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鄂州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人胰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人的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同,所以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B.胰岛B细胞在加工、运输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胰岛B细胞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细胞膜和核膜D.胰岛B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2.材料的选取与处理以及检测试剂的选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黑藻叶片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且作用相同D.在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3.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谷氨酸(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B.终止密码子分别为TAA或TGAC.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D.基因重叠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4.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递质结合发挥作用后受体即被灭活C.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K+大量外流所致D.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Na+大量内流导致的5.利用人胰岛B细胞构建cDNA文库,然后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从中筛选目的基因,筛选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DNA文库的构建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B.图中的菌落是通过稀释涂布法获得的C.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D.从该文库中可筛选到胰高血糖素基因6.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物学经典实验有很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所用材料噬菌体能在肺炎双球菌中增殖B.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7.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8.(1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关于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含量变化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进化的角度看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从基因表达来看是氧气含量变化调控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中HIF的含量变化C.从细胞内信息传递来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D.从组织器官或个体水平来看使人体不仅能适应剧烈运动、胎儿生长发育、癌变组织等代谢旺盛需氧多的情况,还能适应高海拔地区活动、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等缺氧情况二、非选择题9.(10分)某种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花色有紫、白两种情况。研究人员让两株纯合的紫花个体杂交,F1全为紫花,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紫花:白花=15:1,而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不考虑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此种植株花色的等位基因有________对,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当控制花色的基因全部非纯合状态下,紫色雌花的药用价值很高。由于管理不当造成了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请利用F2中的个体设计实验,选出药用价值很高的雌株。仅需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已知某种昆虫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每一对雌雄个体杂交后代有200个左右,其眼睛的颜色有红眼、粉红眼和白眼三种类型,且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和B同时存在时为红眼,无B但有A时表现为粉红眼,无A时表现为白眼。现有两个纯合的品系甲、乙,甲表现为红眼,乙表现为白眼,每个品系中都有雌雄。某人用一只甲品系的雌性个体与另一只乙品系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实验,F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然后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白眼=9:3:4,仔细观察发现,粉红眼中只有雄性个体,其他眼色雌雄个体都有。回答下列问题:(1)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2)经分析,对于A/a、B/b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是________。(3)亲本中甲品系雌性个体、乙品系雄性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4)请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A/a、B/b所在染色体的假设的合理性(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11.(14分)湿地是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____。(3)现在黄河下游不管是开凌梭、黄河刀鱼,还是海猪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12.植物甲为常见阳生植物,植物乙为常见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植物乙叶绿体基粒的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植物甲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3)若将植物甲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未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多肽,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并实现膜融合。在此时,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然后再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再次实现膜融合,并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同一个人的不同体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错误;B、核糖体只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不参与加工、运输和分泌蛋白的过程,B错误;C、胰岛B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D、胰岛B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D【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回忆这些实验的选材、处理、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与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在运用黑藻叶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可以通过绿色部分(即原生质层)的变化观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蔗糖不管是否发生水解都不能使碘液变蓝,因此不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而应该选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但作用不相同,前者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Cu(OH)2可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后者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紫红色络合物,C错误;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CO2的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短,无氧条件下产生CO2的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长,因此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D正确。故选D。3、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基因突变就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可能不变、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详解】A、90号和149号都编码Glu,并且碱基不同,所以Glu至少有两种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是mRNA编码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碱基,而这是DNA分子,没有密码子,B错误;C、由于两个基因共用一个DNA分子片段,所以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发生改变,C正确;D、图中基因D的碱基序列中包含了基因E的起始到基因E的终止,由此看出基因发生了重叠,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也能经济地利用DNA的遗传信息量,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殊的特殊情况,分析清楚噬菌体的基因结构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
据图分析:电位1突触后膜电位增加逐渐变成正值,然后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兴奋;电位2突触后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然后又恢复静息电位,此时突触后膜抑制。【详解】A、突触后膜可能是下一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A错误;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后立刻被灭活,而不是受体被灭活,B错误;C、发生电位2很可能是突触后膜接受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阴离子内流的结果,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C错误;D、电位1为动作电位,是突触后膜受体接受兴奋性神经递质后,引起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导致的,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重点是理解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所发生的生理变化过程。5、D【解析】
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其中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而部分基因文库只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2、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酶催化,在体外反转录成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则每个细菌含有一段cDNA,并能繁殖扩增,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细胞的cDNA文库。【详解】A、cDNA是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酶催化形成的,故cDNA文库的构建需要用到逆转录酶,A正确;B、由图中菌落分布特点可知,图中的菌落是通过稀释涂布法获得的,B正确;C、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胰岛B细胞内的胰高血糖素基因不表达,所以从胰岛B细胞内提取不到胰高血糖素基因的mRNA,无法逆转录形成胰高血糖素基因的cDNA,故不能从利用人胰岛B细胞构建的cDNA文库中筛选到胰高血糖素基因,D错误。故选D。6、A【解析】
噬菌体是专一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卡尔文探明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摩尔根的实验方法是假说一演绎法。【详解】A、噬菌体专一侵染大肠杆菌,A错误;B、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正确;C、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D、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对于此类题目,应在学习中多积累多总结,注意比较记忆。7、D【解析】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A错误;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B错误;设当食物比例A∶B为1∶1时,C的能量为x,需要的A为x÷10%+x÷10%÷10%=55x。设当食物比例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y÷10%+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C错误;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8、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说明体内氧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I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缓解缺氧症状。”从细胞内信息传递来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进行信号转导调节细胞生理生化的过程,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缓解缺氧症状。因此对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缺氧情况无缓解效果,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两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性染色体(或X)上让F2中的紫花雌株分别与白花雄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统计F3中花色性状及比例。F3中紫花:白花=3:1的亲本雌株为所需植株【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子一代全部为紫花,子二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紫花:白花=15:1,是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详解】(1)由于F2中紫花:白花=15:1,是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因此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F2中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说明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2)假设控制此种植株花色的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XBXb的植株上的紫花是高药效花。又因为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则可用子二代中紫花雌株分别与白花雄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统计F3中花色情况及比例;若F3中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雌株即为所需要的。【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根据9:3:3:1的变形判断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并能够根据后代表现型在雌雄性中的差异判断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0、基因自由组合(或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AXBXB、
aaXbY
或AAXBXB、aaXbYb杂交方案:选择甲品系的雄性个体与多只乙品系的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单独统计每个杂交组合中子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部分杂交组合的子代中出现粉红眼雄性个体,则B/b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所有杂交组合的子代全部为红眼,则B/b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解析】
由题意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白眼=9:3:4,类似于9:3:3:1,说明该昆虫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因为粉红眼中只有雄性个体,说明控制眼色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详解】(1)由题中信息可知,该昆虫眼色有红眼、粉红眼和白眼三种类型,且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粉红眼:白眼=9:3:4,可推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F2中粉红色全为雄性,说明性状与性别有关,所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B/b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若B/b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b。(3)由上问解析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甲品系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乙品系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aaXbYb。(4)若要验证基因的位置,通常设计的杂交组合为显性雄亲本×隐性雌亲本,即红眼雄性和白眼雌性。当B/b只位于X染色体上时,亲本组合为AAXBY和aaXbXb,子代为AaXBXb和AaXbY,表现型为红眼雌性和粉红眼雄性,或亲本为AAXBY和aaXBXB,子代为AaXBXB和AaXBY,表现型全为红眼;当B/b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亲本组合为AAXBYB和aaXbXb,子代为AaXBXb和AaXbYB,表现型全为红眼,或亲本组合为AAXBYB和aaXBXB,子代为AaXBXB和AaXBYB,表现型全为红眼。【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的特殊情况,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9:3:4的比例,分析出基因和性状的对应关系。验证基因的位置时,通常设计的杂交组合为显性雄亲本×隐性雌亲本。11、初生演替水平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种群密度样方法“S”型曲线提高环境容纳量(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稳态)【解析】
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包括S型曲线和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应该是S型曲线。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详解】(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说明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水平方向上。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所以调查芦苇种群数量常用样方法。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S型曲线。(3)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或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同终止时因病失业补助金标准
- 2025网络设备采购合同协议
- 《高效时间管理讲义》课件
-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 加与减第6课时 里程表(2)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课件
- 《宠物乐园奇遇记》课件
- 2025年嫦娥奔月:神话与科技的融合
- 入职培训总结与体会
- IT产品代理销售合同书范本
- 2025版权许可合同样式
- GB/T 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T 19466.4-201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4部分:比热容的测定
- 2023年漳州龙海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 地基基础规范8章
-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演变
- DB12-537-2014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规范
- 建筑工地项目部人员职责划分表
- 工程量确认单表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析
-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