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击外敌侵扰的历史。2.掌握明朝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和各项经握明朝对南方“调北填南”的政策以及“民育的推广。掌握中原与少数民族族群的多元文化二、能力目标能理解明朝的时代特征,以及明朝大一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三、价值目标充分理解大一统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教学重点加强。2.商品经济繁荣,统一大市场基本形成,中原与边疆农牧经济交融持续深入,边疆地区开发力度加速推进,中华民族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并与世界市场有机接轨。融,为近现代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实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二、讲清楚明代与元代的替代关系,不是民族之1.承认正统明代的合法性,建立在元代“今运亦终”的基础上。明代与元代的替代关系,不是民族之间的冲突报复,而是天命之间的承继流转。这充分表明,虽然政权更替、民族各异,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汉族政权,都认同文明传统和天命正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2.厚往薄来诸部民众生活所需的铁器、布帛、茶叶、粮食、手工业品都须从内地输入。三、今天云贵两省作为多民族省份,为何民族关这和明朝的经略西南有很大关系。1.社会:屯田移民2.文化:大兴儒学四、文化会通1.阳明心学2.儒释道三教合一3.伊儒会通4.耶儒关系教学难点一、如何解读好接续大一统的意义?对“天命流转”是革命与继承关系(不是民族对立关系)以及“文化承续”是接续传承中华文化(不是“恢复中华”)的理解。二、如何认识朝贡贸易的本质?1.区域条件所形成的生产分工与交换关系;2.无论战和,这一经济联系无法切断;3.经贸交流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三、如何加深学生对西南经略的理解?四、如何加深学生对中西会通的理解?教学设计一、课堂导入:第一节:巩固统一政治格局1.承认元的正统,并取而代之,对元代大一统2.明朝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以及二元疆域治3.明廷对蒙古诸部采取“威德兼施”的政治策第二节: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1.明朝在边疆地区的经济措施第三节:疏通华夷的社会风貌第四节:互鉴交融的文化气象1.儒释道三教合一2.阳明心学在明朝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后世的3.儒学教育的推广。4.多元文化在明朝的交融情况。5.伊儒会通与中外文化交流。1.开明温和与中外会通的时代特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壮大;2.认可承续元朝正统,有效保持中华文明历史连续传承3.通过战争与朝贡贸易塑造北方边疆区域各群体互补交融4.通过移民与文教事业整合南方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电所主任述职报告
- 2024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试卷
- 2024新版电视栏目合作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压钠灯电子触发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边纱钳支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年电工机械专用设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盐渍荞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浓缩油污处理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桥式影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传统游戏-完整版PPT
- 少儿绘画之《跳跃的海豚》
- 高三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课件
- 洗涤剂技术要求
- 临床研究证据的分类和分级-PPT课件
- 哈工程核反应堆的核物理第9章核反应堆动力学
- 甘肃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新部编本完整通过版
- 工会换届选举选票及报告单样式
- 钻头切削参数表
- 年产吨方便面工厂设计说明书
- 仁爱英语 九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2 课文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