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_第1页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_第2页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_第3页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_第4页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课程改革呼唤班主任工作新思路第二部分班主任工作若干方法8/26/2024第一部分新课程与班主任工作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二、课程改革呼唤教学制度的变革三、新课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挑战8/26/2024培养什么样的人?

(社会要求、时代要求、地域背景要求)构建什么样的课程?

(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课程和教学的依据——一种逻辑思路课堂文化的价值:由改变教学实现改变人!课程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实施什么样的教学?

(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8/26/2024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8/26/2024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人”是学校教育的天职会交朋友——不唯我为中心乐予帮助——以讲奉献为荣主动认错——能主动承担责任尊重,为别人高兴——拥有宽旷胸怀与人合作与共享成果——将自我融入集体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8/26/2024学校教育的反思——学生人格问题人际关系的反传统——“代沟”到弑母厌学的不解情结——集体出走享乐与拜金主义——“吧”族、盗窃错看人生——集体自杀“恨铁不成钢”

“学习不快乐”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8/26/2024教育需要培养?——

品德是银——需要内秀意志智力是铁——需要心智基础意志是铜——需要斗士精神气概是金——需要信心远见整合人的可爱素质,打造具世界级城市的人文精神,立志成为一代新市民的楷模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原理思维人际关系审美8/26/2024时代特征与社会特征对于背景的思考——时代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与培养相关精神和能力全球化、数字化环境——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本领学习型社会——适应不同环境的学习能力社会的转型:

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呼唤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8/26/2024对于背景的思考——地域发展需要发展的定位多元文化环境——吸纳和影响(理解、交流、融合)地域文化对教育的呼唤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8/26/2024对于背景的思考——世界趋势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90年代以来,共同关注: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公民的责任国际视野关于培养目标——目标的思考与应对8/26/2024实现“三个面向”“与时俱进”的教育对于背景的思考——教育改革面向世界——开放的教育;面向未来——发展的教育;面向现代化——体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教育;物态文化环境——绿色观念制度文化环境——法制观念行为文化环境——文明生活心态文化环境——健康心理和谐与发展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目标的思考与应对8/26/2024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与知识转型多元智能的客观特征对于背景的思考——课程编制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智能结构和智能差异——课程的响应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目标的思考与应对8/26/2024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与知识转型知识转型的要求对于背景的思考——课程编制神话知识型——源于远古神话时代形而上学知识型——源于中古人文时代科学知识型——源于工业化时代文化知识型——伴随后现代时期的到来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第三次转型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目标的思考与应对8/26/2024 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特点(亮点)是什么?这些亮点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课题,也是国际教育界共同面对的话题。亮点8/26/2024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蒙教育。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反发展”、“反教育”。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基因歧视、安乐死、辅助生殖)、学校暴力层出不穷。8/26/2024第一,强化品德教育 冲破空洞抽象的理论与道德的说教,提高实效性。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走进学生的

实际生活。消解学科逻辑的同时,建构教材的

生活逻辑。8/26/2024第二,关注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指领悟一定的文化理想,并且据此掌握一切个人心智能力的统整的创造性发展。其内涵是随着时代和民族的文化理念的演进而有所不同。8/26/202420世纪60年代“科学素养”的涵义(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伦理)。语言是文化。德国文法中学的课时表中,半数的课时是语文学科,包括德语、一外、二外、三外、四外。“文法中学,造就了一个德意志民族”。8/26/2024第二,关注人文素养母语的价值。语文能力是做人的起码的基础;语文是思想的、信念的、道德的、伦理的载体。“丢弃母语就是通向亡国的道路”。双语教育。希腊语、拉丁语与我国的古典文学。8/26/2024第三,凸显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各门学科的基本要素。随着课程信息化的进展,在学校之间、地区之间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大的落差。8/26/2024教育软件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新课程实施的推进。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8/26/2024第四,倡导综合实践活动8/26/2024在民众学校的发展史上,把人当“人”的教学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教学往往成为压抑“人”的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即便在21世纪前夜的今日,教学沦为“人工窒息机”的状况依然没有改观。如今,在受到教学窒息的学生们中间,疲于奔命甚至断送性命者,屡见不鲜。(佐藤正夫《教学原理》)8/26/2024概念重建: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8/26/2024(二)重建课程的概念(一)重建学习的概念(三)重建教师的概念(四)重建学校的概念8/26/2024(一)重建学习的概念学习的认知科学的研究:直线式发展还是循环式发展?基因与环境多元智力理论IQ-EQ-MI-MQ8/26/2024(一)重建学习的概念三种学习理论反应强化:行为主义知识习得:认知主义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熟能生巧、熟能生笨、熟能生厌)8/26/2024(一)重建学习的概念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假定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涉及的概念是不断精致化的学习具有主观性和个别性学习具有情境性和脉络化学习具有社会性(社会互动)8/26/2024(一)重建学习的概念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基本假定学习具有情意性学习课题同学习者的发展需求的关联性、生活化、挑战性学习受到学习者发展程度的影响学习包括元认知8/26/2024(一)重建学习的概念学习活动的特质学习即行为的变化学习即意义的生成学习即生存的感悟学习即智慧的对话学习即文化性实践8/26/2024(二)重建课程的概念课程即科目或是教材 学科本位、基础本位、教师中心课程即经验 学习者、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结果课程即计划 包括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的预设,强调刚性8/26/2024(二)重建课程的概念课程即目标 目标的层层分解和组合课程即研究假设 课程是开放的假设,不是天经地义的教条和命令,不是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入多元文化的对话8/26/2024(三)重建教师的概念从传统教师隐喻看理想教师形象的缺失隐喻一:春蚕、蜡烛、春泥——“悲壮牺牲者”的形象隐喻二:一桶水——知识灌输者的形象8/26/2024(三)重建教师的概念从传统教师隐喻看理想教师形象的缺失隐喻三:园丁——“技术熟练者”的形象隐喻四:?——“落寞的孤独者”的形象8/26/2024(三)重建教师的概念教师专业化的误区误区一:“工业化”驱动“专业化”误区二:“消闲化”驱动“专业化”误区三:“行政化”驱动“专业化”误区四:“技术化”驱动“专业化”8/26/2024(三)重建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重建的课题课题一:分科主义 学科本位的情结、应试文化的霸权课题二:形式主义 不是表演而是表现8/26/2024(三)重建教师的概念教师概念重建的课题课题三:等级主义 学生排队、教师排队、校长排队、家长排队课题四:单位主义 没完没了的空幻的杂务8/26/2024(四)重建学校的概念学校不是什么 行政机构、军队、公司、监狱学校是什么 ——学习共同体 ——共同的教育理想 ——一贯统整的课程(语词语言、数学 语言、艺术语言与核心知识)8/26/2024(四)重建学校的概念学校是什么

——丰富的课程资源 ——传统的美德教育(课堂教学、学校 环境、社会实践)

基础教育的两个使命

——学力与人格

8/26/2024二、新课程呼唤教学制度的变革8/26/20248/26/20248/26/2024走班制?班级互访制?学分制8/26/20248/26/2024第二部分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8/26/2024三、新课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挑战1、学生观的变革2、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监狱长?孩子王?平等者中的首席?3、互主体时代呼唤班主任工作由“控制型”向“民主型”转变4、信息化时代呼唤班主任工作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5、急速变化时代要求班主任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6、网络时代呼唤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变革8/26/2024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你了解你班的学生吗?学生的需要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言语沟通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三、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四、建立班级体(团队)8/26/20248/26/20248/26/2024五、表扬为主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六、沟通家长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为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高相关。

(TheCastsofSeekingSelf-Esteem.JournalofSocialIssue.58,no.3(2002):597-615)8/26/2024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标准(四条):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交往顺利;有幸福感;发挥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十条):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理想、目标切合实际;适应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良好的人际关系;控制情绪;适应群体,发挥个性;适当满足个人需要。美国人格心理学的标准(七条):自我开放(不自我封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安全感;正确地认识现实;胜任自己的工作;自知之明;内在的统一的人生观。8/26/2024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在人际关系上

(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5)人际交往障碍问题。8/26/2024在学习上

(1)学习压力问题;(2)厌学问题;(3)学习困难问题;(4)学习障碍问题。8/26/2024在“自我”上

(1)自我评价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3)自制力问题。8/26/20243、现实与虚拟现实网络游戏聊天、交友虚拟城市(“第九城市”)8/26/2024二、班级建设过程及其基本理论1、什么是班集体2、为什么要建设班级集体?3、怎样建设班集体8/26/20241、什么是班集体?个体群体群体的主要特征是(l)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有共同的社会需要或社会目标。(2)群体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每个成员占有一定的地位,成员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彼此影响。(3)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和行为规范并对其成员有影响和制约作用。集体集体是群体的一种特殊形式。集体由群体发展而来,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有些群体本身就是集体,但是有些群体始终没有发展为集体。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8/26/2024集体的特征集体是指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地组织起来,从事共同活动,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苏联心理学认为,集体具有如下特征(1)集体是符合社会意义的有一定目的和任务的个人结合体。(2)集体有组织机构和领导人员。(3)集体成员心理上团结一致,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意义的任务,能建立稳定性和互助性的关(4)有集体规范原则和组织纪律性,集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上述几点,是集体具有的本质属性。西方国家和一些地区惯用团体(或团队)。8/26/20248/26/20248/26/2024日本学者田中熊次郎认为,集体的发展经历7个阶段:探索→同一化→集体目标的出现→集体规范的形成→形成内/外集体的态度→集体气氛的形成→地位与作用的分化8/26/2024关于集体的理论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群体压力理论(团体动力)威廉·华顿柏(美):人在团体中的行为与其独处时不一样。群体影响个人,个人也反作用于群体。群体中必定包括如下人物:8/26/20241.领袖。几乎在任何团体都可以找到一个领袖的角色。这个角色会团团体的目的、组织及活动之不同而有差别。即便在同一个团体中,因活动性质的不同也会选出不同的带头者。通常这样的领袖都会有一些独特的气质:他们在一般的条件,如智力、责任心。社交技能、家庭社经水准等都会稍高于平均学生的水平。他们大部平易近人,而且能反映出这个团体的一些典型。2.小丑。他们在班上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取悦别人。这样的角色行为有时是为了遮蔽自卑感,宁可自己要宝也不愿让别人有可乘之机。丑角的出现在班级团体中利弊参半,当学生们感到焦虑、受挫,或为了缓解紧张时,耍宝的行为对师生双方都有益处。但是,学生们有时却会用这种滑稽古怪的动作来表现他们对老师的不满。3.烈士。烈士是指有人利用受罚的机会,建立其在班级中的英雄地位。有些学生会借着行为的放纵而使老师落入处罚他们的圈套,因此博取勇士的形象。教师要对这类行为有所警觉,以免受到学生的操纵。4.教唆者。教唆者的行为特征是鼓动班级中的各种舆论、制造各种学生问的麻烦,但他们却巧妙地做隐身的幕后人,总是让别人充当炮灰,打一场解决自己内在冲突的现代战争。他们甚至还常常觉得他们的煽风点火是嘉奖了那些被教唆的同学。教师必须小心地深入了解斑级中的不白之冤,看看是否有这种学生隐身其中。由于唆使者通常躲在暗处,光天化日之下无处遁形,因此老师在班级中要预先警告,增加同学的免疫力和抵抗力。8/26/2024班级集体形成过程1、确立班级目标2、形成班级核心3、培育优良班风4、组织班级活动5、引导非正式群体6、健全班级规章制度8/26/2024提出班集体目标的方法1:师生共商法:是指由班主任同班干部或全班同学一道讨论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发展状况良好的班集体。优点:可行性、吸引力、激励性、凝聚力。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2:班主任定夺法:是指班主任作出决断,向班级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达到的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用在班集体的初建时期或暂时处于混乱状态的班级。最大的缺点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8/26/2024形成班集体核心一:选拔班干部的标准和策略1: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较好;2: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一定号召力;3:热心参加班集体活动,热心为大家服务;4: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5: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团结同学;注意:不能搞“终身制”,可实行“轮换制”;8/26/2024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1:具体指导与放手工作的关系。2:使用与提高的关系。3:群众监督与自我批评的关系。4:因人制宜与统一要求的关系。8/26/2024培养良好的班风一:班风的概述: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和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一般是有别于他班的独特风尚。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师生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惯势力。它通过群体成员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诸方面表现出来。它虽然是一种摸不着、测不到的精神状态,但班集体成员随时随处都可以感觉到这是一种强制性很强的力量。8/26/2024二:在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提高认识抓指导。2、班主任从自身抓起是关键。3、把握“第一”抓定势。作好第一次发言;开好第一场主题班会;处理好班级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办好班上的第一件实事;安排好任课教师的第一回见面。4、明确目标抓导向。5、坚持“三化”抓常规。即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8/26/20246、强化集体观念抓舆论。7、优化学风抓核心。8、凝聚活力抓共建。8/26/2024组织班级活动一:班级活动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班级的全体或部分成员参加的各种活动。二:班级活动的类型1:按时间周期分,有季节型、常规型、传统型教育活动季节型班级活动:这是在一年中某些特定的时令、节日与纪念日开展的活动。这类活动时间固定,每年可重复,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8/26/2024常规型班级活动:这是根据教育过程的一般特点和常规性要求而组织的活动,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明确的规定性,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有效地引导学生。传统型班级活动:这是一个班级选择那些富有教育意义,最能为本班学生喜爱的内容和形式而开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可年年进行,形成班级习惯和传统,其特点是时间、主题和形式基本固定。2:按教育内容分:有中心主题型、全面系统型教育活动8/26/2024中心主题型班级活动:这是根据形势的需要或学校统一的要求,针对班上的某种实际情况,突出一个中心,宣传一个观点,围绕一种现象而组织的主题、目的明确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就有,模拟式主题班会、咨询式主题班会、文娱式主题班会、视听式主题班会、展览式主题班会、竞赛式主题班会、演讲式主题班会、联谊式主题班会、座谈式主题班会、报告式主题班会、辩论式主题班会。8/26/2024全面系统型班级活动:这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所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序列的班级活动。它是围绕一个中心教育主题,把若干活动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分阶段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活动,具有内容的系统性、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持续性、空间的广阔性、成效的综合性等特点。8/26/20243:按活动载体分:有知识型、文体型、实践型、假想型教育活动知识型班级活动:这是根据学生在校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既受到深刻的教育,又获得一定的知识的活动。这类活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兴趣和愿望。8/26/20241、下午3:20放学以后,你们通常做一些什么?有做作业、弹钢琴、拉小提琴、学习表演戏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等。做作业只要10分钟,这是学校统一规定的。参加音乐方面的学习一般是半小时,剩下的时间主要是参加体育活动。其中放学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项目训练的就有24个学生。参加各种乐器学习或戏剧表演学习的有16位学生。

澳大利亚小学生的课后生活(5年级,25名学生)8/26/20242、

在社区(或俱乐部)你们参加哪些体育运动队?他们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在社区里参加了不同的运动队。25个学生中,参加运动队的有游泳、足球、橄榄球、板球、曲棍球、篮球、游泳、跳水、乒乓球、无板篮球等。有的运动队是一周训练一次,有的是一周两次,也有一周三次的。这些学生在放学后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运动上的有11人,2个小时或以上的有14人。8/26/20243、你们经常去社区图书馆吗?

24位同学举手,表示喜欢阅读。大多数同学经常去社区图书馆,一周去一次的3人,两周去一次的8人,一月去一次的10人,两个月去一次的2人,1人一年才去一次,1人从来不去。同学们非常喜欢从学校的图书馆借书回去看,学校图书馆一次性可以借六本书,看完后可以续借。一周看两本书(比较薄的)的有13个人,一月看两本的有6人。还有的一周要看3-4本的,最多一个一周能看5本书。8/26/20244、你们最喜欢哪一类活动?

学生们的兴趣很广泛,各种喜好都有。当问他们所有兴趣中最最喜欢的一类兴趣活动时,还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最多,有16人。此外,最喜欢音乐的有4人,最喜欢美术的有5人,最喜欢科学探索活动的有5人,信息技术的2人,还有1个最喜欢数学,3个最喜欢写作。8/26/2024

5、晚上化多少时间看电视?有5个学生在周一到周五之间只偶尔看看电视,其它时间主要做作业、看书、练琴或参加外面的一些活动等。有12个学生每天晚上看1小时左右的电视;有5个学生每天看2小时左右的电视。有3个学生每天要看3个小时的电视,8/26/2024中学生人际关系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8/26/2024一、中学生中存在的群体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尹恩·罗伯逊认为:“群体是以对彼此行为的共同要求为基础,并以一种有规则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的人们所组成的集体。”学校、家庭、班集体、兴趣小组都是群体。每一种群体都有独自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愿望、思想、目标、规则和风格。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共同点,就是群体成员有相同的目标和需要,群体内行为的发生都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同的是,正式群体是依照一定的明文规定建立的,群体成员的组成和分工、群体活动的安排、群体的责任和义务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的组成、活动的安排和群体的责任、义务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规定的,依照成员某种共同的愿望、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一定的自发性、隐蔽性。8/26/2024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1求知型群体非正式群体中属于这一类型的较多,其成员大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一般但好学上进的学生。他们在群体内互帮互学,探求知识,争论问题,展开竞赛。这类群体结构稳定,行动讲究实效,在同学中的影响较大,对校风、班风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8/26/20242交友型群体这类群体以成员选择友伴,建立友情,相互交流,获得尊重、理解和信任为目的。其成员在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方面比较相同或相似,成员关系密切,内聚力强,具有排外性。8/26/20243娱乐型群体这类群体的结构比较松散,维持的时间不长。维系这类群体的纽带,是群体成员对某一项活动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的兴趣转移或活动被外界因素制约,群体便会瓦解。如以玩电子游戏而形成的小群体,牌友、棋友等都属于此类。8/26/20244异性群体多见于比较早熟的男女学生之间,隐蔽性较强。成员喜欢模仿言情电影、录像和小说中的情节,经常结对出游,出入影院、录像厅、舞场、卡拉OK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注重衣着打扮,追求感官刺激和“浪漫”生活。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一般都发生在这类群体中。8/26/20245邻近型群体空间的邻近使得学生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而形成群体。当邻近型群体与其他类群体发生利害冲突时,成员都能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在一般情况下,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但群体的凝聚力不强,结构较松散。8/26/20246越轨型群体群体成员一般都是品行不端的学生,在同学中的处境孤立。他们往往纠集成伙,经常违反校纪校规,顶撞教师,欺侮弱小,讲究哥们儿义气和吃喝玩乐。群体内聚力强,结构坚固,破坏性、攻击性极强,易被坏人利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很容易恶化成犯罪团伙。8/26/2024三、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1志趣相投心理学研究表明,共同的志趣可以使群体成员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使他们在群体中步调一致,协作互助。在中学生当中,那些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理想、志向、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容易相互吸引形成非正式群体。常见的由学生自发形成的文学兴趣小组、球迷协会等,都属于这个群体。共同的志趣使群体成员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和学习,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和友谊。8/26/20242情感相容对某一事物共同的情感体验,如喜爱、憎恶、同情、厌弃,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非正式群体。如在一个班集体里,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崇敬、喜爱的教师。喜爱同一名教师的学生,往往易聚合成小群体,支持、帮助这位教师开展工作。当别的同学对这位教师不恭时,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这些群体的形成,都是以情感相容为基础的。8/26/20243需求互补以需求互补因素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在中学生中比较常见。如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支配欲强的与愿意被支配的,性情急躁的与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与需要帮助的,都易组成非正式群体。另外,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彼此渴望了解对方,与异性接触、交往并建立友谊,由此产生跨性别的小群体,也是需求互补这一因素的作用。8/26/20244同“病”相怜在正式群体内部,挫折相同、遭遇类似的成员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缺乏家庭温暖的学生、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等,容易从相互理解、相互同情到相互吸引,结伴而成非正式群体。他们同病相怜,相互安慰,相互依赖,内聚力强。8/26/20245权威认同所谓权威,这里是指在中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和一定号召力、凝聚力的学生。这类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在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具有突出的特长或能力,如学习成绩优异、专项技能高超、办事公道或讲究哥们儿义气等,颇受一些同学的信任和拥护。权威被认同以后,以权威学生为核心,形成一个个非正式群体。群体内成员对权威学生言听计从,并甘愿服从他的控制、差遣甚至惩罚。8/26/20246时空接近一是指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二是指相处的空间距离比较接近,两者都容易促使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学生相处的时间长,空间距离短,如同学、同班、同座、同寝室等,交往的机会和次数就较一般同学多,思想交流、情感交融密切,容易建立友谊,结成伙伴,形成非正式群体。8/26/2024中学生人际交往需要类型8/26/2024中学生性别与交友态度差异资料来源:深圳市中学生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8/26/2024中学生年级与交友态度资料来源:深圳市中学生价值观调查《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8/26/2024关于友谊的心理学研究(WilliamDamon)第一级:友谊就是身边的玩伴(4~7Y)第二级:友谊是相互间的信任和帮助(8~10Y)第三级:友谊是亲密和忠诚(11~)8/26/2024自我揭示在不同对象间的差异D.Buhrmester,19968/26/2024友谊的功能1、亲密的友谊将给予孩子探索自我、与他人发展深厚友谊的机会。2、亲密的友谊将有助于缓解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紧张。3、亲密友谊将提高孩子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与朋友交往满意的孩子在校表现较好。当学生和学校里的好朋友交往愉快时,他们就能更为积极地看待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Berndt&Keefe,1995)8/26/2024四、教育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归属群体班级策略:班风建设(舆论导向—价值观—榜样)家庭策略:关注—引导—配合学校8/26/2024班级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南通市三里墩小学三年级44名学生,其中男生24名,女生20名。44名学生中,9名是南通本地人,7名是来自南通周边城市,其余是自外省,四川9名,安徽8名,重庆6名,另外有分别是来自陕西、山东、江西、甘肃等省份。8/26/2024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一: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一)特点:1:非正式群体有较强的凝聚力2:非正式群体有较大的团体压力3:非正式群体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涌现出核心人物,其中的“头目”有很高的威信,对群体成员拥有精神上的影响力和支配力。8/26/20244: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认识水平接近,群体内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信息传递迅速。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