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word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的结果应为cm.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所示(填“甲”或“乙”).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形成的.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g/cm3.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8.(1)如图1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cm.(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0.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cm3,老醋的密度是g/cm3=㎏/m3.21.大城市的“BRT”系统(如图所示)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已知从某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约为60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80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自己开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22.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k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kg,用这一空瓶装某种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kg,(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1)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和总体积;(3)金属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郓城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8℃【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可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逐一分析,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一X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80μm,此项描述错误;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此项描述错误;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此项描述错误;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此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简答题.【分析】声音产生的条件是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无法传声;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故C错误;D、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难度在于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两个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的区别.3.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A、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聋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故C符合题意;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有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空隙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密度不均匀的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露珠是圆形的,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较大,是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是房子在水面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学现象的区分,是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握住三种光现象的本质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5.小明在仔细观察了图所示的光路图,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①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反射定律可知: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以及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了解和掌握.6.如图所示,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7.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晶体在熔化的过程和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但是蒸发时由于吸热,液体表面的温度会降低;【解答】解:①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②酒精在蒸发时,蒸发是可以在任意的温度下发生的,另外由于蒸发吸热,会导致酒精表面的液体的温度会降低;③水在沸腾时温度会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故水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④铁是晶体,故在一定温度下才能熔化,而且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正在熔化物质是否为晶体,以及发生的汽化现象是否是沸腾.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C.江面上大雾的形成D.水在慢慢地结冰【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与题目要求相对应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A、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错误.B、灯丝变细,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导致其变细,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C、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水在慢慢地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与理论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从表中可以得出信息,物质虽然不同,但密度可能相同,固体物质的密度不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不一定相同,已知物体密度的大小和质量的大小,根据密度公式可比较体积的大小.【解答】解:酒精和煤油不是同一种物体,但密度相等,故A错误.水银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B错误.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C错误.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铜块密度大于铝块密度,根据公式V=可知铝块体积大于铜块体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10.由两种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大小相同的实心球甲、乙,在天平右盘中放入4个甲球,在左盘中放入5个乙球,这时天平刚好平衡,且游码没有移动,则可知()A.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5:4 B.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5C.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5:4 D.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4:5【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于天平平衡,所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求出一个甲球和一个乙球的质量之比,然后根据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球密度之比.【解答】解:从题意可知: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则4m甲=5m乙即m甲:m乙=5:4,甲球和乙球的体积相等,根据ρ=可得,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m甲:m乙=5:4.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天平平衡得出4个甲球和5个乙球的质量相等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某铁棒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的结果应为60.2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在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要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所指示的刻度准确值为60.2cm,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的长度为60.20cm.故答案为:1mm;60.20c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老王戴的眼镜中间厚边缘薄,由此判断,老王患的是远视眼病(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当其不戴眼镜时,近处射来的光线在眼睛中形成的光路为如图甲所示(填“甲”或“乙”).【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远视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甲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即用凸透镜矫正.乙图中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用发散透镜来矫正,即用凹透镜矫正;故答案为:远视眼;甲.【点评】本题考查了近视眼成像特点和矫正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13.如图是一款型号为20的家用高压锅,这里的“20”是指锅身的直径是20cm(填单位);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当食物煮熟后从限压阀处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考点】长度的估测;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参照思想;顺推法;估算法;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确定合适的单位;(2)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家用高压锅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0cm左右;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压锅密封性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气不易外泄,从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高压锅限压阀中喷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故答案为:cm;沸点;水蒸气遇冷液化.【点评】此题以高压锅为素材,考查了长度的估测、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液化现象,体现了物理规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14.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用到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解答】解: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故答案为:吸热;不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具有现实性意义.15.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液化.【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解答】解: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实质上是变为了气态,所以是汽化;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这是压缩体积使气态变成了液态,所以是液化.故答案为:汽化;液化.【点评】此题考查了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我们要能够根据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出我们生活中的现象究竟是哪一种物态变化.16.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气体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不变,因为密度不随物体的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剩余气体的质量减小了,而气体的体积不变,还等于容器的容积,所以剩余气体的密度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变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特性的掌握和运用.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甲.(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1.5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3g时,对应的体积V=2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3.故答案为:甲;1.5.【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8.(1)如图1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A′B′是AB的像,请画出图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凸透镜一侧焦点的位置,用字母F表示.【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要作出P点的像点P′,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2)首先应该知道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一定过像点,还要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从而找到焦点位置.【解答】解:(1)作出S点的像点S′,连接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PO,画上箭头,如下图:(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通过像点画,与主光轴的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标出符号F,如图:【点评】(1)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比较简单,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2)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从凸透镜某一点发出的光线,折射光线一定过对应的像点.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2)在此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可能的原因是: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烛焰在焦点上或焦点之内.(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在做(3)实验时小明同学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则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成一个完整的像,像变暗.【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分析】焦距为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当物体放在焦点处是不成像,而放在焦点之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当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1)根据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故答案为:10;(2)因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又因物休放在焦点或焦点之内时都不能在屏上呈像.故答案为: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烛焰在焦点上或焦点之内.(3)因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物距为15cm,所以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答案为:放大,幻灯机.(4)将中指挡住镜头的一小部分并不会防碍蜡烛成像,但能使像变暗.故答案为:成一个完整的像,像变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的应用.20.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BCA(填字母代号).(3)由上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40cm3,老醋的密度是1.125g/cm3=1.125×103㎏/m3.【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调节遵循“左偏右调”的规律.(2)在能够测量出食用油密度的前提下,实验步骤的确定应有利于减小误差.(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老醋的质量等于老醋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剩余老醋和烧杯的质量;读出老醋的体积,利用ρ=可以得到老醋的密度.【解答】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需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调节的方法是:先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实验顺序为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3)第一幅图可知,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为m1=20g+10g+5g+2.4g=37.4g,第二幅图可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为m2=50g+20g+10g+2.4g=82.4g,量筒中老醋的质量m=m2﹣m1=82.4g﹣37.4g=45g,量筒中老醋的体积V=40mL=40cm3,老醋的密度ρ==3=1.125×103㎏/m3.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BCA;(3)40;1.125;1.125×103.【点评】在设计实验步骤的过程中,应该预想到某一环节中可能造成误差增大的情况,能做到的情况下对实验顺序进行调整.21.大城市的“BRT”系统(如图所示)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