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导学案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4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目标引领体系建模知课标无明要点知识重构·学“透”历史复习任务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核心词: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复盘·知识体系化整合选择性必修1第4课第一目,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相关史实。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背景①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兴起;②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士阶层的崛起;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③思想文化: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形成思想解放运动目的富国强兵,建立适应新兴地主要求的君主官僚政治内容①经济: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政治:什伍连坐;建立县制。③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④思想:法家思想,焚诗书。⑤风俗: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影响①积极:打击贵族特权,促进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奠定基础。②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思想专制,不利于思想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游牧民族内迁;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融趋势和社会矛盾激化内容①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俸禄制)。②后期:孝文帝改革内容,重点汉化——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意义巩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性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边患严重,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危机严重;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改革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仅推行了一年多内容①兵农合一征兵制;②改革科举、批判恩荫;③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未触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制度;②主要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反对;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宋神宗后期动摇明朝张居正改革背景明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殖民入侵,边患严重内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鱼鳞图册),改革税制(一条鞭法)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据“本”生发读教材插图“商鞅”“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王安石”“张居正”,思考:这些改革者的图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但也充满了曲折与艰辛;改革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改革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民族交融;改革对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等。名师点拨全面认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理论;宗旨是富国强兵;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探究·素材情境化视角1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古代中国封建化改革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摘编自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思考1】(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提示:(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视角2分析历史问题——巩固封建统治的改革材料北宋中期面临两大难题:一贫,国库年年赤字;二弱,十战九败,岁岁输钱帛于辽夏。解决这两大问题,必须变法革新。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拉开变法序幕。改革“以择术为始”,确立经世务实的新经术治国思想。富国强兵是新法根本,为此,他以“变风俗,立法度”为突破口,用法治推进改革。在定制度、立法度的决策上,他继承儒家德治、吸收法家长处,确立“以中人为制”的决策模式,按中人(多数人)的标准制定法令制度,坚决反对垄断,极力抑制兼并。他提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先易后难、步步深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1074年,吕惠卿接替参知政事,打击改革派,改革最终失败。——摘编自《王安石变法始末》【思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思想并进行评价。提示:思想:经世务实;儒法并用;中人为制,先易后难,步步深入。评价:“以择术为始”的经世务实新经术治国思想,有助于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问题;“变风俗,立法度”,儒法并用,减轻了改革阻力,为改革的有力推进提供保障;“以中人为制”的决策模式,照顾了下层百姓利益,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触犯了守旧官僚利益,遭强烈反对,导致改革失败。【核心要点】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1)原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根源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目的:改革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实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3)类型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等。(4)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5)实质: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的革故鼎新,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6)意义:中国古代的改革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就显示出其对国家宏观管理、振兴经济、增强国力的巨大作用。而封建时代的改革,都是对当代或前任弊政进行改革并有所创新的产物。封建社会的阶段性繁荣与改革有关,一些王朝的中兴也与改革有关。复习任务二中国近现代的改革探索——(核心词: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复盘·知识体系化一、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整合选择性必修1第4课第二目,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相关史实。改革角度阐释戊戌变法内容1898年6月开始,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③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革命很快爆发据“本”生发读课本“《变法通议》书影”及本课导入语,思考对变法的认识。提示:(1)“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精神。(2)变法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整合选择性必修1第4课第三目,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相关史实。1.改革开放前阶段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改革(1)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2)社会主义革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56-1978年中国的探索失误在探索中由于“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主要进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中共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4)中共十九大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5)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主要内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认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1)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图解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探究·素材情境化视角1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戊戌变法材料“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光明网《回顾戊戌重温历史》【思考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示:评价: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以及资产阶级力量的薄弱,变法最终失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视角2分析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摘编自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思考2】据材料,概括四十年来中共中央对市场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20世纪80年代,在强调计划为主的同时又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后认识到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核心要点】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的认识角度内容改革的原因社会矛盾存在决定改革的必要性(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经济基础适应于上层建筑),改革是革除社会弊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改革成功与否的原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生产力);(2)改革的策略、方针、措施是否针对实际情况,是否得当,行之有效;(3)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有群众基础;(4)改革必然触及保守势力,因此要善于处理好与保守势力的关系;(5)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6)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行动要坚决彻底,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7)改革者要有强有力的后盾或必须掌握一定的实权改革的特点改革要面对阻力,是曲折、复杂的,具有艰巨性,其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的结果(1)改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兴利除弊;(2)改革是强国富民之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方面(1)改革是否成功,不能看改革者自身的最终命运归宿,而是要看改革措施实施的效果;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是否达到了目的和作用;(2)改革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备选要点】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相同点背景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危机条件下,清政府调整政策内容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作用都对历史发展进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结局都因触及君主专制政体和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度,没有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而失败【点拨】改革与发展的关系(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腾飞。(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们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真题精研·学“活”历史考题维度考向展示考情直播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T29·晚清士绅民主意识增强1.命题特点:(1)改革与变法在新高考命题中属于中频考点,全国卷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较频繁,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侧重考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改革开放等(2)从题型看,改革与变法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以文字材料为主,多考查教材以外的改革,近年来有向教材靠拢的趋势。2.备考攻略:(1)复习时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等,要理清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改革与变法发展的线索。(2)利用新情景材料加深对重大事件的全面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2022年辽宁选择考·T7·戊戌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典题悟法】(2022·辽宁选择考·T7)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