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件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_第1页
同步课件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_第2页
同步课件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_第3页
同步课件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_第4页
同步课件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空坐标课程标准1、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秦至元

明清1816晚清

民国192919441948新中国1971中国货币演变世界货币体系秦:圆形方孔钱;汉:五铢钱宋:交子;元:钞明:铜钱与纸币并行,白银货币化;清:白银与铜钱兼用银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人民币英国实行金本位制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银元、法币、金圆券、银圆券(一)中国古代的货币1、夏朝——海贝考古证据思考:这些汉字有何共同点?这说明了什么现象?都与贝有关,说明贝币是古代经济发展的起源与社会基石,是常用的一般等价物。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一)中国古代的货币2、商朝——铜铸币◎铜铸贝思考:为何这一时期会出现铜铸币?有何意义?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②冶铜技术的发展,铜不易腐蚀、造价低。

3、春秋战国——币制混乱齐楚燕韩赵魏秦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弊端?原因:西周末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弊端:①频繁的货币换算导致效率低下;

②不利于商品贸易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剧分裂。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货币4、秦朝——圆形方孔钱(秦半两)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材料:(秦推行半两钱和统一货币)首先是“划一同风,毕定于一”的重要环节。其次,是发展封建经济的必要手段……其三,对后世钱币体制有深远影响。秦的“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同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颇有联系,适应了专制君主万宇一统、皇权至上的需要。——摘编自千家驹《中国货币演变史》思考: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货币4、秦朝——圆形方孔钱(秦半两)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作用: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促进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

②便利各地商品交换和赋税征收,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③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成为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

④体现皇权至上的观念,维护君主集权。思考:秦朝货币改革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特点:①统一形状质量;②通行金属货币;③严禁私人铸钱;④没有完全由中央统一铸造。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货币——五铢钱5、汉朝材料:汉初,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样式和重量,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境地.....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朝货币改革制度的背景、特点及其作用。西汉“五铢”铜钱范汉武帝时五铢钱(一)中国古代的货币——五铢钱5、汉朝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朝货币改革制度的原因、特点及其作用。背景:①货币制度混乱;②私铸钱现象严重;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西汉“五铢”铜钱范汉武帝时五铢钱特点:作用:①实现全国货币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③币制规范化,后世沿用七百年之久(至唐初)。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货币6、唐朝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如宋朝的“淳化元宝”“崇宁重宝”,明清的“洪武通宝”“乾隆通宝”。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凸显政治宣传作用思考:开元通宝的发行有什么意义?开启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作为货币标示的货币系统。③成为整个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内各国铸钱的标准,是汉文化圈重要组成要素。②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宝、元宝、重宝(一)中国古代的货币7、宋朝——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材料1: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材料:2: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需要大量货币;②铜币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③铁钱笨重不便流通;④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⑤借鉴了飞钱的功能。⑥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交子出现的原因: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货币7、宋朝——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材料1:为了满足商人进行大宗商品贸易的需求,北宋初年,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成都发行。交子的出现,解决了大宗贸易时,商人携带大量金属钱币不方便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宋朝商品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的商业繁荣。材料2:因为宋朝金融业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机构滥发交子导致通货膨胀,使得交子支撑起的金融贸易体系一步步走向崩溃思考:宋朝发行纸币交子的影响有哪些?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②与铜钱兼行,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③缺乏监管,滥发纸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一)中国古代的货币8、元朝——纸币(钞)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元代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时代。结果: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一)中国古代的货币9、明清——白银货币化(1)发展历程:③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①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②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一)中国古代的货币9、明清——白银货币化材料1:明代中期,大明宝钞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材料2:明朝银矿稀缺……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

国内:①宝钞贬值(通货膨胀);②白银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③赋税改革的推动(一条鞭法);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国际: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思考:为什么明清时期会出现“白银货币化”的现象?(一)中国古代的货币9、明清——白银货币化思考: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影响?材料: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①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缓解了通货膨胀;②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③加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世界贸易网络和世界市场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货币1.(2023·浙江高考·5)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2.(全国1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AA(一)中国古代的货币思考: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有何规律?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②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④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⑤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⑥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③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二)中国近代的货币(1)晚清时期,政府开始铸造银元(2)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延续清朝,银元是法定货币1、银元2、法币法币是“法定货币”或“法偿币”的简称,是国民党政府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其强制流通使用的纸币。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1)发行:(二)中国近代的货币材料1: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③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二)中国近代的货币思考:根据材料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积极:①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②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消极:①官僚资本借此聚敛起巨额财富;②为后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埋下了隐患。材料2:在币制改革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了几十年内未曾有过的贸易顺差。材料3: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材料1: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二)中国近代的货币3、金圆券、银圆券(1)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2)概况:

国民党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3)结果:于是,国民党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金圆券◎银圆券(三)中国现代的货币——人民币1、背景:2、过程:(2)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

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1)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共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1)发行:(2)形成法定货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3)形成货币体系:

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三)中国现代的货币——人民币3、作用:◎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中央人民银行①数十年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随着对外开放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三)中国现代的货币——人民币思考:法币很快贬值失败,而人民币能够长期稳定?温铁军:为什么一纸印上图案、头像就能当作一百元去用,那是因为国家以政治强权向这张纸做了赋权。新中国有那么快的经济发展,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货币主权。

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发行;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三)中国现代的货币——人民币思考:【历史纵横】,谈一谈货币能发挥哪些作用?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珠穆朗玛峰图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经济:流通、支付、贮藏、价值尺度、世界货币政治:政治宣传、国家认同、国力体现文化:文化交流、传播与认同民族:民族团结与认同概念解析:发展演变:世界货币体系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牙买加体系1870年至一战1944-1973年1976年至今(一)金本位制1、背景:(1)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2)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确立: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1)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2)各国金币有法定含金量,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3)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币值稳定和汇率的相对稳定。4、特点:19世纪70年代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采用,形成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3、发展:——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4)(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4)5、影响:①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不易贬值;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加强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材料: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础不稳,已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思考:为何到20世纪以英镑为中心金本位制会崩溃?(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870-1914)6、崩溃原因:(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3)一战后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7、崩溃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英镑虽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近半数的世界贸易还由英镑结算,但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英镑地位下降(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1、背景:材料2: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

——《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黄金储备材料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税率……(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1、背景:(1)经济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须建立有效机制,重构秩序;

(3)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2)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4)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建立: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老牌英国不肯轻易放弃自己200年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双方代表见面基本上是“两眼一睁,吵到熄灯”。怀特计划“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3、内容: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宗旨:稳定汇率,短期贷款1945年世界银行(WB)宗旨:长期贷款,技术援助建立国际金融机构确定国际货币制度黄金美元其它国家货币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固定。两大金融金钩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拥有最大的投票权。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4、影响:观点一:它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积极: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制度化、体系化)。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③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局限: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5、瓦解: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知识拓展】特里芬难题(1)1971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名存实亡)(2)1973年,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瓦解)(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1973)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是什么?材料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的支配地位了”材料2: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源源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①体系自身存在缺陷(特里芬难题);②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朝战、越战、滞胀危机);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冲击美国经济霸权;④单一的货币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多元化趋势,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三)牙买加体系1、建立: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2、特征:①黄金非货币化;②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③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1976年至今)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不再以黄金的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