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9 准确把握概念(2024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专题49 准确把握概念(2024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专题49 准确把握概念(2024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专题49 准确把握概念(2024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专题49 准确把握概念(2024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9准确把握概念目录思维导图1知识梳理2知识清单1概念的概述2知识清单2明确概念的方法3易混易错5典例精析6真题赏析10知识清单一:概念的概述1.概念的含义属性的含义及分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概念的定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拓展:概念和语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概念是在语词的基础上形成的,总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脱离语词的赤裸裸的思想概念是不存在的。语词是概念的物质承担者或者物质外壳。2.概念与语词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语词是声音和词义的结合体,概念只是语词的基本的词义。概念是事物范围和本质的反映。概念构成了语词的基本内容,但语词除了包含概念以外,还包含主体对事物的各种主观感受,即主体对事物的褒贬等含义。因此在把握概念与语词的联系的同时,也要注意语词和概念的区别。概念是人类的认识成果,语词却具有民族特点。同一个概念,往往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表达的概念虽然相同,语词却因民族而异。概念与语词的区别,就是在同一民族语言中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同一概念往往有不同的语词表达形式。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存在同义词或多词一义的情况。例如,红薯、白薯、地瓜是不同的语词,却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水泥、洋灰是不同的语词,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概念。另一方面,同一个语词也往往表达不同的概念。这是平常所说的存在多义词或一词多义的情况。例如,“先生”这个词,可以指称师长、医生、知识界人士,也是对人的一种尊称等。“是”这个词可以指两个事物的同一关系,如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也可指两个事物的属种包含关系,如“人是高等动物”。3.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但是并非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具体地说,各种实词,如名词、代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表达概念。在虚词中连接词:“和”“或者”“如果……那么……”等表达概念,单纯的感叹词和孤立的助词通常不表达概念。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多少”。(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种类含义图示法相容关系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易错提醒:不相容关系知识清单二:明确概念的方法一、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2.定义的逻辑结构: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1)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二、明确外延的方法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2.划分的规则(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三、定义与划分的区别比较定义划分内容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构成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母项和子项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1.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解析】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2.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语词可以表达概念。(×)【解析】概念和语词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也可以表达同一概念。但有些语词,如单纯的感叹词和孤立的助词等,是不能表达概念的。3.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解析】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4.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5.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解析】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6.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解析】不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7.划分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解析】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8.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解析】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9.定义能用否定形式。(×)【解析】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10.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解析】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11.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解析】概念的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12.“动物”与“马”存在种属关系。(×)【解析】“动物”与“马”存在属种关系,“马”与“动物”存在种属关系。13.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解析】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14.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解析】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15.“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这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解析】选票还包括弃权票。1.(2022·山东济南·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在“概念的概述”的学习中,老师让同学们探究“概念间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沈阳”和“辽宁省省会”②乙同学:属种关系是相容关系的一种,“马”和“动物”两个概念就是属种关系③丙同学:矛盾关系属于全异关系的一种,比赛结果“输”和“赢”就属于矛盾关系④丁同学: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详解】①: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是全同关系,例如,“沈阳”和“辽宁省省会”,①正确。②:属概念是指外延大的概念,种概念是指外延小的概念,所以,“马”和“动物”两个概念就是种属关系,②错误。③: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比赛可能会出现“输”“赢”和“平”三种结果,因此“输”和“赢”是反对关系,③错误。④:反对关系是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学生包括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等,所以“初中生”与“高中生”是反对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D。2.(2022·天津河东·统考二模)在学习《逻辑与思维》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时,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正确的是(

)甲同学:“共青团员”与“大学生”是全同关系;“中学生”与“球迷”是交叉关系乙同学:“重工业”与“工业”是种属关系;“动物”与“羊”是属种关系丙同学:“《红楼梦》作者”与“曹雪芹”是全同关系;“生物”与“动物”是种属关系丁同学:“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属种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是交叉关系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答案】C【详解】甲:“大学生”中有些是“共青团员学生”,而有些共青团员不是大学生,“大学生”和“共青团员学生”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全同关系,故甲错误。乙: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重工业”属于“工业”,是种属关系;“羊”属于“动物”,“动物”与“羊”是属种关系,故乙正确。丙: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前80回“《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整理者是程伟元和高鹗,因此“《红楼梦》作者”与“曹雪芹”不是全同关系;“生物”与“动物”是属种关系,故丙错误。丁:“等边三角形”属于“三角形”,“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是属种关系;有的“教师”是“劳动模范”,“劳动模范”中有“教师”,是交叉关系,故丁正确。故本题选C。3.(2023·黑龙江鸡西·鸡东县第二中学校考二模)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概念”的相关知识后,联系学习实际分析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全同关系,例:S:市场机制与P:“看得见的手”②属种关系,例:S:社会救助与P:社会保险③矛盾关系,例:S:实体经济与P:虚拟经济④反对关系,例:S:劳动性收入与P:转移性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市场机制强调市场,“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宏观调控,二者不是全同关系,故①不选。②: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真包含或真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这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是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是种概念。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二者不是属种关系,故②不选。③: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属于矛盾关系,故③入选。④: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劳动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属于反对关系,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4.(2023·天津河北·统考二模)某班学生学习《逻辑与思维》之后,尝试把形式逻辑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去。甲组同学用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组合中符合下图示意的是(

A.S:全面从严治党、P:作风建设B.S:政治领导、P:组织领导C.S:科学执政、P:民主执政D.S:党的领导、P: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A【详解】S与P是属种关系。A:S是全面从严治党,P是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二者是属种关系,A入选。B:S是政治领导,P是组织领导,二者是反对关系,B不选。C:S是科学执政,P是民主执政,二者是反对关系,C不选。D:S是党的领导,P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是是全异关系,D不选。故本题选A。5.(2023·山东·模拟预测)下列图示反映了概念外延关系的几种情况。以下说法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①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②与我国建交的国家都不与台湾进行往来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④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教训都要吸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图①表示的是全同关系,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违法行为在外延上是完全相同的,①与图①对应正确。②: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能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但非官方的交流并没有完全排除。一些国家既与我国建交,也与台湾进行非官方往来,体现交叉关系,图②反映的是矛盾关系,②与图②对应错误。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属概念,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是种概念,反映属种关系,图③反映的是属种关系,③与图③对应正确。④:教训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两种,体现矛盾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图④反映的是反对关系,④与图④对应错误。故本题选B。6.(2023·河北·模拟预测)以下观点与对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