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材料立场和视角的变化反映了作者①开始摆脱神学束缚②顺应宗教改革潮流③具有初步的启蒙思想意识④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思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2.“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这一变化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 B.周王室力量弱化C.诸侯国力量强大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3.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的英国既有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也有农民破败的茅屋草舍;既有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享受,也有失业工人绝望的生存挣扎。当时的保守党首相迪斯雷利曾说,英国是“两个民族”的国家,“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这一时代的现象表明()A.英国进行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英国民主政治的基础被动摇C.工业化带来一定的社会危机 D.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需要4.1900年世博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筹办此次世博会的法国工业部长儒尔·罗什曾感叹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邻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将面临危险。”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时的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B.以法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已经形成C.世界变小使得国与国之间都成为邻居D.法国可能对德国的迅速崛起存有戒心5.某中学进行《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正确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案由:人身伤害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罗马贵族。案由:贵族不允许他的女儿嫁给平民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罗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6.下图为1912年7月《民权画报》刊登的时政漫画《共和之假面具》,漫画作者意在A.抨击袁世凯的独裁专制 B.强调共和民国虚有其表C.讽刺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D.警惕满清预备立宪骗局7.下表反映了上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A.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 B.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C.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 D.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9.“刚分田之后的景象,看起米的确很滑稽,每户的田,西一条,东一块,有的用牲口耕,有的连牲口都用不上,索性用人拉犁耕……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生产力发展水平出现了倒退 B.收益全部归农户刺激农业生产C.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出现变革 D.土地所有权变更调动了积极性10.《中华文化概论》中提到,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的因素,如朝议制度谏议制度等。但这些制度没有对皇帝的否决权,因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该观点旨在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具有A.严密性 B.延续性 C.极端性 D.平衡性11.单雄信(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多变。《旧唐书》记载:“单雄信者……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在宋代,《资治通鉴》完全否定了单雄信,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模糊C.记述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D.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12.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其他国家等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是大规模反对其倡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示威游行,民调显示德国民众对于自由贸易的支持度从2014年的90%降至2016年的56%。材料信息说明()A.经济全球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C.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D.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13.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年份国家财政总支出国防费支出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19511.492.643.9719534.125.386.919117.298.009.14195710.2111.1112.12数据的变化反映了A.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C.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14.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15.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C.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D.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16.4500年前的一份墓志文记载“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驿站。死亡令我们沮丧,生存令我们快乐。但是不要忘记了,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却是为了永生。”该墓志文最可能出自A.尼罗河流域 B.希腊半岛 C.黄河流域 D.意大利半岛17.史载,北宋时期“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为俗,重禁莫能止焉”,到了南宋时期,“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权势之家日盛,兼并之习日滋,百姓日贫,经制日坏,上下煎迫,若不可为势。”这反映了两宋时期A.政府已经有效控制士地兼并 B.土地高度集中导致社会矛盾激化C.土地兼并的情形并非是普遍现象 D.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所有农民破产18.房龙《美国史纲》说“它是一份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的140年中经历了巨大变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这里的“它”是指A.《独立宣言》 B.《合众国宪法》C.《宅地法》 D.《解放宣言》19.下图是公元前三世纪末期的中国局势图,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会试首次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为55%、35%和10%。这一做法A.保证了科举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B.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C.推动了明代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D.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尚学风气形成2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插队”的做法带来的客观效果是A.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D.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22.一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与此相关,阐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 B.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C.三大宗教均起源于非洲 D.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23.美国某总统上台后,在谈到美国对亚洲的政策时说,“第一,我们将恪守我们的条约义务;第二,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据此判断,该总统是A.罗斯福 B.杜鲁门 C.肯尼迪 D.尼克松24.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国家﹣民间精英﹣民众”三层社会结构变为“国家一民众”二层结构。二层结构A.是消灭剥削阶级必然要求 B.保障了人民行使民主权利C.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D.便利了民众参与经济建设25.辛亥革命发展到高潮时,不少地区的商人支持革命与共和。当革命党人组织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进行斗争时,商人担心党争的白热化导致战事再起,重演辛亥年间的动荡局面。由此看出当时的商人A.饱含着救亡图存的动机B.对政治变革态度相对保守C.求稳与求变的复杂心态D.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26.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 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27.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28.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都实行了普选制和竞选制。1941年,延安县乡政府委员改选,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绥德县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渎职和不称职的干部在选举中被淘汰。这表明A.抗日根据地民主建设成就斐然 B.普选开始使人民获得民主权利C.竞选制度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 D.民众监督消除了基层腐败现象29.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30.《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 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32.美国的独特性材料一随着南方原有的上流社会的彻底毁灭,形形色色的北方人开始涌入战败地区。有的去代表联邦政府,有的去参与地方政治,有的去挣钱,另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出于民主和人道动机,去教导那些穷困的、曾经是奴隶的人们读写的基础知识或基本的谋生技艺。黑人在南方参加选举,在立法机关当代表,有的还担任公职。这个时期被称为“重建时期”。——(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在被称为“罗斯福革命”的时期,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新政扩大了联邦政府的作用(这是早先历届政府没有做到的),而把奉行不干涉主义的政府改变成为社会服务的或福利的政府。——(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材料四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曾对美国民众说“美国并不比希腊、英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更为独一无二”,又说“你展示爱国主义的方式是如何对待你的美国同胞”。——(美)迪内希·德·索萨《奥巴马的秘密:反殖民主义者》(1)材料一所述国家为什么需要重建?“重建时期”开始于哪一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现象?(2)请概述美国“重建”后在全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扩展无形边疆的基本史实。(3)请利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奥巴马观点的认识。33.光绪二十一(1895)年三月,江苏布政使邓华熙上奏折将《盛世危言》推荐给光绪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头品顶戴江苏布政司布政使臣邓华熙跪奏自海禁开而外夷麋集中华,目睹彼族之炮利船坚,所向无敌,何尝不规规仿效振作于前?是以建船坞,筑炮台,购铁甲之船,设制造之厂,所耗帑项何止数千万?然而马江之役兵船灰烬,藩服终属于他人。以倭奴蕞尔小邦,步武西法仅十余年,竞借无端之衅,强据我属国,虔刘我边陲,攻夺我海军,侵及辽疆,所至披靡。以堂堂中土,竟示弱于三岛之区。……臣愚以为非仅一时一事之贻害,其所以召侮而致祸者由来渐矣!夫泰西立国具有本末:广学校以造人材,设议院以联众志;而又经营商务以足国用,讲求游历以知外情。今中华不揣其本而末是求……而臣犹有鳃鳃过虑者:诚恐习俗拘迂未化,或以用夷变夏为言,凡事畏难苟安,复蹈浅尝辄止之失,不思倭与我本同文之国,彼以能自得师而效著,我何难幡然变计以维新。……臣阅候选道郑观应所辑著《盛世危言》一书,于中西利弊透辟无遗,皆可施诸实事。——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版序言(1)根据材料,概括邓华熙的思想主张。(2)你如何看待邓华熙的这份奏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说明作者开始摆脱神学束缚,①符合题意;“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体现出作者更多关注现实的人文主义思想,④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是16世纪,时间不符合,②不符合题意;启蒙思想注重的是理性思维,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故选C。2、A【解析】

据材料可知,由西周时期的“天下共主”的历史,转为东周以后的“天子之国无足重轻”,这体现了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国强大,反映了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A正确;据材料“……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可知,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室力量弱化,还体现了东周时期诸侯国强大及文化的发达,B、C不是材料主旨;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是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就已确立,D错误。3、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英国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影响社会的稳定。结合所学可知,从18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英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危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英国议会改革是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不能缓和材料中贵族与农民、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B选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其政治制度的基础是代议制民主,并未发生动摇;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此时自由主义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1900年法国工业部长儒尔•罗什曾感叹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对周围的邻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将面临危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法国可能对德国的迅速崛起存有戒心,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5、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的法律是公民法,其适用范围是罗马城邦的公民,外邦人不在这个范围之列,故C项符合题意;ABD中的外邦人不在公民法范围之内,故排除ABD项。6、A【解析】

漫画创作于1912年7月,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就任临时大总统。漫画中的猿猴(谐音袁)戴上共和的假面具,意在揭露袁世凯假共和真独裁专制的反动面目,A正确;题干批判的是袁世凯而非民国和资产阶级,排除B、C;预备立宪时间是1905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7、A【解析】

依据表格中交通工具的变化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加,①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马车、轿子和马等传统交通工具逐渐被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取代,这体现了交通工具的日益近代化,②项符合题意;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③项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虽然这一时期上海汽车较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不能说明上海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④项不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8、D【解析】

根据材料“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可知,革命军的主体是新军,训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内容,新军利用汉阳兵工厂的武器和湖北的资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晚晴新政客观推动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故选D;A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9、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情景,这是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由生产队集体劳动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故选C;从机耕退到人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导致的,并非生产力水平倒退了,排除A;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农业税,排除B;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公有制不变,排除D。10、A【解析】

材料“中国的君士专制制度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的因素……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在皇权至上的前提下,又对皇权有所限制,说明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严密性,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沿革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也存在着若干制约的因素”,说明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绝对专制皇权的因素,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虽然存在制约皇权的因素,但毕竟没有对皇权有真正的否决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的史书中单雄信的形象发生很大变化来看,说明记叙者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差异,也就是记叙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C选项符合题意。《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为正史,但是对单雄信的评价不同,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评价与时间推移无关,B选项排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12、C【解析】

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英国是否退出欧盟的公投说明欧盟受到了冲击,而欧盟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区域化组织;美国发起成立的TTIP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反对,该协定属于经济区域化的范畴。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今的主要表现,因此上述信息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虽然不可阻挡,但其发展进程则是曲折的,因而选择C项;A项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的实际不符;B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属于表面现象,不能反映材料信息的内涵。故选C。13、A【解析】

依据题干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的内容可知,反映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尚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以根本好转不准确,故B项错误;由题干时间“1951﹣1957年”可知,处于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项错误;在该时段国际局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D项错误。14、C【解析】

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可知,洪秀全对妇女观念上又深受理学影响,强调妻子要服从丈夫,强调“妻道三从”,这是其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据材料“当人们行走在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C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处在战争环境没有实现,A错误;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分析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平等,B、D错误。15、C【解析】

德彪西的作品多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着意表现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说明其作品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不属于理性主义或浪漫主义,排除A、B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排除D项。【点睛】现代派艺术不再满足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在德彪西的作品中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居民相信金字塔等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可以帮助墓主人实现永生,A选项符合题意;希腊半岛、黄河流域和意大利半岛的古代居民的观念,都与该墓志文的思想不符,BCD三选项错误。17、B【解析】

根据题干“势官富姓,占田无限……豪强兼并之患,至今而极……上下煎迫,若不可为势”可知宋代土地兼并加剧百姓贫困,阶级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土地兼并盛行,排除A项;题干反映两宋时期土地兼并较为频繁,排除C项;“所有”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18、B【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1927-140=1787年,可知是1787年美国宪法,B正确;A是1774年;C和D是1861年,时间不符合,排除。1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赌徒试图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时间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换算成年代为公元前200年左右,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战国末年,统一中国的是秦国;再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是③,①燕国,②赵国,④楚国,故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20、B【解析】

明代科举实行分地区录取的措施,主要是由于当时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一做法有利于科举人才来源的相对平衡,故选B项;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证人才人员相对平衡,并不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选拔人才,排除A;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C;D项内容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B。21、C【解析】

据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最,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等信息可知,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其结果是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拓展了周王城的疆域,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C正确;据材料可知,是在“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不能体现“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A错误;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内的诸侯都有相对大的独立性,故“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表述不准确,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材料没有涉及“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D错误。22、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印度,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C符合题意,故选C;ABD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23、D【解析】

这一总统主张“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即逐渐减弱对亚洲地区的干预和直接介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总统是尼克松,在其担任总统时期,中美关系缓和,D正确;罗斯福执政时期尚未出现核武器,排除A;杜鲁门和肯尼迪执政时期,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加大了对亚洲地区的干预,排除B、C。24、C【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包括民间精英在内的中间层的人群改造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这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消灭剥削阶级是主要通过土地改革,A项错误;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通过人大制度,而不是材料所述二层结构,B项错误;二层结构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与民众参与经济建设无关,D项错误。25、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商人在社会动荡时希望建立统一稳定的政权,在党派斗争时希望和平反对战争,体现了商人在自身利益权衡与时局多变的形势下的复杂心态,故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商人救国意识,故排除。B项,商人支持革命共和说明其政治态度并非保守,故排除。D项,商人希望政府为商业提供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不是求得保护,故排除。26、B【解析】

根据材料“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可知,上述思想认为劳动能生善心,使得奸邪之念不起,可见其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B正确;题干列举人物不能对代表统治阶级,排除A;敬姜和颜元对劳动的作用认识相近,排除C;题干主旨是劳动和人的意识关系,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D。27、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对世家大族特权的限制,主要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服务,C正确;隋唐时期的选官方式科举制,AB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的婚姻仍然重视家世,排除。故选C。28、B【解析】

据材料“连任者仅有133人,新当选者为185人”“原乡政府委员落选者达101人”可知,显示普选制和竞选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获得了一定民主权利,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延安县政府委员的改选,不能代表整个抗日根据民主建设,故A选项错误;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远未确立,故C选项错误;D项“消除”说法绝对,故D选项错误。29、D【解析】

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排除D。30、A【解析】

涉及社会安全和杀人、重伤的重大刑事案件不适用“亲亲可以相隐”的原则,说明古代司法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排除B;强调家庭伦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项题意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受德国法西斯接连胜利的刺激;妄图乘机瓦解重庆国民政府或使其屈服;打破相持阶段的战争僵局,取得战争优势;为北侵苏联或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条件。(2)显示中国人民抗战的力量,增强了民族自信心;粉碎了日本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企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英援华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析】

(1)本题考查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法西斯的刺激、打压国民政府、打破抗战僵局、为北侵苏联或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条件回答。(2)本题考查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中国抗战的信心、粉碎日本的企图、对美英援华抗日、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等角度回答。32、(1)美国发生内战,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19世纪60年代(中期)。黑人学习读写,学习基本的谋生技艺;黑人在南方参加选举,在立法机关当代表,有的还担任公职。(2)19世纪末期,美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向世界其它国家与地区输出商品与资本,参与对世界的瓜分。参与一战;一战后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作为华盛顿国际会议的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