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主要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 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 D.军事实力接近2.1949年,苏联主导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与斯大林提出的“两个平行市场”理论,使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趋于封闭。由此可知,苏联()A.加强宣传攻势渗透意识形态B.积极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C.借助经济交流扭转冷战劣势D.企图在经济上与西方国家抗衡3.1956年9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美苏之间要进行“大规模人民对人民的交流”,鼓励美国公民越洋过海去社会主义国家访问和交流。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加深对苏联的客观认识D.对外渗透文化价值观4.某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设置了五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小标题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由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C.多极力量的成长D.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5.二战后的欧洲,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美国人正是利用这一机会,不遗余力地加强对欧洲尤其是对西欧的控制权,借机开展了对西欧的“援助大行动”。从经济角度讲这种“援助”指的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采取多边主义政策C.实施“马歇尔计划”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6.1963年1月14日,戴高乐重申,“法国希望有它自己的国防”,“对于一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来说,也要有自己自由支配本身命运的权利和为保障它而斗争的手段”。戴高乐这一论述意在()A.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B.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C.促进欧洲的文化复兴D.实现民族界限的超越7.20世纪80年代后,曾以“脱亚入欧”为荣的日本日益重视亚洲,强调要在这一地区发挥“真正的中心作用”及“领先和领导作用”。这反映出,此时日本()A.旨在排斥美国插手亚洲事务B.致力于打造政治大国形象C.与欧洲国家的矛盾日益加剧D.企图再次建立亚洲的霸权8.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说,“今天的斗争不在欧洲,而是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我们不能允许那些自称奉行中立主义的国家投入共产主义集团”。这说明()A.不结盟国家倾向于联合苏联B.美苏争霸的重心已转向亚非C.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形成D.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提高9.1987年,美苏双方签署了《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把美苏核武库4%左右的中程导弹作为一类武器进行销毁。这体现了()A.核战争风险的消除 B.两极格局的崩溃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苏关系的缓和10.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大国的安全概念发生了变化,美国等大国都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能力。这一变化()A.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B.源于两极格局瓦解C.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D.加剧国际局势紧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4—1951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材料二在冷战高潮中,美国政府投入巨资在西欧执行一项秘密的文化宣传计划,史称“文化冷战”。执行这项计划的主体是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在最辉煌的时候,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在35个国家设有雇佣员工几十人的办事处,出版20多种名声颇大的刊物,举办各种艺术展览。美国间谍情报机构一直以可观的财力支持着西方高层文化领域,名义上是维护言论自由。如果我们把冷战界定为思想战,那么这场战争就具有一个庞大的文化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图书、会议、研讨会、美术展览、音乐会、授奖等。——摘编自[英]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4—1951年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及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举措。(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化冷战”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文化冷战”作简要评价。(8分)12.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13.20世纪50年代后期,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美国提供核保护的建议,坚持法国拥有独立的“核打击力量”,要求在对核武器的运用问题上有决定权,并逐步与北约保持距离,最终在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这些举措()A.旨在保持法国的战略自主B.标志着两极格局出现松动C.意味着法美存在尖锐矛盾D.实现了法国独立防务梦想14.美苏争霸后期,美国将竞争核心从造核弹转移到发展高新科技方面。美国从开始研制火箭,到设计、发射人造卫星,虽然每一步都稍慢于苏联,但最终在“载人登月”上,美国弯道超车,从此将苏联甩在身后。这表明()A.美苏争夺的重点转向太空领域B.冷战客观上促进美苏科技进步C.美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D.两强相争影响国际格局15.1950年秋,美国实施“第四点计划”,即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国家与地区的计划。至1953年,美国向亚非拉35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400多名技术人员,并拨款3亿多美元。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国际经济交流B.消除种族歧视C.遏制共产主义势力D.缓和美苏局势16.20世纪6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苏联病毒制剂研究所合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苏联提供4.5亿剂疫苗,而美国则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世卫组织,并且提供专家小组以及专业知识。由此可见,美苏两国()A.致力于全球和平发展B.科技领域交流较频繁C.淡化了意识形态分歧D.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17.二战后,美国在推行某政策时强调:“该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任何愿意协助完成恢复工作的政府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这说明二战后美国()A.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B.意图稳定世界的秩序C.致力于促进西欧经济全面复兴D.与苏联全面冷战对峙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杰奎琳·肯尼迪致尼基塔·赫鲁晓夫1963年12月1日亲爱的主席阁下:谢谢您委派米高扬先生为特使来参加我丈夫的葬礼。他排着队走过来的时候,显得很难过,我非常感动。在白宫住的最后一个晚上,我用白宫信笺写最后一批信时,给您写下此信。我给您寄这封信,是因为我知道我丈夫是多么在乎和平,而他在心中将与您的关系视为维持和平的关键。他曾在演讲中引用您的话:“在下一场战争中,幸存者会嫉妒死去的人。”您与我的丈夫是对手,但又是同盟,因为你们都决心不让这个世界毁于一旦。你们互相尊重,并且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寄出此信是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您与我丈夫的关系多么重要。我知道约翰逊总统将继续执行我丈夫深信不疑的政策——一项控制和自制的政策。他将需要您的帮助。我听说您夫人在美国驻苏联使馆的悼念簿上签字时眼含泪珠,我要为此感谢她。您真诚的杰奎琳·肯尼迪(注:杰奎琳·肯尼迪在丈夫约翰·F.肯尼迪遇刺一星期后在白宫的最后一个晚上写下了这封信)——[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王涛译《书信中的世界史》(1)信中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2)根据来信,拟定一份回信的提纲。(6分)

1.B[由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可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可知短期内不会发生“热战”,也就是说进行冷战对峙,故B项正确;A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故排除。]2.D[根据材料“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趋于封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经济,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苏联对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主导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由此可知,苏联是为了在经济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渗透,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苏联“积极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封闭,不是经济交流,排除C项。]3.D[艾森豪威尔提出要进行“大规模人民对人民的交流”的目的是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对美国的看法,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理念,这是一种对外渗透文化价值观的行动,故选D项;尽管这种交流可能一定程度上缓和美苏的关系,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单纯靠人民交流无法直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虽然这样的交流可以让美国公民更加了解苏联,但这并不是艾森豪威尔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4.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意味着两极格局逐步形成,故选B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都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以其标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排除A项;题干所述为二战后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相关的史实,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与材料中的小标题根本不在一个时间段,排除D项。]5.C[根据题干“二战后”“不遗余力地加强对欧洲尤其是对西欧的控制权”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之后,美国在经济上以“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为名,联合西欧以对抗苏联,故选C项;“杜鲁门主义”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在二战之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而不是“多边主义政策”,排除B项;“北约”是美国在政治上与苏联“冷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也与“经济”无关,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可知,戴高乐主张法国拥有自身独立的国防,来保障“自己自由支配本身命运的权利”,这反映出法国提高国际地位的意图,故选B项;戴高乐强调的是法国的地位,而非欧洲整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防建设,与欧洲文化复兴无关,排除C项;戴高乐立足于法国,并未超越民族界限,排除D项。]7.B[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意欲在亚洲地区发挥中心作用,这是日本意欲摆脱二战后被束缚的困境而打造政治大国形象的做法,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日本对美国的排斥,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日本与欧洲的关系,不能说明日本与欧洲国家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日本致力于打造政治大国形象而不是企图建立亚洲霸权,排除D项。]8.D[20世纪60年代正是亚非拉民族国家兴起时期,美国强调防止这些新独立民族国家投入共产主义集团,说明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国际政治力量已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故选D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不结盟国家联合苏联,排除A项;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排除B项;此时仍是两极格局时期,多极化趋势出现,但材料并不能说明“开始形成”,排除C项。]9.D[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苏销毁部分核武器,说明美苏两国关系有所缓和,故选D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崩溃,排除B项;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0.B[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都把经济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首位”可知,自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以来,大国的安全概念发生了变化,国家安全的首位变成了经济安全,各国都重视经济发展,故选B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出现了,排除C项;加剧国际形势紧张的原因是大国力量对比失衡,国家利益冲突加剧,排除D项。]11.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得出从盟友变为对手。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方面,成立“北约”组织;金融货币方面,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贸易方面,成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在冷战高潮中,美国政府投入巨资”得出政府提供财力支持;根据材料二“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在35个国家设有雇佣员工几十人的办事处”得出成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二“美国间谍情报机构……名义上是维护言论自由”得出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根据材料二“文化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等”得出形式多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在冷战高潮中,美国政府投入”得出文化冷战受冷战高潮影响;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投入巨资……史称‘文化冷战’”得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体现、扩大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根据材料二“文化自由代表大会……名义上是维护言论自由”得出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方舆论的控制、增强“和平演变”的力度,加剧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1.(1)变化:从盟友变为对手。(2分)举措: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3分)(2)特点:政府提供财力支持;成立专门机构;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形式多样。(4分)评价:文化冷战受冷战高潮影响;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体现;它扩大了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方舆论的控制;增强“和平演变”的力度,加剧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对抗;给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4分,任答4点即可)12.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在分发种子的同时把西方的观念传播给受助的民众,反映了美国注重西方观念的宣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双方都注重对第三世界地区的争夺,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等,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宣传,仍然属于冷战,并未反映出美苏对抗升级,排除A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排除B项;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是为了宣传西方观念,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利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排除C项。]13.A[根据材料“要求在对核武器的运用问题上有决定权,并逐步与北约保持距离,最终在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可知,法国在冷战时期对核武器的运用问题上保持自身的决定权,表明其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以此来保持法国的战略自主,故选A项;法国此举意味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不能说明两极格局的松动,排除B项;法国的独立自主不能说明法美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排除C项;“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14.B[根据材料“美苏争霸后期……发展高新科技”“美国弯道超车,从此将苏联甩在身后”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期间美苏在高新科技方面展开竞争和追赶,客观上促进美苏科技进步,故选B项;美苏争夺的重点是欧洲,不是太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美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两强相争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15.C[根据材料可知,“第四点计划”旨在用技术、资金援助亚非拉地区,使受援国形成对美国的依附,以遏制这些地区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冷战政策服务,故选C项;材料中美国向亚非拉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经济援助的主要目的是贯彻冷战思想,遏制共产主义,不是推动国际经济交流,排除A项;材料中美国的计划与种族歧视无关,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族歧视也无法消除,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美苏关系恶化,“缓和美苏局势”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6.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疾病控制与预防问题上,苏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天花疫苗,美国提供资金支持世卫组织,这反映了美苏两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D项正确;当时正值美苏冷战,冲突不断,全球和平受到威胁,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美苏两国的科技交流,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7.A[根据题干可知,该政策是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借援助西欧为名,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政府企图以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