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109题)_第1页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109题)_第2页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109题)_第3页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109题)_第4页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109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1(共4套)(共109题)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第1套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7题,每题1.0分,共7分。)1、“星法院法令”标准答案:1570年,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1586年,“星法院”颁布了全面管制出版的7项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其具体内容有:①一切印刷品须送交皇家出版公司登记,全部印刷商的印刷器械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②除了剑桥、牛津大学和伦敦市以外,一律禁止印刷。③除非得到教会同意,不再允许新的出版商申请登记。④特许制的各项规定。⑤印刷商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请求许可,否则处以12便士到14先令罚款或坐牢处罚。⑥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机有搜查、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并有权对其实施相应处罚。⑦出版商的学徒不超过3人,剑桥、牛津大学等印刷所各限有学徒1人。该法令的执行一直延续到1640年,严重阻碍了英国出版业的正常发展,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知识点解析:对这道题的解答应从解释星法院法令、法令的具体内容、法令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把握分析。2、《贫民导报》标准答案:该报于1830年创办,1835年停刊。18世纪末出现了行业性的工人组织和有组织性的工人罢工。为了争取群众,扩大影响,这些工会组织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以宣传自己的主张,《贫民导报》是这一时期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工人报刊,第一次通俗地介绍了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抵制知识税。并以1便士价格出售,是最早的便士报之一。知识点解析:《贫民导报》是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早期工人报刊,对于这个知识点,考生需要把握报刊诞生的背景和内容特色。3、BSkyB标准答案: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SkyBroadeasting)是英国最大的数字电视付费运营商,总部设在伦敦。它是默多克旗下的产业,1990年由英国空中电视台兼并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后成立,开设电影、娱乐、体育、新闻等多个频道,旗下网站Sky在体育、电影、娱乐等信息的播报上处于主导地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法兰西晚报》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法国“量报”的代表,读者大多是巴黎中下层公众。创办及发展: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地下报刊《保卫法兰西》,1944年8月改为现名。创刊之初,大量刊登照片、图片和娱乐新闻,以趣味性吸引读者。20世纪40年代末并入阿歇特报团,50年代成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60年代起在电视的冲击下,销售陷入困境,1976年,阿歇特报团将该报转让给埃尔桑报团。特色:侧重娱乐性新闻,以趣味取胜。20世纪80年代,逐步改变编辑方针,增加政治、经济等严肃性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以抵抗电子媒介的冲击。5、《总汇报》标准答案:《总汇报》于1798年由出版商科塔创办,1810年后在奥格斯堡立足,故又称《奥格斯堡总汇报》,是当时德国影响较大的商业报纸。该报创刊起便大量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消息,政治立场倾向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后进一步扩大报道面,聘请名家撰稿。在欧洲革命风暴中,该报以消息及时、内容丰富著称于德国,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的《泰晤士报》”,但是由于报道法国革命而为普鲁士帝国不容,1882年被迫停刊。知识点解析:这道题在回答的时候,抓住创办过程和报纸特点,特别是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的《泰晤士报》”这个点要提及。6、斯蒂法尼社标准答案:斯蒂法尼社,1853年在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的支持下,由新闻记者斯蒂法尼创建,是意大利通讯社历史的开端,是当时仅次于欧洲三大通讯社的第四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一战”前,斯蒂法尼社与沃尔夫社、奥地利的通讯社签订了三社同盟协议,以打破哈瓦斯通讯社在欧洲的垄断地位,后来又与哈瓦斯社保持单独协议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一直延续到“一战”爆发。在1922年墨索里尼夺权后,斯蒂法尼社被改组为国家通讯社,负责播发所有国外电讯。1935年,由政府负担该社费用,斯蒂法尼社完全置于法西斯政权控制下。1943年,墨索里尼败亡,斯蒂法尼社随之解体。知识点解析:这道题从通讯社的创建、发展过程分析就可以。7、《祖国纪事》标准答案:《祖国纪事》,1839年创办于彼得堡,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初创时属于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做斗争。后别林斯基转投《同时代人》,《祖国纪事》的战斗性有所减弱。1848年以后,在沙皇政府出版监督委员会的严密管制下,逐渐带有学院派色彩。在涅克拉索夫时期,成为俄国先进的民主思想的合法讲坛,并同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但是1877年涅克拉索夫去世,米海伊洛夫斯基任主编,该刊成为民粹派的宣传阵地。知识点解析:这道题在分析的时候需要着重把握该刊物在不同时期、不同主创阶段内容和立场的变化。8、南斯拉夫通讯社标准答案:新南斯拉夫通讯社建于1943年,解放后发展成为国家通讯社,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在6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的首府设立总分社。南斯拉夫实行自治后,南斯拉夫通讯社由国家通讯社改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但仍起着官方舆论机关的作用。南通社每天抄收四十多个国家的通讯社发送的新闻,用英、法、俄、德、西班牙文5种文字向世界各地发出新闻。南斯拉夫通讯社还是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合组织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它为转播不结盟国家通讯社的新闻提供翻译和设备,协助不结盟国家培训记者和技术人员。南斯拉夫通讯社在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则基础上不断改善物质条件,提高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活动领域不断扩大,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例如开辟国际电传专线,为国内大的联合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经济信息。经济部还编印出版了八十多种专题的经济参考资料,帮助各经济部门和企业了解信息,扩大业务往来,这在东欧各国是独树一帜的。知识点解析:以上两份报纸和一个通讯社是东欧比较有代表性的媒介,应重点复习。二、简答题(本题共19题,每题1.0分,共19分。)9、“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包含什么内容?标准答案:(1)英国无论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还是之后,都有对出版自由的压制:①封建时代就建立皇家特许制度,特别是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星法院法令”,严重阻碍了英国出版业的正常发展,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②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初期星法院条令被废除,但由于出现攻击教会、政府、国会的报刊,版权无法保证,出版商的利益受损,1643年6月,国会恢复了特许制度,还成立了出版检查委员会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③随后的克伦威尔独裁时期,皇家特许公司恢复特权,各种出版管制重新出现,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封建王朝的出版管制代替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管制,颁布“特许制法令”,严厉管制报纸;④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平均派领袖利尔本在1645年的一封信中说,出版自由是英国人民天生的权利。喊出“出版自由”的口号;⑤1644年,弥尔顿因出版书籍引发国会愤怒,因此被审讯,他在国会做了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并印刷成小册子。(2)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包含的内容:①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明确提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②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他宣称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而限制出版自由会伤害真理,只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使真理在争论中战胜谬误;③强调政府不应该参加战斗,不应该协助其中一方。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④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避免谈到作为这种限制的基础的一般性原则。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约翰·威克斯案与朱尼斯匿名信案的大体经过。标准答案:(1)约翰.威克斯案:1762年,威克斯创办《北不列颠人》杂志。因批评国王的文章被捕,最后威克斯以议员身份被释。之后,他联合被捕的48人控诉政府非法捕人,法院认定控诉成立,政府赔偿10万英镑。至此,延续一百多年的总逮捕状被废止。(2)朱尼斯匿名信案:1768~1772年,9家报纸连续发表10封匿名信,其中有的抨击国王和政府。司法大臣对6人提出指控,结果5人开释。同时,新闻自由又增添了“批评国王无罪”一项新内容。1760~1780年,在约翰.威克斯案与朱尼斯匿名信案的影响下,出版自由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何在?标准答案:(1)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是《共产主义杂志》,它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中央机关刊物,于1847年9月在伦敦创刊。由于缺乏必要资金,没有印刷机和足够量的铅字,也没有确定的编辑人员等,出版一期就停刊了。该杂志封面上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2)历史意义:虽然它存在的时间短暂,但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是最早以科学革命理论为指导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正式机关刊物,开创了共产主义机关报刊的历史。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英国议会为何要数次设立皇家报刊委员会?试对其结果做出分析评价。标准答案:(1)原因:面对报业垄断日益加剧的状况,英国议会认为有必要设立皇家报刊委员会,负责调查英国当时报业的资本、经营、独占、控制及其所有权的情势,以便确定在促进报纸意见的表达自由和促进消息的正确报道方面,政府应该做些什么。1946年,英国下院决议成立皇家报刊委员会,1947—1977年,英国议会共设立过三次皇家报刊委员会并发布报告。1949年,第一次皇家报刊委员会。该委员会正式发表的报告书认为:整个英国报业并没有垄断化,“目前报纸所有权集中的程度,对于意见的表达自由、消息的正确报道和大众的最高利益,尚无显著影响”。但地方报纸已经有此迹象:在66个城市中,其中有58个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有数家日报而归一个报业公司所有。该委员会还提出四条建议:①禁止以游说、免费赠送礼品等不当方法,收买读者,从事自杀性竞争;②同一公司所属报纸,均应在报头上注明同一标志,以便识别;③地方性报纸的独占也受1948年独占法案的限制;④设立报业总评议会,旨在维护新闻自由,改进新闻事业的效率。1959~1960年,第二次皇家报刊委员会。报团兼并加剧,在此背景下,第二次皇家报刊委员会召开。该委员会承认报业集中对出版自由构成潜在危险并提出建议:①设立特别法庭,对重要报纸的合并或出售具有许可和保留的权力;②任何报社不得参与电视事业的经营;③要求报业总评议会要以更大权力管理报业集中权力的滥用广告商的不良影响及一切非专业性的不良行为;④要求报纸发行人开研讨会,以增进报纸生产率;⑤建议几家经营不良的报纸,征聘优秀编辑、经理人员,使报纸重获生命力。1974年,第三次皇家报刊委员会成立。其1977年提出调查的报告一方面承认现行的报业制度(自由的私营企业)导致了报业兼并,威胁了出版自由,减少了公众自由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主张维护现行制度。(2)对其结果的分析评价:报业集中、兼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政府害怕插手报业会招来干涉出版自由的指责。有限的市场份额无法为更多的报纸提供生存空间,自由竞争造成集中、兼并、垄断的局面。因此,皇家报刊委员会的三次调查报告无法也无力解决这一根源于体制的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英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BBC的现状如何?标准答案:(1)英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既早又快,其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①独家垄断时期:BBC的产生与权威的形成在1955年独立电视台和1973年独立电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1922年,马可尼公司联合其他5家无线电企业,组建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后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改组后它享有在全国进行无线电广播的特权。1927年,BBC获得皇家特许经营权,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经营,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BBC虽然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但其却是由一个独立于政府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公司的运作,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这标志着英国独家垄断时期的开始。此后50年,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广播电视台,改成公营后,它组建了完备的国内广播网,并开办了对外广播。②双头垄断时期:独立广播公司的成立BBC的垄断引起广泛不满,民众认为应该建立商业广播电视机构,以竞争推动电视的创新和发展。1954年6月,议会通过允许建立商业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法案》,1955年9月22日,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首次播放节目,以广告和出售节目维持经营。1972年议会决定开放商业广播,独立电视局改名为独立广播局(IBA),同时管理商业电视和广播。1973年私营的伦敦广播公司开播,BBC垄断广播的局面被打破。IBA的节目内容比较健康,对广告的处理较为得当,在观众和听众中有广泛影响,打破了BBC独占经营广播、电视业的局面。从此形成BBC、IBA的“双头垄断”。③竞争时代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发展起来,这使BBC和IBA的竞争表现得更为激烈。主要表现在内容和规模上,二者互不相让。二者先后建立了有线电视频道,参与了有线电视的竞争。1990年,英国颁布新广播法,1992年实施。新广播法的基本意图是要开放广播电视市场,创设更为自由的竞争环境,以促进广电事业的繁荣,同时要求切实保证节目质量。这是一部不涉及BBC的商业广播法,但与IBA密切相关,主要是对商业广播电视体制作了调整。根据这一法案,独立广播局被独立电视委员会(ITC)和无线广播局(RA)取代。(2)BBC的现状:BBC目前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1991年BBC正式开始BBC全球新闻服务电视频道,后在1995年1月更名为BBCWorld。与BBC全球电台服务不同的是,BBC全球新闻服务是一家商业电视台,通过广告营利,这也意味着该频道不能在英国本土播出。1998年8月,BBC的国内频道也开始采用卫星播送。BBC最早成立的宗旨是为英国大众提供高质量的电台广播服务。今天,电台节目依然是BBC产品重要的一部分。今天BBC拥有10个电台频道,面对不同的听众,针对不同的地区,BBC也有不同的节目选择。BBC全球服务则对全球广播,此外BBC的一些短波频道也可以在英国以外地区收听到。这些频道大多以新闻为主,一部分经费来自英国外交部。现在BBC所有的电台节目都可以从互联网上免费下载。今天的BBCONE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台,1936年就开始提供电视节目。BBCONE节目十分大众化,包括戏剧、喜剧、纪录片、游戏节目和肥皂剧,经常是英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频道。BBC的主要新闻节目也在BBCONE播出。1964年BBCTWO开播,1967年12月,BBCTWO成为欧洲第一个彩色电视频道。BBCTWO并没有肥皂剧或新闻节目,其节目以娱乐为主,类型多样。1991年10月,BBC开始以BBCWorldServiceTelevision的名称向亚洲及中东播出电视节目。1992年12月,这个频道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了非洲。1995年,进一步覆盖了欧洲地区。2001年,BBCWorld完成全球覆盖。BBCWorld提供高品质的新闻节目,同时经常播放一些在英国国内广受好评的纪录片等。BBCi(即BBC互动),包括所有BBC的互动服务,涉及数字电视和互联网,内容包含了新闻和节目档案。BBC的许多节目都可以在BBC网站上找到,用户可以自由下载收看、收听。目前,BBCi是访问量最大的英语网站之一。BBC依然是接受英国政府财政资助的公营媒体,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进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经费靠视听费或各界资助、政府补助,辅以广告收入。BBC的业务可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提供信息、教育和娱乐,节目兼顾各方面的需要和兴趣,而且必须是“健康的、良好的”。在新闻节目中,惯用客观报道手法,娱乐节目比较正统,重视受众反馈研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简要述叙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标准答案:(1)法国廉价报纸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此后长期与政党报纸并存。由于受政党报纸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受政府企业的资助,无法完全做到政治独立,发展不成熟,无法与英美国家的廉价报纸相提并论。(2)此外,法国的廉价报纸还具有以下特点:编辑内容上,努力扩大新闻报道面,广泛刊登文化、教育、小说、知识性文章、社会新闻及法院新闻;经营管理上,尽力招揽广告,用广告收入补贴报纸降价造成的损失。(3)1836年,吉拉丹的《新闻报》和杜塔克的《世纪报》是法国廉价报纸成功的代表。这两份报纸在19世纪初中期的法国开创了报业发展的新局面,各报纷纷效仿,改变了法国报纸的呆板风格。知识点解析:法国廉价报刊兴起、发展的原因、特点跟其他国家不相同,因此,须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比较英国廉价报业的发展,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法国廉价报纸的特点。15、哈瓦斯通讯19世纪中期以后的发展情况。标准答案:(1)1835年创办的哈瓦斯通讯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其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哈瓦斯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由向巴黎几十家报纸、公司和个人供稿逐步发展为向欧洲、拉丁美洲供稿。“一战”前,该社发展较好。(2)“一战”后,哈瓦斯社成为法国广告界的最大控制者,1925年,该社的广告收入占全国广告收入的80%以上。1925年后,受经济危机影响,业务亏损。(3)20世纪30年代接受政府拨款,体现出官方色彩。“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占领巴黎,哈瓦斯通讯社被德军接管,成为纳粹的宣传工具。1940年,维希政府将其改组后彻底瓦解。该社的爱国员工在国内外建立了四个反法西斯通讯机构。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法国大革命时期有哪些重要报刊?简述马拉其人及其报刊活动。标准答案:(1)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报刊:革命初期,报业空前繁荣,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纷纷问世,革命派创办的重要报刊有:米拉波创办的《普罗旺斯邮报》、马拉创办的《人民之友报》、阿贝尔创办的《杜歇老爹报》、德穆兰的《法国布拉班革命报》。这些报纸不同程度地推动了革命进程,但寿命都不长。(2)马拉及其报刊活动:①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是杰出的革命家、报刊活动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在移居法国期间,受百科全书派的影响。1765年移居英国,在英国唯物论和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进步的政治活动并从事写作,发表了《奴隶制的锁链》等政论,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要求维护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马拉一直深入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始终坚持革命方针,不断揭露吉伦特派的反人民政策。先后创办了《爱国者指南》《人民之友报》等,并参与发动了人民起义。1793年7月,惨遭吉伦特分子暗杀。②《人民之友报》:1789年9月12日,马拉创办《巴黎记者报》,四天后改名为《人民之友报》,是雅各宾派重要的报纸,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办得最出色、影响力最广的报纸,是革命民主派的喉舌,是组织、动员民众的战斗号角。共和国成立后,1792年9月22日又改称《法兰西共和国报》,后被迫停刊。该报坚持革命方针,发表了马拉的许多政论文章,揭露大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叛变倾向,对封建王权和革命阵营中的右派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抨击了封建势力的腐朽本质和反革命阴谋。马拉宣称办报的目的是教育人民运用自由,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专政并及时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主张颁布限价法,严惩情节恶劣的奸商。这些主张后来在雅各宾专政下付诸实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法国的报业垄断何以晚于英、美?目前法国有哪些报团?标准答案:(1)法国报团的出现不仅晚于美国、英国,而且也后于德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有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经济发展缓慢,报纸单凭广告收入难以维系生存,名为…商业报纸”,多数却在暗中与政府、政党、商界保持着密切接触,依靠政府、政党、商界资助,经济上难以独立。②地方报团阻止巴黎报纸向外省扩张、渗透。诸多原因导致法国难以形成大型的报业垄断组织。与英、美相比,法国的报团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基本上是由工商企业收购而成的,由实业集团收购、控制。(2)目前法国主要的报团:①埃尔桑报团,“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法国新兴报团,为财团和右翼政治势力服务,法国最大的报团,势力还伸向国外。②阿歇特报团,法国最大的图书出版和报刊发行集团。③阿莫里报团,创始人艾米利安.阿莫里是法国广告业的巨头。以1944年8月创刊的《解放了的巴黎人报》为核心,兼并其他报纸发展为报团。④世界出版集团,原为西诺.德尔.杜卡报团,创办人杜卡去世后,几经易主,现由科拉超级市场集团控制。该报团拥有数种畅销杂志,还有一家新闻通讯社和三个印刷厂。⑤巴亚德报团,法国最重要的天主教报团,政治上代表右翼资产阶级。⑥菲力巴奇报团,1955年成立。主要经营娱乐性杂志和画刊。⑦共产党报业集团,该集团的旗帜是著名的《人道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简述两德统一后报业发展的情况。标准答案:①两德统一实际上是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全面改造,实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私有化。民主德国的新闻业接受联邦德国的全面改造,以拍卖的形式使报业、杂志、出版社全部私有化;②联邦德国的出版物《图片报》等大量进入民主德国地区,几家大的出版公司建立了报刊批发网,瓜分了报刊发行市场,联邦德国方面还以独资或者合资的方式创办发行了许多新报刊。知识点解析:这道题从整体发展政策和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把握。19、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在德国?标准答案:(1)最早的定期刊物、日报出现在德国的原因:①近代报刊诞生的标志是定期刊物的出现。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改进了活字印刷术技术,德国成为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②国家分裂,长期战争,专制统治,德国到16世纪末是欧洲封建统治势力最薄弱的国家。(2)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①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份周报:其一是在沃尔芬比特尔发行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只刊登一条新闻;其二是在斯特拉斯堡发行的《报道》,这两份周报是德国最早的定期出版物。②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报》,每期有数条新闻,被视为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艾莫尔也被视为“德国报业之父”。1650年出版商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刊《新到新闻》,这是德国及世界上第一家日报。1660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③1682年,门克教授创办了德国第一份科学杂志《学术纪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发展过程如何?标准答案: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以1848年《新莱茵报》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848年以前,作为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其新闻思想的核心是自由报刊理论,即主张出版自由。①马克思认为报刊是“第三种因素”,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仲裁力量,进而指出,报刊不以官方意志为出发点,也不应该和个别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②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出版自由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前提条件。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将成为泡影。应当允许各种报刊独立自主地发展,允许它们有自己的报道方面,完整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全貌,不要压制人们的精神自由。这些思想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主张是十分接近的。(2)第二阶段,1848年以后,随着各国工人运动的成熟和《新莱茵报》的创办经验,马克思、恩格斯也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其自由报刊思想被无产阶级党报观念取代。①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纲领是党报进行宣传的最高准则。无产阶级党报必须遵循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的党的政策纲领,宣传党的策略纲领,坚持党的立场,贯彻党的路线。②关于报刊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报刊是社会的捍卫者,当权者的揭露者,是维护人民精神的喉舌。③关于报刊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报纸最大的好处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并成为运动的喉舌,反映革命局势,加强与人们的联系。同时,杂志能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详细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剖析正在进行斗争的各政党的性质,以及决定这些政党生存和斗争的社会关系。这些新闻观点已经褪去民主主义色彩,具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性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目前德国哪些重要报刊?标准答案:德国有代表性的报刊有:(1)《世界报》创办:1946年英军占领当局创于汉堡,全国发行,1952年出售给施普林格报团。读者多为国家机关和经济界人士。内容:重要新闻和评论、综合新闻、文体新闻、特稿、专版,广告占一半篇幅。特色:信息广泛、文字精练、版面活泼,新闻报道有一定权威性,是施普林格报团的核心报纸。(2)《法兰克福汇报》创办:1949年11月创办于法兰克福。超区域性日报,有国际声望。读者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上层人士及独立职业者。内容:分政治、经济、文艺三部分,还有一些专版。特色:重视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该报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一个遍布世界的记者网,这使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通讯社而发布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并在经济报道方面独领风骚。(3)《南德意志报》创办:1945年创办于慕尼黑,全国发行,初创时为社会民主党报纸,后为私人报纸,但仍倾向社会民主党。读者为自由派知识分子,日出40~50版,周末更多。内容: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地区新闻、文艺都有所涉及,此外还有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副刊和专页。特点:报道面广,采写的新闻有一定的文体特色,并且对所有危害社会的现象予以抨击。《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和《南德意志报》并称原联邦德国“三大报”。(4)《图片报》创办:1952年由施普林格创办于汉堡。读者广泛,几乎覆盖所有人员。以零售为主,发行量很高,居西欧各报之首。内容:主要报道社会新闻。读者可以通过这份报纸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新闻,每天通过卫星传真在各大城市同时出版。特色:联邦德国最早的通俗画报,报纸主要以图画、大字标题、彩色线条为主,标题醒目,文章简短。(5)《明镜周刊》创办:1947年在汉堡创办,用德文和英文出版。内容及特色:德国最有影响的新闻周刊。该刊以“展示社会的阴暗面”为己任,注重调查性报道,敢于揭露社会弊端和政界内幕,仿照《时代》周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19世纪前期,意大利革命党派创办过一些什么重要报纸?他们的办报目的是什么?标准答案:(1)19世纪前期,意大利重新被奥地利统治。与之抗衡的革命党人的报纸也随之出现。1820年,意大利烧炭党人发起反封建起义,同年创办革命报纸《意大利周报》作为烧炭党的机关报。1831年资产阶级民主派兴起,建立秘密组织“青年意大利”,同时创办《意大利青年报》作为机关报。(2)办报目的:主张驱逐外国侵略者,限制专制统治,实行政治改革。这些报纸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意大利的年轻人产生了很大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简述列宁早期的宣传活动。标准答案:(1)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并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工作后列宁深人群众,给工人讲述《资本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刊物进行政治宣传,阐明工人阶级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第一次明确提出俄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是建立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农联盟,推翻沙皇专制,引导俄国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在列宁领导下,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协会一成立就非常重视宣传鼓动工作,印刷大量的传单和宣传品,真实地记录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苦难,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本质,并指出工人阶级的斗争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所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号召工人群众把争取经济权利的斗争与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把俄国的解放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带动下,莫斯科、基辅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同样性质的斗争协会,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知识点解析:这道题重点从列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这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分析。联系列宁在《火星报》时期的办报活动、新闻思想等来系统地复习,以此来应对一些需要全面概括列宁在的办报生涯及宣传活动的考题。24、简述俄罗斯新闻媒体归属形式的特点。标准答案:苏联解体后,原有的新闻媒体纷纷改换门庭,使俄罗斯媒体在归属形式上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包括:(1)国家直接控制的新闻媒介。其又可以细分为俄罗斯联邦政府直接控制的和由俄罗斯议会控制的,前者如俄通社一塔斯社,后者如《俄罗斯报》等。这些媒介作为俄罗斯政府推行其内外政策的舆论工具,得到政府的扶助,享受国家的财政补贴,发行量相对稳定。国家控制之外的新闻媒介,国家不直接对其宣传方针、组织结构及人事安排进行干预,不给它们以财政资助的媒体。(2)政党报纸。1993年年底议会选举前,俄罗斯形成了十几个较大的政党,其中的一些在国家杜马中取得了合法席位。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这些政党大都掌握并控制了自己的舆论工具,各政党的资助是这类报刊的经费来源,它们经营的好坏取决于其归属政党的实力的消长。(3)社会团体报纸。指由某一社会团体独立经营的、不受政府及任何党派资助的报纸。“8.19事件”后复刊的苏共报纸或由苏共领导的报纸属于这一类,比如复刊后的《真理报》由苏共中央机关报变为一般性的政治报纸,宣称“要成为公民和睦的报纸,要坚持中派立场,支持社会的民主改革”,这类报纸无固定的经费来源,常由报社同仁及社会同情者资助。(4)商业报纸。是俄罗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型报刊,以提供商业信息、指导商务活动为宗旨,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实体和股东集团,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知识点解析: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概括性的知识点,如果有相关考题,要注意审题,把握考查的侧重点,结合上面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来复习这部分内容。25、《火星报》的创办情况如何?该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过程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标准答案:(1)创办情况①创办过程:1900年12月24日,《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创办,编辑有列宁、普列汉洛夫等六人,不久迁往慕尼黑,自1902年4月在伦敦出版,1903年春天又改在日内瓦出版。此时编辑部分成两部分,慕尼黑和伦敦部分由列宁领导,日内瓦部分由普列汉诺夫领导。《火星报》编辑部多次迁移,列宁是实际上的领导者。列宁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它是第一份全俄政治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其定为党的中央机关报。但是《火星报》从52期起,由于普列汉诺夫加入孟什维克,列宁退出编辑部,领导权被孟什维克掌握,报纸成为反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之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新《火星报》于1905年停刊。②前期《火星报》的主要内容a.同经济派论战。b.宣传党的纲领,在《火星报》创办的近3年时间里,报纸发表了三百多篇论述党的工作的文章,制定党纲草案,阐明党的纲领和策略,是《火星报》的重要工作。③《火星报》的组织工作:通过代办员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代办员的工作包括:收集稿件和供应地方文件;传递、分发报纸,反映情况;在国内建立地下印刷所;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等。(2)《火星报》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过程中作出的贡献①报纸创办的过程中,使多数工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火星报》的宣传、引导下,列宁的建党思想深入人心,完成了统一全党思想,制定并宣传党纲的任务,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②通过代办员网络联合各地分散的组织,为建党奠定组织基础。③筹备召开党代会。1903年7月,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党的成立,确立其为党中央机关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苏联报刊在卫国战争中主要宣传了什么思想内容?标准答案: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历时4年的卫国战争爆发,苏联报刊全面转入战时状态,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抗战宣传。很多知名的作家纷纷作为战时记者在前线进行报道。特别是《真理报》,被称为是卫国战争年代一份最先进的前线报刊,其宣传内容主要有:(1)宣传保卫祖国思想,鼓舞人民抗敌斗志。《真理报》毫不隐瞒祖国面临的巨大危险,冷静地指出,祖国的命运有赖于每一个苏维埃人的努力,有赖于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前线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刻,《真理报》打破严格的版面布局,在不固定的位置刊登列宁关于保卫祖国的语录和斯大林向首都人民发出的战斗动员令。《真理报》的宣传与号召为莫斯科保卫战注入了巨大的力量。(2)报道战事,记录战争进程。《真理报》是卫国战争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记载着苏联红军从莫斯科走向柏林的光辉历程。对于卫国战争的重要战事,《真理报》都给予详尽的报道。在报道前线战事时,报纸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形势及战争每一阶段的特点,揭示苏德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指出红军指战员和广大民兵的主要任务等方面。在报道卫国战争主要战事的同时,《真理报》还以大量笔墨介绍了为国捐躯的苏联英雄的事迹,为战斗着的苏联人民树立了楷模。(3)报纸号召后方民众,调动全部人力物力支援前线。其中包括:保卫劳动果实的号召,提高工作效率的呼吁,关于苏联人民“支前行动”的报道,劳动竞赛的报道。在报刊的宣传和倡导下,苏联后方的爱国主义运动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战时经济的发展,给予苏军很大的支持。(4)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质。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扩散,稳定了人民的情绪,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总之,卫国战争时期,《真理报》是全党、全国的舆论中心,是思想战线上反法西斯的前沿阵地。其他报刊在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7、苏联瓦解后,俄罗斯新闻事业的现状如何?标准答案: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领土上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成为它的继承者,苏联的新闻媒体被俄罗斯新闻出版部统管。具体发展如下:(1)数量猛增。尽管俄罗斯政坛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处于低谷状态,但是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闻业的发展,媒介数量比苏联时期有增无减。(2)原有报刊变化巨大。苏联时期几乎所有的中央级报刊都保留了下来,如《真理报》《消息报》等,但性质已变,成为独立报纸,经营管理的模式、内容也发生根本变化,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3)新报刊各有特色。新的报刊大量涌现,其中不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由莫斯科知识界发起创办的《独立报》,是一份颇有见地的报纸,它的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的分析评论深受专业人员的喜爱。(4)广播电视界的变革。苏联解体后,除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机构外,俄罗斯境内还有近300个私营广播电视台,这些广播电视台一般都租用国营机构的设备播放节目。(5)原有的通讯社改组合并,出现了一批私人通讯社。塔斯社于1992年1月与俄罗斯境内的另一家通讯社——俄罗斯新闻社联合组成俄罗斯通讯社,简称“俄通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直属政府领导。1994年,俄罗斯新闻社又独立出来,重新获得国家通讯社资格,地位与俄通社一塔斯社相同。除了两家国有通讯社之外,俄罗斯还出现了一批私人通讯社,较有影响的是“追溯通讯社”和国际文传电讯社。(6)俄罗斯目前新闻体制特点:一方面确定多样化的媒体归属形式,其中包括国家直接控制的新闻媒介、政党报纸、社会团体报纸、商业报纸。另一方面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变为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媒体调控形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欧洲)模拟试卷第2套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知识税标准答案:1712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印花税法案。除按报纸版面大小收税外,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它是英国革命后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之一,给新闻传播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反抗知识税的斗争在英国持续了百年。1861年知识税被完全废除,标志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后确立。知识点解析:关于知识税的知识点,应该从知识税征收的起止时间、内容和影响几个方面来分析。2、《泰晤士报》标准答案:《泰晤士报》是英国历史悠久的、有影响的高级报纸,历经百年发展。1785年1月1日印刷商约翰.沃尔特为推广新式印刷机而创办。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三年后定名《泰晤士报》。沃尔特第一主持时,该报翔实地报道了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并采用了新式印刷机,报价相对低廉。几年后跻身伦敦一流报纸之列。1803年至19世纪中叶,由沃尔特第二主持该报,是《泰晤士报》的“黄金时代”,沃尔特对《泰晤士报》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其成为一张独立而有权威的报纸。1855年以后,廉价报纸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竭力维持,但销量已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又因报道伪造信件导致声誉严重受损。1908年,北岩买下该报,全力革新走大众化路线,降低报纸售价。《泰晤士报》起死回生,发行量迅速上升。“二战”时期的《泰晤士报》主张对德国妥协,纵容绥靖政策,遭到了严厉指责。期间多次易主,历经阿斯特家族44年,汤姆森家族15年。1981年5月默多克买下《泰晤士报》,做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内容详尽,消息灵通,重视国际国内大事报道,也重视言论。《泰晤士报》还出版专门的副刊。《泰晤士报》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金融界和知识界人士。知识点解析:《秦晤士报》是英国百年大报,对这一知识点的把握需要梳理报纸的发展历程和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现状。3、塞尔新闻法标准答案: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路易十八严格管制出版事业,在报业方面仍然保持出版许可证制、预审制和印花税制。但是又不敢忽视资产阶级的力量,1819年颁布了短暂的塞尔新闻法,废除出版预审制、保证金制和印花税制。这部法令从诞生到废止只有半年时间,却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法国第一部新闻法,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知识点解析:塞尔新闻法重在它的意义,所以除了法律颁布的背景、内容之外,还应特别强调它的意义。4、埃尔桑报团标准答案:“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法国新兴报团,为财团和右翼政治势力服务,创始人为罗贝尔·埃尔桑。埃尔桑于1950年从办地方报纸起家,60年代已经拥有20多家地方报纸,70年代开始收购全国大报,先后取得《费加罗报》《法兰西晚报》等有名的报纸,从而成为法国最大的报团。到80年代后期已有报纸40余家。该报团还拥有新闻通讯社、广告公司、印刷厂等企业,并向电视业进军。知识点解析:该报团在法国很具代表性,因此在答题的时候,首先突出最有特色的内容,然后再详细分析其创办过程和读者对象等内容。5、《战斗报》标准答案:《战斗报》是南斯拉夫全国性的报纸,也是南斯拉夫最有影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22年创刊,解放后在贝尔格莱德市正式出版。1944年11月起,成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中央机关报,1954年以后改为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的机关报。在各报中,《战斗报》刊载官方文件和领导人的讲话最齐全,其言论最能代表官方,发行量占南斯拉夫报纸总发行量的一半以上。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起,南斯拉夫实行权力下放和工人自治,各共和国、自治省的新闻事业迅速发展,使得该报销数锐减,但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知识点解析:以上两份报纸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分清楚所属国家、创办过程和特色、影响。二、简答题(本题共23题,每题1.0分,共23分。)6、论述18世纪初英国的三大评论期刊。标准答案:其是指18世纪初由英国著名文学家丹尼尔.笛福主编的《评论》、斯梯尔主编的《闲谈者》和阿狄生主编的《旁观者》。这些刊物除少量新闻外,主要刊登社会政治性的短论、小品、对话、故事等。文字优美生动,笔调幽默有趣,颇受各界欢迎。(1)丹尼尔.笛福与《评论》: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第一位职业记者,被称为“英国报业之父”。笛福一生编辑或为之撰过稿的报刊大约有25家。他力主选择大众关心的话题,写作趣味化、通俗化。1704年2月19日创办《法国每周评论》,最初为周刊,次年改为周三刊,同时将名字简缩为《评论》。每期都登有政治、商业和社会问题的文章,还常有副刊,1713年停刊。(2)理查德.斯梯尔与《闲谈者》:1709年4月12日创办。它兼有政治性和文艺性,每期两页,每周发行三次。它以戏剧、轻松论文、文艺作品为主的内容吸引了大批读者。1711年因政治原因停刊。(3)阿狄生与《旁观者》:《闲谈者》停办后,斯梯尔和阿狄生合办了《旁观者》。该刊主要谈论人生问题,指导读者的道德观。该刊笔调轻松、乐观、富于趣味,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1712年因印花税的颁布停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当局主要采取哪些手段控制出版事业?标准答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统治当局继续采用多种手段控制出版事业:(1)征收知识税。1712年5月16日,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除按报纸版面大小收税外,印花税法案还规定征收广告税和纸张税。印花税、广告税和纸张税被统称为“知识税”。高额税收打击了新兴报业,使许多报纸停刊。(2)实行津贴制度。实际上就是用津贴收买报纸报人。津贴费用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成为宣传经费的一部分。(3)运用法律制裁。包括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17~18世纪有成百上千名报刊发行人、文章作者、印刷者等被判处徒刑与罚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英国宪章运动中出现过哪些重要的报刊?《北极星报》的出版经过和影响如何?标准答案:(1)英国宪章运动中重要的报刊:宪章运动在1836~1848年间掀起了3次高潮。宪章运动一开始就注重公开的宣传鼓动工作。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创办了机关报《伦敦快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是1837年11月宪章左翼力量创办的《北极星报》,创办不久便成为宪章派最有威信的报纸。《红色共产党人》杂志于1850年在伦敦出版,是宪章派的另一个有影响力的刊物,它宣传建立民主共和国,采取鲜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其因连载《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英译本而闻名。宪章运动后期,左翼领袖琼斯出版了《寄语人民》周刊、《人民报》周刊,捍卫英国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2)《北极星报》,其在英国宪章运动中诞生。1837年11月11日由宪章派左翼创办于利兹,周报。1840年成为全国宪章协会的中央机关报。1843年11月迁往伦敦。它高举“人民宪章”的旗帜,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把支持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看成是英国无产阶级的任务;宣传宪章派左翼的主张,指导工人斗争;切实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报道及时且报道面广,语言生动,注意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激发读者的感情,吸引了大量读者。报纸存在的15年时间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日销量远超《泰晤士报》,是英国近代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对其作了高度评价,称它是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和宗教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北岩在英国报业史上有怎样的地位?《每日邮报》成功的原因何在?标准答案:(1)北岩原名哈姆斯沃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因在新闻事业上的贡献,1905年受封为勋爵,有“舰队街的拿破仑”之称。他的办报经历:1888年创办《回答》周刊,专门回答读者的来信提问,获得成功。1894年买下《新闻晚报》,进行新闻改革,积累了相当的办报经验。1896年创办《每日邮报》,创办前做了大量准备和宣传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03年,创办《每日镜报》。1908年买下《泰晤士报》,大胆改革,获得成功。加上他创办的众多的地方报、杂志,建立了英国最早、最大的报业集团——北岩报团。1922年北岩逝世。(2)《每日邮报》是英国现代报纸的早期代表,由北岩爵士于1896年在伦敦创办。口号为“这是忙人的报纸,这是穷人的报纸”。在廉价报纸的基础上产生,但又有新的发展。被认为是英国“高质低价”的大众报纸典范。该报为了满足读者读报的目的,把精编易读作为新闻处理的中心政策,这张报纸的成功标志着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北岩爵士创办《每日邮报》成功的原因: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和宣传工作,充分分析英国社会的需要和其他报纸的利弊,全面报道新闻,并聘请一流的记者,在重要城市常驻并及时报道重大事件。该报大胆进行新闻理念创新,对内容和版面不断改革,健全报业管理,培养、训练新型记者和编辑,售价低廉,广揽广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路透社的发展状况如何?近年来它的业务有何特色?标准答案:(1)路透社的发展状况:路透社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三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通讯工具竭力获取最新消息。新闻不仅详细、准确、迅速,而且有些还是其他报社记者无法采访到的。1851年,路透在英国成立海底电报线办公室,与伦敦、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签下合约,提供欧洲大陆的股市行情,以换取获得英国股市资讯的权利,路透社的知名度逐渐提升。1859年,在法国与奥地利的战争中,路透社同步传送新闻,战况报道简明、清晰,获得英国和欧洲的广泛好评。1865年,路透社先于欧洲报道亚伯拉罕.林肯被刺杀的新闻之后,路透社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逐渐增加,包含全球的财经新闻,并于1923年开创使用无线电在国际间传播新闻的先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路透社按“三社四边协定”沿着大英帝国的路线向外扩张,19世纪末,路透社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1941年路透社改组,成为英国报业的合作通讯事业。后来,澳大利亚报联社、新西兰报联社也加入进来,路透社逐渐成为一家跨国公司。20世纪80年代,路透社开始快速成长,开拓产品范围。1984年,路透社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公开上市公司,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活动。20世纪80年代末,路透社的管理出现混乱局面,信息服务经常延误,于是公司从1992年初起开始改进信息服务,旧的计算机系统被经专门设计、适应新程序的更新式系统取代,为公司重新赢得了声誉。1999年5月,路透社与美国道琼斯公司决定组建道琼斯一路透交互式商业公司,用二十多种语言提供来自《华尔街日报》、道琼斯公司和路透社新闻网以及全球七千多个商业消息和信息来源的重要信息。路透社现在建立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全球通讯网络。在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27个分社,二百多个城市设有营运处,提供19种语言的新闻,几乎所有主要的新闻媒体都阅了路透社的新闻。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的路透集团花巨资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大量网站售出自己的独家新闻与信息服务。(2)路透社的业务特色:①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迅速,干练。②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包括买卖与交易、研究与资产管理、企业和媒体,其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金融服务业务:对股票、外币汇率以及债券等资讯的分析、处理、发送,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经过不断革新、完善,现在它是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由它提供的经济新闻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并成为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用户还可以通过它的电脑系统进行金融交易和信息检索。用多种文字向150个国家和地区播发文字新闻和经济消息,订户遍及全世界。③路透社的图片更是报纸头版的首选,其国际新闻的报道也因及时、深刻而成为国际局势的风向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二战”后法国地方报纸的崛起。标准答案:(1)“二战”后地方报纸崛起的主要原因:①战时全国实施的分区配给制,规定一区一报,培养了地方读者;②战后交通困难,巴黎报纸难以准时到达地方城市;③世界性通讯社及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使巴黎报纸政治新闻失去重要性;④战时在巴黎一流的为法西斯报业服务的人员,战后整肃时到地方报纸服务,对地方报纸的革新贡献很大;⑤地方报团的编辑、主笔,熟悉本地区读者的兴趣及愿望。(2)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方报纸销量不断增加,诞生区域性大报,并呈现垄断化趋势。主要表现在:①在竞争中削弱对手,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②各报为确保既得利益,避免竞争白热化,达成互利协议,以解决地方争端;③形成跨地区的地方报纸网或者巴黎与地方联合报业集团。知识点解析:“二战”后法国地方报纸的崛起是欧美国家比较有特点的现象,与当时“二战”这一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因此要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和法国当时的国情,从原因和表现两方面进行分析。12、为什么人们把法国的18世纪称为“启蒙时代”?当时有哪些代表性的思想家?他们的主张和贡献如何?标准答案:(1)启蒙时代:18世纪,在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岌岌可危之际,涌现出大批介入社会、深入生活的思想家、作家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捍卫者。他们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和思想准备,为新制度的确立扫清了道路,所确立的许多规则为人们所接受,而且经久不衰,所以人们把18世纪称为“启蒙时代”。(2)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①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启蒙思想家。他反对天主教及其教义,继承洛克的自然法思想,认为自然赋予人们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私有制取代封建农奴制,主张通过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②孟德斯鸠,资产阶级法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主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③卢梭,法国最著名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家。他所著的《社会契约论》宣扬“主权在民”理论。④狄德罗,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编纂了彪炳史册的《百科全书》。该书针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宣扬政治平等、思想自由等启蒙思想,提倡科学技术,宣扬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直接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它标志着法国启蒙运动已经达到高潮。⑤博马舍,杰出的启蒙戏剧家,其脍炙人口的《费加罗的婚礼》至今常演不衰,尖锐地谴责了新闻特许制度,表达了废除等级制度的愿望。(3)启蒙思想家们的贡献:①继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启蒙思想家们掀起了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和自身认识的提高,促进了理性学说的发展。②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王权、神权、特权提出挑战,批判旧制度,呼吁废除等级制度。他们不仅将旧制度批判得体无完肤,而且对建立“理性”社会充满信心,认定理性的力量是最强劲的,必将赢得胜利。③启蒙运动最直接、最伟大的功绩是为法国大革命铺平了道路,启蒙思想家们的反封建主张一度成为革命中居支配地位的革命思想。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法国成功的廉价报纸出现于何时?《新闻报》半年是如何提高它的发行量的?标准答案:(1)法国成功廉价报纸的出现:①七月王朝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期间两次颁布法令,放松对出版的管制;法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工商业、城市化、教育、交通、技术等方面的革新,为廉价报纸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政局多变,政党林立,各政党竞争激烈;世界性的信息流动;人口向城市集中,文化教育有所普及,国民识字率普遍提高,各阶层都有了解信息的需求。这些都为廉价报纸的出现准备了条件。②法国的廉价报刊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19世纪末进一步发展并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主体,但政党报纸一直与之并存,直至“二战”结束。③1836年7月1日,法国出现了两份著名的廉价商业报纸《新闻报》和《世纪报》,它们都是日报,创办于巴黎。这两份报纸在19世纪初中期的法国开创了报业发展的新局面,各报纷纷效仿,改变了法国报纸的呆板风格。(2)《新闻报》:①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被认为是“法国报业的革新者”,于1836年7月创办《新闻报》;②办报宗旨上,主张超党派的独立性;③减少政治新闻和言论,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案件;④多刊登有关生活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文章;刊登文学作品,比如连载巴尔扎克的《老姑娘》,开法国报纸刊登长篇小说的先河;⑤改革经营管理,首创通过增加广告收入降低报价的先例。一年汀费40法郎,是当时报价的一半。这些措施立即受到读者欢迎,销量不断上涨,在他的带动下,法国报业开始主动地、大规模经营广告。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法国广播电视事业开始于何时?它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标准答案:(1)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始:法国是欧洲广播电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903年,在埃菲尔铁塔设立广播试验电台,1922年法国邮电部在埃菲尔铁塔上架没发射人线,用长波定时播出节目,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2)法国广电事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①国营为主、私营并存时期(1922~1945)1922年,法国广播诞生,私营电台纷纷出现,广播事业初步发展。1923年国会通过法案,规定广播事业为国家专利,私人只有经邮电部特许方可经营,并且不得妨碍国营广播和公共利益。从1925年起,出现了不少生机勃勃的私人广播电台,广播迅速发展,深入到各个阶层,具有行政命令无法比拟的影响力。但是,不少政治家,特别是右翼政治家对政府信任私人广播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迫于政治家的压力,政府开始颁布法令限制私营广播发展;邮政部同时设立广播领导机构,以促进公共广播电台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国营电台居于主导地位。1935年法国开始试播电视,1938年定时播放少量电视节目。1940年德军入,打断了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发展。战争中,广播电台则成为德国纳粹和傀儡政府的宣传工具②国家垄断时期(1945~1974)“二战”结束后,戴高乐政府以行政命令取消了私营电台的营业执照,不再允许私人经营广播。1945年11月,成立法国广播电视公司(RTF),领导全国的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RTF、隶属于政府新闻部,负责人由政府总理任免,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和受众缴纳的执照费。这一机构的设立强化了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垄断和控制。1964年,议会通过广播电视法案,将RTF改为法国广播电视管理局(ORTF)。新设立的ORTF不再隶属于政府部门,而成为了具有工商企业性质的“独立”机构,实际上依然是政府控制,只是更隐蔽。这一时期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有了重大发展。③分散经营时期(1974~1982)法国广播电视事业在ORTF的管理下,缺乏活力,经济窘迫,政府的直接干涉使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1974年8月,议会通过法案,解放ORTF,并将其业务分散给新成立的7个国营公司,实现分散经营。创作和新闻方面有更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但是改变的只是政府的管理方式,政府的垄断没有解除。④逐步开放时期(1982年以后)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着手广播电视体制改革。1982年,议会通过新的广播法,允许开办私营电台。1985年政府又宣布开放商业电视,此后逐步放宽私营电台、电视台。1988年第七次修改广播电视法,法国成立了真正独立的、有权威的最高视听委员会(CSA)管理广播电视事业,其权限包括:对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批准权;对公共广播机构最高负责人的任命及对节目编播制作的规则和条件的制定权,确立了比较成熟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密特朗的改革促成了私营与国营并存竞争的格局,商业广播电视网和公共广播电视网共同发展起来,而且使私营电视的总体势力超过了国营电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简述希特勒纳粹统治时期的新闻政策。标准答案: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实行专制主义新闻政策,运用国家机器强制实行对新闻业的垄断,这是资产阶级新闻业垄断的特殊形态。具体措施和表现:①设立国家宣传部,戈培尔任部长,统管宣传文化事务,发布各种指示;②关闭大量共产党报纸和社会民主党人报纸;③魏玛宪法规定的出版自由条款被宣布停止实行;④颁布《新闻记者法》,排除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者;⑤暴力夺取乌尔斯泰因报团和莫斯报团(犹太),胡根贝格报团被改造为纳粹御用工具;⑥新闻宣传作为战争的第四条战线。报纸数目锐减,纳粹报刊大为发展,《人民观察家报》成为全国头号大报,沃尔夫社于1933年被政府接管,改为德国通讯社,作为官方通讯社纳入法西斯政府管辖,广播电视成为宣传纳粹的主战线。知识点解析:这道题先总述新闻政策的整体特征,然后分析其具体措施和表现。16、德国新闻社与德意志通讯社标准答案:首先区别德国新闻社是原联邦德国最大的通讯社,德意志通讯社是原民主德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然后再复习通讯社的具体内容。德国新闻社:简称德新社(DPA),联邦德国最大的通讯社。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通讯社基础上成立,股份公司性质,但联邦政府每年都给予财政支持。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董事会作为领导机构,任命正副社长和总编辑主持全社工作。主要业务部门有国内新闻部、国际新闻部和新闻图片部。在国内首都波恩和其他各州都设有分社,在国外同60多家通讯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记者。几乎所有的德国媒介都订购其新闻稿、特稿和图片。德意志通讯社:简称德通社(AND),原民主德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民主德国境内唯一有新闻播发权的通讯社,总部设在柏林。1946年建立,成立之初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企业,1952年为国有,成为国家通讯社。与70多个国家的通讯社签订新闻合作协议,并以6种文字向国内外发布消息,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比较权威的新闻发布机关。两德统一后,改为独立股份公司,影响力骤减。1992年托管局将其出售给德意志电讯社最大股东明镜证券公司。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新莱茵报》创办的背景与经过怎样?它的宣传有何特色?该报对后来的无产阶级报纸有何影响?标准答案:(1)《新莱茵报》创办背景和经过①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为德国革命进行舆论准备。为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的政治纲领,领导分散在各地的盟员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在德国科伦创办大型日报。为继承《莱茵报》的革命传统,又表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定名为《新莱茵报》。②1848年6月1日,《新莱茵报》在德国科伦正式出版,它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为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革命运动而创刊,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但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报纸在刊头上标出“民主派机关报”字样。③马克思任主编,恩格斯为他的助手,实际上的副主编。两人除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外,还经常为报纸撰稿。报纸除周一外,每天出版,一般四版,新闻多的时候会出增刊,遇到重大消息就出号外,报纸的末尾还有《最新消息》栏,报道印刷前收到的最新消息。发行以订阅为主,兼有零售。由于编辑部人员遭到迫害,马克思等人被莱茵省警察厅驱逐,普鲁士帝国查禁《新莱茵报》,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共出301期。(2)宣传内容和特色:①《新莱茵报》在宣传革命纲领和路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贯彻《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的路线:对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统一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对外推进反对沙皇俄国的战争,这是德国革命的两项基本任务,因而也是《新莱茵报》宣传内容的两个基本方面。②对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阻挠纲领贯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阐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意义,主张无产阶级积极参加革命,争取革命的领导权,为把这场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③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原则性表现在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不遗余力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政治纲领,全力贯彻《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确定的党的路线、方针和策略。策略性表现在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④密切联系群众,指导群众斗争。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建立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重视读者来信,编辑部成员还直接参加群众活动。⑤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文风尖锐泼辣、鲜明生动,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强烈的战斗精神,爱憎分明。(3)对后来的无产阶级报纸的影响《新莱茵报》在无产阶级报刊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它的办报思想、宣传特色和战斗精神,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①《新莱茵报》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在宣传革命纲领和路线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贯彻《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中的路线,也是《新莱茵报》宣传内容的基本方面,对共产主义者同盟内部阻挠纲领贯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②《新莱茵报》的宣传技巧是后来无产阶级报刊学习的榜样。比如,它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指导群众斗争;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文风尖锐泼辣,这些成为后来无产阶级报刊重要的办报策略和方针,加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战斗力、组织性和鼓动性。③该报的创办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由早期的自由报刊思想向无产阶级党报理念的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党报的党性原则、报刊的使命和作用,有力地指导了后来无产阶级报刊的创办,形成了后来无产阶级报刊重要的办报策略和方针,加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战斗力、组织性和鼓动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简述施普林格其人及其报业帝国。标准答案:(1)施普林格是联邦德国最大报业主。“二战”前也曾在沃尔夫通讯社和《阿通纳消息报》等当过记者和编辑,战后继承了父亲的印刷厂,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并取得成功。①施普林格报团在“二战”后逐步发展起来,成为联邦德国最大的报团,它所拥有的报纸发行数占全国总发行数的1/3。1946年创办广播周刊《听》获得成功,成为当时最大的广播电视刊物;1948年创办《汉堡晚报》,借助早年记者、编辑和发行方面的经验,两年间就成为联邦德国销量最大的报纸之一;1952年创办大众报纸《图片报》,发行量很快跃居全国报纸之首,紧接着又买下英军创办的《世界报》,把它办成了一份“高级报纸”。②20世纪80年代,施普林格报团已经成为欧洲屈指可数的大报团,拥有全国性日报《世界报》和《图片报》,最大的晚报《汉堡晚报》,最大的星期日报《星期日图片报》和《星期日世界报》,两家柏林报纸《柏林日报》和《柏林晨邮报》,广播电视刊物《听》以及其他一些报刊。此外还拥有两家通讯社。20世纪80年代末,还购买了东柏林《晨报》一半的股份,并向东欧国家渗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简述“一战”期间意大利报业的发展特点。标准答案:“一战”中,报业在意大利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影响重大。(1)阿尔伯蒂尼主编的《晚邮报》站在主战的立场上,刊登诗人邓南遮的作品,煽动战争情绪。该报立场的转变,使其成为“一战”期间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向前线派遣的记者人数也是最多的,也是当时唯一一家向所有直接参战的编辑人员发放全薪、甚至增加薪水的报纸。(2)弗拉萨蒂主编的《新闻报》虽然支持战争,但态度理性,主张意大利应当谨慎行动,平息国内民族主义的骚动。(3)由后来的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创办的《意大利人民报》,鼓吹战争,直接推动政府参战,加入协约国。知识点解析:通过这道题掌握“一战”期间意大利报纸的特点和影响,要与“二战”期间的报业发展特点对比复习。20、印刷新闻纸出现后,手抄新闻与之并存了相当长的时间,其原因何在?标准答案:16~17世纪,意大利印刷新闻纸发展起来,与手抄新闻并存两百多年。出现这种并存的局面是因为:①17世纪以后政府对手抄新闻的管制相对较宽松,而且手抄新闻的成本较低,形式灵活。②17世纪意大利经济开始衰落。17世纪末期,新航路开辟,意大利不再是世界商业交往的中心枢纽。到18世纪,由于意大利经济发展停滞,国家分裂等因素,没有大批量需求新闻信息的环境,而且经济衰老导致印刷技术不发达,报纸成本较高,规模不大,再加上受政治上的限制,报业发展缓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安莎社是一家什么样的通讯社?该社崛起的原因何在?标准答案:(1)1945年1月,意大利12家主要日报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简称安莎社(ANSA),后发展成由五十多家日报联营的通讯社,是一家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其发展理念是独立、客观、超党派。1949年,意大利政府提供补贴,同时享有任命主要领导人的权力,从此成为半官方通讯社。(2)该社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有意大利政府提供补贴;另一方面,自70年代末期起,安莎社开始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到1982年,信息收发中心已全部实现电子计算机化,每天用意、英、法、西、葡五种文字发稿,在七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分社或派有常驻记者,其发布的国际新闻常常被欧洲各国采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俄国早期工人报刊的创办情况。标准答案:(1)俄国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的发展,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兴起罢工运动,成立工人组织,并创办刊物进行革命宣传。(2)《工人曙光报》于1880年出版,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北方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哈尔图林创办。他通过该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该报只出了一期,哈尔图林就被沙皇以进行恐怖活动的罪名处以绞刑,《工人曙光报》随之停刊。(3)在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带动下,莫斯科、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