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1页
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2页
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3页
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4页
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的变化【阶段特征】政治在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中,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苏争霸的局势下,多极化趋势出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空前高涨,众多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经济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一度较快。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变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苏联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都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科技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课时45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和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目标引领】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概念拓展】1.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主要内容是:宣称世界已分为两大敌对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施用于支持各国“自由人民”对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孤立主义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走向全球扩张的时代。2.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就苏联在古巴设置导弹基地问题发生尖锐冲突,亦称加勒比海危机。1962年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建立基地,对美国进行核讹诈。美国发现后,决定以讹诈对付核讹诈。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演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的监督下,迅速拆除和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并下令武装封锁古巴,命令世界各地美军进入戒备状态。随后,美军在古巴领海周围设置警戒线,拦截检查前往古巴的船只,集结部队准备参战,而苏联因实力不足被迫退却。经谈判,苏联撤走轰炸机后,美国解除封锁,危机基本平息。3.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由法国外长舒曼提出的旨在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划。舒曼建议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并将其纳入一个欧洲其他国家均可加入的组织之中;通过共同管理煤钢生产,促进合作,解决西欧各国特别是法德之间的矛盾,防止新的战争爆发,并为西欧联合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后,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舒曼计划的基础上,经过谈判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补充,简称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由此成为确定各国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和协调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政策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1995年1月1日,更具全球性特征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知识体系】1.冷战的基本特征与表现基本特征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表现政治上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这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应对美国的挑战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事上1949年,美国与英法等国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约”地缘政治上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2.多极力量的成长西方阵营逐渐分化(1)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2)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1)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2)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崛起标志事件: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第三世界的兴起(1)万隆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2)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情境探究】视角1冷战发生的原因材料从一定意义上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人口、经济技术、自然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几大方面的要素作为深层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美苏冷战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史: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尽管它们并非唯一的动因。——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思考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发生的“必然性”。提示:19世纪以来的人口、经济技术、自然资源和地缘政治等要素是造成冷战的深层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冷战的爆发;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视角3冷战中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材料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谈及美国对亚洲“友邦”的政策时说:“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的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这被称为“尼克松主义”。1970年2月,尼克松进一步指出:“美国仍将参与盟国与友邦的防卫和发展。但是美国不能也不会为世界上所有自由国家设想和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策、承担全部防务责任。”为此他提出将“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1971年7月,尼克松在讲话中认为世界存在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不再处于完全支配的地位,必须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这些都扩充了“尼克松主义”的内涵。——摘编自彭树智等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思考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尼克松主义反映出的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提示:对外战略由全面扩张走向收缩,提出新的“和平战略”;与苏联、中国的关系由对抗趋于缓和,推行大国“均势战略”;针对防卫政策,由以美国为主转为共同承担责任。视角3北约扩张的原因材料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基础上建立的两极体系,确认了当时的权力均衡格局。虽然“代理人战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演,但是两极体系在这个格局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子体系,确定了欧洲核心地区的势力范围。北约扩张是一个“过度制衡”的显著案例:北约感受到来自一个或将复兴的俄罗斯的威胁,这促使它采取一系列先发制人的举措;这些举措最终制造了潜在威胁,而这却是北约最初的制衡举措想要抵消的。反过来,俄罗斯也感到自身面临威胁,于是采取对抗措施进行回应,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邻国对俄罗斯威胁的感知。这种情况促使俄罗斯与其他一些国家组建一个反霸联盟,致力于建构一种反对一元秩序的多元主义的国际体系。——[英]理查德·萨克瓦《超越世界秩序的冲突》【思考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约扩张的原因。提示:两极格局结束,权力均衡格局瓦解;美国将北约作为霸权扩张的工具,通过北约扩张提升战略竞争优势;美国将北约作为遏制竞争对手的工具,通过北约扩张制衡俄罗斯;俄罗斯的复兴,加剧了邻国对俄罗斯威胁的感知。【高考指向】考点维度考点辑要江苏考情分析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2022山东等级考·T15·欧洲发展的阻碍1.命题方向:(1)江苏新高考在2022年考查了美苏冷战。(2)全国各地试题在冷战和多极化趋势出现方面均有涉及。(3)题型以选择题为主。2.备考攻略:(1)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是高考的热点内容。(2)需要通过冷战的多种表现形式来加深对冷战性质的认识。(3)辩证看待冷战的影响湖南选择考·T15·西欧走向联合广东选择考·T16·多极化趋势出现江苏选择考·T16·美苏冷战2021海南选择考·T18·美国对苏遏制全国乙卷·T35·美苏冷战重庆选择考·T15·古巴导弹危机福建选择考·T16·苏联加紧对抗广东选择考·T16·资本主义阵营分化湖北选择考·T15·西欧走向联合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2021北京等级考·T15·关贸总协定【典题悟意】(2022·江苏选择考·T16)下表反映的是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的情况。这表明()展览国展览地点主要展品美国莫斯科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苏联纽约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A.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B.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C.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D.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解题思维】明立意本题以美苏各自主办展览为主题,反映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特征,即美苏全方位冷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时间、空间和事件为依据,得出美苏两国都试图通过展览向对方宣传本国制度的优越性,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排选项定答案1959年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到苏联展览的主要是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符合苏联轻工业和农业相对滞后的情况,而苏联到美国展览重工业产品意在展示其工业化成就,双方都试图通过展览向对方宣传本国制度的优越性,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B正确【真题体验】知识点一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1.(2021·海南选择考·T18)1948年,英国政府确定:把柏林空运作为开展对苏外交谈判的手段,在柏林空运取得重大进展前,暂不同苏联接触;英国的实力难以单独担负起西柏林的物资运输任务,须充分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英美联合空运机制,以便督促美国对空运行动投入人员和物资。此举意在()A.依附美国共同对抗苏联B.加速联邦德国的军事化C.争取对苏政策的主动权D.刺激法国挑战美国霸权【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得出:二战后,针对柏林空运问题,英国自知实力有限,意图拉拢美国完成柏林空运,以争取对苏政策的主动权,故选C。材料表明,英国利用美国力量来实现自己的外交意图,而非依附美国共同对抗苏联,排除A;材料未体现联邦德国军事化问题,排除B;二战后,英国实力削弱,不得不借助美国力量来对抗苏联,而非刺激法国挑战美国霸权,排除D。2.(2021·全国乙卷·T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解析】选D。从材料中可看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纽约画派的作品被美国中情局用以在海外传播自由的理念,体现美国政府利用纽约画派显示个性、自由的表达,符合同社会主义对抗的冷战需要,故选D。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表述绝对,材料也未体现,A错误。从材料看纽约画派自身创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B错误。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显然不是美国政府的意图,C错误。3.(2022·全国甲卷·T35)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解析】选C。材料中1951年,美国政府指责黑人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因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美苏两国进行冷战,材料中“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明显受到美苏冷战意识的影响,故选C;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排除A;美国历史上残酷对待黑人有明确的事实,民权大会的指控有事实依据,排除B;依所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排除D。4.(2023·全国甲卷·T35)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美国的“民主种子”项目在提供种子的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凸显了美国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故选D。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A错误;美国的“民主种子”项目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美国本身国家利益,B错误;由题干材料可知,美国的“民主种子”项目不可能推动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C错误。5.(2022·广东选择考·T16)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解析】选C。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壮大,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材料中尼克松强调“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意在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这符合美国的现实利益需求,故选C;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排除A;1973年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危机,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未体现美国对苏联的态度,排除D。6.(2021·福建选择考·T16)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解析】选C。由材料“1979年”,苏联抨击资本主义的生态关系,歌颂社会主义和谐的生态关系,可知美苏处于冷战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竞争,故选C;材料未涉及苏联重视环境保护,排除A;“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只是苏联的评论,排除B;环境保护的成效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7.(2021·广东选择考·T16)表1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年份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1948年3975821949年1457651950年1-6月41268表1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解析】选D。题干信息:1948—1950年,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持续降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先增后减。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是在1947年,探究其历史背景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材料是把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进行对比,不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对比,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1944年,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建立于194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西欧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联系要比美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联系密切,表明欧洲市场的内在联系更强。另外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出口额先增后减,与美国一直降低的步调不一致,体现了西欧不完全跟随美国的脚步,是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的一种体现,D正确。8.(2022·湖南选择考·T15)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解析】选B。二战后,欧洲各国实力下降,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西欧各国走向联合,而欧共体通过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等,建立共同的制度,从而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维护世界和平,故选B;依所学,欧共体并非主权实体,排除A;“欧洲统一”围绕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并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异,排除C;据材料“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可知该变化既有对欧洲的,也有对世界的,而D中仅涉及对世界的影响,排除。9.(2022·山东等级考·T15)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