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语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一)磨意志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相应汉字。①襁()褓②崩kuì()2.文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1)推崇:____________(2)相辅相成:____________4.请选出一副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对联,并按照上下联顺序将内容抄写在横线上。①雪里梅花霜里菊②坝人奋斗创奇迹③翘首健儿传捷讯④白杨挺立守和平⑤归乡快马报佳音⑥白雪红梅迎春来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确实很不错。B.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C.通过对《中史一号文件》的学习,当地农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D.用他们的倔强谱写了一个关于人力之伟大。(二)悟诗情6.校园里美景众多,同学们纷纷化用古诗文为景点起名,请完成表格填写。校园景点景名化用古诗文化用理由梅花坛香尘(1)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陆游)梅花纵使凋落,依然香气不改,此名表现梅花所代表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藤萝架曳姿青树翠蔓,(2)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柳宗元)藤萝架上爬满藤萝,借此名来展现其在风中摇曳生姿的生命力量与美感。百花路通幽(3)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需要经过曲折坎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交流团合影墙比邻(4)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相隔天涯海角的朋友彼此心心相惜如同近邻一般,希望来校交流的朋友也能有如此情谊。毕业林悠思(5)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郑风·(6)__________》)将这首爱情诗的“思念”之意移花接木,用以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留恋。二、阅读·赏文字之妙(共3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耐寒植物如何过冬李耕拓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0℃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在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至-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越长越“胖”,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胄”,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⑦植物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相径庭:自由水在100℃沸腾,0℃时结冰;结合水要高于100℃才沸腾,在比0℃低得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7.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后,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消耗,积蓄养分。B.树木的木栓层可以保护它们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C.植物常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D.大部分植物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8.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③段划线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9.本文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马尔康张鹏禹①知道马尔康是因为阿来,在《尘埃落定》中,老麦其土司和他的傻儿子正是生活在这里。当我再次想起这部小说,总感觉其中充盈着神秘气息。是什么样的土地能诞生这样的故事?那片开得热烈的米壳花,那些淳朴的藏族乡亲,土司部族之间的征伐、心计和牺牲,那矗立千百年的碉楼,如今留下了什么?②还没到马尔康市区,梭磨河已陪伴我们多时。它发源于红原查真梁子,汇入脚木足河,成为大渡河水。我想起晚唐诗人雍陶的那首诗:“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来这里的人,不论是汉人还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恐怕都要叹息一声。我们的诗仙太白,也被这山高水深的蜀道所折服,留下千古名篇《蜀道难》。在崖壁峭立的峡谷两岸,雍陶愁的是行路之难,受的是思乡之苦,而困扰我的则是如何伴这激越的水声安眠。③打开酒店阳台的玻璃门,梭磨河是那么近,以至于身旁的朋友说话都要费力倾听。不同于潺潺流水和湍急飞瀑,也有别于雄浑的黄河、静水流深的长江,眼前的梭磨河尽管不深,但河床石块密布,湍急的水流冲刷而过,有一种力量蓬勃的美感。眼前这条河,力道不仅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更是雕刻出马尔康大地的形状,串联起卓克基土司官寨、西索民居群、松岗直波古碉群等一众文物古迹,孕育出神秘多彩的嘉绒文化。④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往往在风景绝佳处设置亭台轩榭,供人赏玩风景,也常在地势单调处或山顶建塔。有了塔,起伏的丘陵山峦便有了灵气。见惯了一般的塔,再看马尔康的碉楼,绝对会被它质朴的美感和刚健有力的线条所折服。⑤仰视这两座矗立于松岗乡直波村的八角碉楼,一座雄踞村北山脊上,一座在村中与其对峙,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听当地人说,双碉内有暗道相连,可以相互交通,只是入口已难找到。⑥碉楼的兴建当然是出于军事目的。曾经,这里没那么多诗情画意供迁客骚人驰骋才情,更多的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如今,碉楼像一位无言的老者,依旧傲然地刺向天空,似从空中钉入大地的两枚楔子。细察之下,时间留给它们的只有砖缝中的点点青苔。是砖和木塑造了它们,是古直波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缔造了它们,是老土司疆土永固的决心成就了它们,给了它们足够的自信对抗狂风骤雨,对抗光阴的侵蚀,甚至对抗地动山摇的倾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都没有撼动这古老建筑的尊严,只是无意间造就了另一奇景——倾斜了2.3米的直波南碉,是中国的“比萨斜塔”。⑦直波村的南北二碉,与对面柯盘天街上的官碉遥相呼应,组成了雄伟的松岗古碉群。而马尔康的碉楼群远不止这一处,据阿坝州藏族学者阿根的研究,截至2008年,嘉绒藏区共有770座完整的碉楼、150余座残缺的碉楼、300座垮塌或被人为拆除的碉楼。也难怪梭磨河的“梭磨”二字,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岗哨多”。⑧看完碉楼,再去看雪。⑨坐在开着暖气的中巴车上,伴随着轻微的高原反应,我脑袋昏沉,迷迷糊糊。猛一下车,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如当头棒喝,撞入眼帘,困意顿消。这是大藏乡,海拔3500多米,空气凛冽而清新,带着点潮气。昨夜的雪尚未消融,点染在千山万壑的林海中。细看,雪只在树梢和枝头,层层叠叠,交织出一片参差错落的水墨画,是大场面,是开阔地,是静心处,是仙境图。远处是大藏寺,白塔、金顶、庙宇、经幡,如蓬莱仙境。⑩四周寂然无声,只听到藏式小屋屋顶上积雪消融的轻微声响。太阳出来了,顺着屋檐结成的一排冰溜子晶莹剔透。高原的阳光驱散了氤氲的水汽,高高的庙宇屋顶不时有大块大块的积雪掉落,砸在地上。雪,纯白洁净,纤尘不染,全无城市里被众人踩踏的狼狈样。能在大藏乡做一粒雪,想必也是幸福的。(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3月19日,有删改)10.本文是典型的游记,游记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感。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①______→②______→大藏乡的林海在马尔康沿途所见景色。对智慧、勤劳的马尔康人民及自然美景的赞美,对③______。11.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词句的表达效果。(1)如今,碉楼像一位无言的老者,依旧傲然地刺向天空,似从空中钉入大地的两枚楔子。(赏析加点词的角度:写景的视角)(2)不同于潺潺流水和湍急飞瀑,也有别于雄浑的黄河、静水流深的长江,眼前的梭磨河尽管不深,但河床石块密布,湍急的水流冲刷而过,有一种力量蓬勃的美感。(赏析句子的角度:写作手法)12.《在马尔康》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都在文中对作者的自身状况进行了描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13.《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作者化身为一滴水诉说丽江古城的美好;《在马尔康》一文,作者多角度写景,展示马尔康独特的美。请你模仿其中一篇文章的写法,将下面的日记改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游记。3月2日星期六晴××公园真宽敞,我一路游玩,直到中午才走到位于公园中心的桃花园。微风拂过朵朵粉云,随风飘落的花瓣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翩翩起舞;和煦的阳光下,枝上的桃花挤挤挨挨,好不活泼热闹。眼前的一切,真美丽。(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以描述开篇,用写实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C.“忍能对面为盗贼”,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诗人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的率真。D.这首诗先描述个人遭遇,结尾处借助叙述和抒情升华,表现诗人的情怀。15.杜甫作诗非常讲求语言的锤炼,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请品析“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中的“独”字。(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节选自《墨子·兼爱(中)》)16.“积累迁移”是学习文言词语的一种方法,请你运用此法完成下列题目。(1)由《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则是无信”的“信”的意思,可知【甲】文“讲信修睦”中“信”的意思为______。(2)平时积累的成语“深恶痛绝”中的“恶”的意思和【甲】文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中的“恶”意思一样,都解释为______。(3)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环而攻之”的“攻”的意思可迁移至【乙】文中“国之与国之相攻”的“攻”,解释为______。1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节选自《礼记·礼运》,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B.【甲】文第三句阐释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这一句使用排比,一贯而下,气势十足。C.【乙】文中“仁人”主要是指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D.【乙】文中,墨子首先提出“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是兴利与除害”的看法,然后围绕什么是“利”进行明确的阐述。18.将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然则天下之利何也?19.【甲】文多运用对偶句,请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0.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满怀深情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自古以来,关于理想社会的论述都离不开“人”,请简要分析这在【甲】【乙】两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这对我们今天社会建设有什么启示?三、综合·探经典之趣(共10分)21.学校开展“探寻经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