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刘建军2_第1页
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刘建军2_第2页
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刘建军2_第3页
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刘建军2_第4页
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刘建军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教育

刘建军益阳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

培训师教育心理学副教授益阳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益阳市社科联行业党委委员专注于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师资格证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联系方式/p>

概要一、家庭教育本质任务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三、遵循规律实施教育四、习惯与性格的培养五、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一名女子因没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相关视频上传网络后,引起广泛关注,并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悲剧引发网友关注,很多人倍感痛心。我们无法知晓一个17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死亡。我们也无法体会一个母亲,亲眼看着孩子在自己面前从桥上一跃而下生命终结,内心是如何煎熬。我们都是旁观者,孩子的离开和一个家庭的破碎已经成为悲痛的事实。我们不去指责这位母亲可能用了怎样错误的沟通方式,更不应该去指责这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太脆弱”“太极端”……毕竟,我们也不知道那天、那对母与子之间发生过什么。更何况,这样的事件背后,远不是哪一个父母和哪一个孩子的问题。但是,我们希望透过这件事,反思一下很多已知和常见的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希望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问题孩子”的背后总有“问题家长”,只有家长自己身上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孩子无辜,不能选择父母家长无助,就任前未培训

孩子无辜,不能选择父母

家长无助,就任前未培训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育儿焦虑

育儿的焦虑真正的起跑线是?真正的起跑线是家长教育的认识与水平!一、教育的本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什么是教育?1.什么是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什么是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定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简单说有目的培养人

的一种社会活动问题在哪?有个五年级的家长带孩子过来咨询。妈妈似乎很有教育意识,一上来就跟我聊她一直以来尊崇的教育方式:放养的,宽松的,尊重孩子自主权利的,从不为他补习,也不看重他的学习成绩……嗯,这听起来是一位很好、很有教育理念的家长。然后我问:那孩子的数学遇到什么问题了吗?“他课堂上完全听不懂老师说什么,作业也不会做,我们的亲子关系都因为数学产生了很多问题。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看到那个光鲜亮丽的母亲仿佛一下子黯然了下来。很有营养的鸡汤刷爆了朋友圈,大致是这样的内容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多么美好的一段话。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们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教育最怕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模样和需求,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别让快乐教育阻碍孩子的成长!2.教育的本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格教育,否则,就是教育的堕落,继之以人的堕落。

—蔡元培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

培养人人

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行为)全人概念————全人教育(WPE)认识人,才有对人的教育

你看好谁?11:58:09

A.18岁考入北大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辨获得博士学位……

B.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高中时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云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C.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D.中小学学习成绩三流,数学尤其糟糕,二次高考落榜,父母对他失去信心,但从小好打抱不平,从不服输的性格让他第三次走进高考考场,考上一个专科……E.1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F.从小到大都在努力学习,弹着一手好钢琴,歌唱功底深厚,音乐方面可谓多才多艺,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学,上了大学之后,带家教,自食其力……卢刚马加爵韩寒马云李天一药家鑫卢刚事件,是指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该事件在当时曾震惊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视频《/video/av62973342

为什么这些被大家看好的学生,后面的发展结局却并不理想?11:58:09

父母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今天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是在花大力气的“教育”孩子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知识及考试成绩上,家庭教育学校化和智育中心主义,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其实他们关心的这些方面大多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任务。而在真正作为父母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任务或内容上,却花很少的时间和功夫,没有足够重视真正的家庭教育任务。家庭教育的任务家庭教育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宗旨和根本之道。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务

当前,青少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迷失”:信仰迷失、价值迷失、道德迷失、人性迷失。四者之间,人性迷失是根本,人性的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没有人性,何谈价值观和信仰?我认为,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是做人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复旦大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死于家庭教育。我注意到,林的父亲从始至终不向受害人黄洋的父母道歉。当“侦查”确认、林也承认向饮水机中投毒,林父不道歉。最高法终审判决林死刑,林父让其叔父去黄家求情,自己仍不道歉。这显然是“性格”和“人性”的严重缺陷。家庭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应当是:教子做人。而做人教育,主要应该是人格教育。做人教育应包括人品教育和人性教育,根基在于“人性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四个任务01

亲子沟通02

培养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尤其是思维习惯等非常重要。03

重视孩子的德性成长一个是向上、向善、有大爱的人,第二是有责任心的人。04

规划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请尝试思考与回答:“3岁看大,7岁看老”吗?何时在镜子中第一次认出自己?对于婴儿的哭闹应该及时安抚还是置之不理?胎教有用吗?你会怎样教幼儿学算术?二、掌握身心发展规律

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就要了解它的规律性。只有掌握了规律,难事就成了容易的事。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1、顺序性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2、阶段性、连续性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3、不均衡性(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4、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5、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三、尊重规律,开展家庭教育

家教理念

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家长要了解、尊重并顺应这些客观规律:

1、不要“拨苗助长”当孩子的心智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要“超前训练”。2、不要“错过关键期”当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要“错失良机”。

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事半功倍”,错过关键期则“事倍功半”。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抓住孩子身心发展关键期,是家长有效进行的家庭教育的必备知识、必由之路!1.尊重规律,把握关键期开展家庭教育

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培养良好人格关键期——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儿童心理发展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困难,甚至影响终生。敏感期/关键期理论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提出,并获诺贝尔奖。某种行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某个特定时期发展最快,最易受环境影响。此时施以正确教育,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特性和本质。0—6岁主要敏感期:手口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玩水玩沙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审美敏感期音乐绘画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婚姻敏感期语言发展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5岁左右书面语言)

对孩子进行丰富的语言刺激,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其内在需求(感受、情绪、需求)。建议:(1)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少看电视多游戏多互动)。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2)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3)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4)和孩子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5)听故事、讲故事,激发孩子语言表达兴趣。(6)亲子共读、读书交流。重要的敏感期: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3~12个月是空间概念形成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5岁是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期(拉提琴3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仰卧、抱背);5岁左右是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小学阶段: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期,6至7岁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7至8岁是建立规矩形成规则的关键期,6~8岁是直观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9至10岁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初中阶段:是注意力、想象力、意义记忆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独立性、自主性的关键期,13至14岁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树立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的关键期……2.尊重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我们家长要根据孩子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逻辑思维发展关键期(9~10岁、13~14岁):(1)每天一个益智游戏;(2)脑筋急转弯练习;(3)每天一题训练思维(可以网上搜题或者买书,如《思维能力训练500题》等)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还告诉我们,思维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丰富的内容和实践经验。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实践经验从哪里来?有两个最重要的渠道:一是来自生活,二是来自游戏。(1)生活即学习:孩子的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的生活,单调乏味的生活环境会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生活中的经验、经历都是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经验和能力一定会迁移到孩子的学习中去。(2)动手即动脑:游戏、整理房间、做家务劳动、参加社会实践等。不要认为做这些事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这都是锻炼孩子思维的好机会。(3)陶行知《手脑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青蛙卵⊙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里挖个洞穴⊙养小动物。⊙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采草莓。

⊙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五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十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建议孩子10岁前应做32件事在生活中学习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各年龄段家务推荐2岁——3岁•开始自己穿衣•由大人协助拉齐床单•捡起玩具•挂起衣服•把脏衣服拿到洗衣间•叠毛巾•倒轻型垃圾桶•抹灰尘•把碗盘放到水槽(可借助小凳子)•喂小猫、狗•擦塑料餐具•扫地(小扫帚)•拿报纸•帮忙收拾客厅

4——5岁•穿衣•叠被•收拾碗盘•摆桌子•拿信件•抹灰尘•浇水•在厨房帮忙,搅拌•擦餐具•帮忙拿市场买回的东西,并放入冰箱•帮忙扫落叶•扫地•擦地•将干净衣服收到衣柜,脏衣服放篓中•将干净衣服分给家人•把脏衣服根据颜色分类6——12岁•叠被铺床•照顾宠物,清洗笼子、喂食•简单炊食─参照简易食谱•准备学校午餐•帮忙清扫院子•帮忙洗车•洗衣、晾衣、叠衣•吸尘、扫地、拖地•收拾房间•洗碗收碗•彻底清洁浴室•扫叶子、铲雪•拔草、浇花•使用洗碗机•倒垃圾•换床单•熨烫衣服

13岁以上•以上所有事,加上:•换灯泡•换吸尘器袋子•清理冰箱•清洗炉灶、烤箱•准备一餐饭•列出买菜单•买菜•简单缝纫、修补衣物•修剪草坪•洗车、打蜡•维修脚踏车(上油、轮胎打气、简单油漆)

(0—6岁婴幼儿期),父母控制拉着走童年期(6—11、12岁)小学阶段,父母和孩子共同控制。领着走青春期(11、12——17、18岁),主要是孩子控制。跟着走(17、18以后青年期),孩子自己控制。自己走孩子的成长历程:成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1、胎儿时期的家庭教育—胎教(1)胎教的涵义广义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狭义胎教是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

(2)胎教的方法1、音乐胎教法

2、抚摩胎教法

3、触压、拍打胎教法

4、光照胎教法

5、语言胎教法

6、运动胎教法7、饮食胎教法准爸爸怎么进行胎教准爸爸可以在妈妈的肚子旁边,以温和轻柔的语气,对腹中的胎儿说说话,让他能熟悉您声音。准爸爸更可以将自己所具有的工作、兴趣与才能,以简单易懂的话语说给胎儿听,让胎儿也能感受父亲的关怀与用心。8、智力开发的秘诀秘诀一、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不要无时无刻地在孩子眼前晃来晃去,这样做不但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令孩子疲惫不堪,甚至会让孩子的观察范围缩小,只注意自己眼前,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摄取。有一种观点认为,儿童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怀和照顾,但也不时需要一些自我空间。

秘诀二、支持一旦孩子确认你是值得信赖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你那里得到爱和帮助,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学习探索旅程。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应该多和孩子交流,让他感觉到父母的支持。秘诀三、阅读不认识字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读书,等自己认识字了就可以自己阅读,扩大阅读范围,扩充知识面。同时可以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纽带,而且对孩子学习新知识很有帮助。

总之,智能开发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候,结果往往是意外的收获。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四、习惯与性格培养中的心理学

一)、培养好习惯的重要理念1、习惯的培养非一日之功—循序渐进原则2、培养习惯要趁早—打破“树大自然直”观念3、从第一次入手—多塑造,少改造4、懂得变通—疏、堵结合

二)、培养好习惯的有效方法1、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斯万高利效应2、多向孩子传达积极信息—正向强化3、将坏习惯与兴趣爱好结合—寻找突破口4、家校同方向用力—避免“5+2=0”5、让孩子体验自然惩罚—自然后果斯万高利效应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博览会上曾展示出一副名叫“斯万高利”的魔牌。表演者可先让观众看清楚每一张牌都是不同的,然后让你随便抽出一张,假如你抽的牌是红心Q,你没有告诉表演者所抽到的是什么牌,然后又把红心Q放回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牌后,大声一叫“斯万高利”,当牌摊开时,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心Q。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遭受心理挫折后,不设法排解,而是任挫折感在脑中像红心Q那样繁殖蔓延,最终使自己所做之事皆带上了挫折的色彩和味道,这就是心理上的“斯万高利”效应。即挫折情绪的“泛化”。

三)、培养好习惯的关键原则1、小任务大习惯—门槛效应2、宽容胜于惩罚—南风效应3、树立楷模—榜样效应4、发现孩子的优势—卡迪拉克效应五、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有人说:“我的孩子挺健壮的,没有疾病,是个健康的孩子。”其实未必。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研发现,近三成青年有抑郁风险,过半有不同程度焦虑问题,经济、职业、学业是青年的三大压力源……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1、父母应注重对孩子早期人格的塑造和培养。2、父母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3、孩子要掌握情绪调节策略,学会寻求专业帮助。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且缺乏情绪调控能力,因此其最好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策略,比如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4、知晓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调试策略,如人际交往技巧、学习适应策略、考试焦虑调整技巧等。注意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有人说:“我的孩子挺健壮的,没有疾病,是个健康的孩子。”其实未必。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注意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简单判别法:当孩子的心理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年龄不符,与他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及受教育水平相抵触时,或当他的行为及情感给他本人或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续、反复多次的痛苦时,这个孩子就有了“心理障碍”。只有及时看心理医生,才能早日解除痛苦,让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心理问题的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