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高校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汲取,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相互竞争,相互汲取,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显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到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赐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溢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看法是主动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剧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行自已的怜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志向发生不行兼得的冲突时,宁可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安静自由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切社会事业的奋斗胜利,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定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安静的社会。其人生看法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好像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慈爱亲和、落落大方、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看法。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觉留意归真返璞,艳羡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材料二:儒、道两家主见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样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化、磨合,外来的佛教慢慢中国化,到了隋唐,就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涵性,是坚毅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汲取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行,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相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材料三: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中国梦的今日,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须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简单出现的形式化倾向。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供应了最干脆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比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留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憧憬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妙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志向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辩,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汲取外来的佛教打算了思想文化条件。(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相互竞争,相互汲取。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亡,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汲取,而它们本身却不汲取儒、道思想。C.儒、道两家主见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和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确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2.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的人生看法是主动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B.假如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涵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D.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岀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须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3.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到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到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3分)()A.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志向发生不行兼得的冲突时,宁可杀身成仁,杀身成仁,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B.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C.儒家崇尚慈爱亲和、落落大方、从容中道,主见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见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D.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留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5.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安静自由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学问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找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6分)(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16分)古砚陆涛声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头。舒老并不爱好保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化探讨,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这是姚斌送的。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舒老早就听说,姚斌擅长接受新的教化理念,擅长思索践行,对他早有几分观赏,便乐意为他作序。送舒老古砚是表示谢意。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时间还始终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十多年前他就听说,有些名家作序也有行情,得给润笔。舒老原本从事文学创作时,也长期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接受作序任务后,仍有辅导的习惯,总要细致看书稿,分析提炼,确定特长,指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答谢的念头。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让他留下。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头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一般级别。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推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好像很佩服,激烈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您。”口气里明显有比澄泥砚还要宝贵的意思。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时隔不久,姚斌还是托人送来了。这方砚台是不规则的圆形,灰黑色,沾满墨垢,上部雕刻着的深浮雕,其实并不是龙,而是麒麟,头似龙,纯写实造型,形很准;底部有一方雕刻的印章:“大清乾隆年制”,按颜色看,可能也是歙砚。舒老想,姚斌并不写毛笔字,人家送他只能是作为藏品的,可能是有孩子上学求他帮忙。舒老无意去探讨其中是非,又一次表示拒收。代送者却拒绝带走:“我受姚校长之托,得忠他之事,求您别犯难我。”舒老无奈,任其留下。他用心于写作,没有爱好弄清它的价值,顺手把它放到博古架上。时隔半年,好友俞季年来访。俞季年是雕刻大师,对古玩比舒老内行,看到博古架上的古砚,便搬到书台上细致鉴赏,拿起小刀在砚台背面边沿刮了刮,说:“是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假,连一般自然石头都不是,是石头碾成粉末拌胶水后用模子压成的,根本经不起墨磨。这麒麟也不是用刀雕刻的,是模具压出来的。”舒老也用小刀刮看,果真是。不过他认为,姚斌并不知道是假的,绝不会有意来欺瞒他,而是受了别人的骗。他反而为姚斌鸣不平:“该把真相告知姚斌。”俞季年却说:“他好意送你,既然你信任他不是有意弄假骗你,你一说穿,他脸往哪儿搁?”舒老只好作罢。过后,他还是感到有点儿委屈:不向姚斌说明,姚斌还认为我收了珍贵的真古砚,岂不冤!承受还是洗清?这种纠结时常缠围着他的心。舒老早年辅导的很多学写作的学生中,有两个已经退休的,定期来探望他,陪他闲聊。闲聊间,他提起假古砚的事。一个学生说:“说明真相,姚校长脸上的确尴尬。”另一个说:“是的,他还会觉得亏了你,会想法用别的方式再补情,这就更困难了。”舒老只好再次打消说明的念头,假古砚的事从今沉入记忆深处。又过了六年,舒老年近八十,所过生活正是世人所羡的安度晚年。人生到这一步,渐生彻悟,觉得财宝的确是身外之物,存有的古董、名人书画、雕刻艺术品,或为人写字或给人作序人家送的,或许值些钱,可是还要钱做什么!也不应当留给儿孙任其靠变卖这些物件享受。舒老确定逐一归还原主。姚斌送的砚台,这回两方一并归还,其中一方澄泥砚是真的,就不再有因为是假的才归还的嫌疑,不会伤及对方面子,也不会再涉及补不补情。姚斌也已经退休在家,住在市郊。这天,舒老叫一个曾经的学生开车,把两方砚台送到姚斌家。他本想在门口递给姚斌后就立刻离开,姚斌偏要他进家坐坐喝口茶。他一坐下,率真本性便占了上风,觉得假砚台的事还是该告知姚斌,免得姚斌当珍宝再送别人,便脱口说了。姚斌先是惊呆继而尴尬:“那老兄也真是,怎么用假砚来糊弄我?”舒老忽然又懊悔,赶忙补救说:“我想,送你的人也不会有意骗你,可能也受了卖砚台的人骗。”他的分析又深了一层,也是为帮姚斌缓解窘迫。姚斌愣了愣,似有所悟,感谢地说:“真相在您老心里憋了这么多年,您背了这么久的包袱,反倒让我担心。幸好您今日最终告知我真相,否则我还会无心地去糊弄别人。”舒老想想也是,感觉轻松了,潇洒地说:“是呀,说明你我都须要真相,不要包袱。”坐车回家的路上,舒老不由得回想,虽然有过几次想说明的冲动,但是别人认为不宜也就作罢,根子还是自己受“常理”的束缚,包袱背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自己不敢放下;求真,还缺了点儿破茧而出的志气!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舒老为人作序从不收润笔,别人求他的书法,他也拒收答谢,这都表明舒老不把这当作交易,体现了他的淡泊。B.俞季年对古玩比舒老内行,他的来访揭示了古砚的真相,俞季年从“常理”动身建议舒老不说出真相。C.舒老最终确定把两方古砚一并归还给姚斌,目的是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同时教化姚斌做人要诚信。D.小说结尾写舒老坐在车上回想起假砚的风波,认为求真须要志气,由事到理,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纳顺叙的手法,从舒老书台上新添的一方古砚写起,然后按时间依次叙述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条理清楚。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将视角深化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舒老的自我谛视与反省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C.小说对舒老的形象塑造,主要是通过其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实现的,不同描写手法的运用使人物更加丰满。D.小说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用“先是惊呆继而尴尬”刻画姚斌得知古砚是假的这一真相时的神态,贴切传神。8.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古砚”的作用。(4分)9.陆涛声先生谈到本篇小说创作时说:“(小说)是胃镜探头插入的内窥式叙述,以自省对灵魂的微垢做洗涤。这种微垢,不是常人共知的对与错,而是从大众常识的‘对’中辨析出实质的错来,从而体现相识价值。”请结合文本分析“大众常识的‘对’”、“实质的错”和“相识价值”分别指什么。(6分)文言文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渎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绚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视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绚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绚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于绚,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坷终身,商隐有表状集四十卷。
(节选自《旧唐书·李商隐传》)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李德裕素遇之杳不知其所之也B.茂元爱其才吾其还也C.乃补太学博士良乃入,具告沛公。D.以子妻之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的称号,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B.“释褐”即“解褐”,指解去做平民时所穿的衣服,改穿官服。“褐”指粗布短衣。C.“工部”是古代中心六部之一,掌管着工程、水利、交通、屯田、土地等事务。D.“迁”有平调、升官和降职三种状况,古代官职以右为尊,故称降职为“左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商隐少有才华,受令狐楚礼敬,他自幼便能写文章,令狐楚认为他是少年俊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诸生交游;还每年供应他衣食。B.李商隐虽受赏识,却也身陷党争。他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却也被李宗闵之党鄙视;令狐绚认为他背恩负义,没有品德。C.李商隐颇有文才,善写古今文体。他初能写古文,不喜爱对仗;后受到令狐楚的传授,擅长今体章奏:博学强记,写文章下笔不停。D.李商隐恃才诡激,终身仕途坎坷。他虽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文思也超过温庭筠,却不坚守节操,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5分)明年,令狐绚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绚不之省。(5分)诗歌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南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闲。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弹劾罢免。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的“湖边春色”为后面写“杨柳”“东风”“乘船游湖”作铺垫。B.“又”字既有对时间消逝、对历经坎坷的感慨,又有对再次来此的欣喜。C.三、四句写“东风”“杨柳”注情于物,创建出一个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D.五、六句表达了词人看惯世事,彻底解脱,置身湖光之中的悠闲心境。15.本词的结尾两句“意境旷远、余音绕梁”,请结合艺术手法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五、名句名篇默写。(10分)16.请依据相关情境,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劝诫皇帝要不骄不躁,恪守职分,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画。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句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句,均以比方手法表现了江水(湖水)之美。(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为生事。”(5)《阿房宫赋》中通过秦朝统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财宝和挥霍财宝迥然不同的两种情形,来批判秦朝统治者奢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文言文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17.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念:顾念B.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下,私自。这里用作谦辞C.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D.永保无疆之休休:休止18.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举先王之政1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以致天下怨谤也B.韩魏之经营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2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B.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C.以膏泽斯民D.辇来于秦2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君主的后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二甲基有机硅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急性腹膜炎的试题及答案
- 吉林省辽源市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地方与安全教学设计:诉说心语
- 2025至2030年中国两用涂层测厚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水箱封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在线互动学习2024年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5 Unit 1 Can you run fast第1课时教学设计 外研版(三起)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 Section B第3课时(1a-1e)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6课 金鱼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教学设计
- 考前准备心理调适2024年CPBA商业分析师试题及答案
- 填海施工方案
- 2025年届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口腔贴片治疗课程
- 课题申报书:大语言模型增强中学生科学探究实践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山东高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永辉超市S店库存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和优化建议》8700字(论文)
- 《家用电器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0字(论文)
- 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2024)下册
- 《高速公路服务区开放设置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