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走你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学习目标12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阅读目标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体会文章的雄壮气势和其中洋溢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3晓常识蔡年迟,湖北浠水人,海军大校,某报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先后随同我国舰艇编队出访18个国家,发表新闻、文学、摄影作品2千余篇(幅),28篇在全国获奖,6次荣获中国新闻奖,1次荣立二等功,13次荣立三等功。蒲海洋是《人民海军报》记者。知背景

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本文记者多方协调,获取了独家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综合现场所见所闻所感,记者聚焦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个历史时刻,独家完成了现场特写,并第一时间发回报社。本文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辽宁舰简介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正式交接入列后还不到两个月的11月23日,辽宁舰成功进行了歼-15舰载机的着舰训练,向着舰载固定翼战斗机驻舰并形成战斗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天上午,飞行员戴明盟驾驶552号歼-15战斗机从陆上某训练基地起飞,飞临正航行在渤海某海域的辽宁舰上空,并成功阻拦着舰。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向我们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通讯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选材相对较严,结构灵活多变;以记叙、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报道的时效性不如消息强。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掌握下列字音字形着陆()桅杆()咆哮()娴熟()默契()镌刻()凛冽()无怨无悔()舰wěi()zhàn蓝()浩hàn()一丝不gŏu()dān精竭虑()zhuówéixiàoxiánqìjuān艉湛瀚lĭnlièhuĭ苟殚夯基础()(载人)()(三年五载)zǎizài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载()()

着()(着陆)(高着儿)(着火)zhuózháozhāo载:记少余多法。意思是“年”“记载;刊登”时读“zǎi”,其余读“zài”。意思:年。···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瀚海hàn瀚()翰林hàn翰()擀面杖gǎn擀()殚精竭虑dān殚()掸子dǎn掸()禅院chán禅()绽开zhàn绽()淀粉diàn淀()锭子dìng锭()镌刻juān镌()隽永juàn隽()鹰隼sǔn隼字形易错1.浩瀚:水势盛大。2.娴熟:熟练。3.咆哮: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本文指舰载机发动机发出的呼啸轰鸣声。4.镌刻:雕刻。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字音、字形易错,注意声调、部首。5.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6.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7.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必考字词梳理艉:船体的尾部。文章是如何描写着舰过程的?中国在当时研发着舰技术时面临哪些困难?核心事件困难重重侧面描写文章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写作手法预习思考问题文章着重描写着舰过程,为什么还要描写现场人的神态及心理?2导思1导思3导思4关键词:爱国、舰载机着舰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1.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辽宁舰哪些信息?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又具体的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辽宁舰的航行位置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意义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第二部分(5—20):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第三部分(21—26):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兴奋的场景。课文细读品味2.赏析文章标题“一着惊海天”的妙处。“海天”,一语双关,既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主标题点出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课文细读品味3.第3、4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指出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4.找出文中的比喻修辞,仔细品味。(1)“刀尖上的舞蹈”(2)“凌波海燕”(3)“疾如闪电”生动形象地写出着舰的危险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降的歼-15轻巧的飞行姿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速度之快。课文细读品味5.第19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第19段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舰载机着舰遇到第二道阻拦索的情形及舰载机着舰遇到阻拦索后停下来的情景。1.比较阅读毛泽东同志的《消息二则》与《一着惊海天》,说说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消息二则》《一着惊海天》简洁、概括、时效性强、篇幅短、多使用第三人称……具体、详细、形象、生动、时效性较弱、篇幅长、叙述角度多样,较浓的议论色彩……课文全篇探究报道新闻事件描绘新闻瞬间讲述新闻故事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时效性报道对象篇幅表达方式强新闻事件整体比较短以记叙、说明为主一般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比较灵活以记叙、描写为主较弱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较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发散思维]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课文全篇探究唐宋时期中国的船业发展唐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已完全开辟。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于公元851年东游印度、中国等国,后其在《苏莱曼东游记》中记述,唐代中国的海船巨大,波斯湾风高浪险,只有中国的海船能航行无阻,阿拉伯的货物都是装载在中国海船上进行远洋贸易的。传统文化课文拓展积累宋代设多处专门用来建造航海用船的大型船厂,比唐船形体更大的海船出现了。宋人周去非所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