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1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2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3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4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902060313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学

分:2

时:32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适用对象:建筑学专业

先修课程:建筑学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材料》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建筑材料组成、结构、性质、生产、加工、使用、维护保养及质量检验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通过讲授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同时使学生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服务,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在建筑材料思政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建准》,从诚信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将建筑材料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授课方式上,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工程技术等专业应用方面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并能够正确处理利益诱感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守住道德底线,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本课程根据教改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水平:了解某些典型材料的生产原理、组成、结构;熟悉常用材料的主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性质、应用、贮存与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具有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其性能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材料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能力以及鉴别材料质量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品质与应用具有良好的鉴别和科学应用的能力。(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体系。(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3)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一个学期完成,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建筑材料》作为教材。具体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如下:第一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了解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能力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分析方法。【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本章难点:孔隙率和空隙特征对土木工程材料性质的影响。【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3.材料的耐久性4.材料的组成及结构【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二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石灰、建筑石膏、水玻璃以及镁氧水泥的生产凝结硬化、性能及用途,掌握石灰、建筑石膏、水玻璃这三种常用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性质、技术要求和应用,理解三者的水化、凝结、硬化的规律。2、能力要求:能根据不同气硬性胶凝材料的不同性能区分材料。【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石灰、石膏的硬化机理。本章难点:石灰、石膏的硬化机理。【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胶凝材料简介2.石灰3.建筑石膏4.水玻璃5.镁氧水泥【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三章

水泥【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六大通用水泥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了解其他品种水泥的性能特点与适用范围,学会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通用水泥。2、能力要求:会进行水泥性能测定。【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硅酸盐水泥的组成、特性及技术要求,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本章难点:硅酸盐水泥的组成、特性及技术要求,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硅酸盐水泥2.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3.常用水泥的选用与储运4.铝酸盐水泥5.其它品种水泥【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四章

混凝土【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和主要性能,熟悉和掌握普通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与工程应用特点,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正确的选择原材料、合理确定配合比和评价混凝土性能。2、能力要求:会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会进行普通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及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指标的检测。【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及配合比设计。本章难点: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影响因素,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概述2.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3.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4.混凝土的力学性能5.变形6.混凝土的耐久性7.混凝土质量评定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9.轻集料混凝土10.高性能混凝土11.水工混凝土12.纤维增强混凝土13.再生混凝土14.大体积混凝土15.喷射混凝土16.道路混凝土17.活性粉末混凝土【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砂的颗粒级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检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第五章

砂浆【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砂浆的组成和技术性质,了解其它品种砂浆。2、能力要求:会进行砂浆的配合比设计,会进行砂浆的技术指标的检测。【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砌筑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能。本章难点: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砂浆的组成材料2.砌筑砂浆3.抹面砂浆4.干粉砂浆【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检测。第六章

钢材【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钢、铁的定义及钢材的冶炼和脱氧方法,熟悉钢材的分类,掌握建筑钢材的技术性能、常用钢材的分类及选用。2、能力要求:会进行钢材强度性能检测。【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章难点: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钢的冶炼和分类2.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3.钢的组织和化学成分钢材性能的影响4.建筑钢材的品种和选用5.土工过程常用钢材6.钢材的锈蚀与防护【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钢筋拉伸和冷弯试验。第七章

砌体材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了解非烧结砖,砌块及新型墙板的品种和性质。2、能力要求:掌握烧结普通砖技术性质的检测方法,会对不同类型的墙体材料进行标记。【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烧结普通砖的技术要求。本章难点:墙体材料的标记。【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砌墙砖2.建筑用非烧结砌块【本章节实验、实习或作业、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八章

装修装饰材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石材、玻璃、陶瓷金属装饰材料、木材及合成装饰材料的基本构成、基本特性及选用原则。2、能力要求:会进行装饰材料的选用。【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石材、石材、玻璃、陶瓷金属装饰材料的基本特性与选用原则本章难点:装修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及功能2.装饰石材3.金属装饰材料4.建筑装饰木材5.建筑装饰塑料制品6.纤维装饰织物与制品7.建筑玻璃及制品8.建筑陶瓷【本章节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九章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石油沥青的四大组分及作用、衡量指标、种类、牌号以及改性方法,认识沥青混合料的相关特性【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石油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质。本章难点:石油沥青。【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概述2.石油沥青3.其他沥青4.沥青基防水料5.沥青混合料【本章节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十章

合成高分子建筑材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能特点。【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主要合成高分子建筑材料本章难点:合成高分子建筑材料的配方组成与制备工艺。【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概述2.合成高分子建筑材料的基本特性3.建筑塑料及其制品4.建筑涂料5.建筑防水材料6.建筑胶黏剂7.土工合成材料【本章节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木材【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木材的构造和分类,熟悉和掌握木材的力学性能特点。【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木材的力学性能特点。本章难点:木材的力学性能特点。【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木材的分类与构造2.木材的主要性能3.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本章节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第十二章

绿色建筑材料与功能材料【本章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绿色建材的含义及特征,熟悉目前对绿色建材,特别是水泥混凝土的定义所提要求,对我国绿色建材的使用有个初步认识。【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目前对绿色建材,特别是水泥混凝土的定义所提要求。本章难点:目前对绿色建材,特别是水泥混凝土的定义所提要求。【本章节主要教学要点】:1.绿色建材与健康建筑的概念2.空气主要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3.向绿色建材转化中的混凝土4.我国绿色建材的状况与展望5.绝热材料6.吸声材料【本章节练习、思考题】:本章教材课后习题。课程教学时数分配章节内

容学时数理论实践讨论课总学时任务1绪论&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002任务2气硬性胶凝材料2002任务3水泥2204任务4混凝土4408任务5砂浆2002任务6钢材&砌体材料2204任务7装饰装修材料2002任务8沥青和沥青混合料2002任务9合成高分子建筑材料&木材2002任务10绿色建筑材料与功能材料2002任务11复习2002合

计248032五、教学组织与方法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来组织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PPT演示为辅的教学形式,同时辅以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践课成绩+期末成绩。1.平时成绩《建筑材料》课程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辅导员打分占10%,任课教师打分占10%,成绩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参加小组活动和其他学习中心组织的活动的情况综合而定。思政课程中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均是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授课教师将学生在上述方面的表现打分,作为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实践课成绩《建筑材料》课程的实践课程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以反转课堂及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