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试题及归纳_第1页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试题及归纳_第2页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试题及归纳_第3页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试题及归纳_第4页
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试题及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的结构试题与归纳

[例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器中的染色体上

B.紫茉莉花斑枝条上花的雌蕊接受同一枝条上花的花粉,

F1不可能出现白色枝条

C.在细胞质遗传中,杂交也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

D.细胞质遗传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和

自由组合定律

【例题2】在一株花斑紫茉莉的植株上,常有白色枝条、绿

色枝条和花斑枝条,这是由于()

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地、随机地分配

B.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

C.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进行随机地、不均等分配

D.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随机地完成受精作用

【例题3】最先揭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的科学家O

A.达尔文

B.施莱登和施旺

C.孟德尔

D.沃森和克里克

【例题4】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杂交时,须在自花传粉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自花传粉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例题5】下列有关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原因中,

不正确的是()

A.豌豆是异花传粉植物

B.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

C.豌豆有利于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D.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例题6】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

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

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探索

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一

p金条斑叶x绿色叶力

外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

_________________方式遗传。

②.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

⑵实验二

P?绿色叶X条斑叶力

!

F,绿色叶

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表现型比例3:1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3:1

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

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例题7】(选做题)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

现型。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

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⑵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

其比例。

【例题8】藏报春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属

于细胞质遗传;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

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

且上父王

①但*E⑥_]②④5,十

②⑤⑥⑦

ab

(1)白花、花斑叶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红花、绿色叶片植株

②提供花粉,杂交情况如图a所示。根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

核遗传的特点,①向③传递,而②向③传递

。③的叶片类型可能是O

⑵假设图b中④个体自交,后代出现绿色叶片植株⑤:花斑

叶片植株⑥:白色叶片植株⑦的比例是,这是因为细

胞质遗传物质的分离具有的特点;后代出现红花、

花斑叶片植株:白花、花斑叶片植株的比例是O

【例题9】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

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

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1的表现

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

多于来自父本的

【例题10】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一演

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杂交实验基础上的

B.“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是假说内容之一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

交实验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

(1)①.细胞质遗传②.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

遗传物质不能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即地、不均等的分

配到子细胞中

⑵核基因(或细胞核)

7.答案:

(1)

正交P红花牛x白花台反交P白花?x红花出

Fi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

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

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

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1红

8.答案:

(1)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细胞核遗传物质绿色叶片、

花斑叶片、白色叶片

⑵不定的随机不均等1:1

9.答案:C

10.答案:B

【题目解析】

生物的遗传方式和规律:

1、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孟德

尔通过的两次豌豆杂交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

2、孟德尔实验的成功原因:

第一,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第二,在对生物的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一对

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第三,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

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

要原因。

第四,孟德尔还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他在对大量试验

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了假说,并且设计了新

的试验来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第四个重要原因。

注: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细胞核遗传的规律,细胞质遗传和原

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此规律。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紫茉莉

枝条颜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所以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

规律。

3、细胞质遗传(即母系遗传)

(1)典型实例:紫茉莉质体的遗传紫茉莉的叶片中有两种

类型质体即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呈绿色;白色体:无色素、

白色而紫茉莉的枝条有三种:绿色、白色、花斑色(绿、白

相间),它们所含有的质体如下枝条类型和质体种类:绿色

(叶绿体)、白色(白色体)、花斑色(叶绿体、白色体)

(2)柯伦斯经过多年的杂交实验,其中“接受花粉的枝条”

是母本,”提供花粉的枝条”是父本,由表中所列结果可以

发现这样的规律:无论父本是何种性状,F1总是表现出母本

的性状,我们把这样的遗传现象称为母系遗传,也有学者称

为偏母遗传。此后的许多学者在其他生物的杂交实验中,也

发现了类似现象。如藏报春、玉米、棉花、天竺葵、菜豆的

叶绿体遗传;水稻、高粱的雄性不育遗传以及微生物中的链

袍霉线粒体遗传。

(3)母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我们知道在卵细胞中含有大量

的来自母方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响晴的来自父方的细

胞质,在受精时,精子只是其细胞核部分进入了卵细胞中,

而来自父方的细胞质很少甚至不能进入卵细胞。因此,由受

精卵发育成的F1,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所以在F1中,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遗传——细

胞质遗传总是表现她母本的性状,即母系遗传。

知识拓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上基因的对应关系

⑴分离定律中的一对遗传因子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指位于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⑴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

分离。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本章知识点总结

1、检测还原糖用斐林试剂,其由O.lg/ml的NaOH溶液和

0.05g/ml的CuS04溶液组成,与还原糖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

沉淀。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

2、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ni染液和苏丹w染液。

前者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后者染成红色。

3、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可用双缩腺试剂。使用时先加

NaOH溶液,后加2~3滴CuS04溶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给染色体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用甲基绿和叱罗

红两种染色剂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

6、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

胞质。

7、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

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8、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有关的

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氨基酸形成肽链,要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10、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

分离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膜。

12、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3、有氧呼吸中,葡萄糖是第一阶段参与反应的,水是第二

阶段参与反应的,氧气是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第三阶段释

放的能量最多。

14、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

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15、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

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16、有丝分裂间期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

和有关的合成。

16、有丝分裂分裂期各阶段特点:

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

上;

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末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17、酵母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

18、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02的产生可用澄清石灰水,也可

用溟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02可使后者由蓝色变绿色再变黄

色。

19、检测酒精的产生可用橙色的重铝酸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