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比较研究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六要素模型、CIPO模型以及平衡计分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构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伞状模型,并对伞状模型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以更好地指导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以伞状模型为指导,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因素分解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经验赋权法等研究方法完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制定及指标赋权。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基础教育信息化无疑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内部特征和外部变化的重要标尺,评价和比较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对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必要信息,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研究几类典型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将构建更适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模型,并设计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检验各级指标项,确定指标权重。一、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十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克卢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法、信息化综合指数法和区域信息化评价法等,我国国内文献、期刊等收录较多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的典型模型有六要素模型、CIPO模型以及平衡计分卡模型等。(一)六要素模型教育信息化六要素模型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分析评价框架,包括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与标准、信息技术与产业,如图1所示。图1六要素模型总结六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六要素模型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作用比较显著,但由于它并没有考虑到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和产出,因此它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模型。(二)CIPO模型CIPO模型是国内学者黄荣怀等在“六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四层分析模型——语境(context)、投入(input)、过程(process)、产出(outcome),如图2所示。图2CIPO模型该模型是六要素模型的扩展,它将语境纳入到教育信息化分析框架;将“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为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把促进“教育学的变革”、“学校变革”和“教育的变革”定义为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三个方向;将原来六要素模型中缺乏的产出分析定义为对教育信息化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分析。该模型提出了目前进行教育信息化评价,特别是在构建指标体系中应该提出注意的四大方面问题,但它仍然没解决如何量化教育信息化价值的问题。(三)平衡计分卡模型平衡计分卡模型是以卡普兰(Kaplan,1996)创建的。该模型从ICT与教育目标间的关系出发,将ICT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进行关联,创建适合于绝大多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通用型ICT平衡计分卡,如图3所示。图3平衡计分卡模型综合分析以上教育信息化常用的评价模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1.从构建方面来讲,六要素模型以一个封闭圆环作为模型基底,将三个基础性且相互联系的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置于中心,另外三个高层要素(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与标准、信息技术与产业)环绕在其周围,以保证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工作顺利高效开展。CIPO模型则采用以一点为圆心,向四周发散的辐射状圆形作为模型图样,很好地突出了处于信息化建设核心地位的创新与改革,也将各个要素的分析要点列入其中,以供后来的研究者参考;平衡计分卡模型将四个要素分别从视角、使命和目标三个维度作出解释,经过改良后应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2.从功效方面来讲,六要素模型没有考虑到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和产出,因此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价模型;CIPO模型主要提出了在设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如何量化教育信息化价值的问题;平衡计分卡模型则是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工具,运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领域,从不同视角切入,解决教育信息化的评价问题,没有提供具有可执行性的指标,必须经过改良才能运用于具体的教育领域。3.从应用方面来讲,三个模型互相补充,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评价贡献三个方面都为教育信息化的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综上三点所述,可以对应地得出,在构建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时要做到以下三点:1.模型功效要全面具体,彰显个性;2.模型构建要外层闭合,内部统一;3.模型应用要简便易行,重点突出。结合以上三个原则,笔者在深入分析大量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基础教育的特点,构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伞状模型,如下图4所示。图4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伞状模型(四)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伞状模型伞本身是天气阴晴雨雪的一种度量工具,这与评价工作对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度量不谋而合,它是一种外形闭合,内部结构高度统一的工具,伞柄、伞骨、伞面或者是开关,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伞本身的效用也就消失了,从这个方面来讲,伞这种构造很适合用于评价领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各要素互相独立却又相互依赖的特点。1.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战略地位是整个模型的中心根基,因为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基础教育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和全局问题。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信息跨时空流动的载体,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是否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因而,基础设施是反映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3.校园网络建设把校园网络建设单独作为一项考虑,是因为网络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信息化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展现,其核心就是组建并发展数字化校园,全方位创造一个数字网络环境。4.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是衡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的核心指标。5.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直接目的,具备了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这些基础条件之后,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便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角,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应用这一环节。6.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将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作为单独的一项内容提出,主要是基于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估的考虑,由于地域、经费、人才等因素的局限,不同的地区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立与否以及平台的功能高低都有不同,这也成为制约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从这个因素值的高低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层级差距,也为信息化管理部门提供一个信息化建设规划依据,保证全国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均衡分布。7.师资建设教育信息化,人才要先行。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对施教者来说,教育信息化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形成于教师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应用。8.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培养主要体现于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具备正确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9.信息化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制约因素。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依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本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各项管理规划制度,才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规范化、秩序化,也才能推动教育信息化健康向前发展。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指标体系的建立整套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是根据对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评价准则或评价维度,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的伞状模型,遵循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用因素分解法等典型指标设计方法,不断细化、分解每一类评价准则,得出指标体系各级指标项的粗稿。之后,运用逻辑论证法和调查统计法对初拟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并用德尔菲法组织专家对各级的每一个指标项进行检验,直至其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如下表1所示。表1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校园网络建设A(10)校园网性能A1(2)校园网技术应用A11(1)校园网安全保障A12(1)校园网络覆盖A2(2)校园互联网带宽A21(1)主干、桌面及无线网络建设A22(1)网络衔接A3(2)本城市内中小学校通过光纤等各种通信链路所实现的校际网络互通情况A31(1)本校与市级职业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以及各学校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A32(1)校园门户网站建设A4(2)网站内容丰富程度A41(0.5)网站功能结构A42(1)网站可读性及交互性A43(0.5)网站与各信息系统平台的兼容性A5(2)各信息系统平台在校园网内的运行情况A51(1)校园网的技术更新A52(1)基础设施建设B(9.5)人机比B1(3)学生人机比B11(1)教师人机比B12(1)行政人员人机比B13(1)机房建设B2(3)专业机房及公共机房的比例B21(1)中心机房建设B22(1)机房的使用及其维护B23(1)多媒体网络教室B3(3.5)多媒体教室占学校教室的比例B31(1.5)多媒体教室配置B32(1)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及管理维护B33(1)一卡通工程建设C(10)校园一卡通信息平台建设C1(5)实现智能管理的校园一卡通信息平台是否建成C11(5)校园一卡通智能管理应用水平C2(5)通过校园一卡通信息平台实现校园智能管理的进展程度C21(5)智慧教室建设D(10)智慧教室建设情况D1(2)是否建有智慧教室D11(2)智慧教室功能D2(3)智慧教室的功能丰富程度D21(3)智慧教室使用情况D3(5)智慧教室的使用频率D31(3)智慧教室投入使用的效果D32(2)数字化创新实验室E(13.5)数字化创新实验室的使用频率E1(5)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开放程度E2(5)实验室的开放时间E21(2)多媒体实验实训资源共享程度E22(3)参训学生覆盖面E3(3.5)参训学生覆盖面大小E31(2)参训学生资格要求E32(1.5)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建设F(16)远程教育系统F1(4)远程教育设施完备情况F11(2)接受远程教育学生数量比例F12(2)数字化资源系统F2(3)数字化资源系统的功能F21(1.5)数字化资源系统的应用水平F22(1.5)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F3(2)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功能F31(1)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应用水平F32(1)教学办公自动化系统F4(2)办公自动化系统覆盖学校各部门工作的范围F41(1)教学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水平F42(1)教务管理系统F5(2)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F51(1)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F52(1)数字化图书馆F6(3)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开发情况F61(1)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F62(1)数字化图书馆功能F63(1)师资建设G(10.5)教师信息化技能G1(3.5)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普及率G11(2)教师信息化技能总体水平G12(1.5)教学方式信息化G2(4)教师备课信息化水平G21(1)教师授课信息化水平G22(1)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后辅导的水平G23(1)教师对教学方式信息化的满意度G24(1)信息技术专业教师G3(1)信息技术课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G31(1)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G4(2)培训方案G41(0.5)培训条件G42(0.5)培训管理G43(0.5)培训效果G44(0.5)学生培养H(10)学生信息化技能H1(5)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普及率H11(3)学生信息化技能的总体水平H12(2)学生的信息化意识H2(5)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意识H21(1.5)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程度H22(1.5)学生对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注度H23(1)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开发中的参与度H24(1)信息资源建设I(10.5)各学科知识数据库I1(4.5)学科知识数据库拥有率I11(1.5)学科知识数据库的内容丰富程度I12(1.5)学科知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I13(1.5)网上教学资源数据库I2(4)教学素材资源数据库建设I21(2)网上教学案例数据库建设I22(2)资源目录索引I3(2)索引导航的清晰性I31(1)索引链接的准确性I32(1)以上指标体系以伞状模型为依托,同时经过多轮调查检验,减少定性指标,增加定量指标,合并重复指标,突出重点指标,不仅具有实用性、典型性,还能突出区域性的重要特征。(二)指标权重的确定所有指标项经过筛选确定后,必须思考每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即所谓将指标赋权值。给指标赋权重的方法很多,有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秩和运算法等统计方法,以及经验赋权法。由于本文设计的指标体系指标项数量较多,专家和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主要采用专家咨询法对一级指标项赋权,用经验赋权法对二级、三级指标项赋权,过程中出现有异议的环节再咨询专家进行修改。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评价,主要还是集中在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等基础性建设方面。三、结论本文在对比研究典型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更适合于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的伞状模型,并建立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经验赋权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公务员考试西安市阎良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冲刺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第二学期图书室工作计划
- Unit 2 Be sporty,be healthy Integrated skills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译林版(2020)必修第二册
- 2025年秋季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模板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设计专属挂饰三维模型》说课稿
- 2025幼儿园中班月工作计划表
- Unit 2 Section A 3a-3c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小学校务工作计划
- 2025年春季幼儿园开学计划范文
- 2025年月班主任工作计划
-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对照)全套
- 银行反恐应急预案及方案
- 关于推某某同志担任教育系统实职领导职务的报告(职务晋升)
- 202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 Exchange配置与规划方案专项方案V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新生儿腭裂护理查房课件
-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数学含答案(2023-20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