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1页
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2页
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3页
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4页
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压强(第1课时)(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A.用刀切苹果B.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C.铁轨铺在枕木上D.针头做得很尖【答案】C【解析】A.刀口磨得很薄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很细的钢丝切肥皂,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D.针头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对科学量进行估测,是学好科学的基本功之一。下列估测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0NB.1张报纸对折平铺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m/sD.声音在15°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8m/s【答案】B【解析】A.用手托起2枚鸡蛋的力约为1N,故A错误;B.一张报纸的重力约为0.8N,面积S=1m×0.8m=0.8m2,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FS=0.8NC.正常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C错误;D.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轻质细绳将物体A、B通过两个定滑轮分别连在同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其中GA=10N,GB=100N,B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C.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为100ND.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强为2.25×103Pa【答案】D【解析】AB.物体A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0N的拉力,因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B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0N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0N,故AB错误;C.B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物体B受到的支持力F支持=GBF=100N10N=90N,因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B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F压=F支持=90N,故C错误;D.B对地面的压强:p=FS=90N故选D。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实验过程及方法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较甲、乙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B.乙图中小桌所受重力与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大小D.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答案】D【解析】A.比较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故A错误;B.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等于小桌重力与砝码重力的和,所以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大于小桌的重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故C错误;D.实验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时,控制受力面积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所以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质量分布均匀正方体甲、乙,体积V甲<V乙,均放在水平地面上,两者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B【解析】正方体甲、乙由相同材料制成,质量分布均匀,且体积V甲<V乙,均放在水平地面上,则根据F=G=mg=ρVg,可得,两者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正方体甲、乙由相同材料制成,质量分布均匀,由图可知,h甲<h乙,则根据p=ρgh,可得两者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故选B。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p甲可能小于p乙B.p甲可能大于p乙C.p甲一定小于p乙D.p甲一定大于p乙【答案】D【解析】正方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ρgh,所以有p甲=ρ甲gh甲,p乙=ρ乙gh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为h甲’、h乙’,因为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有p甲’=ρ甲gh甲’=p乙’=ρ乙gh乙’,由图可知h甲’<h乙’,所以有ρ甲>ρ乙,切去的体积相同,则有ΔV=S甲Δh甲=S乙Δh乙,因为S甲<S乙,所以得Δh甲>Δh乙,则切去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为Δp甲=ρ甲gΔh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减少量为Δp乙=ρ乙gΔh乙,所以Δp甲>Δp乙,则有p甲=p甲’+Δp甲,p乙=p乙’+Δp乙,因为p甲’=p乙’,Δp甲>Δp乙,所以p甲>p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巩固提升】7.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质量是700g,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a,竖直切除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会(变大/变小/不变),压强会(变大/变小/不变)。【答案】惯性;变滑动为滚动;0。【解析】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G=mg=700×103kg×10N/kg=7N,对桌面的压强p=FS=7N100×10-4m2=700Pa;竖直切除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的重力减少,对桌面的压力会变小;设长方体原来的底面积为S1,图中长方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没切除时,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FS=GS,由S<S1知道,p=8.如图1所示,为小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2)通过图1中的D、E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图1中的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图2所示的海绵、木板上,比较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和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选填“>”“<”或“=”)。【答案】(1)转换法(2)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E、F(3)=【解析】(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这用到了转换法。(2)由图1中D、E两次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E图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比较明显,故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就要保证压力的大小一定,改变受力面积,图1中E、F符合题意。(3)图2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相同,由p=FS可知对接触面的压强是相等的,只是由于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其效果显现不出来,故海绵受到的压强pa和木板受到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pb【链接中考】9.(浙江嘉兴)甬舟铁路建成后将结束我市未通铁路的历史。2023年4月,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正式开工,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如图)(1)目前从大桥通行两地约半小时,海底隧道建成后,全长约16千米,若按20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隧道只需花多少时间?(2)海底隧道建设时需考虑海水压力的影响,据测算该隧道受到水的最大压强约为8.5×105帕,则隧道1m2需要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力为多少牛?【答案】(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