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物理初一上学期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答案:A解析:A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是340mC选项: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但并非绝对。例如,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就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B.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C.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我们能听到远处瀑布的哗哗水声答案:A;C解析:A选项: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能够将结石击碎,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而不是声音具有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巨大的雷声响过,我们发现活动的窗户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这是因为雷声具有能量,能够引起窗户玻璃的振动,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我们能听到远处瀑布的哗哗水声,这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一个例子,我们通过声音获取了瀑布的信息,但并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所以D选项错误。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答案:A;C;D解析:A选项:“响鼓也要重锤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鼓声更响,需要用更大的力去敲击鼓面,使鼓面的振幅增大,从而增大响度。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响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是独特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判断说话者是谁。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隔墙有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隔着墙,声音也能传播过去。这是因为固体(如墙)也能传播声音。所以D选项正确。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C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选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B错误;C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故C正确;D选项: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因为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答案:B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错误;B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C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D选项: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①物体发生振动;②有传声的介质;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因此,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D错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C.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答案:C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C选项: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正确;D选项: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才是7、在平直公路上,甲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乘汽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运动,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甲在前,乙在后,则()A.乙车相对于甲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B.乙车相对于甲车以8m/s的速度匀速运动C.乙车相对于甲车以4m/s的速度做匀加速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以8m/s的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相对运动的概念。A选项:由于甲和乙的运动方向相同,且乙的速度比甲大,所以乙相对于甲的速度就是乙的速度减去甲的速度,即v乙B选项:由A选项分析可知,乙车相对于甲车的速度是4m/sC选项:由A选项分析可知,乙车相对于甲车是匀速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故C错误。D选项:由A选项分析可知,乙车相对于甲车的速度是4m8、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照物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C.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参照物选择的理解。A选项: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只要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故A错误。B选项:参照物的选择并不限于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可以是任何物体,只要符合研究问题的需要。故B错误。C选项: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为了便于研究问题,我们应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故C正确。D选项: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虽然地球是一个常见的参照物,但并不是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参照物。故D错误。9、小明坐在汽车上,汽车匀速向前行驶,小明面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小明看到两边的树木和房屋都向后面退去,这是因为小明选择了__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汽车车厢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答案:汽车(或自己);静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参照物的选择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首先,小明看到两边的树木和房屋都向后面退去,这是因为小明选择了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在参照物的选择下,被研究的物体(树木和房屋)与参照物(汽车或小明自己)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看起来像是树木和房屋在向后退去。其次,如果以汽车车厢为参照物,我们来分析小明的运动状态。由于小明坐在汽车上,他与汽车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即他们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因此,以汽车车厢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为:汽车(或自己);静止。10、下面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听到远处敲打的声音B.将音叉放在水中,音叉发声时激起水花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直接交谈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传播的条件,即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A选项:听到远处敲打的声音,这只是说明了声音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并没有直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无论是在空气中还是其他介质中,声音都有可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将音叉放在水中,音叉发声时激起水花,这是声音的能量使水产生了振动,从而激起了水花。它说明了声音具有能量,但并没有直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直接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即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当宇航员发出声音时,声音无法在月球的真空环境中传播,因此他们无法直接交谈。这个现象直接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这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特性。声呐发出声波,声波在水中传播并遇到鱼群后反射回来,被声呐接收并处理,从而得到鱼群的位置信息。这个过程虽然涉及到了声音的传播,但并没有直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因为题目中并没有涉及到没有介质时声音是否还能传播的情况。所以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D解析:A选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故A错误;B选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B错误;C选项: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D选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食、月食的形成B.水中“月亮”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答案:A;C解析:A选项: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亮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地球上的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地球挡住了太阳沿直线传播到月亮上的光,使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而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选项:水中“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选项:雨后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时,小水滴发生折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答案:3×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基本值。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常量,其值约为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与空气的密度、温度等因素有关,但在常温常压下,其值约为340m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3×1082、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m,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间的距离变为答案:1.6;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左右相反。首先,由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一个身高1.6m的人在镜中的像高也是1.6其次,由于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站在穿衣镜前1m处,那么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1最后,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镜面的距离变为1−0.5=0.5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1.6;1;1。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____;若入射角增大10∘答案:6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特别是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首先,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题目中给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入射角就是90∘−接下来,若入射角增大10∘,那么新的入射角就是60∘+10∘=70∘。由于反射角仍然等于入射角,所以新的反射角也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60∘;20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该原因是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超声波;方向性好;(2)459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超声波的应用以及速度公式的计算。(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的特点,这使得它在探测、定位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超声波。(2)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声音从探测船发出到被接收所经过的总路程。根据速度公式v=st,我们可以得到s=vs=但是,这个距离是声音从探测船发出到障碍物,再从障碍物返回探测船的总距离。因此,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实际距离应该是这个总距离的一半,即:s′5、冬天,从冰箱中拿出一条冻鱼,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后发现,冻鱼身上出现一层较厚的冰壳,剥去冰壳,发现冻鱼身上的冰比以前少了许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答案:冻鱼身上出现一层较厚的冰壳,说明气温低于0∘C,使鱼身上的水凝固,形成冰壳;当冰壳变厚时,鱼身上的冰开始熔化,又由于气温仍低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态变化中的凝固和熔化现象。首先,当冻鱼从冰箱中拿出并放在室内时,由于室内温度低于0∘接着,随着冰壳的增厚,冰壳与鱼体之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0∘C时,冰壳下的冰开始熔化。然而,由于室内温度仍然低于当我们剥去这层增厚的冰壳后,会发现鱼身上的冰比以前少了许多。这是因为剥去的冰壳中包含了部分原本附着在鱼身上的冰,以及这些冰在熔化后重新凝固的部分。而鱼身上剩余的冰则继续处于凝固过程中,但由于室内温度的限制,它们无法完全熔化。综上所述,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在低温环境下,鱼身上的水先凝固成冰壳;随着冰壳的增厚和温度的升高,冰壳下的冰开始熔化但又立即凝固;剥去冰壳后,鱼身上的冰因继续凝固而减少。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第一题题目:小明乘坐的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为L。列车匀速通过桥时,小明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测得共用时t。则列车的速度v为多少?答案:列车的速度v=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当列车完全通过桥时,列车行驶的路程等于列车长度与桥长之和。首先,明确列车行驶的路程:列车从车头上桥开始,到车尾完全离开桥结束,这个过程中列车行驶的总路程s是列车长度L与桥长L之和,即s=接着,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st,将已知的路程sv=所以,列车的速度v为2L第二题
题目:一列火车以20m/s(1)火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2)火车行驶1m(3)功率是多大?【分析】
(1)火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2)根据s=vt(3)根据P=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功、功率的计算,要注意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解答】
(1)因为火车匀速行驶,所以火车受到的阻力:f=(2)火车行驶的距离:s=vt(3)火车的功率:P=答:(1)火车受到的阻力是3×(2)火车行驶1min(3)功率是6×五、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第一题题目:在江西省南昌市某初中物理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两个同学分别手持一根金属棒的两端,并将金属棒置于一个通电螺线管中(假设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不变)。当改变螺线管中电流的大小时,老师观察到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也发生了变化。(1)请解释为什么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2)如果电流增大,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答案:(1)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是因为通电螺线管产生了磁场,而金属棒(在这个情境下可以视为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当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改变时,其产生的磁场强弱也会相应变化,从而改变了对金属棒(及手持金属棒的同学)的作用力,导致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2)如果电流增大,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会减小。原因是:根据安培力(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性质,当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增大时,其产生的磁场强度也会增大。由于金属棒(视为导体)与磁场方向垂直(或有一定夹角),根据左手定则(或相关电磁学原理),金属棒将受到一个指向螺线管中心方向的力。因此,两个同学会因为这个力的作用而相互靠近,即他们之间的距离会减小。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安培力)以及左手定则的应用。通过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大小,可以观察到磁场对金属棒(及手持金属棒的同学)产生的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理解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在解答过程中,需要明确磁场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准确应用左手定则来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第二题题目: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到海边游玩,爸爸驾车匀速向海边行驶,小明坐在车内发现,海边道路两旁的树木离他越来越远,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汽车B.树木C.地面D.海边建筑物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参照物的选择以及相对运动的概念。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代理服务合同定制
- 工业气体订购协议详解
- 互联网广告发布合同
- 肉禽购销协议格式
-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法律咨询
- 物资采购合同评审表
- 动画制作招标文件
- 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纠纷处理
- 2024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农业科研成果与农民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试卷
- 医院标识标牌采购投标方案
- 动火作业审批表
- 《智能电表介绍》课件
-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单元提升卷(含答案)
- 16PF人格测试量表
-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 沪教版-三年级上-作文-菊花电子教案课件
- 综合布线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中学英语短剧表演之评价表
- 消化内镜中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 2020版: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