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1页
【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2页
【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3页
【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4页
【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探究的文献综述46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8798老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0629摘要 021424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群;致病成因;护理干预方法 0297551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现状 0313121.1致病外因 19311.2致病内因 1237831.3病理变化 2229331.4病理机制 220873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科学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3187852.1基础护理方法 314532.2呼吸道护理 3236762.4饮食护理 439402.5心理护理 43532.6用药护理 4146572.7生活习惯干预 577523结论 526281参考文献 5摘要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群,容易反复发作,较难痊愈,临床医师多在治疗期间辅助以护理干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即通过文献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老年人群;致病成因;护理干预方法慢性支气管炎作为呼吸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以气管、支气管黏膜等周围组织发生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原菌源自吸烟、细菌感染、空气污染等,均可致病,表现为持续三个月及以上的咳嗽、气喘、咳痰等,早期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多发生于冬季,春暖后可减轻。为此,笔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近期应用的护理方法作一综述,以供参考。1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现状慢性支气管炎以老年人为主,患者往往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反复咳嗽、肺功能减弱、无力咳出等因素,致使痰液阻塞患者气道,延长病程,且容易反复发作,对于抗菌素、抗病毒制剂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据报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在农村流行,且患者病情进展迟缓,容易被人们忽视,在发病5年内较少并发肺气肿,超过5年者并发肺气肿的风险系数较高,而持续10年可能引发肺心病。1.1致病外因(1)吸烟慢性支气管炎发生的主要发病因素为吸烟。许晖对4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不吸烟者5例,吸烟者41例,发现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达8倍多。香烟中焦油等化学物质使支气管黏膜受损,上皮纤毛变形、长度不规则,纤毛运动障碍,清除病原体、细菌等能力下降;同时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减弱,直接抑制呼吸道防御功能,使病原体、细菌在呼吸道停留及过度繁殖,使慢性支气管炎迁徙不愈。(2)环境因素于萍,化学气体、刺激性烟雾及粉尘对支气管有较强刺激性且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吸入呼吸道后,刺激支气管,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及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引起肺纤维组织增生,肺清除能力受损,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为细菌侵入创造有利条件。吸入二氧化硫后会刺激呼吸道平滑肌的周围神经受体产生收缩反应,从而缩窄管腔并增加气道阻力。(3)感染病毒、细菌等入侵人体,通过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徙不愈。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球菌等细菌及流感病毒等均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4)过敏因素过敏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各种细菌、病毒有强烈的刺激反应,并且细菌致敏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速发型及迟钝型变态反应。1.2致病内因(1)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研究表明,多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都存在失调的表现,多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以及交感神经功能低下。(2)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退,从而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1.3病理变化早期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后期鳞状上皮化生,纤毛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变形、不规则、脱失;杯状细胞及黏液腺体增生,黏液分泌旺盛;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及纤维增生。病情进行性加重,常累及支气管粘膜下层平滑肌,发生断裂、萎缩,黏膜下及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肺泡的弹性纤维断裂,进一步则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病理机制有学者指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炎症,其中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目前,由肺泡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所介导的细胞损伤被公认为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及粘附因子均参与了这一过程。下面就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简单论述。(1)肺泡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慢性炎症的发生及其修复过程中占基础性地位,其中气道巨噬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已被证实;研究表明,肺泡巨噬细胞在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发挥始动作用。(2)中性粒细胞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的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Kaetings等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痰进行中性粒细胞数目测定,发现它们均高于未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吸烟者及不吸烟的健康人,提示中性粒可能参与慢性支气管炎的气道炎症。(3)细胞毒性T细胞(CTL)研究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间,体内的CTL减少,免疫调节的负反馈作用却增强,从而导致CD4+/CD8+的比值变化,免疫功能失调。(4)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种具有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肽类物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等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5)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与分化等过程,它们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炎症发生、上皮损伤与修复、气道重塑等方面起一定作用。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科学护理干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2.1基础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计算患者每日机体对水分摄入量需求、痰液粘稠度、体温等,估计每日具体饮水量,目标是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同时,观察患者咳痰、咳嗽症状变化,结合体温、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相应干预,若体温超过39℃,应予以用药降温或者物理降温。2.2呼吸道护理慢性支气管炎病理改变,主要从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增生开始,可增加分泌物,尤其是老年人,呼吸道自我净化能力减弱、气管杂物清除力减小、排痰反射削弱,容易出现痰液滞留情况,感染风险较高。感染可加重患者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后期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呼吸道护理十分关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护理方法,维持呼吸道通畅。首先,自主排痰法。对于神志清醒者,应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干预,减轻局部瘀血水肿,促进痰液排出。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咳嗽,排痰前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练习呼吸操,并进行雾化吸入,强化气道纤毛清除能力。排痰训练的时间保持在5min左右,适合在早期、夜晚入睡前、餐前半小时进行,避免饮水或者餐后时进行。聂玉兰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中,即重点展开了呼吸道护理,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了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同时,丁梦辰亦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患者基本上均认识到了合理排痰的意义,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自行练习咳痰咳嗽。其次,拍背法。可间接将附着在支气管壁、肺泡四周的痰液震落,适合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者,而扣背方式为:患者取坐位,叩击患者背部,手法为手指屈曲、四指并拢,以空掌心排击,以患者可耐受的力量为宜,10~15min/次。于海心等认为,患者可自行拍打前胸,或由其他人叩击背部,振动痰液,使其顺利排出。最后,吸痰法。对于神志模糊者,可采取机械吸痰方法,遵循无菌原则,合理调节抽吸压力,保持动作轻柔,时间不可超过15s,避免加重患者缺氧。对于缺氧者,可予以低流量、持续性吸氧,若有病情需要,应提高氧浓度,辅助以呼吸兴奋剂,改善患者通气状态。2.4饮食护理科学饮食配合治疗极其重要,应根据患者基础代谢、营养状态进行营养支持,食物以蛋白质、糖类食品为主,予以高热量食物,并提供足够维生素、适量矿物质,比如胡萝卜素等,多进食新鲜食品,严禁腌渍、油炸、生冷、烟熏类食物。培养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严禁暴饮暴食。2.5心理护理本病容易反复发作,而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于自身病情容易产生悲观评估,往往处于恐惧、焦虑状态中,应主动进行心理疏导,予以精神安慰,并利用榜样力量增强患者信心。此外,与家属统一口径,关怀、体贴患者,改善患者心情,消除其孤独感。老年患者听力较差,沟通时应注意控制语速、音量,保证沟通顺利。徐修娥在本病护理中尤其重视心理护理,有效消除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了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也较高。2.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祛痰、消炎、镇咳类药物,熟知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为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用要方法,追踪患者用药效果、安全性,以及时调节给药方案,比如可待因,可用于痰液较多、剧烈干咳者,但有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应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成瘾。因老年人往往服用多种药物,然而肝肾功能持续降低,对于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事件,应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从而及时中断用药或者调整用药方案。其中,对于输液治疗者,应注意控制患者输液速度,若输液过快或者过多,容易引起肺水肿,从而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系数,比如静脉注射氨茶碱时,应注意速度缓慢。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急性期患者,在用药时应以控制感染为主,尤其是存在喘息严重、咳脓痰、发热者,应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治疗。2.7生活习惯干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进入缓解期后,往往出院回家休养。而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而言,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用药时还应辅助以综合干预,比如吸烟者应提醒其戒烟,并督促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并指导家属合理调节室温预防患者感冒,降低其并发流感的危险系数。3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尚无特效疗法,且本病发作、复发等均与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有关,因而在采取药物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患者护理干预。当前,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较多,而老年患者作为特殊人群,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用药、饮食、心理、呼吸以及日常生活护理干预,最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参考文献许晖.慢性支气管炎与年龄、吸烟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57-158.于萍.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病因及诊断要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397-398.黄忠.浅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防治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3):58-59.田存好.针刀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尹珊.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1,9(03):70-71.李博.止咳平喘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6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侯颖.蓝玉簪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VignolaAM.Releaseo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andfibronectinbyalveolarmacrophagesinairwaydiseases.ClinExpImmunol,1996;106:114~9.彭则,张珍祥,徐永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上CD11c、CD14及胞内TGF-β1mRNA表达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20(5):408~10MarinaSaetta.Airwayinflammationi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mJRespirCritCareMed,1999;160:17~20.KeatingsVM,etal.AmJRespirCritCareMed,1996;153:530~534.刘秀华.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197-198.刘忠,李永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新认识[J].临床肺科杂志,2007(09):963-964.郝俊萍,张秋洁.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依赖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35-38.潘红,黄琴红,许正红,等.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肺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14):P.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