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_第1页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_第2页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_第3页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_第4页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语录修行语录一:1、如果我们对自己真正诚实的话,就会承认自己最基本的感觉并非神圣,而是不安全。

2、“自我”永远都无法确定它自己的存在,天生就缺乏安全感,永远都害怕失去它的本身、领域、所有物和关系,这一切在巩固它“存在”的信仰上都是必须的。

3、鼓动强烈的情绪是“自我”的另一种伎俩,我们用这种方法让自己感到很真实,在那一段时间中,我们暂时逃避了根本不安全感的内在焦虑。

4、这一切烦恼的火焰——爱、恨、嫉妒等,都和真爱相反,而且只是“自我”对安全和真实身分的追寻。这些烦恼是我执的一部分,我执就是执著有个真实存在的自我。

5、我们太执著于“自我”是真实的这种观念,所以抗拒去发现它只是个幻觉;相反地,却努力捕捉一切幻觉所生的形相,甚至包括了让人非常痛苦的幻相。

6、“自我”专心致志地修持着自己的需要、欲望及期待,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个榨取所有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且无休止地试图满足自己,却永不满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时候,真正的爱才有可能。

7、“无我”并不代表自我不存在。“无我”表示自我并不是按照我们认定的方式存在着——了解这点并牢记在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自我一直存在,直到成佛,自我才不存在”的想法中。

8、对佛教的一个常见的错误观念,便是认为佛教的目标就是除掉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9、二元对立表示我们只见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们这一面。我们习惯性地改编实相,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于自他分别以及拼命地执著“自我”,我们除了自己的见解外,什么也看不见。

修行语录二:

1、二元对立使我们和其他的人、事、物分开,严重限制了生活中的可能性,因为没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议可以不经改编地进入我们心中。

2、这种和万物分离的感觉,常被解释成孤独和无聊,结果我们不断去找寻和执著一些能娱乐自己、捕捉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来忘记孤立的感觉。

不可避免的悲伤,在将来会再次出现;想想你所依赖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剎那间就可能消失。看到生活中的这些层面后,你应该对于平常浪费珍贵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坚定的厌离心。

3、在普通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当好人,也喜欢仁慈、体谅、开明等美德,但这些我们很少能做到;即使我们比较喜欢当坏人,也无法随心所欲地坏下去——因为我们未受训练的心无法加以控制,使我们无法完全培养出自己希望的品性。

4、未受训练的心,就像要弄直狗的卷尾巴一样,不论你花多大力气把它拉直、拉向下,只要你一放手,它立刻又卷回去了。

5、修心的过程就像这样:你下定决心不再当自己欲望的奴隶,但是当遇到什么吸引你的东西时,你的心立刻高估那样东西,把它当成最可爱的东西,授与它足够力量来俘虏你。

6、修“止”的主要目的,是让你能够自在地创造身心,使你不再成为习性的牺牲品。

7、“自我”非常聪明,它能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操纵那些本来要用来对付它的力量而将它们转为己用。它用来保护自己的战术之一,就是假装在驱除自己。例如,当某人真正决心要修行成佛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一切执著了。

8、“自我”可以使这样的人几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他都真心地相信,这样做是为了佛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