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八年级上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

辛亥革命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9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本P38——人物扫描

孙中山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读过私塾,后来赴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83年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西方的教育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文字材料孙中山(1866—1925)(2022·山西)【人物名片】杰出人物展现国家形象。仿照下面示例,为孙中山制作人物名片。(6分)人物:华盛顿身份:美国第一任总统主要事迹: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被誉为“美国国父”。人物:孙中山身份:主要事迹: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等

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被誉为中华民国的“国父”。课本P39——相关史事

1896年秋,孙中山在伦敦被清政府所派的特务诱捕入中国使馆,后来因英国政府干涉获释。此事在当时成为著名的国际事件,各种报纸争相报道。孙中山借此机会撰文宣扬他的政治主张,使国际间对中国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拓展设问:孙中山在伦敦被捕后,他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参考答案】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平均地权,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等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实行平等待遇,废除官僚特权。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工商业。实行宪政,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这些主张成为了孙中山后来“三民主义”的基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本P40——材料研读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章士钊《孙逸仙·自序》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参考答案】原因: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2022·青海)材料一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新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章士钊《孙逸仙·自序》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成立了什么政权?(2分)【参考答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分)课本P49——知识拓展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其中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图片章炳麟(1869—1936)《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邹容(1885—1905)和《革命军》陈天华(1875—1905)和《猛回头》《警世钟》课后活动1.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参考答案】看法: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探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他们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参考答案】关系: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第9课

辛亥革命课本P43——材料研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文字材料【参考答案】历史意义:黄花岗起义展示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2021·广西贵港)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历史事件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广西起义C课本P44——相关史事

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俄国巡捕的搜查。孙武负伤逃匿,起义的名册、文告、旗帜及印信等都被搜去。次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又遭破坏,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在发出当夜发动起义的命令后逃亡。湖广总督下令杀害刘复基等起义领导人,并在全城戒严,按照搜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2023·广东)与此“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

D.中华民国成立A课本P53——知识拓展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图片秋瑾(1875—1907)徐锡麟(1873—1907)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黄兴绝笔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

代表人物:黄兴结果: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拓展设问:为什么革命会得到各省的响应和支持?【参考答案】①清政府统治以失去人心;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课后活动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B2.课外阅读一些关于革命党人事迹的书籍,讲述一个革命党人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参考答案】举例:方声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自幼聪明机警,胆略过人,口才极好。虽生于富商家庭,但他真诚坦率、崇尚气节、吃苦耐劳。青年时代,他就怀有挽救民族危亡、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信念,主张推翻清政府。1911年3月中旬,他从日本秘密运军火入广州,于同年4月,在黄兴的率领下,和林觉民、林文、刘元栋等革命党人参与起义,英勇攻入两广总督署。在转战途中,他不幸中弹,最后力竭而死,时年25岁。黄兴盛赞他“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课本P47——相关史事

武昌起义发生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款,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下午5点到南京站,一时欢声震天,长江江面的军舰鸣礼炮21响。晚上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文字材料拓展设问: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临时政府成立的意义。【参考答案】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课本P47——材料研读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参考答案】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课本P48——相关史事

宣统帝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等为迎袁专使,赴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不肯离开他的北京老巢,表面上表示“极愿早日南行”,暗地里却指使亲信部队在北京制造“兵变”,纵火抢劫,造成混乱。接着,保定、天津等地也发生类似事件。帝国主义列强紧密配合,日、英、俄、德等国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调兵开往北京。在这种形势下,南京参议院只得作出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课本P49——问题思考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参考答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课本P49——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措施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不准刑讯、体罚,禁止买卖人口、贩卖童工,保护华侨,保护人民财产;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图片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清帝退位诏书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颁布时间:1912年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2023·湖北鄂州)读图6、图7,两幅图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从屈辱走向独立

B.从封闭走向开放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落后走向富强图6图7C课后活动1.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试在右侧的□中画√。清帝必须退位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阅读鲁迅的《故乡》《风波》《药》《阿Q正传》等小说,体会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这几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一群麻木、愚昧、冷漠的中国国民形象。这些小说反映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赶走了皇帝,剪掉了辫子,但帝制作孽并未彻底消失,还在社会上肆虐;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使一些封建军阀、土豪劣绅摇身一变,投机到革命阵营中,从内部破坏革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没有完成,中国民众还处于封建势力和思想的统治之下。3.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参考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2022·四川成都)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本P50——相关史事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负伤,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拓展设问:宋案的发生有什么影响?文字材料被刺杀后的宋教仁【参考答案】既促成了袁世凯的迅速垮台,也造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倒退以及反动势力的猖獗。(2021·江西)小唐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B.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时间:1913年3月20日被害人:宋教仁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涉案人:袁世凯亲信及本人B课本P53——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参考答案】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2020·江苏苏州)“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C课本P53——材料研读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参考答案】材料中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材料中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0多万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