分析】根据列举的四项安全用电知识逐个分析。17.【答案】解:甲为单线触电;乙为双线触电;丙为跨步电压触电;丙为雷击触电【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解答】解:对于甲来说,人站在大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即此时发生单线触电;对于乙来说,人站在绝缘体上,但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即此时发生双线触电;

对于丙来说,人在走路或跨步时会发生触电事故,即跨步电压触电;

对于丁来说,是雷击触电.

故答案为:单线触电;双线触电;跨步电压触电;雷击触电.

【分析】触电有多种类型,如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及雷击触电等类型,所以据上面的类型逐个分析即可判断.五、综合题18.【答案】(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

(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解析】【解答】1)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电压一定,因此实际功率大。(2)减小散热面积,提高灯丝的温度

【分析】灯泡的原理。19.【答案】(1)低压带电体;不靠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