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热身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1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热身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2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热身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3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热身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4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冲刺热身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冲刺卷一、选择题(5*2=10分)1.《旧唐书·吐蕃传上》记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吐蕃与唐朝确立了“翁婿”关系B.体现了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C.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D.所建城邑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答案】B2.读表,下列相关作者的叙述最可靠的是内容出处说明“(太子李)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钦定的《高祖、太宗实录》钦定指唐太宗审定早在晋阳起兵之初,李渊就许诺要立世民为太子,只是被世民坚决推辞了。到了武德四年(621年)高祖再次私下许诺立世民为太子依据《资治通鉴》整理北宋司马光主编(李建成、李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常自怀忧,相齐为恶”《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旧唐书》,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李渊起兵前夕,李建成驻防河东军事要地,“倾财赈施,卑身下士”,“故得士庶之欢心,无不至者”依据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整理温大雅,隋末唐初大臣,参与了反隋建唐过程A.《高祖、太宗实录》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李世民是李建成的兄弟,对李建成更加了解B.《旧唐书》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五代距唐不远,刘昫、张昭远与李氏兄弟没有利益关系C.《资治通鉴》的叙述最为可靠,因为司马光是大学者,是著名的史学家,治史态度严谨D.温大雅的叙述最可靠,因为他是亲历者,与李建成、李世民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答案】D3.法学家勒内•达维徳认为,“在19世纪,民法典在法国一直被视为核心,是法律的真正心脏。”这是因为《拿破仑法典》A.摧毁了欧洲各国封建制度B.确立了法国民主政治制度C.巩固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D.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答案】D4.1843年,恩格斯在《德法年鉴》发表文章,批判历史学家卡莱尔“崇拜英雄”的历史观,指出无产阶级是从事伟大民族事业的唯一有前途的阶级。这篇文章A.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B.表明恩格斯向共产主义者转变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答案】B5.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两种不同的叙述反映了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B.文献记录能够还原全部历史真相C.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叙述呈现的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答案】A二、非选择题(6题=90分)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汉景帝刘启(前188年~前141年),是汉文帝之中子,于公元前157年即皇帝位。景帝元年(前156年)下诏“民欲徙广大地者听之”,准许百姓从贫瘠地区迁往土地肥沃地区。景帝二年又下诏:“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同时,他要求郡县官吏认真执行,规定“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他在位期间,下诏减免了一些刑法,提出“欲令治狱者务先宽”。中元三年(前147年),他下诏“罢诸侯御史大夫官”,又于中元五年“更名诸侯丞相为相”。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死,终年48岁。——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景帝调整政策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景帝的统治政策。【答案】(1)内容,放宽百姓流动限制,发展农业;减轻赋税;抑制末业;严法宽刑;削弱诸侯王的势力。(2)简评:其经济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法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逐步削弱了王国势力,逐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景帝的政策调整,开创了“文景之治”局面,也为“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即位以后,特将孙思邈召诣京师,准备授以爵位,孙思邈仍婉言谢绝。此次进京,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长安医家,阅览各类医药书籍。孙思邈与甄权甄立言兄弟关系密切。他推崇甄权的针法。深州刺史成君绰患急症,颈部肿胀,喉中闭塞,滴水不下已三日,求治于孙思邈,孙思邈请甄权会诊,由甄权针刺而愈。他还记录下了甄立言治心腹冷痛五辛汤方,指出该方有良效。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而且更注重实践。他遍历关中的山川,并在贞观年间南下到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沿途施诊。此行丰富了他的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曾在峨眉山道士处得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江津县)治愈前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中江县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消渴病。在此期间,他亲自为六百多麻疯病人作过治疗,治愈者达十分之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思邈成为“药王”的主要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思邈在中国医学上的造诣。【答案】(1)条件:唐政府重视医学研究和人才的任用;孙思邈进京后的医学交流;科学的医学研究方法;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2)评述:孙思邈将药物学与传统中医学原理相结合,改进了药物学的治疗方法;实地考查与就地行医,奠定了后世中医研究的思路;在借鉴前人基础上,对药物学作阶段性的理论总结,使药物学体系日渐完善。8.【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华盛顿与孙中山均崛起于民族危亡之时,历尽各种艰难险阻,终建成资产阶级共和之新国家,两者的宪法思想也贯穿于两国开创时期之始终。独立战争结束后,面对十三个州之间互相牵制的混乱局面,华盛顿在费城召集了1787年的联邦代表大会,制定了1787年的美国宪法。在就任总统职位之后,华盛顿时刻将自己的总统权限放置在宪法的权力框架之内,决不越轨。在他看来,“法律和政令不被遵守,或不能得到完全贯彻,反而不如不制定它们”。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国革命党人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采用了类似美国宪法的创制精神,否定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的权力构架。1912年,孙中山等人根据大纲,仿照美国的宪政制度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确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总统制为特征的主宪政体。但是在孙中山决定将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之后,参议院又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核心是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样做的原因是孙中山认为“未来总统之必须界诸袁世凯,……故设有国务委员负责之规定,以削减其权威,而预防其专擅”。——摘编自王明明《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华盛顿与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上述究法思想产生的原因。【答案】(1)相同:二人都重视宪法的地位和权威,都用宪法构建国家制度。不同:华盛顿严格恪守宪法的原则和规定;孙中山因人设法,把宪法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2)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斗争复杂;急于用宪法摆脱民族危机深重的状况;对西方宪政的认识不全面。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答案】(1)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总结经验和规律。(2)具有积极探索的精神,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践;突破陈见,勇于创新。10.【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顾炎武一生治学的方向可以用“经世致用”来概括。基于这种思想,他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顾炎武批判宋明理学“用心于内”的方法是“近世祥学之说耳”。他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外向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顾炎式所提倡的治学绝不仅仅是训诂考证,而是与“当世之务”紧密联系的。潘来在《日知录》序中就曾指出:“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辩,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顾炎武治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实地的考察,一是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治学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顾炎武治学思想的作用。【答案】(1)内涵:注重实用,反对空谈;强调实证和实事求是;注重学习和积累知识。(2)作用:有利于纠正宋明以来理学空谈的不良学风,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他所倡导的学以致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突破了中国自古以来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有利于塑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11.【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章太炎墨学研究的三次变化,无疑与世道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他在维新变法时期归宗儒学,竭力尊孔,虽好先秦诸子,但主要是老庄,且未精读。他曾说“余虽少好周秦诸子,于老庄未得统要,最后终日读《齐物论》,知其多于法相相涉”,受康有为影响主治古文经学,于墨子治学不多。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对儒家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墨学研究兴于此时,是其彰墨时期。彰墨主要是处于救亡图存与排满革命所需要。此时他的批儒扬墨,还与当时康有为极力提倡的新教改革——创立孔教有关。康有为提倡保皇立宪,反对排满革命;章太炎则强烈主张排满革命,激烈地批判孔教,认为孔教不合中国革命所需;墨教则被认为是下层人民的宗教,具有对统治者的反抗性,有助于革命精神培养。1914年后的批墨和抑墨则是一战后,他对于西方文明的重新思考后的结果。特别是1931年之后日本加紧侵华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使其更加认同儒学,强调经书中蕴含的民族大义与国性修养之道。——摘自何爱国《忧时之学:论章太炎的墨学三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章太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