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装拆卸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廖海燕复核:张晓为审核:竹勇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通锦坊项目2016年4月TOC\o"1-2"\h\z\u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简介 -1-2.2塔吊平面布置 -2-2.3塔吊安拆施工要求 -3-2.4塔吊安拆技术保证条件 -3-3总体施工方案的比选 -3-4施工计划 -4-4.1施工进度计划 -4-4.2材料与设备计划 -4-4.3施工人员配置 -6-5塔机安装方案 -7-5.1塔机安装流程 -7-5.2基础的设置 -8-5.3附着的设置 -10-5.4附着安装要求 -14-5.5塔机防碰撞方案 -15-6塔机安拆流程及操作要点 -16-6.1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 -16-6.2电源设置 -16-6.3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 -16-6.4安装、拆卸顺序 -18-6.5安全装置的调试 -24-7安全、质量、环保技术保证措施 -25-7.1安全质量要求 -25-7.2安全技术措施 -26-7.3质量保证措施 -27-7.4环保措施 -28-7.5塔吊监测监控措施 -28-7.6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 -28-7.7应急预案 -29-8附件 -33-8.1计算书 -33-8.2塔机平面布置图 -70-8.3周围建筑物关系图 -70-8.4塔机安装厂家企业资质资料 -70-8.5特种作业操作证 -70-中铁通锦坊工程塔吊安拆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70-1编制依据1.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1.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1.4《建筑施工塔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事故规范》JGJ80-1991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1.9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1.10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拟建的中铁通锦坊工程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13号,总规划用地面积15345.02m2,规划总建筑面积91100.41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1811.18m2,地下建筑面积29289.23m2。本工程主要由1幢31F、1幢32F的高层住宅和1幢3F多层商业及纯地下室组成,地下室层数为3F。高层住宅的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结构,采用筏板基础;多层商业和纯地下室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采用独立柱基础。地下室-3F存有人防设计,设计面积约3420m2,按暂时2个防护单元设计。合同工期815天。工程名称中铁通锦坊工程工程地点成都市通锦路建设单位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成都建设城建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质检单位成都市金牛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安检单位成都市金牛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建筑面积91100.41m2结构层数3层、31层、32层本工程场地狭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需要,项目策划拟定租赁1台QTZ80(6013)和1台QTZ(5513)塔吊作为垂直运输。1#塔吊QTZ80(6013)附着于1#楼,负责2#楼、3#楼的材料运输任务;3#塔吊QTZ80(5513)附着于1#楼,负责1#楼的材料运输任务。塔吊安装时拟采用一台25T汽车吊先将塔吊基础节、标准节、大臂、平衡臂、塔尖、配重、套架、驾驶室等主要构件安装完成后,再由塔吊自身利用液压顶升原理循环安装标准节至所需高度。塔吊拆卸时先利用塔吊自身液压顶升原理将塔吊标准节逐步拆卸至汽车吊作业高度后,再由汽车吊将塔吊所有构件进行全面拆除。2.2塔吊平面布置2.2.1基础中心位置图图2-11#楼塔吊基础中心线位置图图2-22#楼、3#楼塔吊基础中心线位置图2.2.2塔吊平面布置详见附件12.3塔吊安拆施工要求根据塔机使用说明书,并结合安拆技术方案安全有序的进行安拆。2.4塔吊安拆技术保证条件2.4.1塔机使用说明书。2.4.2编制完善的安全专项方案。2.4.3运输车辆交通畅通,起重机械着力点硬化规范。2.4.4现场电源、电压稳定安全。2.4.5指挥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到岗到位。3总体施工方案的比选方案一:布置两台6013塔吊,能覆盖全部主体工程和加工场、料场,地下室覆盖99%。缺点:因1#楼塔吊需负责3#楼施工期间大部分材料的转料工作,1#楼塔吊工作量巨大,对施工组织和工期会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地下室及2#楼施工期间),而3#楼塔吊相对轻松,两台塔吊工作量严重不均衡。费用测算:1、设备租赁费19000元/月.台*2台*12个月=456000元;2、人工费:4000元/人.月*4人*2台*12个月=384000元(如果平均按5个人/月.台计算,则为480000元)合计:840000元(936000元)方案二:布置1台6013和1台5513,能覆盖全部主体工程和加工厂、料场,地下室覆盖率99%。1#楼与3#楼施工期间能满足大部分材料周转工作,两台塔吊工作量均衡。费用测算:QTZ80(6013)1、设备租赁费:19000元/月.台*1*12个月=228000元;2、人工费:4000元/人.月*4人*1台*12个月=192000元(如果平均按5个人/月.台计算,则为240000元)QTZ(5513)设备租赁费:14000元/月.台*1台*12个月=168000元人工费:4000元/人.月*4人*1台*12月=192000元(如果平均按5个人/月.台计算,则为240000元)合计:780000元(876000元)根据上述两个方案经济必选中可以看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4施工计划4.1施工进度计划1#、3#塔吊计划安装时间从2016年6月15日开始,2天安装完成。计划外墙装饰完成时间为2018年3月8日,故塔吊自由爬升工期为2016年6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计划2018年3月10日拆除,1天拆除完成。塔机使用天数为635天。4.2材料与设备计划4.2.1塔机设备选择及主要技术参数选用塔机设备型号表表4-1楼号规格型号设备编号产权单位生产厂家覆盖面积(m2)3#楼、2#楼QTZ80(6013)川A-N9616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四川强力建筑机械有限公司1130选用塔机设备信号表表4-2楼号规格型号设备编号产权单位生产厂家覆盖面积(m2)1#楼QTZ80(5513)川A-N8868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四川强力建筑机械有限公司9500QTZ80(5513)塔机主要技术参数表表4-3主要参数最大幅度最大幅度起重重量(t)最大起重重量(t)551.306t起升性能钢丝绳倍率2绳4绳3吨三速机构速度80409.540204.75起重量1.533电动机YZTD225L-4/8/3224/24/5.8kw钢丝绳规格6*29-12.5-170绳容量400m起升高度独立高度37.4~48.6m附着高度200m配重质量55米臂14.5t50米臂13t45米臂11t40米臂9.75t基础尺寸独立高度≤43m5m*5m*1.5m独立高度>43m6m*6m*1.5m结构质量独立高度48.6m36t最大附着高度83t/96tQTZ80(6013)塔机主要技术参数表4-4主要参数最大幅度最大幅度起重重量(t)最大起重重量(t)601.306t起升性能钢丝绳倍率2绳4绳6吨机构速度80409.540204.75起重量1.533366电动机YZTD225L-4/8/3224/24/5.8kw8吨机构速度800~40400~20起重量2448电动机YZRSW250M-4/8-30/30KW配重质量60米臂15t55米臂13t50米臂11t45米臂10.25t总功率≤42.2(不含液压顶升)结构质量独立高度38、附着高度74(不含附墙结构)4.2.2主要专用工具表4-6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活动扳手12把42链条葫芦2T个各13橇棍自制根44大锤16P把45缆风绳φ18米1006平面起子58把各17十字起子58把各18电工刀把19老虎钳250mm把210钢丝绳4mφ18mm根211吊起重臂平衡臂钢丝绳14mφ25mm根212吊塔身部件钢丝绳根213铁丝8﹟Kg/m2/3014哨子个215各种规格吊卡具1t/2t/3t/4t/5t个各416安全带安全帽套每人117接地摇表只118万用表只119汽车起重机25T台14.3施工人员配置岗位姓名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权建明对塔机安装全过程进行管理监控并按照要求进行合理的组织。总工程师竹勇现场勘察,编制塔机的安装技术方案,负责安装技术指导,汇编整理技术资料。安全总监袁定全检查施工中安全保护措施的执行,监督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监督。现场负责人何攀负责施工中的内外接口,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实施方案,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塔机安装过程安全、质量管理负直接责任。起重指挥毛云负责起重指挥,做好作业人员的协调工作。电工江洪负责安装作业中塔机电器系统的安装、调试,服从指挥。汽车吊司机蒋勇负责起吊塔机的各部件,就位安装。作业时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件。拆装工吴长银赢钊罗田胡强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件上岗,接受塔机安装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服从班组指挥分工,严格执行作业程序,精力集中,做好自我防护,正确配带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违章作业。司机、信号工何志林王永生苏正奎卜有山所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持有效操作证件上岗,接受塔机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服从班组指挥分工,严格执行作业程序,精力集中,做好自我防护,正确配带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违章作业。5塔机安装方案5.1塔机安装流程5.2基础的设置5.2.1塔机安装前应掌握现场的平面布置,确定塔机的正确安装位置。5.2.2掌握塔机基础位置的土质情况,按该塔机的基础图制作好基础(基础图附后)。(一)地基必须夯实到能承受0.20Mpa(20t/m2)的载荷。(二)砼标号C35,必须达到100%强度后才能进行安装。(三)塔机基础上口与筏板基础面相平,利于基础排水。(四)允许在基础与垫板之间加垫片,垫片面积必须大于垫板面积90%,每个支腿下最多允许加两片垫片。(五)垫片下砼填充率应大于95%,垫板上表的平整度误差应小于1/750,其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5‰,垫片允许嵌入砼内5~6mm。(六)四组地脚螺栓(20根、16根)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确保基础节安装。本工程的塔吊基础的底标高为-14.35,根据地勘报告,该位置土层为密实卵石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50Kpa,满足厂家要求(大于200Kpa)。5.2.3基础设计图图5-1QTZ80(6013)基础设计图图5-2qtz80(5513)塔机基础设计图本工程的二个塔吊基础布置位置均和柱的承台基础有重合情况,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任何情况下,独立基础相邻基底高差须小于基础净距),相邻和重合的承台基础都按照要求对基底标高予以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5.3附着的设置按照塔机的使用说明书,塔机的独立高度最高为48.6(5513)米和38(6013)米,当超过独立高度时应加装附着。本工程主体结构高度约99.5m,考虑塔机在屋顶自由旋转和吊物高度,拟在1号楼处塔机20.75m处设置第一道附着装置,其后每15m设置一道,3号楼处塔机10.9m处设置第一道附着装置,其后每15m设置一道。塔机附着是由附着杆、附着框和预埋件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结构的梁柱上,起着固定塔机的作用,使用时附着框套在塔机标准节上,其附着杆长度可调整,附着杆端部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附着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调整附着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附着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号楼塔吊附着平面图3号楼塔吊附着平面图图5-23号楼塔吊(QTZ6013)附着示意图1号楼塔吊(QTZ5513)附着示意图5.4附着安装要求5.4.1将附着框提升到附着点位置抱在塔身外初步固定,然后用螺栓连接起来。5.4.2调起附着杆,先安框架端,调好长度后安建筑物端。5.4.3用经纬仪从90°两个方向测量塔身垂直度,其垂直度要求为:附着框以下为2/10000,以上为4/1000(侧向),正向为3/1000。用调节拉杆微动调整至要求为准。5.5塔机防碰撞方案由于本工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周围均有高层建筑物,并且与北面通锦中学相邻、南面与中铁二局电务大楼相邻、西面与中铁鹭岛艺术城相邻、东面与中铁二院办公楼相邻。故在塔吊工作过程中时刻注意塔吊自身碰撞与周围建筑的碰撞问题。现根据发现问题因采取以下措施:5.5.1对3号楼处塔吊的首次安装高度为48米,以避开通锦中学的宿舍楼(高度30米),1号楼处塔吊首次安装高度为37米,避开相邻的民房、二院办公楼裙楼等建筑。5.5.2臂防碰撞措施塔吊的位置及安装时必须按下列布置及安装:塔与塔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吊臂架端部与两侧塔身之间至少有两米的距离,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塔吊中处于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少于一个标准节(一个标准为2.2米)。5.5.3现场每台塔吊作业时,工作面应错开,尽量避免塔吊的臂杆交叉作业;确需经常交叉作业时,应将其中一台塔吊加高,使两台塔吊的臂杆有足够的安全作业距离;每台塔吊吊运物品旋转作业时,其中一台塔吊按逆时时针方向旋转;回转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另一台塔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回转时按逆时方向旋塔。5.5.4塔吊工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在两台塔吊同时运转时;塔吊工不但要密切注意对方塔吊的运转方向还应注意临近施工塔吊的运行情况;每台塔吊只能在各自已的旋转半径内工作,到交叉区时;应主动相互避让;每次操作前应按电铃提示相关人员;在作业时严格遵守塔吊“十不吊”和“安全操作规程”。5.5.5低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碰撞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塔吊司机具备有丰富经验的操作工,并且配专职的塔吊指挥员;使低塔的起重不会碰撞高塔的起重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部,同时将每台塔吊的起重小车走到起重臂根部。5.5.6加强设备检查、整改和奖罚力度,严防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提高操作人员防范意识,严禁司机带病作业、疲劳作业;组织每月一次的设备安全检查;如设备及配件有异常情况做到及时替换保养。6塔机安拆流程及操作要点6.1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6.1.1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产品名称:汽车起重机,产品型号:ZLJ5300JQZ25V,最大额定起重量:25T,工作幅度28米,起升高度33米。6.1.2汽车吊布置位置汽车起重机布置于塔机基础5米处,场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其他杂物。起重臂起重范围外设警戒线。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塔机安拆时,汽车吊可直接开至塔机附近进行吊装或拆除,塔机安装方位确定为起重臂朝向:1#塔吊朝西,3#塔吊朝北。6.2电源设置电气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具有短路及过流保护,欠压、过压及失压保护,零位保护,电源错相及断相保护。塔机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0,重复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电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用电总功率:32.8KW,电压380V、50HZ。由总包方设置专用配电箱,距离塔机中心3米以内。6.3爬升工况及附着节点详图6.3.1爬升工况(一)将标准节按顺序吊至起得臂正方向下面放好,然后将起重臂旋转至标准节引进方向,作好准备工程。(二)放松电缆长度,应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三)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下部横腹杆的四个角上,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再吊起一个标准节,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然后,将爬升架与下支座用四个轴连接好,最后拆下塔身与下支座的连接螺栓。(四)只能在开始顶升时拆下标准节与下支座的连接螺栓。(五)开动液压系统,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一个踏步上,再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塔身的踏步上,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滚动,人力把标准节引到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处,稍缩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固,既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六)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以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七)塔机加节完毕,应空载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此弦杆上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栓拧紧)。(八)顶升完毕后应做好收尾工作,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操作手柄应回到中间位置,油缸应收回锁定。(九)顶升过程中必须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锁紧,禁止吊臂回转,保证起重臂与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一致。(十)若要连续加几个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节与下支座必须连接牢固。至少要连牢对角线上4个螺栓及螺母。(十一)所有标准节的踏步,必须与已有的塔身节对准。(十二)顶升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车检查,故障未排除前不得继续工作。(十三)严禁在顶升作业过程中,拆修液压系统的管路、零件。(十四)严禁在顶升作业过程中,回转塔机和使用吊钩吊物。(十五)严禁在下支承座和标准节的高强度螺栓未上好、紧固前进行工作。6.3.2附着节点详图图6-1塔机附着装置图图6-2附着架与建筑物铰接结构6.4安装、拆卸顺序6.4.1安装顺序(一)基础节架的安装(1)将基础节架吊装在塔吊基础脚上,使用专用销轴联接,并穿好安全销。(2)把油缸顶升梁安装在第一节架内,使梁两端的知动脚搁在最低一块踏板上。(二)顶升套架的安装(1)将外套架平台及各部件装好。(2)把顶升套架套在第一节架上,用销轴将活塞杆耳环与油缸顶升梁铰点联接好。(三)回转支承的安装(1)将回转支承架,回转机构平台,栏杆等部件组装好。(2)将回转支承吊装到标准节顶部,用销轴联接好。(3)使用汔车吊将顶升套架提升到回转支承下方,用销轴将顶升套架与回转支承架联接好。(四)塔顶节架的安装(1)将塔顶平台,平衡臂拉杆2根及起重臂拉板安装在塔顶节架上。(2)将塔顶节架吊装到回转支承架上用销轴联接牢固(五)平衡臂架的安装(1)在地面装上起升机构,电器柜平衡臂拉杆、平台、挡风板、拦杆等部件。(2)将平衡臂吊起,用销轴将其头部与回转支承铰接好。(3)继续抬高平衡臂尾部,直至将拉杆联接好,放平平衡臂。(4)装上一块配重块。(5)连接好回转及起升电源线和控制线(六)起重臂架安装(1)清点好起重臂架和臂拉杆及销轴。(2)准备两个支承架或足够的枕木块。(3)按使用说明书规定顺序组装好起重臂架,并放到支承架或枕木上,然后在起重臂上拼装好臂架拉杆。(4)将装有小车检修平台的变幅小车装入起重臂下两弦杆上。(5)按每隔10米装上相应幅度指示牌,并检查起重臂和起重臂拉杆所有销轴及开口销是否穿插牢固。(6)吊装起重臂总成:先在地面试吊,掌握好重心,然后正式吊装,用销轴将其根部同回转支承架侧面铰点接好。(7)用主卷扬钢丝绳把拉杆拉起,汽车吊配合将臂架端部抬高,直至将拉杆与塔顶铰点连接固定。(8)松开提升钢丝绳,汽车吊慢慢放下起重臂直至拉杆张紧。(七)吊装配重块逐件吊起配重块,放到平衡臂上,将支承轴插入配重块两侧的连接板孔中,必须插入到位。直至额定值。(八)穿绕变幅钢丝绳,吊钩钢丝绳。(九)检查各连接螺栓、销轴、钢丝绳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开动空转观察各机构工作情况。(十)顶升加节(1)顶升准备顶升前准备工作包括放好顶升所需要的各种附件,各种塔机型号所需要的附件均有具体规定。大多数附件在立塔时就安放就位了,而不是顶升前才安装的。塔机安装完毕后或增加高度时,均须进行顶升作业。(2)塔机顶升配平,塔机有两种平衡方式a.理论上,在指定的幅度处悬吊载荷。每种型号的塔机都可根据:塔身型号、起升卷筒型号的不同而得到理论平衡位置,本塔机的理论平衡位置30M臂在距塔身中心线25M处。b.实际操作中,需调节起重臂牵引小车的位置进行配平。(3)塔机的平衡a.只能在回转支承支脚脱开塔身尾板后,才可以进行平衡。b.将液压泵站操纵杆推到“向上顶升”方向,向上顶升,直到回转支承支脚刚刚离开鱼尾板为止。c.检查塔机是否平衡,必要时可牵引小车进行配平。d.可通过检查回转支承支脚与鱼尾板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找到牵引小车准确位置。还可通过液压泵站压力表上所示的顶升所需最小压力予以核实。e.可将起重臂牵引小车的平衡位置在起重臂斜腹杆上系上布条作为标记,但要注意,该标记距离取决于起重臂长度,因此起重臂长度不同,标记距离也应不同。(4)顶升加节①注意事项a.检查标准节引梁是否牢固,小车是否安全灵活。b.检查液压原站是否装好,油箱是否充好油,然后进行调试和试转。c.检查顶升下横梁是否踏稳。d.观察塔机前后平衡后方可顶升。e.在顶升过程中,绝对禁止塔机作回转运动,变幅小车作变幅运动及起升卷扬机构作起升或下降动作。f.塔机顶升时,除了自身安装所需的吊装外,不许进行其他的吊装工作。g.塔机顶升工作应在风力小于四级时进行。②顶升加节a.顶起的塔机部份用棘爪支撑在塔身最后一个标准节的顶升耳座上,活塞杆几乎全部伸出,在整个行程中,套架上的导轮不能超出塔身的固定部份。b.将标准节推向塔身。引入套架。c.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起升”位置,使棘爪脱离顶升耳座。操纵控制杆使棘爪脱离塔身。d.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下降”位置,使标准节插入鱼尾板,用个轴销,安全销和开口销锁定标准节。提起在铰接的扶梯至上固定端,使扶梯的下部接头插入下面一个标准节的扶梯端部。e.松开引进小车在标准节上的4个固定螺栓,并将其推出套架。f.在导轨上吊挂第二个标准节,在此之前,必须将被顶起的塔机部从与下部塔身节联结在一起。g.为此,将液压系统操纵杆推向“下降”位置,直到回转支承支脚与最后一个标准节的鱼尾板相连。h.装上面4根安全销,以代替销轴。必要时可将配平重物放下,将塔机标准节吊钩架挂到吊钩滑轮组上,将安装了通道的另一个标准节挂到引进小车上,提升至导轨上。必要时,重新吊起配平重物,将塔机配平,抽出销轴。下一个加节程序即可开始,反复顶升加节,直至达到所需要高度。6.4.2拆卸顺序(一)降低塔身。将起重臂旋至塔身引进平台方一侧,使起重臂与引进方向重合。(二)放松电缆线,使电缆与塔身分开。(三)确定顶升指挥人和液压顶升系统操作人以及降节时爬升套架四角滚轮滚动情况的察看人,确定下支座与塔身之间用螺栓连接的拆卸人。(四)以顶升油缸的支承平面为中心,利用小车变幅,使塔身前后的弯矩达到平衡。(五)调整好顶升套架滚轮与塔身之间2-5毫米的间隙。(六)接通液压油泵电机的电源,检查液压顶升系统运行是否正常。(七)开动油泵,操纵换向阀手柄,使完全回宿的油缸活塞全部推出,让油缸上的扁担横梁放入第二节标准节下面的顶升踏步上。(八)卸掉连接下支座与塔身之间的连接螺栓。(九)操纵换向阀手柄,使油缸活塞杆继续推出,扁担横梁顶住塔身的踏步,顶身套架顶着塔机的上部,沿着塔身主杆轨道徐徐上升,使塔身上部与塔身分开,再拆除第一节和第二节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在第一节标准节四角下方各装上一只引进轮,推出第一节标准节。(十)操纵换向阀手柄,使油缸活塞全部回缩后,使顶升套架上的爬爪支承在塔身的踏梁上。(十一)扁担横梁退出塔身的顶升踏梁,油缸活塞杆全部推出使扁担横梁顶住塔身的下一踏步上,继续推出活塞使爬爪离开踏步后,回缩油缸活塞,使塔机上半部与塔身相接用高强度螺栓把标准节与下支座相接。(十二)小车往里,停在引进平台正上方,用Ф12,长1米的钢丝绳把标准节与主钩套挂好,然后吊起标准节至地面,第一节标准节降节完成,吊钩上升,小车往前停在与平衡臂达到平衡位置。(十三)继续从工序7到工序12反2次后开始下步工作。(十四)先把起重小车开到起重臂根部后用铁丝绑扎牢固,把起重臂旋转到汽车吊易于吊卸的最佳位置,切断塔机电源,拆除塔机主电机电源电缆线、小车电机电源线和各限位线、液压顶升装置的电源线及油管接头。(十五)拆放主吊钩于地面上,然后拆除主钩钢丝绳绳卡。启动主卷扬机,把钢丝绳全部卷入绳筒上,再拆变辐小车钢丝绳。(十六)用25T吨汽吊先吊卸平衡臂后面的平衡重(留一块在上面)。(十七)拆卸起重臂拉杆和起重臂:(大臂吊点的重心在离臂跟部约19.86米处,采用Ф15,长8米的4根钢丝绳)(1)拆起重臂拉杆:用汽车吊把起重臂升至与臂根成水平夹角30度左右,放松起重臂拉杆后开始拆与塔帽间的拉杆连接销轴。为了防止拉杆拆掉后在空中下垂和晃动,在拆拉杆前,可以利用起升钢丝绳头穿绕在塔帽顶部的动滑轮组上,再用绳卡夹牢,启动起升机构,收紧钢丝绳,使起重臂和起重臂拉杆稍稍抬起,然后拆除动滑轮组与拉杆连接部位的销轴。拆除销轴后,放松起升钢丝绳,把拉杆慢慢地放到大臂顶部,并用多根铁丝与起重臂绑扎牢靠,最后解除起升钢丝绳绳卡。拉杆拆卸后,启动汽车吊把起重臂降至水平位置。(2)拆卸起重臂:为防止拆除大臂根部连接销轴后的大臂随意转动,在开始拆卸平衡臂销轴前,采取在大臂跟部,再利用起重钢丝绳,先在绳端用绳卡制成直径约150毫米左右的绳圈,然后用卸扣套入臂跟部的横档和刚制好的绳圈,再插入卸扣销轴螺栓并拧紧;另外在大臂的前端,用一根长50米的麻绳绑扎牢靠,用人工拉麻绳的办法来控制大臂不随意转动。这两项措施落实后,开始拆除大臂跟部与增高节间的连接销轴。销轴拆卸后,启动塔机起重卷扬机和人工麻绳来配合25t汽车吊,把起重臂慢慢地降至二楼地面安放好。再由地面的拆卸人员将起重臂每二节一拆,分成4段装车。注意:在汽吊和起重机慢慢把起重臂放下过程中,采用麻绳控制起重臂端的人员不能马虎,要时刻注视起重臂转动的方向,并及时调整麻绳拉动的方向,一定要认真仔细和缓慢地把起重臂很安安稳稳地降至地面。(十八)在拆卸平衡臂最后一块配重前,先把那吊过起重臂的4根钢丝绳套挂到平衡臂的固定吊点上准备好,用一根直径为Ф15,长1米的钢丝绳,一头套挂在汽车吊的小钩上,将另一头穿过最后一块平衡重的上部吊环后再套入汽吊的吊钩内。启动25t汽车吊,小钩上升,一直升到平衡重底部超过平衡臂护栏约20~30公分左右时,停止吊钩上升,稳钩后把平衡重平移出平衡臂适当的空中,然后缓慢地下降,直至放到指定的地面上。(十九)将4根(φ15,长6米)钢丝绳的一端挂扣在平衡臂的4个固定吊点上,另一头挂扣在汽车吊的主吊钩上。启动汽车吊,把平衡臂提升至与臂跟部成水平夹角为30度左右,使平衡臂拉杆松驰后,拆卸塔帽上部第一根与第二根拉杆间的连接销轴。然后用铁丝把塔帽上部未拆的那根悬垂着的平衡臂拉杆绑扎在塔帽主玄杆上。缓慢开动汽车吊,把平衡臂降至水平位置后,拆卸平衡臂根部二根销轴,最后把平衡臂吊到地面的方木垫上。(二十)拆卸塔帽:先用汽吊吊钩上的千斤绳穿绕在塔顶的动滑轮上后再挂入汽车吊吊钩,收紧千斤绳,拆出塔帽与回转增高节间的连接销轴,缓慢起升30公分左右后平稳的吊至楼地面安放好。(二十一)拆卸驾驶室、塔帽节和回转上下支座的组合体:先用挂在汽车吊钩上的四根长6米的千斤绳穿挂好,缓慢收紧千斤绳,开始拆卸回转下支座与爬升架上部、最上一节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开动汽车吊,使千斤绳提升20—30公分,待组合回转体稳钩后,操作汽吊旋转平移出塔身,然后缓慢平稳地下降至指定的楼地面上。(二十二)拆卸外爬升架:塔机上部大件全部拆卸后,先吊出外爬升套架,外爬升架的拆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拆卸外爬升架操作平台上的液压泵站、用铁丝把顶升油缸与外爬升架绑扎牢靠,拆除外爬架的操作平台。第二步:吊卸外爬升架。(二十三)用汽车吊拆卸塔身标准节和基础节:拆卸塔身标准节:用四根长8米的千斤钢丝绳套挂在塔身标准节上面的四个角柱上,慢慢收紧千斤绳后,用46的开口扳手拆卸从上往下数第一与第二节两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8~12只连接螺栓全部拆除后,缓慢起吊至脱空未拆标准节上部20—30公分,稳钩后吊出,平稳的下放到指定地面上。这样反复多次,直至把塔身标准节和基础节拆卸到只剩预埋节为止。(二十四)最后用汽车吊把拆放地面上的各大机件须重新分解到可以装车为止,或直接装车运出场。6.5安全装置的调试6.5.1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调整时吊钩采用四倍率和独立高度以下,起吊重物稍离地小车能够运行即可调整;力矩限制器是用来限制塔式起重机实际作业起重力矩,使其不至于超过额定起重力矩,而导致整个塔吊失稳。塔吊的力矩限制器是各项安全装置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项,它是国家质量检测要求的必检项和否决项。《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中4.7.5.1条规定:“当起重量超过其相应幅度的规定值并小于规定值的110%时,应停止提升方向和向外方向变幅的动作。6.5.2起重量限制器调整用以防止塔式起重机超规定负荷作业。起重量限制器又称测力环,安装在回转塔身与塔顶之间。塔机起升机构的工作方式分轻载高速、重载中低档,每一档都有规定该档的最大起重量,为了使各档起重量在规定值以下,塔机设置有起重量限制器,它是通过开关控制卷扬机上升线路实现的,若起重机超过塔机最大起重量,卷扬机上升小车向前电路被切断,操作台上指示灯亮并给出蜂鸣报警,待下降轻负载后报警解除,再启动卷扬机上升。6.5.3回转限位器调整它是用来控制塔式起重机正转或反转圈数,保护不扭断电缆。回转限位器有一减速装置,通过齿轮与回转大齿轮啮合,记录塔吊回转圈数,转到预定位置时,限位器凸轮压住触点从而达到控制旋转。调整时正反转都只能转1.5圈,当往一个方向转动超过1.5圈时,回转限位内一开关动作,停止回转,再开动时只能反方向转动。6.5.4臂端点及根点小车行程限位器的调整打开变幅限位器的上盖,调整螺杆,开动小车一速使幅度在离臂尖约1米处,根部离开0.5米处,限位器开关动作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运行,吊钩不能上升,断电时幅度接近比较理想,重复作三次。6.5.5起升高度限位器调整限位器设置在起升机构卷筒旁边,变幅限位器有一减速装置,通过小齿轮与固定于卷筒上的齿轮啮合,根据记录的卷筒转数及知卷出的绳长,减速装置带动凸块断路器动作,从而停止小车运行。它可以防止误操作,避免小车碰到起重臂头部、尾部。调整高度限位器中的凸轮,使吊钩达到预定的限位的极限高度时,一般设置在1米以上,限位器开关动作,吊钩不能上升,再启动时只能下降。吊钩升降动作三次,效果一样即可。调整时吊钩以中速档升降,空钩无负荷进行。6.6检查验收塔机安装完成后报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当地安全监督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填好验收记录表,待检查和试验过程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7安全、质量、环保技术保证措施7.1安全质量要求7.1.1塔机安装前首先应检查混凝土基础的强度是否达到安装要求。7.1.2塔机基础的予埋地脚螺栓中心距离,冒出混凝土平面高度是否符合基础要求。7.1.3塔机在安装、增加塔身标准节前应对结构件和高强度螺栓逐一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下列问题应修复或更换后方可进行安装。(一)目视可见的结构裂纹及焊缝裂纹;(二)连接件的轴、孔严重磨损;(三)结构件母材严重锈蚀;(四)结构件整体或局部塑性变形,销孔塑性变形。7.1.4起重臂组合后检查下弦销焊接挡板的焊缝是否有裂纹、脱落、变形,若发现形、裂纹、脱落应修复后方可进行安装。检查上、下弦销的开口光脚是否按规定要求穿好并打开弯曲。7.1.5检查各工作平台是否安好、牢固,平台栏杆是否牢固。7.1.6检查架设机构,保证机构处于正常状态(如顶升横梁、顶升踏步安全支承块,顶升油缺,爬升滚轮,引进梁等)。7.2安全技术措施7.2.1所有参与安装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区或要设警告标志,并有专职安全员值班,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区。7.2.2作业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的交底。7.2.3在作业前必须明确专人指挥,并统一信号。7.2.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应挂好安全绳,防止高空坠落伤人。7.2.5严禁将已将构件从高空直接往下抛,所有小件均应装入箱中或袋中。7.2.6如遇下雨和四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塔吊固定牢靠。7.2.7严禁酒后作业,严禁有病(不适合进行安装塔吊作业)的人员参与作业。7.2.8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安全作业规程和规章进行作业。7.2.9安全人员至现场监护,需有穿着专业安全员服装,发现违章及时制止。7.2.10执行安全人员“三到位”原则,拆除负责人、拆除技术负责人、拆装安全负责人必须在现场,否则不准进行拆除工作。7.2.11吊索具应符合国家使用标准,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起吊构件吊点须绑扎正确、牢固,起落平稳,防止碰撞、损伤设备。7.2.12作业人员应认真检查调试安全装置,要求所有安全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可靠。必须安装并使用安全防护措施,如爬梯、平台、护栏等。7.2.13塔机钢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说明书及装拆工艺要求,各部销子须穿到位,销组的开口销规格符合要求并打开。各部销子穿上前应打上润滑油。7.2.14电工接线安装电气部件应严格按规范和塔机《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进行规范操作。7.2.15顶升前确保起升、变幅、回转三大机构工作正常。检查电缆是否足够自由上升和下降,检查顶系统的机械装置、顶升油缸横梁、标准节踏步等完好可靠。7.2.16顶升时须对液压系统进行试压,先将液压缸里的空气排除干净。试压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7.2.17塔身加节必须在白天、无雨雪、风力小于4级的情况下进行。顶升横梁必须由专人监护,塔机严禁回转。7.2.18塔机安装至基本高度时,塔身垂直度≤4/1000。7.2.19塔机接地电阻测试值不得超过4Ω。7.2.20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装拆工艺中的技术要求,确保安装质量。塔机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自检工作,经检查验收和试运转,符合要求并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安装任务才算完成。塔机安装后必须经有关部门正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7.3质量保证措施7.3.1作业前技术交底→安装过程中的检测与校正→竣工复检验收7.3.2安装前由现场负责人按《检查记录表》的内容对设备的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7.3.3进入现场是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7.3.4对参与本次安装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以及工序交接要求等交底。7.3.5安装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一)基础的平整度偏差;(二)各连接部位的螺栓、梢轴的间隙与紧固程度;(三)设备的垂直度偏差;(四)各安全限位装置;7.3.6所有检查器具必须是经过检测合格的计量器具。7.4环保措施在塔吊安装过程中主要影响环境的因素是塔吊的废弃物,即废机油和液压油,在安装前首先全面检查塔吊各机构,看是否存在漏油现象。如存在漏油现象,必须在安全前修理好,确保在安装过程中不漏油。如在安装过程中意外漏油,可用纱头将漏油处绑好,减小漏油量,同时用导油槽把废油引至油桶内集中存放,集中处理。严禁将废油乱倒,并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除废机油和液压油等污染源外,塔吊安装还存在噪声污染。本工程地处居民区,防止噪声污染亦是工程环境保护的重点。在安装过程中严禁铁锤肆意敲打,引起强烈噪音,特别是午休时间影响附近居民休息。7.5塔吊监测监控措施7.5.1塔吊安装完成后,要对塔吊基础进行观测并记录,基础的沉降和位移情况要符合相关规定。7.5.2每天作业前和塔机使用中要求经常观察钢筋混凝土连接块的变形情况,经常观察地脚螺栓的松动情况,随时拧紧。经常观测塔机的垂直度,发现超差,及时校正。7.6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可导致事故作业中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现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LECD高空作业人员酒后、病后上岗作业高空坠落、物体打击6340720V严禁酒后及病后初愈上岗作业高空作业人员未正确佩带安全防护用品高空坠落、物体打击6340720V组织班前交底,并按规定配发安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设备坍塌6340720V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上岗证在有效期内未按照方案安拆塔吊倾覆6340720V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确保作业人员安方案施工违章安拆塔吊倾覆6340720V塔吊安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必须到场,拆除过程中严格监督每个操作步骤高空作业机具存放不当物体打击648252V高空作业配发工具袋,随身工具及零星物件应放在工具袋中高空落物人员伤害6340720V打销轴的时候,必须有专人扶好销轴,防止坠落。在网状平台上铺设脚手板,防止小件坠落塔吊升降时仍进行回转塔吊倾覆起重伤害668252V塔吊升降时严禁进行回转垂直方向交叉施工坠落,物体打击668252V合理安排工作面,警戒区域红白带围护,专人监督,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起吊指挥信号错误物体打击、机具损坏6610252V班前进行相关交底,根据要求配备通讯器材物件吊点不准确、起吊不平衡物体打击、机具损坏6810252V按方案施工,准确选择吊点操作人员触电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65540IV注意电缆不能受积压,电工拆电前必须详细检查电缆有无破损现象,若有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实恶劣天气进行起重机拆装和升降工作高空坠落、机械事故6810252V杜绝恶劣天气作业高空向上向下抛工具或零件物体打击668252V高空作业配发工具袋,随身工具及零星物件应放在工具袋中7.7应急预案7.7.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现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8.7.2应急策划(一)应急预案工作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在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三)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特点,在辨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塔吊倾覆、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等。(四)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从以上风险情况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五)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及运行的安全技术要求:(1)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说明书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2)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3)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替代使用。(4)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定,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塔式起重机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5)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等安全装置。(6)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塔吊安装拆卸作业。②两台及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之间的任何部位(包括吊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米。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邻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③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可靠装置悬挂;④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和拆卸,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检测中心或建管局安监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必须先编制施工方案,经项目总工审批后遵照执行。(8)法律法规要求《建筑塔吊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7.7.3应急准备(一)应急救援机构一旦塔吊发生安全事故,项目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成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黄有明负责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贯彻落实和事故调查的善后处理工作。副组长袁定全衡生春监督执行各项这全措施的落实,协助组长开展安全检查工作,若事故发生时,做好向上汇报工作,并做好事故的调查报告。组员竹勇余桂林何攀李世刚监督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及检查工作,发生事故时有效的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二)应急响应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上报现场负责人。(1)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安装、拆卸班长和安全员,立即组织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保护好现场,并由现场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立即电话报告队长、经理,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救护车辆、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要可直接拨打报警电话。租赁公司应急救援人员接电话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2)遇到紧急情况,全体员工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的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3)事故发生后,现场组长立即通知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对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报告,任何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4)做好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思想稳定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三)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应急物资主要有:(1)氧气瓶、乙炔瓶、气割设备一套;(2)备用绝缘杆5米一根;(3)备一根Φ20棕绳长30米,备一根Φ12尼龙绳长30米;(4)急救药箱2个;(5)手电筒6个;(6)对讲机6部;(四)应急救援车辆:川A2H752(司机:梁宏电话:)(五)教育、训练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六)就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七)报警电话:消防火警:119公安:110医疗急救:1207.7.4现场恢复充分辨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7.7.5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公司和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8附件8.1计算书8.1.1QTZ80(6013)计算(1)基础验算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塔机型号QTZ80(6013)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48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52塔身桁架结构型钢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1.64二、塔机荷载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塔身自重G0(kN)372起重臂自重G1(kN)37.4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1(m)22小车和吊钩自重G2(kN)3.8小车最小工作幅度RG2(m)0最大起重荷载Qmax(kN)60最大起重荷载至塔身中心相应的最大距离RQmax(m)11.5最小起重荷载Qmin(kN)10最大吊物幅度RQmin(m)50最大起重力矩M2(kN·m)Max[60×11.5,10×50]=690平衡臂自重G3(kN)19.8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3(m)6.3平衡块自重G4(kN)147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RG4(m)11.82、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工程所在地四川成都市基本风压ω0(kN/m2)工作状态0.2非工作状态0.35塔帽形状和变幅方式锥形塔帽,小车变幅地面粗糙度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风振系数βz工作状态1.758非工作状态1.81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0.90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工作状态1.95非工作状态1.95风向系数α1.2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00.35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工作状态0.8×1.2×1.758×1.95×0.904×0.2=0.595非工作状态0.8×1.2×1.81×1.95×0.904×0.35=1.0723、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工作状态塔机自重标准值Fk1(kN)372+37.4+3.8+19.8+147=580起重荷载标准值Fqk(kN)60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580+60=640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0.595×0.35×1.64×52=17.76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37.4×22+3.8×11.5-19.8×6.3-147×11.8+0.9×(690+0.5×17.76×52)=43.744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Fk1=580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1.072×0.35×1.64×52=31.997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37.4×22+3.8×0-19.8×6.3-147×11.8+0.5×31.997×52=204.6184、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工作状态塔机自重设计值F1(kN)1.2Fk1=1.2×580=696起重荷载设计值FQ(kN)1.4FQk=1.4×60=84竖向荷载设计值F(kN)696+84=780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1.4Fvk=1.4×17.76=24.864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1.2×(37.4×22+3.8×11.5-19.8×6.3-147×11.8)+1.4×0.9×(690+0.5×17.76×52)=259.81非工作状态竖向荷载设计值F'(kN)1.2Fk'=1.2×580=696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1.4Fvk'=1.4×31.997=44.796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1.2×(37.4×22+3.8×0-19.8×6.3-147×11.8)+1.4×0.5×31.997×52=79.157三、基础验算基础布置图基础布置基础长l(m)6基础宽b(m)6基础高度h(m)1.5基础参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基础混凝土自重γc(kN/m3)25基础上部覆土厚度h’(m)0基础上部覆土的重度γ’(kN/m3)19基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δ(mm)50地基参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750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1.6基础底面以下的土的重度γ(kN/m3)19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kN/m3)19基础埋置深度d(m)1.5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797.5地基变形基础倾斜方向一端沉降量S1(mm)20基础倾斜方向另一端沉降量S2(mm)20基础倾斜方向的基底宽度b'(mm)5000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k=blhγc=6×6×1.5×25=1350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k=1.2×1350=1620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k''=G1RG1+G2RG2-G3RG3-G4RG4+0.5Fvk'H/1.2=37.4×22+3.8×0-19.8×6.3-147×11.8+0.5×31.997×52/1.2=343.272kN·mFvk''=Fvk'/1.2=31.997/1.2=26.664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G1+G2RG2-G3RG3-G4RG4)+1.4×0.5Fvk'H/1.2=1.2×(37.4×22-3.8×0+19.8×6.3-147×11.8)+1.4×0.5×31.997×52/1.2=273.272kN·mFv''=Fv'/1.2=44.796/1.2=37.33kN基础长宽比:l/b=6/6=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Wx=lb2/6=6×62/6=36m3Wy=bl2/6=6×62/6=36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kx=Mkb/(b2+l2)0.5=204.618×6/(62+62)0.5=144.687kN·mMky=Mkl/(b2+l2)0.5=204.618×6/(62+62)0.5=144.687kN·m1、偏心距验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kmin=(Fk+Gk)/A-Mkx/Wx-Mky/Wy=(580+1350)/36-144.687/36-144.687/36=45.573kPa≥0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2、基础底面压力计算Pkmin=45.573kPaPkmax=(Fk+Gk)/A+Mkx/Wx+Mky/Wy=(580+1350)/36+144.687/36+144.687/36=61.649kPa3、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Pk=(Fk+Gk)/(lb)=(580+1350)/(6×6)=53.611kN/m24、基础底面压力验算(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fak+ηbγ(b-3)+ηdγm(d-0.5)=750.00+0.30×19.00×(6.00-3)+1.60×19.00×(1.50-0.5)=797.50kPa(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k=53.611kPa≤fa=797.5kPa满足要求!(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kmax=61.649kPa≤1.2fa=1.2×797.5=957kPa满足要求!5、基础抗剪验算基础有效高度:h0=h-δ=1500-(50+25/2)=1438mmX轴方向净反力:Pxmin=γ(Fk/A-(Mk''+Fvk''h)/Wx)=1.35×(580.000/36.000-(343.272+26.664×1.500)/36.000)=7.377kN/m2Pxmax=γ(Fk/A+(Mk''+Fvk''h)/Wx)=1.35×(580.000/36.000+(343.272+26.664×1.500)/36.000)=36.123kN/m2P1x=Pxmax-((b-B)/2)(Pxmax-Pxmin)/b=36.123-((6.000-1.640)/2)(36.123-7.377)/6.000=25.678kN/m2Y轴方向净反力:Pymin=γ(Fk/A-(Mk''+Fvk''h)/Wy)=1.35×(580.000/36.000-(343.272+26.664×1.500)/36.000)=7.377kN/m2Pymax=γ(Fk/A+(Mk''+Fvk''h)/Wy)=1.35×(580.000/36.000+(343.272+26.664×1.500)/36.000)=36.123kN/m2P1y=Pymax-((l-B)/2)(Pymax-Pymin)/l=36.123-((6.000-1.640)/2)(36.123-7.377)/6.000=25.678kN/m2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x=(Pxmax+P1x)/2=(36.123+25.678)/2=30.901kN/m2py=(Pymax+P1y)/2=(36.123+25.678)/2=30.901kPa基础所受剪力:Vx=|px|(b-B)l/2=30.901×(6-1.64)×6/2=404.179kNVy=|py|(l-B)b/2=30.901×(6-1.64)×6/2=404.179kNX轴方向抗剪:h0/l=1438/6000=0.24≤40.25βcfclh0=0.25×1×16.7×6000×1438=36021.9kN≥Vx=404.179kN满足要求!Y轴方向抗剪:h0/b=1438/6000=0.24≤40.25βcfcbh0=0.25×1×16.7×6000×1438=36021.9kN≥Vy=404.179kN满足要求!6、地基变形验算倾斜率:tanθ=|S1-S2|/b'=|20-20|/5000=0≤0.001满足要求!四、基础配筋验算基础底部长向配筋HRB4001、基础弯距计算基础X向弯矩:MⅠ=(b-B)2pxl/8=(6-1.64)2×30.901×6/8=440.555kN·m基础Y向弯矩:MⅡ=(l-B)2pyb/8=(6-1.64)2×30.901×6/8=440.555kN·m2、基础配筋计算(1)、底面长向配筋面积αS1=|MⅡ|/(α1fcbh02)=440.555×106/(1×16.7×6000×14382)=0.002ζ1=1-(1-2αS1)0.5=1-(1-2×0.002)0.5=0.002γS1=1-ζ1/2=1-0.002/2=0.999AS1=|MⅡ|/(γS1h0fy1)=440.555×106/(0.999×1438×360)=852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1=max(852,ρbh0)=max(852,0.0015×6000×1438)=12942mm2基础底长向实际配筋:As1'=15984.046mm2≥A1=12942mm2满足要求!(2)、底面短向配筋面积αS2=|MⅠ|/(α1fclh02)=440.555×106/(1×16.7×6000×14382)=0.002ζ2=1-(1-2αS2)0.5=1-(1-2×0.002)0.5=0.002γS2=1-ζ2/2=1-0.002/2=0.999AS2=|MⅠ|/(γS2h0fy2)=440.555×106/(0.999×1438×360)=852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2=max(852,ρlh0)=max(852,0.0015×6000×1438)=12942mm2基础底短向实际配筋:AS2'=15984.046mm2≥A2=12942mm2满足要求!(3)、顶面长向配筋面积基础顶长向实际配筋:AS3'=15984.046mm2≥0.5AS1'=0.5×15984.046=7992.023mm2满足要求!(4)、顶面短向配筋面积基础顶短向实际配筋:AS4'=15984.046mm2≥0.5AS2'=0.5×15984.046=7992.023mm2满足要求!(5)、基础竖向连接筋配筋面积五、配筋示意图基础配筋图(2)附着验算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QTZ80(6013)塔身桁架结构类型型钢塔机计算高度H(m)127塔身宽度B(m)1.64起重臂长度l1(m)60平衡臂长度l2(m)15.2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h(m)1.06工作状态时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1(kN·m)454.63工作状态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270非工作状态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355.37附着杆数三杆附着附墙杆类型Ⅳ类附墙杆截面类型工字钢附墙杆型钢型号)20b号工字钢塔身锚固环边长C(m)1.8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N6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1(m)3.2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1(m)4.13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2(m)4.6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2(m)4.13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a3(m)2.9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b3(m)4.13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0(kN/m2)0.2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0'(kN/m2)0.35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00.35第N次附着附着点高度h1(m)附着点净高h01(m)风压等效高度变化系数μz工作状态风荷载体型系数μs非工作状态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工作状态风振系数βz非工作状态风振系数βz'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sk非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sk'第1次附着33.633.60.811.951.951.7851.940.3110.591第2次附着48.3514.750.8711.951.951.7631.9210.330.629第3次附着63.114.750.9661.951.951.7431.9050.3620.692第4次附着77.8514.751.0541.951.951.7181.8820.3890.746第5次附着92.614.751.1341.951.951.7031.8750.4150.8第6次附着107.3514.751.1871.951.951.6971.8640.4330.832悬臂端12315.651.2621.951.951.6851.8520.4570.879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kqk=0.8βzμzμsω0α0h=0.8×1.685×1.262×1.95×0.2×0.35×1.06=0.246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2Tk2=1/2qkl12-1/2qkl22=1/2×0.246×602-1/2×0.246×15.22=414.382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k=0.9(Tk1+Tk2)=0.9×(454.63+414.382)=782.111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E=37.396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7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w=20.5RE=52.886kN。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2.231°α2=arctan(b2/a2)=41.918°α3=arctan(b3/a3)=54.924°β1=arctan((b1+c/2)/(a1+c/2))=50.816°β2=arctan((b2+c/2)/(a2-c/2))=53.662°β3=arctan((b3+c/2)/(a3+c/2))=52.93°各杆件轴力计算:ΣMO=0T1×sin(α1-β1)×(b1+c/2)/sinβ1+T2×sin(α2-β2)×(b2+c/2)/sinβ2-T3×sin(α3-β3)×(b3+c/2)/sinβ3+Tk=0ΣMh=0T2×sinα2×c+T3×sinα3×c+Nw×cosθ×c/2-Nw×sinθ×c/2-Tk=0ΣMg=0T1×sinα1×c-Nw×sinθ×c/2-Nw×cosθ×c/2+Tk=0(1)θ由0~360°循环,当Tk按图上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拉力T1=0kN,T2=539.578kN,T3=153.24kN最大轴压力T1=596.925kN,T2=0kN,T3=0kN(2)θ由0~360°循环,当Tk按图上反方向设置时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拉力T1=596.925kN,T2=0kN,T3=0kN最大轴压力T1=0kN,T2=539.578kN,T3=153.24kN四、非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此工况下塔机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能随风转动,故不计风荷载产生的扭转力矩。1、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E=57.826kN2、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的水平内力Nw=RE=57.826kN。根据工作状态方程组Tk=0,θ由0~360°循环,求解各杆最大轴拉力和轴压力:最大轴拉力T1=51.722kN,T2=12.704kN,T3=58.527kN最大轴压力T1=51.722kN,T2=12.704kN,T3=58.527kN五、附墙杆强度验算附墙杆型钢型号20b号工字钢附墙杆截面面积A(mm2)3950附墙杆截面回转半径i(mm)79.6附墙杆强度设计值[f](N/mm2)205附墙杆允许长细比[λ]100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σ=N/A=596925/3950=151.1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附墙杆1长细比:λ1=L0/i=(a12+b12)0.5/i=(32002+41302)0.5/79.6=65.636≤[λ]=100,查规范表得:φ1=0.776满足要求!附墙杆2长细比:λ2=L0/i=(a22+b22)0.5/i=(46002+41302)0.5/79.6=77.663≤[λ]=100,查规范表得:φ2=0.703满足要求!附墙杆3长细比:λ3=L0/i=(a32+b32)0.5/i=(29002+41302)0.5/79.6=63.398≤[λ]=100,查规范表得:φ3=0.789满足要求!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σ1=N1/(φ1A)=596925/(0.7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