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沪科版 八年级上 2.1  动与静 教案_第1页
2019秋 沪科版 八年级上 2.1  动与静 教案_第2页
2019秋 沪科版 八年级上 2.1  动与静 教案_第3页
2019秋 沪科版 八年级上 2.1  动与静 教案_第4页
2019秋 沪科版 八年级上 2.1  动与静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2019秋沪科版八年级上2.1动与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主题为“动与静”。本节课主要讨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静止的定义和特点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4.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掌握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2.教学重点:运动的定义和特点,静止的定义和特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幻灯片、课件、视频资料、实物模型等。2.学具:笔记本、笔、课本、作业本等。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观察教室里的学生是否在运动或静止,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思考。2.讲解:a.运动的定义和特点: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运动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和规律性。b.静止的定义和特点:静止是物体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静止具有稳定性和不变性。c.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的位置变化,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4.练习: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六、板书设计1.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静止的定义和特点3.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题目:判断下列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并说明理由。a.行驶的汽车b.停在路边的汽车c.飞翔的小鸟2.答案:a.运动:汽车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b.静止:汽车的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c.运动:小鸟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了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概念讲解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2.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索运动的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在教学内容中,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基础。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这里的位置变化可以是物体在空间中的移动,也可以是物体形态的改变。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基本状态,与静止相对。二、运动的特点1.连续性:运动是连续的,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是连续不断的。2.有序性:运动是有序的,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3.规律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可以根据一定的数学关系进行描述和预测。三、运动的分类1.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直线轨迹移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曲线轨迹移动,如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四、运动的描述1.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2.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时间的比值。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五、运动与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加速度=外力/质量。六、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七、运动的测量和观测1.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使用刻度尺、测速仪、加速度计等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运动。2.观测: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望远镜、显微镜等仪器来观测物体的运动。八、运动在实际中的应用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运行、体育比赛的成绩、天体的运动等。通过研究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体的运动,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继续:运动的定义和特点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运动的定义和特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一、运动的本质运动不仅仅是物体位置的改变,它更是物体能量状态的改变。在物理学中,运动被视为物体动能的体现。当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也会随之改变。这种能量的转化和变化是运动的核心内容。二、运动的量度为了量化运动,我们引入了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则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这些物理量帮助我们更加精确地描述和分析运动。三、运动的类型运动可以根据轨迹的不同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中最基本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而变速直线运动则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化。曲线运动则更加复杂,它包括圆周运动、抛物线运动等多种形式,这些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往往随着时间而变化。四、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指出,运动的状态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我们对于物体运动的观察和描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站在地球上的人会认为地面是静止的,而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则地球是在绕太阳运动的。五、运动的规律运动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其中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要么保持静止,要么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还有诸如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描述运动规律的框架。六、运动的研究方法研究运动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观测来研究运动,如使用计时器、尺子等工具来测量物体的位移和速度。理论方法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公式来分析和预测运动,如使用牛顿定律、运动方程等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轨迹。七、运动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运动不仅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其他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内容。例如,在生物学中,研究细胞内分子的运动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在化学中,反应物的运动和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基础。八、运动的哲学意义运动在哲学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