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_第1页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_第2页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_第3页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_第4页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重庆市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第一章法理学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一、法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一)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统治阶级(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二)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规范性具体体现在: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⑴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⑵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⑶其生效期间法能够反复适用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制定、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两种主要方式。国家认可而形成的法,是不成文法。其最主要是习惯法,认可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法律权威指法的不可违抗性。(三)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为标准分为国际法与国内法。2、根据法的创制形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3、根据法的效力、内容与制定程序为标准划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本法,即宪法,是指一个国家中,规定国家的最根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制定修改需要特别的程序。4、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特别法是指对于特定的人和事,在特定的地区、时间内有效的法律。5、根据法所规定内容的不同为标准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四)法治:1、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理性的办事原则、民主的法治模式(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宏观的治国方略2、基本精神:良法之本、法律至上、权利本位(:国家权利的行使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目的,源于公民权利;法律应该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终极价值;法律义务的设定以是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目的。)(五)法的价值:秩序、正义、自由二、权利和义务:(一)定义:1、权利:法律对权利主体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义务:法律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2、关系:⑴权力来源于权利⑵权力服务权利⑶权利制约权力3、分类:⑴存在形态: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⑵所体现的社会内容重要程度(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基本权利和义务、普通权利和义务⑶对人们的效力范围:一般权利和义务、特殊权利和义务⑷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⑸主体: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⑹因果关系:第一性权利和义务、第二性权利和义务三、法律关系:(一)定义: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二)特征:1、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三)分类:平向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四)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1、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法人是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五)客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共同指向的对象。种类: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六)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条件: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直接的前提条件,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1、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⑴法律事件是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⑵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包括直接意义上的作为和不作为。四、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1、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什么形式的法的问题;明确那些法的效力的高低;立法者采取适当法的形式调整一些社会关系;明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办案依据有哪些。五、法律体系: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是由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程序法等基本法律部门构成。第二节法治理论一、法治的含义:(一)定义: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是以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二)特征: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2、法治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制度模式3、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4、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二、法治的基本精神:1、良法之治2、法律至上: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3、权利本位:国家权力源于公民权利,权利本位,即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法治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民的利益、公民的权利。第三节法的运行一、立法:(一)立法与立法体制:1、立法: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2、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一个立法体系,制定法律。⑴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⑵行政法规和制定部门规章: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审计署⑶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⑷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条件:包全国人大常委会后批准生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⑸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⑹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⑺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二)立法程序: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立法程序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律。(三)普通法案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案,过半数通过。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四)法律的效力:影响法律效力层次因素:制定主体、制定时间、适用范围。1、空间上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除有特别规定外,一经公布施行,就在我国全部领域内发生效力。地方政权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只在所辖的地区内生效。2、时间上的效力:⑴法的生效问题:通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但有的法本身就规定了生效日期⑵法的失效问题:通常有明示与默示二种形式。终止情况:A新法取代旧法,旧法自然失效;B有的法完成自身规定的任务后失效;C由有关机关发布宣告废止法律的专门法律文件;D法本身规定了失效的时间,该法届期自动失效。⑶法的溯及力,是指该项法律公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或者行为,是否适用该项法律的问题。我国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情况: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3、对人的效力:原则:结合主义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般适用中国的法律,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二、执法: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活动,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把握四点基本内容:行政执法的主体即行政执法的实施机关,必须是法定的具有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执法的依据,只能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和颁行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多样性和等级性;行政执法的性质即行政执法本身的属性问题,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从而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一)执法的特征:主动性、广泛性、具体性、单方性、强制性。(二)执法的原则:1、行政法治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包括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3、行政效率原则:具体贯彻和实现,包括:时效限制的规定;行为方式的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规定;简易程序的适用。三、司法(法律适用或者司法适用):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违宪案件的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一)司法的特征:中立性、权威性:主体: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被动性、独立性: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预。(二)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三)司法的基本原则:1、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⑴含义:①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的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均无权行使司法权;②司法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干涉;③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必须准确地适用法律。⑵要求:①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②要处理好司法机关和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司法机关内部上下级间的领导监督关系。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四、法律监督:(一)定义:狭义: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制运作过程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和督促广义:一切国家机关、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大的全部运行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和督促。(二)构成:法律监督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对象、法律监督的内容、法律监督的依据、法律监督的方式。(三)分类:⑴主体:①国家监督:由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的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A特点:法定性、严格程序性、直接效力性。B依具体实施监督的机关不同,国家监督:权力机关监督(指人大所进行的监督,它在国家监督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形式有两种,即法律上的监督和工作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两类,即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包括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两种))、司法机关的监督。②社会监督⑵对象:国家机关、其他社会关系⑶内容:合法性监督、合理性监督⑷主体与对象所处地位和相互关系:纵向监督、横向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⑸所处阶段:事前监督、事中(日常)监督、事后监督五、法律解释:(一)对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宪法、法律、法规。法律解释的主体是特指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二)性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三)法律解释的必要性:1、能成为具体行为的规范标准;2、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3、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才能趋于完善。(四)实际运行过程可以分为1、立法解释2、行政解释3、司法解释:审判解释,检察解释,审判、检察联合解释。我国法定的法律解释体制从总体上看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分工配合体制。(五)按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分:正式解释(法定解释)、非正式解释(学理解释)第四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一、法律责任:(一)1、含义: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责任是对法律权利的救济措施。2、特点:⑴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⑵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⑶法律责任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⑷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二)违法行为及产生法律责任的其他原因:1、定义:违法是指违反现行法的规定从而侵犯了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广义:是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狭义:也称一般侵权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为和行政侵权行为等。2、其他原因:⑴违约行为:产生民事法律责任的重要原因。⑵法律规定(三)目的与功能:1、目的主要是保障法律上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从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使得受损的权利得到恢复或补救,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2、法律责任的功能:惩罚功能、救济功能、预防功能。(四)法律责任与权力、权力义务的关系:1、法律责任与权力的关系:2、与法定权力义务的关系:(五)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1、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A特点:刑事责任是犯罪人向国家所负的一种责任;刑事法律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法律依据;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责任,因而是所有法律责任中最来历的一种;刑事责任通常是一种个人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实施犯罪行为者本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由民法规定的对民事违法行为人所采取的一种以恢复被损害的权利为目的,并与一定的民事制裁措施相联系的国家强制形式。A特征:民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违反了民事义务;民事责任以财产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性责任为辅;民事责任是一种补偿性责任;民事责任是相对性的责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责任。B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更换/重做、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3、行政责任:因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的特点:承担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行政责任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在通常情况下,行政责任实行过错推定的方法;由于行政违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多样化。4、违宪责任:(六)法律责任归责的基本原则:1、责任法定原则2、公正原则:⑴公正包括实质公正和形式公正。3、效益原则(七)法律责任的免除,亦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的免除有下列几种情况:时效免责,不诉及和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因履行不能而免责。二、法律制裁:1、定义:制裁的一种,是特定国家机关对责任主体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是法律责任的被动实现方式。2、特点:⑴法律制裁以法律责任为前提,是追究法律责任的直接后果。⑵法律制裁的主体是法律规定或授权的国家机关,其他任何组织或公民个人均无权实施法律制裁。⑶法律制裁的承受者是法律责任的承担者,但法律责任不等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⑷法律制裁的客体,即法律制裁所指向的对象可以是人身、财产、权益、名誉等。⑸法律制裁必须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进行,具有严肃性和严格性。3、种类:⑴刑事制裁:⑵民事制裁:民事制裁与刑事制裁的区别:制裁目的不同,刑事制裁旨在预防犯罪,民事制裁的目的主要是补救被害人的损失;程序不同,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起公诉,而民事制裁一般要由被侵害人主动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方式上,刑事制裁以剥夺或限制自由为重要内容,民事制裁则主要是对受害人的财产补偿。⑶行政制裁:种类:行政处罚、劳动教养、行政处分。⑷违宪制裁:主要方式是撤销同宪法相抵触的法律和法规,罢免国家机关的领导成员。违宪制裁是具有最高政治权威的法律制裁。第二章宪法学第一节宪法的基本理论一、宪法的特征、本质和历史沿革:(一)概念和特征:1、概念: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2、基本特征:⑴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⑵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不同: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⑶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的阶级本质:1、宪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和总结2、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3、宪法随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⑴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影响宪法内容的重要因素。⑶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三)新中国的历史沿革: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国家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改。分别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1、将政治、物质、精神文明写入宪法2、完善土地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3、增加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四)宪法的分类:1、按照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詹姆斯·布赖斯宪法的最早分类。)⑴成文宪法是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也称为制定宪法。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成文宪法形式。美国是最早采用成文宪法的国家。⑵不成文宪法是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汇集宪法。英国是最典型的不成文宪法国家。2、按照宪法有无严格的创制机关和程序,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⑴刚性宪法修改的机关有三种情况: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是特别成立的机关;程序严于一般的立法程序;机关与程序均不同于普通法律。美、日、中等国现行宪法即是刚性宪法。⑵柔性宪法是指由普通立法机关以一般立法程序修改的宪法。英国是实行柔性宪法的典型国家。3、按照制宪机关或主体的不同: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世界上最古老并仍生效的钦定宪法是1814年制定的挪威王国宪法。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都属于钦定宪法。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或国王与国民或国民代表机关协商制定的宪法。它往往产生于议会君主制国家。民定宪法是成文宪法的最早形式。1908年9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五)宪法的形式: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宪法典及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最主要渊源形式、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二、宪法的基本原则:1、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上升为宪法的基本原则,首先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2、基本人权原则:人权三阶段: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言论、信仰的⑵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经济、社会、文化⑶二战后反殖民主义:民族自决权、和平权、发展权、国际集体人权、自然资源永生主权。3、法治原则:法治的核心思想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禁止对具有同样情形的组织或者个人的歧视。4、权力制约的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第二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概念: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公民与人民的区别:1、性质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公民与国籍相关,是宪法权利和人权的直接主体,人民则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在当代社会的人民是权力的直接主体,更具有政治学和宪政学的意义。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义务4、概念范畴不同,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概念,是自然人个人的非集合概念,表明了作为个体的公民在一国法律关系中的宪法和法律地位;人民所表达的往往是群体概念,是自然人群体的集合,反映了当代社会国家权力的唯一源泉和归宿。二、公民的基本权利: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人身权利:公民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剥夺、限制自由;不被非法搜查身体。5、社会经济权利:年满十八周岁的我国公民都一律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6、文化教育权利7、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的保护8、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三、公民的基本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2、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3、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⑴相关法律: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⑵具体规定:对服兵役的限制性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对被羁押的人不征集服兵役;因身体条件不适合的免服兵役;对全日制学生和是家庭唯一劳动力的人实行缓征。(3)服兵役义务的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军训;承担优抚费4、依法纳税。第三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一)国体:国家的根本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和阶级内容,也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亦即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哪个阶级居于统治地位,联合哪些阶级去统治哪些阶级。国体体现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涵。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二)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实现自己的统治。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国家结构形式:(一)类型:即单一制和联邦制。1、单一制的特点: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只有一个中央国家机关体系;每个公民只有一个国籍;各组成单位均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而不能不要把中央独立;各组成单位的权力源于中央以法律形式的授予;中央政府是唯一能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主体。2、联邦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邦组成单位所结成的联盟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二)决定和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民族、经济、地理、历史。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我国单一制特点:地方自治制度,中央和地方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与中央平等的地位;为处理多民族的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自治权;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了特别行政区,允许特别行政区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这就决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坐标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2、主要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组织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项,选举和罢免中央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等职权。3、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的代表,少数名族代表,基层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性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2、主要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部分补充或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任命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合法性,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3、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法律地位: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2、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3、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三、国务院:1、性质、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2、领导体制: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3、主要职权:⑴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⑵提出议案四、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五、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一)人民法院:1、性质地位: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即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审判权,其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2、组织系统: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主要是指军事法院。(二)人民检察院:1、性质地位: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干涉。2、组织系统:设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的国家检察院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六、地方机关:(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大设立常务委员会。(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2、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他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发布决定和命令。(四)居民委员会和村名委员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不属于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对居民或村民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三章主要实体法第一节刑法一、刑法的基本原则:1、定义: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处以罪犯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2、特征:特定性;广泛性;严厉性;补充性;保障性。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的灵魂与核心,是刑法的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一)罪刑法定原则:1、基本要求:⑴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⑵实定化,即对于什么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⑶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罪行相当原则(四)任务:惩罚犯罪分子、准确应用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二、犯罪及犯罪构成:(一)犯罪:指一切严重危害社会,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1、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二)犯罪构成: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1、犯罪的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2、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⑴危害行为,危害行为分为两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作为与不作为。⑵危害结果;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3、犯罪主体: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自然人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自然人;⑵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A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满14周岁的人一概不负刑事责任。B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4、犯罪的主观方面: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或犯罪过失是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⑴犯罪故意,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⑵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三、共同犯罪和单位犯罪:(一)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1、具备以下条件:⑴主体条件,即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⑵客观条件,即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⑶主观条件,即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或者双方均为过失的,不构成共同犯罪。2、分类: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种。⑴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领导作用的共同犯罪人。主犯包括以下三类: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⑵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共同犯罪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⑶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共同犯罪人,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⑷教唆犯是指唆使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犯罪意图的共同犯罪人,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对于教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行的,对教唆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二)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1、特征:⑴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⑵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基本上是故意,在单位故意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动机;⑶单位犯罪在客观上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犯罪。⑷单位犯罪必须是法律有规定的才能构成。特点在于:这种犯罪行为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客观上的重要区别。四、基本犯罪类型和职务犯罪:(一)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按照同类客体划分,犯罪共分为10大类,分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二)职务犯罪:1、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使用公私财物的行为。包括:⑴贪污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受企业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⑵挪用公款罪、⑶受贿罪、⑷行贿罪、⑸向单位行贿罪、⑹介绍贿赂罪、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⑻隐瞒不报境外存款罪、⑼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罪2、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亵渎职权、职务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徇私枉法罪。五、刑法:(一)概念: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来历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1、特征:严厉性;特定性;法定性;单一性。2、特征表现:广泛性、严厉性、特定性、补充性、保障性(二)种类:简称刑种,是指刑法规定的各种刑罚方法。我国刑法共规定了9种具体的刑种,其中包括5种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死刑;4种附加刑,即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1、主刑是指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一个罪行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也不能在附加刑独立适用时再适用主刑。⑴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担限制其一定自由,让其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原居住地或原单位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一般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⑵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予以监禁的一种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一般为1月以上6个月以下。⑶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⑷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刑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犯罪和审判时未满18岁的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审判时已满75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和死刑缓期执行,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在二年缓期考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的,两年考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选型。2、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附加刑包括四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与管制期限相同,对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人适用、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第二节行政法一、行政法概述(一)概念: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体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等组成。(二)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效率原则。二、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一)法律关系:(二)行政主体和行政当事人: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4、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三)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主要包括:公民、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等,不具有资格的其他组织、外国组织和个人。(四)行政法调整的对象:行政关系、行政监督关系三、行政行为:(一)概述:1、概念: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的各种行为。构成要件:主体要件、公务要件、法律后果要件2、主要特征:国家强制性、自由量裁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行性、无偿性。(二)效力和分类:1、法律效力:拘束力、公定力、确定力、执行力。2、分类:对象是否特定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三)主要的行政行为有:1、行政立法2、行政许可“⑴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⑵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⑷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⑹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⑺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可延长10日,告知理由)作出行政许可决定。⑻许可证一经行政机关颁发即具有法律效力⑼申请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提出⑽不计算期限事项: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专家评审3、行政没收4、行政确认5、行政强制:⑴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⑵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⑶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⑸行政强制措施由行政机关和申请人民法院实施执行,也可自行依法执行。⑹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⑺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24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⑻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6、行政处罚:⑴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罚、责令停产停业;:行为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能力罚、行政拘留:人身自由罚、其他行政处罚⑵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场收缴罚款: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⑶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⑷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⑸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⑹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满14周岁的人、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危害后果。⑺公开制度:告知制度、听证制度、听取意见制度、表明身份制度⑻地方性法规可设定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四)行政给付形式包括:优待、安置、救济金、社会福利、生活补助费四、行政复议:(一)概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方发生争议,1、特点:行政性、监督性、严格的程序性、救济性。(二)范围: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行为:对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2、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对决定、命令、奖惩、任免不服的、对民事纠纷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事项(三)行政复议的管辖:对县级部门行政行为不服的,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对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政行为不服的由原作出机关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四)行政复议的程序:申请——受理(60之日内做出决定)——审理——决定。五、行政赔偿制度:(一)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依法必须承担的赔偿责任。(二)范围: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人身权及财产权、受害人有获得赔偿的权利。(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1、请求人:受害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受害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有抚养关系的亲属等有权以请求人的身份要求赔偿。若受害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2、义务机关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四)程序:1、递交赔偿申请书(申请书包括受害人姓名、性别、年龄和工作情况等;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年、月、日)2、进行赔偿。3、申请的年、月、日(五)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以赔偿现金为主要方式还有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计算标准以国务院规定为准。第三节民法一、概述:(一)概念、特征和原则:1、概念:有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⑴形式民法是指民法典,按一定逻辑顺序编撰的民事规范体系。⑵实质民法是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民法典和各种民事单行法。⑶民法调整的对象: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民法的基本特征:反映商品紧急活动的客观要求;调整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调整关系为财产和人身关系;是调整平等主体财产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总和。3、民法的基本原则: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自由公平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二)民事主体:1、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第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公民和16周岁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主要来源);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的精神病人);第三;无民事行为人(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其行为的精神病人)。2、法人:是指享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能以自己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成立的条件:依法成立;有财产和经费;有名称、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发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应当以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三)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1、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⑴特征:第一,是一种合法行为;第二,是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作为要素;第三,能够实现行为人所预期的民事法律效果。⑵成立的条件:第一,实质条件:行为人具备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二,形式条件:口头形式;书面形式;默示形式。2、代理:是指代理人于代理权限内,以本人(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相对人)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本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分为法定代理(监护人)、委托代理(被代理人委托)、指定代理(法院指定)。(四)民事客体: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对象。1、特征:有益性、客观性、法定性。2、种类:物、其他财产、行为、智力成果、人身权利。3、物:⑴特征:人身之外;为人力所实际控制;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独立成一体的有体物。⑵分类:动产和不动产;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主物和从物;原物与孳息(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二、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一)类型:1、人格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名称权(法人)、肖像权、名誉权(自然人和法人)、隐私权。2、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特定身份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包括亲属权、配偶权、荣誉权(公民和法人)。三、物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一)物权:指民事主体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的物、享受其权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1、特征:外人不的侵犯;是物不是行为和精神财富;内容是管理和支配;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具有追击权和优先权;物权保护广泛。2、类型有⑴自物权(自己的物品依法进行支配)和他物权(享有他人某一特定方面或特定期间的物品支配权)⑵用益物权:如土地使用权;担保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3、基本原则: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公示原则;物权优先原则。4、效力: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二)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修改权、发行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作者终生和死后50年)、发现权、发明权、科技成果权、专利与商标权(不予以专利情况:疾病的治疗方法、智力活动的方法、科学发现)。(三)继承权:1、概述:⑴含义:是指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遗嘱的指定,享有的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⑵原则:男女平等;养老有序、团结互助;权利和义务相一致⑶遗产2、遗嘱有效的必备条件: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行为能力;必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遗嘱不得取消或减少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以及未出生的胎儿对遗产应继承的份额;必须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立遗嘱。3、立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4、继承人的顺序是:第一继承人:配偶、子女(养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尽量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权纠纷提起公诉的期限为2年;继承人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四、合同:(一)概念和特征:1、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2、特征:自愿;平等;特定民事权利义务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行为;债权债务关系;内容合法。(二)合同的订立:1、步骤:⑴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⑵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2、合同的形式主要有: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3、合同的条款包括:当事人姓名和住所、合同的标的、质量和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4、原则:合法、公正、诚实信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三)合同的效力:1、合同生效的要件有: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形式符合法律规定2、无效情形:欺诈和胁迫;恶意串通,损害国家等利益;非法目的;违反强制性规定3、可变更后可撤销:重大误解;显示公平;违背真实意思4、效力未定:限制民事能力人;无权代理人;无处处分他人财产(四)合同履行的内容:主体、标的、地点、期限、方式、费用(五)合同的变更的主要条件:原意存在有效合同关系;合同内容发生改变;合同变更;合同内容变更符合法律规定。合同的转让:已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转让符合法定程序;符合当事人与第三者的协议;转让合法和公共利益。(六)合同终止:债务已履行;合同解除;债务相抵消;债务人依法将标的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同归一人;其他的法定情形。合同的解除:不可抗力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履行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一方延迟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一方延迟履行经催告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七)担保: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民事责任及抗辩理由:(一)概念:(二)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故意、过失);无过错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三)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约责任构成要件:存在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害后果;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违约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2、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四)侵权责任承担的方式: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违反合同的赔偿方式:赔偿损失;违约金;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五)免责理由:1、民事责任免责理由: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合同中的免责条款。2、侵权责任抗辩事由主要包括: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过错;受害人同意。第四节经济法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指由国家指定的明确禁止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不正当的,侵害社会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牟取非法利益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行为是违法行为;侵害旳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2、不正当行为包括:假商标、公用企业排他性经营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商业秘密、低于成本销售、搭售附加不合理条件、违法有奖销售、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串通招投标、政府滥用行政限制竞争。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为消费者权益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适用范围: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要守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某些问题未作规定时,经营者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资料。(二)消费者权利和经营者义务:1、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2、义务:约定履行义务;接受消费者监督;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表明真实名称和标记;出具购货凭证;保证商品质量;履行三包责任;进行公平合理交易;不侵害消费者人格。三、产品质量法(一)概念;是调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产品质量法适应的主体有: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消费者;受害者;产品责任主体。客体是产品。(二)1、生产者产品质量的作为义务:符合内在质量要求;包装标识符合要求;特殊产品包装符合要求。生产者产品质量的不作为义务: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不得伪造产地、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标志、名优标志;不得参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充合格。2、销售者作为义务: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进货后采取措施保证产品质量;销售的产品标识符合规定。销售者不作为义务:不得销售失效、变质产品;不得伪造产地、厂名厂址;不得伪造或者冒用标志、名优标志;不得参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充合格。四、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一)劳动法:1、概念: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适用范围:国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按规定应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组织(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国家不拨款的事业组织)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⑴平等就业、择业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权利;安全卫生保护权利;职业培训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利;劳动争议处理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⑵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章;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4、劳动合同:⑴概念: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⑵原则:合法、平等。⑶条款包括:⑴法定条款: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双方的义务和权利。⑵约定条款:自愿协商⑷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是: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个阶段。⑸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⑹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⑺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⑻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⑼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5、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⑽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二)社会保障法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和有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与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1、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2、使用的范围: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3、包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五、经济法还包括《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金融法》、《财政法》、《税法》。第五节商法一、公司法:(一)概念:是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以及其他对外对内关系的法律总称。(二)有限责任公司:有一定人数股东组成的,股东一起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1、设立的条件: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制定公司章程;有名称和组织机构;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条件。2、组织机构:股东会(全体股东组成)、董事会(业务执行机构经营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三)股份有限公司:指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1、设立和机构与有限责任公司相同。2、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募集设立3、组织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合并、分离、破产、解散。(五)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行政规章法律;社会公德,接受公众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商业道德和诚实守信。1、所调整的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二、我国的企业法律制度:(一)国有企业法:调整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行厂长负责制。(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关于集体企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2、集体企业的设立与国有企业相似,管理实行民主管理,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三)合伙企业:依照合伙企业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盈利性组织。(四)个人独资企业是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有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个人所有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主体。其管理可有自己,也可委托他人。(五)外商投资企业是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外国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外国投资者独资企业。其形式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独资三种形式,统称三资企业。三、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切法律规范总和。(一)概述:1、保险特征:自愿性、有偿性、互助性、损益性。2、保险法特点:社会性、技术性、强制性、国际性(二)保险合同:1、概念2、特征:双务有偿、要式、符合、保障性、诚信3、分类:四、票据法:规定票据种类、签发、转让及票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的法律规范总和。其特征有:强制性、技术性、国际统一性。第四章主要程序法第一节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概述:(一)定义:是指国家确认的,规范执法、司法机关和诉讼机关参与人诉讼行为的法律规范总和。(二)基本原则:1、侦查、检查、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即:公安局负责侦查、检查院负责监督检查、法院负责审判)2、各民族有权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原则;3、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4、未经法院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5、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的原则;6、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7、外国人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原则。8、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9、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原则10、具有法定情形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二、基本制度:(一)回避制度:指侦查、检查、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处理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六类人员: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二)辩护制度: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及其委托或被指定的辩护人,为了维护合法权益,针对诉讼依法进行辩解和反驳的一种诉讼活动。1、辩护人的范围:⑴可以担任人员: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或者亲友。2、种类有自行辩护、委托辩护、指定辩护三种。(三)刑事代理制度: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诉讼代理人接受特定诉讼参与人的委托,已被代理人的名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为维护其合法权益所进行的诉讼活动。1、代理人的范围与辩护人范围相同。2、代理的种类有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委托,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的委托,接受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被告人的委托,接受申诉人的委托四种。三、基本程序: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一)侦查:1、权属:侦查由公安机关(普通案件)、检察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犯罪)在办案过程中,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2、主要任务:⑴发现和收集有关案件的证据:【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1、基本特征应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2、种类有视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⑵查明犯罪事实⑶确定犯罪嫌疑人(二)起诉:由国家机关或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进行审判。1、刑事起诉分为自诉和公诉两种2、自诉是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行向法院起诉。3、公诉是检察院代表国家请求法院审判指控被告人的行为。(三)审判:人民法院对于刑事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且做出裁判的活动。审判程序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1、第一审程序:初次审理并作出裁判。第一审普通程序1个月内审结,不得超过1个半月。特殊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1个月。第一审简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简化,应当在20天内审结。2、第二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程序。第一审判决上诉、抗诉时间是10日,第一审裁定上诉、抗诉时间是5日,第二审应在1个月内审结,延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特殊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1个月。3、死刑复核:是指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对已判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应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⑴特征:审理对象特、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核准权具有专属性、程序启动具有自动性、报请复核方式特殊。4、审判监督程序:指对已经生效但又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5、特殊程序:侦查、提起公诉、死刑复核程序(四)执行:指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率的刑事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的活动。1、执行的种类有: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无期、有期、拘役。徒刑缓刑、拘役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第二节行政诉讼法一、概述:(一)定义: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二)特征:当事人地位恒定(原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被告:国家行政组织);诉讼是解决特定乏味内行政的司法活动;诉讼是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二、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一)基本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原则;起诉不停止原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二)基本制度:公开审理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三、受案范围: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案件包括行政处罚的多数案件,但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的行政行为,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决定,终局行政裁决行为,刑事诉讼法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民事行为,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重复处理行为。四、原告、被告和举证责任:1、原告2、被告3、举证责任:被告(被诉的行政主体)负有举证责任五、行政诉讼法法律适应的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诉讼判决的分类:维持判决;拆消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行政赔偿判决;确认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情况判决。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规章。第三节民事诉讼法一、概述:(一)民事诉讼的特征:主体是法院和诉讼参与人;所解决的是民事纠纷;内容是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以及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关系;由若干过程阶段组成。(二)含义: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指定的专门用于规范民事诉讼制度的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不仅包括法典而且还包括宪法、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民事诉讼制度规范。(三)基本原则:权利平等原则;同等对等原则;法院调解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检查监督原则;支持起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四)基本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结制度。(五)适用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以及民事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如房产纠纷、合同纠纷、侵害名誉权、肖像权等。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二、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行为和代受诉讼行为1、特征:有诉讼能力;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试诉讼行为;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只能一案一代。2、民事诉讼代理人与民事代理人的区别:内容和后果不同:对象不同;法律依据不同:3、种类:一是法定诉讼代理人,如监护人或亲属,由人民法院指定。二是委托诉讼代理人,由被告委托的代理人。三、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一)第一审程序:起诉受理:7日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审理前准备,5日内起诉状送达被告,15日内被告提出答辩,答辩状5日内送达原告。开庭审理:开庭前3日内发布公告。审理期限:6个月内审理终结。特殊情况院长批准延长,其期不得超过6个月,如再延长要上级法院批准。简易程序:可口头起诉,不需要合议,审理期限为3个月。简便方式随时传唤;事实清楚、权力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二)第二审程序:不服一审裁定上诉期为10日,不服一审裁决上诉期为15日。终审裁定期30日内,如延长需院长批准。(三)特别程序:不是解决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而是确认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权利资格的有无。使用于选民资格案件、公民失踪案件(公告期间一个月)、宣布公民死亡案件等。(四)审判监督程序: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人民法院认为有错误,依法对案件对案件再进行审理的程序。(五)监督程序、公示催告程序:非诉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以公告的方式催告利害关系人在一定期限内申报权利,逾期无人申报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四、执行程序:是依法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其意义有保证法律文书的实现;保护权益人的合法权利得以实现;教育义务人遵纪守法。执行和解:在执行的过程中,申请执行任何被执行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协议,法院审查批准后,结束执行程序。除此而外还有执行担保、执行终结、执行终结、执行回转。不能作为执行客体:被申请人的人身、国家限制流通的物品、被执行人及所抚养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必要费用。五、民事诉讼的审判组织: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第四节仲裁法一、概述:1、仲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调节仲裁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仲裁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的产权纠纷,但婚姻、收养、继承、监护、抚养纠纷不适用仲裁,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3、仲裁的原则:自愿、平等、合法、公平4、仲裁制度有:协议仲裁制度、或裁或审制度、一裁终结制度。5、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设立的条件是有自己的名称,章程,必要的财产,仲裁员。该委员会独立与行政机关。6、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对仲裁委员会进行监督。二、仲裁协议应当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无效。仲裁协议的内容:请求意思表示;仲裁事项;仲裁委员会选定。仲裁协议的效力:协议一经成立,就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就不能将该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出、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三、仲裁程序:申请和受理——仲裁庭组成(合议庭3人组成;独任仲裁庭1人组成)——开庭和审理(和解与调解;仲裁判决)。四、仲裁裁决的撤销和执行:收到裁决书6个月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第五章其他重点内容A规范性文件清理制度:1、县级政府政府部门每隔2年要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2、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3、已被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代替、有效期已过不需要继续施行或者调整对象消失的,予以废止。4、含有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的文件,要予以修改或废止。B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1、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5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县政府部门文件报本政府备案。2、备案制度是确保法制统一、政令畅通重要举措。3、建立受理、处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审查规范性文件建议制度。C《政府公开信息条例》:1、政府信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2、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3、乡(镇)人民政府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乡(镇)的债权债务、筹资筹劳情况;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D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一般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E《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数被征收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F《食品安全法》:1、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2、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3、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