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课件_第1页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课件_第2页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课件_第3页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课件_第4页
《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帝制时代的来临: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你对秦的印象是什么?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以及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课程标准壹秦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非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时代背景:大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断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春秋时期,国家数量较多,各国有较大的战略缓冲空间,战争规模及残酷程度相对较轻。战国时代开始以后,国家数量大幅减少,各国战争规模及残酷程度都急剧上升。一些大的战役常常甚至死伤数十万人,如秦楚之间的鄢之战,楚国军民被秦国溺死的就有数十万,这种战役在战国历史中并不少见。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普遍渴望安定统一。时代背景:大发展的时代秦的大一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往也比以往更为密切,正如《荀子》所说,当时已出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状况。各国的变法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这种同一性为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况且分裂割据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国各阶层都渴望统一。——樊树志《国史概要》思考:联系材料及所学,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秦统一的客观条件是什么?通过阅读材料及联系所学,我们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及逐步推广,农业、工商业和交通日益发展,各地区的联系也随之日益紧密,甚至到达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地步。再加上各国程度不同但目标一致的基于地主阶级利益的变法,使国家建设的总体思路日益趋同。这些都加剧了人民对战争的厌烦,对统一的渴望。地理位置优越:“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国人开始居住在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后不断东进。穆公时,夺取关中;秦惠文王时,夺取巴蜀之地。相比于东方六国,秦国突出的地势地形优势有二:一是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整个东方有以高凌下之势。二是周围山围水绕,外敌难以入侵,未战而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政治传统:励精图治,广纳贤才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此,李斯上《谏逐客书》,在文章中他陈述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史记·李斯列传》阅读教材“学思之窗”部分,从人才角度分析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材料中叙述了因秦王发现郑国所提建议是韩国阴谋后,就下令驱逐其他诸侯国的人。李斯为此上《谏逐客书》,以商鞅、苏秦为例劝诫秦王,从而证明六国来事秦之客无负于秦。“秦僻在雍州”,经济文化较六国落后,人才比较匮乏。只有广纳贤才,唯才是举,才能达到“宝者多、忠者众”,国富民强,称霸诸雄的效果。秦王政最终采取了这一想法,从这里也反映了秦王善于纳谏,从善如流的特点。事实上,不止嬴政,数代秦王皆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国力日盛。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的巨大作用材料: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国富民且强,诸侯宾服。因此,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之后秦的统一奠定基础。客观原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主观原因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正确的军事战略——远交近攻的战略和各个击破的策略。归纳:秦统一的原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思考:1.面对辽阔的疆域,秦朝采用了怎样的统治措施?2.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三个层面的统一UNIFICATION军事层面的统一兼并六国,北击匈奴,南并越族地区制度层面的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经济文化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颁布秦律、修驰道、直道等秦的大一统:军事层面的统一秦通过兼并六国,并向北反击匈奴,向南征服越族地区,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史料阅读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其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秦的大一统:制度层面的统一皇帝制度“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本质: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治粟内史奉常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郎中令卫尉三公九卿九卿泛指诸卿,分掌具体事务太尉掌军务,但为虚职丞相为百官之首,掌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有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职能国家治理方式的选择——郡县制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秦朝建国初的国家治理问题,群臣展开了激烈辩论:思考:王绾和李斯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嬴政又是怎样的态度?以丞相王绾等人支持实行分封制,理由是新征服的地区,如燕地、齐地、楚地较为偏远,只有实行分封制才能有效管辖;廷尉李斯主张郡县制,理由是周朝实行分封制并没有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反而导致诸侯之间相互攻击,影响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而实行郡县制则有利于对地方的控制。秦始皇支持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于是,秦始皇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期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民众与治安。秦朝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货币、车轨、文字及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秦统一的意义1.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秦朝所创立的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和加强。贰秦朝的暴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秦朝的速亡——秦朝的暴政01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04秦直道,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03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0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约450万。为完成这“四大工程”,每年征调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两百万。据历史记载,仅修建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0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有30万,戍守五岭的有50万,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00万。当时全国约2000万人口,其中200万壮劳动力脱离生产,人民的力役比以往多20倍,出现了“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人民不堪重负,便进行反抗,结果便遭到了秦王朝的残酷镇压,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统治危机不断显现。统治危机加剧控制思想,统制文化秦始皇为了控制思想,统制文化,采取了极端的行为,即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批评“郡县制”主张实行分封。丞相李斯认为以淳于越为代表的诸生秉持私学,以古非今,制造思想混乱,对统治不利。因此,李斯建议,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官掌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全部被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被毁于一旦。同时,因为方士侯生、卢生害怕始皇怪罪他们寻求长生之药无果而相约逃亡。秦始皇以诽谤朝廷、妖言惑众为由,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本来,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活动,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太过极端,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文化发展。严刑峻法下的秦朝秦朝统一以后,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指导理论,继续实行严刑峻法。从出土的秦简可以看出,秦法是极其残酷的,仅刑罚的名称就有赀、笞、迁、宫或腐、戮、磔等30余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赵高联合李斯矫诏助秦二世上位。秦二世残忍昏庸,继续实行严刑峻法,人民负担持续加重,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持续激化。酝酿已久的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不久之后即将爆发。叁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及其之后的反秦战争陈胜、吴广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虽然前后仅6个月,但它沉重打击了秦王朝,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正如司马迁所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吴广以后,继续领导反秦斗争的是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霸上。秦王子婴仅当了46天的秦王便素车白马,以绳系颈,捧着御玺符节,向刘邦投降,秦朝自此灭亡。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有很大的优势,在鸿门相遇时,项羽军40万,刘邦军10万。甚至在公元前206年,项羽还假借楚怀王的命令对十八路诸侯进行了分封,占尽优势。但是,为什么最终楚汉战争的胜利者是刘邦呢?历史解惑台楚汉之争不再是之前的农民起义战争,而是转变为争夺全国控制权的战争。以项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