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案
接龙小学余琼
1.放风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兴高采烈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
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重点:观察图画,了解作者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三.难点: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范读课文。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字意。
四.巩固练习。
1.抽读。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
理解第二段内容。
1.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
2.哪句话具体写风筝的样式多?把描写风筝式样多的词画出来。
3.我跟哥哥说了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三.理解第三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
2.第一句说的是什么?
3第1句诵的星什么?
4:第三句讲“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说
收住脚是什么意思?此时“大蜻蜓”怎么样了?
5.第四句讲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
2.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怎样把“大蜻蜓”飞跃的过程写具体的。
附板书设计:放风筝[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
一人举一人跑边跑边跑放线
喊放松手又跑一阵]
作者想象[“小蜜蜂”好像飞来飞去
“大金鱼”好像水里游
“小卫星”仿佛宇宙中飞行]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第四至六自然段讲了什么?
2.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嚷?说明了什么?
3.小鸟好像要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
4.“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
什么?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第七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是后放上去的。
2.小足球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
方法,抓重点句、段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一些近义词。
4.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
的。
二.重点: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画面,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具:彩色挂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有5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①利用熟字和偏旁学生字。
②重点分析生字。
③理解词意。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
理解第一段。
1.读第一句话,说说场地好在哪里?
2.读第二句话,看看告诉我们什么?哪个字是经常来的意思?
3.读第三句话,体会它的意思?
4.读第四句话,主要写谁?突出什么?
理解第二段内容。
1.读课文,说说具体介绍了谁?
2.看课文插图,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小守门员?
3.“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句话要说明什么?
4.怎么知道他是候补守门员?
5.他“一心想着快点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是作者的什么?
=.巩固练习。
1.说说“吸引”和“欣赏”两个词的意思,在课文中说明什么?
2.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再读读课文看课文怎样描写的。
第三课时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三至五自然段讲了什么?
2,课文一共描述了几个孩子,几个大人的形象?还附带讲了一条什么的样子?
3.哪句话是写观众的眼神?为什么视线这么一致?
4.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
5.怎样介绍左边的五个小观众?从这五个孩子的动作、神态可以推断出什么?
6.怎样介绍右边的三个观众呢?这三个人的动作、神态有什么特点呢?
7.“精彩”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小足球赛十分精彩?
二.总结课文。
1.看图,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守门员和观众的神态动作的。
2.从课文中找出表示“看的词语,如:“盯”、“注视”、等,读一读带有这些词的句子,体
会词义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场激烈精彩的足球赛?
2.看图,说说哪个自然段是讲守门员的,哪些是讲观众的。
附板书设计:小足球赛
时间:放学以后
地点:一块空地
人物:观众
赛前准备:分两拨书包帽子做球门
小守门员:注视磕破戴着分腿弯腰
观众:探着伸直站起来搂着挺直挺紧张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诗句,想像出人们劳动的情景和小孩子钓鱼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
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二.重点:能根据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意思。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
范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意。
四.理解古诗内容。
1.昼出耘田夜绩麻。
2.村庄儿女各当家。
3.童孙未解供耕织。
4.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指导朗读。这首诗富有生活气息,要用赞美的语气读。
六.巩固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爪”这句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
象。
2.练习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戴草帽的人想说什么?钓鱼的小孩子为什么直摇头?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意。
四.理解古诗内容。
1.蓬头稚子学垂纶。
2.侧坐莓苔草映身。
3.路人借问遥招手。
4.怕得鱼惊不应人。
五,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
六.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这两首诗都是写儿童生活的,一首写学种瓜,一首写学钓鱼。观察细,写得有顺序。
2.这两首诗都通过儿童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儿童那种天真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之情。
3.在理解诗句和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
—.指导朗读,读熟直到背诵下来。
三.巩固练习。
1.讲解词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
3.背诵两诗古诗。
4.*我和企鹅
教学目标:1。了解“我”随我国南极考察队赴南极看到企鹅的情况,激发我们学科学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4.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
二.重点:理解作者对企鹅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三.理解第一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什么?
2.为什么高兴得又蹦又跳?
四.理解第二段内容。
五.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内容。
1.读第三段课文,这段介绍了什么?
2.花脸企鹅还叫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叫它帽带企鹅?
4.驴企鹅还叫什么?它的叫声像什么?为什么说它凶猛?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六.巩固练习。
1.读一至三段课文,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
2.说说“我”在企鹅岛上看到的企鹅各是什么样子?
第二课
一、读第四段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1.读第一句话,看看讲了什么?
2.从哪些语句看出企鹅走路十分有趣?什么形状叫流线型?
3.看图,想象“我”和小企鹅合影留念时的动作、表情?
4.母企鹅怎样喂养小企鹅?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读第段课文,这段讲了什么?
三.总结课文。
四.巩固练习。
1.这课书按什么顺序写的?
2.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描述画面内容的?
3.从哪些语句看出作者观察细致?
积累运用一
教学目的:1。读一读,背一背,积累词语。
2.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家”指什么?
4.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
5.观察景物,写出你的感受。
二.重点:积累词语,习作。
三.难点:理解诗歌意思。
第一课时
读一读,背一背,了解词义,学习运用。
1.读词语。
2.理解意思。
阅读诗歌,理解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读诗歌,看有几节,这首诗讲的是什么?
2.理解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进行积累。
2.读读诗歌,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先介绍学校的概况。
再选择一两个能反映学校主要特点的内容重点介绍。
三.介词学校情况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四.介绍完以后,其他同学补充,评一评谁讲得好。
五.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请你以“早晨”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早晨,人们会做些什么?
早晨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三.在家里,街上、公园、学校、集市区、田野乂会有哪
场景?
四.本篇作文的要求。
五.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写作。
1.仔细观察,确定写的内容。
2.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顺序地说一说,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成一段话,写的时候要写通顺、写连贯。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5.画杨桃总课时2第2课时
1.初读课文,学生自学生字、词。
2.理解文中老师说的一段话,弄清其中的句间关系,学习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
教学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并且会
用“严肃”、“熟悉”造句。
目标
教重点1.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材
分难点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析
教具录音磁带、小黑板
教
法
学阅读教学法
法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教
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学2.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的音、形、义。
3.让学生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过
4.检查自学情况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程
想当然:凭主观想象,认为事物应该是这样。联系课文内容,父亲经常叮嘱“我”,
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凭主观想象,画走了样。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
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
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3.提问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
教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三)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学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过
(1)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2)指名回答后,引导提问: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程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
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板书
设计
教
学
本课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起来较为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教学气氛好,同学们都大胆说出
后
记自己的看法。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5.画杨桃总课时2第2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什么不同的道理,从中受
刖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并且会
1“严肃”、“熟悉”造句。
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目标
教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材
分难点理解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析
教具幻灯片、
教
法
学阅读教学法
法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
教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
(4)指名读句子。
学
(5)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
过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程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
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平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
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咽,回答这个问题。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教(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学(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6.教学最后两段
过
(1)“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
(2)教师例句引路。
程
(3)学生口头练习造句。
4.让学生书面完成造句练习。
背诵最后两段
布
置
板书
作
业设计
教
学
本课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学习起来较为容易理解与接受,课堂教学气氛好,同学们都大胆说出
后
记自己的看法。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6*找骆驼总课时1第1课时
1.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3.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培养人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目标
教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材
分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析
教具树叶、幻灯片
教
法
学阅读自学法
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骆驼,却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你一定想知
道这是怎么回事吧,请读课文《找骆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读不懂的地方,并画下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教
三、分角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
学2.同桌互读,男女互读,读出商人焦急、生气的语气,读出老人不紧
不慢的语气。
四、引导学生画重点句子,即老人不紧不慢说的那段话
过1.反复朗读后,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为什么看到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为什么看树叶的牙齿印,就知道骆驼缺了一颗
牙?(老人说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分析推理事物的
程
特征。)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证明老人的推理;并理解老人善于观
察与分析推理。
五、师生合作板书,通过填空或板书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板书附后)
六、组织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教
学
过
程
布
置
板书
作
业阅读课文,体会含义设计
教
学
后本文生动有趣,通过学习大家都注意到细心观察与认真思考的重要性。同学们多说要向老人学习。
记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7春蚕总课时2第2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3.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学习品词析句方法。
目标
教重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材
分难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析
教具收集春蚕生长过程的图片资料。
教
法
学多读多想,读讲结合法学习本文。
法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很多小朋友都会想到养蚕。采一点桑叶,放在小盒子里,看着蚕宝宝天
天长大,最后爬上“山”,结几个蚕茧,那真是太高兴了。而在旧社会,专靠养蚕
教
挣钱的养蚕人,是非常辛苦劳累的。今天我们学的《春蚕》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
学
二、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思考以下问题:
过1.蚕的生命是从哪儿开始的?
2.蚕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
3.随着蚕的长大,需要的桑叶有什么不同?
程
三、读后讨论,弄清蚕的生长过程和对桑叶的不同需求
用卡片排列出蚕的生长过程:
蚕卵一一极小极小的蚕一一蚕一天天大起来一一蚕越来越大一一蚕“上山”结茧子
概括蚕的生长过程对桑叶需求有什么不同,把有关的词语画下来,然后把有关的卡
片恰当地贴在前面所出示的蚕的大小的位置上。
剪成细丝的嫩桑叶
桑叶剪得粗起来
喂整片的桑叶
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
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我”就想起了什么?
(3)指点:这篇课文从第二自然段起,就是写母亲怎么通过养蚕,
教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的,所以第一自然段可以说是全篇课文的总
起。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春天来了,桑树发芽了,母亲养蚕就从这时开始。
课文上说,“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加上“照例”告诉我们什么?蚕卵
学
你们看见过吗?课文上怎么写的?芝麻还小:蚕卵这么小,而母亲拿出一尺见
方的几张蚕种来,这告诉我们母亲养的蚕数量怎么样?
(2)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桑叶从“发芽”到“榆钱大小”,要不了
几天。蚕宝宝就从而卵里爬出来了,课文用了两个“极小”,表示蚕生命开始
时小的程度,也告诉我们养蚕的难度。
过
(3)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小结:蚕种变成极小极小的蚕,母亲细心喂养幼蚕。
五、默读课文
画出表现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自己体会词句的意思。
程
布
置
板书
1.熟读课文
作
设计
业2.抄写生字
教
学
教学本文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读中感悟,通过理解课文重点句子从而理解母亲养蚕的辛苦,母
后
爱的深情,学生也谈到自己的母亲如何教育抚养自己,感情真挚。
记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7春蚕总课时2第2课时
1.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学习品词析句方法。
2.会为子女求学不辞辛苦的母爱,养成孝敬父母的好品质。
教学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目标
重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难点了解母亲养蚕过程,并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具幻灯片。
教
法
学讲练、读写结合。
法
一、复习生字词
默写下列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母亲又怎么养蚕?“我”和姐姐参加了哪些劳动?
蚕越来越大了,母亲就更辛苦了。
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使你受感动的词句画下来。
(1)比较:
教深夜,母亲起来添桑叶。
母木深夜,母亲单辜起来添桑叶。
(2)亲深夜起来添桑叶,那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一觉醒来看到了,你们读读课
文,看看插图,有谁来描述?
学夜深了,“我”一觉醒来,看见屋里亮了,母亲—_里
①感情地齐读课文。
②蚕更大了,为什么采桑叶的担子落在爸爸肩上了?(用很大的桑剪,连枝剪下来,
过成捆地背回来。)为什么要采这么多的桑叶,从哪儿看出来?(一片沙沙的声音,
像下雨似的;大口大口地吃桑叶。)
③小结:蚕一天天长大,全家人参加劳动,更辛苦的是母亲。
程
学习第七至九自然段。
1.儿要“上山”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蚕儿“上山”,母亲累得腰酸背痛,
从哪儿看出母亲养蚕的辛劳?
2.导朗读。
语气加重些,速度放慢些,突出“一夜起来两次”、“腰酸背痛”、“常常”、”大捧大
捧”、“用簸箕”、“总看见”、“渗着汗”等词语。
3名读•样声齐读。
4.“上h”结茧了,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怎么说?
5.现有请你从全文看看,举•两个例子说说,这学费来得怎么不易。
描述:”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_____________
5.亲的话,“我”和姐姐心里怎么想?如果你是“我”或者是姐姐,会怎么
教
对母亲说?“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上没有写这些,只是用“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来写母亲的辛劳,来
写“我”内心的感动。这“又”告诉我们什么?与前面的“照例”联系起来;养一
年蚕添一些白发,今年“又”添白发,一年一年辛劳养蚕,母亲也一年比一年显得
老了。
学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写一写:我的妈妈
过
程
布
置
板书
作朗读本文
设计
业完成习作
教
学
教学本文时,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读中感悟,联系实际写写自己的妈妈,让同学们也体会体会自己
后
的母亲工作的辛苦,母爱的深情。
记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笫节200年月日
课题8*一束鲜花总课时1第1课时
教学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的含义。
3.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目标4.感受母子亲情,养成孝敬父母的美德。
教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材
分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析
教具关于母亲的歌曲的录音磁带
教
法
学情景教学法
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说说自己的妈妈,什么时候生日,喜欢什么等等。
二、《可贵的沉默》,引入本课
自由读课文,提出疑问,交流讨论。
可讨论下问题:
教
(1)开始“我”是怎样对待母亲的生日的?
(2)什么事让“我”改变了主意?
(3)那个男孩向我挥手时,“我”可能想了些什么?
学
三、分组互相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谈谈为什么使你感动,
四、联系实际谈自己是怎么对待父母生日的
过
程
五、续写结尾
写•写“我”见到妈妈,并给妈妈送上鲜花时的情景,“我”会怎么说?妈妈的表
情会怎样,可能会说什么?
教
学
过
程
布
置
板书
作
设
计
业完成习作
教
学
本文简明扼要,感情真挚,充分体现母爱,教育学生孝敬自己的父母亲,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们都
后
记受到很深的教育。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积累.运用二总课时5第1课时
1.读读背背绕口令;复习汉语拼音,区分“g、h”“j、x”“z、zh”等易混的声母,
教学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
2.阅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目标
重点区分两拼音和三拼音。
教
材难点阅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分
析教具小黑板、幻灯片
教
法
学复习、联系法
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小声读绕口令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读不准的字音。
二、师板书易读错的字,标上拼音,指导学生对比读,读准易读错的字音。
如:华一娃花一华一瓜小一教
教三、准字音后让学生放声读
采用多种方式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分男女接读,齐读。
学四、进行背诵比赛
准备2分钟后开始,可以选抽3、4人示范背,大家评议,然后在小组里背。
五、小结读背情况
过建议在课外读物中找些绕口令来读。
程
六、默读《南辕北辙》,边默读边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七、让学生通过查成语词典,自己弄懂“南辕”与“北辙”的意思,然后用
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八、学生若对成语故事提出异议:”地球是圆的,那个人完全可以到达楚国。”
教师应肯定学生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讨论明白,即使到达楚国,也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那样做会浪费很多时间,也浪费很多财力。
教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成语故事的体会
学
过
程
读读背背绕口令
布
置
板书
作
业设计
教
学
后
记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积累.运用二总课时5第2课时
实践活动(我为父母献爱心)
1.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教学2.能把感受写下来。
目标
教重点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的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的事例。
材
分难点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的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的事例。
析
教具录音磁带、有关部门母爱名人资料
教
法
学情景熏陶法
法
教学过程
一、结合本单元课文《春蚕》《一束鲜花》等,引导学生体会两面代人的亲情,
要学会体贴、孝敬父母
二、组织学生交流:
1.父母做什么工作及工作的辛苦。
教2.自己准备为父母做一两件什么事,通过交流互相启迪,如双休日主
动做家务:大扫除、拖地、擦窗、整洁房间、买菜、洗衣、做饭菜;为父
母洗脚。
3.自己制作一件小礼物,如贺卡,送给父母
学
三、交流各自关爱父母、献孝心的体会
四、把体会写下来,读给父母听,听听父母的感受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布
置
板书
作
业设计
教
学
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热情洋溢,他们都表示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亲,学生们都受到很深的教育。感情
后
记真挚,充分体现母爱。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积累.运用二总课时5第3、4课时
习作(早晨)
教学1.观察生活的能力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目标
教重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材
分难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把早晨自己看到的或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析
教具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事。
教
法
学观察-谈论-练笔法三结合
法
早晨到街道、公园、集市、学校或野外看一看,注意观察早晨的景色,早晨发生的
事。
-、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早晨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归类:事情、晨景、场景、感受。
教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选择早晨的景色和发生在早晨的事情或某个场景来写。
2.写出自己对早晨的感受。
3.题目自拟。
学
三、按选材内容分组讨论如何写(记事、写景、写场景三大组)
四、学生习作
过1.根据小组讨论自定表达顺序。
2.师生交流评议要写的内容及表达顺序。
3.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程
五、习作评改
1.提出修改要求。
(1)有没有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
(2)句子是否完整、通顺。
(3)有没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自念自改。要求自己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改正。
3.互念互改。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推荐给大家。
教
4.指导评改。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提出评价意见和修改方法,集体
评改。
学
过
程
完成习作
布
置
板书
作
业设计
教
学
本次习作先让同学们参观讨论,所以写起来较为容易,加之题材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因而,同学们都
后
记能较好地完成习作。
第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200年月日
课题理解重点词句总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
1.学会“理解重点词句”的读书方法。
目标
教重点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材
分难点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析
教具本单元例文
教
法
学练习法教学
法
教学边程
一、读一读《读写例话》,结合本组课文,小组讨论:你是怎么发现重点句子
的
二、结合学过的课文议一议怎样理解重点词句
教理解重点词语,一是借助字词典了解,二是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
理解重点句子,先弄懂句子中重点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资料理解。
学三、联系其他课文或课外读物的文章,交流你发现的重点词句及你是怎么理
解重点词句意思的,例如:《小摄影师》《南辕北辙》
过
程
四、拓展运用
选择•篇课外读物中的短文,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词句,并谈谈重点词句的意思、。鼓
励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养成习惯。
教
学
过
程
以《画杨桃》
布
置
板书
作
业设计
教
学
让学生学会发现重点词以及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有益的方法,既可以提
后
记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组
本组教材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赵州桥》《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略读课文《纸奶奶的生日》《万能胶水发明
记》,一个“积累•运用”。
本组课文主要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古今建筑物和科技新产品。学习时,要注意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弄清事
物的特点,体会到人类的聪明才智。同时要继续运用“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做到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重点词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本组教材的教学,建议用11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积累•运用”5课时。9赵州
桥
一、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的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
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
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在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时,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赵州桥在设计上某一方面的特点,然后
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法具体说明。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表达特色,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
文。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一是让学生了解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设计特点,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才干;二是让学生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
智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赵州桥的资料,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建筑设计特点,并读读课文。
2.学习课文时;根据课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先读通读顺全文,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
段的意思和全文的内容,然后抓住第二、第三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了
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最后展开由物及人的联想,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第二、第三两个重点段时,要在了解这两个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
解以下句子。
(1)“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个句子是段落的总起句。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弄清“雄伟”的本意和在本课中的
意思,再深入联系下文,特别是课文中用的几个数字,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概括了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是一个重点句。引导学生理
解时,可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种设计”的句子,了解“这种设计”是怎样的一种设计。在此基
础上,进而了解“这种设计”有什么优点,这些优点能克服什么缺点,最终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理解这个重点句子,要注意两点:一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建桥史”需要弄明白;二是在这个基础上,联系
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千四百多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创举”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最后那段
话的理解。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句子既是对上一个自然段的总结,又是第三个自然段内容的概括。
学习时,要先让学生弄清总结了上一个自然段的什么内容,又概括第三个自然段的什么内容,感受这个句
子的过渡作用。再讨论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生动的。教学时可以运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手段,
让学生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美观。
3.关于朗读和背诵。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第二、三自然段。读到课文用数字来写赵州桥的“雄伟”时,
要引导学生反复琢磨这些数字,从而把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读出来。课文还描写了赵州桥的美。朗读桥面
两侧石栏上的雕刻这段话时,要引导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读。特别是读到文中描写精美图案的句子,要把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的神态读出来。课文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在赞美
造桥的人。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由桥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干,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
而感到自豪,从而既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又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
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关于“思考•练习”。第二题要求学生说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为什么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首先让学生
把课文读熟,然后从“桥墩”“桥洞”来说明设计的特点。关于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可以参
照“教学建议”2给予指导,教师不要限制过多,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第三题,先让学生读读这
段话,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内容,再看一看这段话是围绕着什么意思写的。选做题可与课后扩展活动
结合起来。
5.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画面和上下文初步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美观、遗产”等词语的
意思。本课生字较多,要注意检测下列字。
字音:“创、智”读准翘舌音。“量”是多音字,要读准确。
字形:“既”,右旁的笔画笔顺,与“即”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别;“砌、毁”容易写错;“慧”的第10画是
短横。
字义:让学生尽量结合生字的构字特点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砌”,是用石头来砌,所以是石字旁跨”,
原指一只脚向前或向左右迈,所以是足字旁,在课文中则指赵州桥的两端分别架在河的两岸。
“雄伟、创举、美观”三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应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6.课后拓展。(D举行一次演讲会,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有特点的桥。这些知识可以从课外的语文、历
史、建筑等费料中查找。(2)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桥的费料和图片,在班上办一个小小展览会。让学生
通过参观,进一步了解有关桥梁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四、参考资料
赵州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赵县南门外。赵县古为赵州,所以叫赵州桥,也叫安济桥,是国务院规定的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581-618年,杨坚所建。
石拱桥完全使用石料建成的拱形桥梁。石拱桥常见的是单孔,也有双孔和三孔石拱桥,即多孔石拱桥。多
孔石拱桥的桥墩有厚墩(现代称为刚性墩)和薄墩(现代称为柔性墩)两种。一般说来,墩厚小于1/6的拱桥
净跨,就可当作薄墩;多孔薄墩拱桥一孔受载,要波及相邻桥孔,影响的程度与波及孔数的多少,主要决
定于拱圈刚度对桥墩刚度的比值大小。现代称它为连续拱桥,简称连拱。薄墩有利于泄洪和船舟航行,并
使全桥轻盈优美,与水乡环境相协调。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一、教材说明
课文记叙了“我”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通过“我”看到的情景和听王叔叔的介绍,表现了人民大会堂
的雄伟壮丽,抒发了“我”对人民大会堂的赞叹之情。
课文是按参观的顺序写的,共有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了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和“我”的心情。第二至第八自然段讲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讲参观经过这几个自然段,都是先讲“我”
来到什么地方,再抓住这个地方的突出特点进行描述。这样写层次分明,各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第九自然段讲了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赞扬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本课重点是帮助学生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
的叙述顺序。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二是让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
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上、台阶、大厅、大礼堂、主席台、灿烂、宽敞、
椅子、会议、贵宾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师生收集关于人民大会堂的图片和有关人民大会堂的其他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投影片
或教学课件。
2.本篇课文的教学,一要抓住参观顺序,理清思路;二要抓住课文的描写重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学,
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然后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想一想每段
都写了什么,再看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要注意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加深印象。例如,可以先画出写什
么地方的句子,再把怎样写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读读、想想、写写,把人民大会堂各处的名称写出来,
然后仔细阅读,了解各处的特点。
3.课文中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1)“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我”对人民大会堂的总的印象,课文以下各段都是围绕这句话讲的。
(2)“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红底镶金,闪闪发光”突
出了国徽的庄严。
(3)“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柱
子又高又大,从这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也能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4)”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这句
话突出了大厅的壮丽美观。
(5)“我抬头一看一,只见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中央是一盏红五角星大灯,放出灿烂的光芒。”
这个句子形象地说明了灯很多。“灿烂”指光彩鲜明耀眼,“放出灿烂的光芒”是说那盏“红五角星大灯”
非常明亮,使得大礼堂显得格外壮丽。这句话还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6)“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这句话讲了
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赞扬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4.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除了要读好“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这句话,对其余部分,要引导学生
一边读,一边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具体地感受到人民大会堂各处的特点。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自然
地流露出欣赏、兴奋、赞美和自豪的感情。
5.自主性学习。这篇课文各段的结构大体相似,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发现这一规律,然后再独立细读
每一部分,体会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主要特点。教师不必逐段引导,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阅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6.关于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重点是“向游人介绍人民大会堂:可以先让学生把人民大会堂各处
的名称按顺序填在题中的括号里,然后在课堂上分成学习小组,互相用课文里的话或自己的话说一说。第
3题,让学生通过对每组上下两个句子的比较,体会在描写事物的时候,怎样把句子写具体。要引导学生
比较每组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多了些什么,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哪种表达更好些。在这个基础上
可以初步渗透写具体的方法,如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运用形容词等。
7.关于生字词。字音:“登”“厅”“党”“敞”是后鼻韵母;“灿”“烂”“宾”是前鼻韵母;“敞”是翘舌音。
字形:“登”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注意。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生词,要鼓励学生尽量自己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大理石”,一种带有花纹
的岩石,有光泽,多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多产于我国云南大理。“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
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是一种优质玻璃,很像水晶。课文中写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水晶玻璃大吊灯”和
“大理石的地面”更显出它的高雅华贵,富丽堂皇。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本课是指作者了解到人民大会堂建设的速度很快后,发自内心的
感慨。
8.课后拓展。
(1)组织一次语文活动。活动前,可以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和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的图片悬
挂于教室四周,再请学生当“导游”,带领“游客”参观。(2)开展一次参观活动,写一篇“参观记”。
四、参考资料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当时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
场,顶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国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大理石门柱。这也是首都北京标志性的建筑。党
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和一些重大的国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万人大礼堂长60米,宽76米,正中高33米。共三层,屋顶是穹窿形,天花板上纵横排列着500个灯孔,
灯光齐明时,就像满天星斗。顶部中心挂着五星大灯,灯的周围是70条光芒线和40瓣镀金的向日葵花瓣,
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
11*纸奶奶的生日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纸奶奶过生日,她的子孙纷纷赶来祝寿,汇报自己的本领。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纸的种类越来越多。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运用童话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准备课文中介绍的各种纸的实物或运用课件来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平安建设宣传月工作总结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学情分析方案
- 宣传制作类项目服务方案
- 第六章 回归分析课件
- 党支部品牌创建方案
- 智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 Metribuz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thyl-Eugeno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教师的趣味游戏活动方案
- MEB55-生命科学试剂-MCE
- 祖国在我心中 ppt
- 售后服务部维修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 小升初完型填空(课件)通用版英语
- 儿科患儿观察要点及护理课件
- 肺结核诊疗规范内科学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快递员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500题)
- 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胃食管反流病-课件
- 有关高中生物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 【机场安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建议5600字(论文)】
- 宁波大学OJ系统C语言题目及答案精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