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标解读时空架构教材研透·探究情境化学习任务一西汉的建立与强盛【必备知识·导学】1.西汉的建立(1)王朝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治国理念: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政治制度“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名师点拨】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特点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它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适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2.“文景之治”(1)表现:文帝、景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社会稳定。(2)削藩平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三个月内叛乱被平定。3.西汉的强盛——汉武帝加强一统的措施(1)政治强化——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子弟,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察举制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监察制度在地方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社会治理任用酷吏,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以图解史】中外朝制度(2)管控经济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③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④抑制工商业者: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3)统一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4)开疆拓土①出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②出使西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③管理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④南方地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治理。【以图解史】董仲舒的新儒学【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材料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展品(部分)海昏侯墓出土玉印。“大刘”之“大”,“大”应读“太”,源自刘贺始封海昏侯国“太祖”之号5200多枚竹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万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异域风格文物(具有西域特色的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注:海昏侯刘贺为汉武帝之孙。——根据海昏侯博物馆公众号信息整理【解读】①通过出土玉印→可证实西汉曾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②通过竹简内容→可认识汉代“尊崇儒术”的治国思想③通过“五铢钱”→可印证汉代改革币制,经济发展繁荣④通过“异域风格文物”→说明西汉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合作探究——汉武帝的统治材料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摘编自《汉书》《后汉书》等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举措。【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统一制度、法令”“察举”“编户齐民”“文字”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示: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制度、法令;推行察举制;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发挥儒家的教化作用;使用统一文字等。·史论阐释——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巩固统一西汉经营西域等地的举措,对疆域拓展、巩固统一、开发边疆、推动民族交融,有重要意义制度创设发展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官僚选拔、管理和监察体制,为后世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价值观念推广儒学的价值观念及“大一统”的政治理论,冲破学派、地域、民族的藩篱,增强了国家统一意识与凝聚力民族交融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创造新文化的局面统一心理秦汉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主导模式,即使是在分裂状态下,“华夏必将走向统一”也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学习任务二东汉兴衰与两汉文化【必备知识·导学】一、东汉兴衰1.王莽篡汉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役沉重,农民破产,社会动荡不安新朝代汉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改制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不切实际,反而激化社会矛盾新朝覆亡统治末年,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2.“光武中兴”(1)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随后,刘秀又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2)措施政治①中央: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控制外戚干政②地方: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经济①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②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3)影响:稳定政局,社会经济重新发展,史称“光武中兴”。3.“党锢之祸”(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2)“清议”: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3)“清议”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以图解史】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4.“黄巾起义”原因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概况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最后失败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出现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二、两汉文化1.史学成就《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成就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乐府诗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五言诗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3.科技成就(1)医学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②《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2)数学:《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3)造纸术①改进: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意义: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画像砖中的两汉经济材料画像砖是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盛于汉代。下图是关于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部分画像砖。【解读】①由图1→说明随着铁犁牛耕出现和普及,两汉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由图2→说明以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田庄经济在两汉时期得到发展。③由图1、3→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的主要生产方式。·合作探究——两汉的衰亡材料一汉元帝时,丞相匡衡占地三十多万亩,还不满足,又扩占了四万多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地四万多亩,都是泾水和渭水灌溉的上好肥田。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他们的生活“有七亡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摘编自《汉书》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后期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对当时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材料一中“占有大量良田沃土”等,进行提炼分析。提示:现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造成中央政权的衰弱。材料二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也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便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请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并简析其影响。【破法】抓住关键信息“门生”“故吏”“互相请托”“外戚、宦官”“世家大族”从选拔结果和施政效果等角度分析。提示: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史论阐释——东汉后期威胁统治的主要因素匈奴问题两汉时期,匈奴长期居于中国北方,中原强大之时,匈奴一般与中原维持和平的局面,但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豪强地主东汉建国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外戚宦官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土地兼并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黄巾起义的最主要原因教考衔接·知能融汇化(一)教材溯源·素养涵育: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❶P21史料阅读——《汉书·景帝纪》节选思考:结合❶,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提示:史料主要总结了“文景之治”的基本措施和治理效果,记述了文景时期治理的中心措施是“与民休息”,并将“文景之治”与西周的“成康之世”相提并论,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❷P22史料阅读——《汉书·董仲舒传》节选思考:结合❷,分析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原因及目的。提示:原因:汉武帝时各种学说盛行,扰乱人们的思想,妨碍了国家“大一统”的实现;董仲舒改造了先秦儒学,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目的:用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❸P21西汉驷马安车图❹P24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图思考:结合❸❹两张图片,分析从西汉到东汉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示:“天子不能具钧驷”反映了汉初经济残破、脆弱的状况,而经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经济改革后,西汉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东汉前期光武帝又实施了恢复生产的措施,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和城市也逐渐发展繁荣起来。画像砖中集市的贸易活动十分活跃,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的景象。(二)命题探源·教考对接1.(2022·天津合格考·T3)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这表明汉朝 ()A.改革了选官制度 B.弱化了丞相权力C.实行了监察措施 D.加强了商业管控【解析】选C。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这属于监察制度,C正确;刺史制度是监察制度,不是选官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弱化了丞相权力和加强了商业管控,排除A、B、D。[名师点评]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设置刺史”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认识刺史制度的本质是一种监察制度,由中央派出刺史监察地方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题干中“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等关键信息与教材中关于刺史职能的表述高度契合。[教材之源](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2.(2023·广东选择考·T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A。据材料“故无为者乃有为也”可知陆贾借助帝舜治理国家的经验表达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迎合了汉初社会凋敝、亟须恢复生产的社会需要,故选A;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是黄老之学与道家无为思想的体现,是对法家严刑峻法和儒家积极有为思想的修正,排除B;陆贾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与尊崇儒术所强调的积极有为的思想相违背,排除C;汉初统治者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导下减少中央政府对地方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名师点评]本题以“陆贾的《新语》”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汉初”“无为者乃有为也”反映儒家代表人物陆贾对“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推崇,这与教材中汉初统治集团采取的“与民休息”政策的论述相关性很高。[教材之源]①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当时经济之凋敝,可见一斑。②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本课小结】课堂·清体系·构课堂达标·效果测评化题组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及西汉的强盛1.《史记·孝文本纪》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这折射出当时的治国思想是 ()A.黄老无为,与民休息B.均输平准,盐铁官营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焚书坑儒,以吏为师【解析】选A。汉文帝较为节俭,当时的治国思想是黄老无为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A正确;“均输平准,盐铁官营”以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的举措,排除B、C;D是秦朝的文化政策,排除。2.(2024·无锡高一检测)史书这样描绘古代一个历史时期:“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该时期是 ()A.始皇统一 B.文景之治C.武帝盛世 D.光武中兴【解析】选B。从材料里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是由“孝文”和“孝景”两个时期组成,这个时期是文景之治,B正确;秦始皇统一与“孝文”和“孝景”无关,排除A;“孝文”和“孝景”不是汉武帝时期,排除C;光武中兴是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这与材料不符,排除D。3.(2022·贵州合格考改编)汉初,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为解决上述问题,汉武帝 ()A.确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C.采取井田制 D.控制外戚干政【解析】选B。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既避免了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又削弱了王国势力,B正确。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排除A,西周采取井田制,排除C,控制外戚干政未能解决诸侯问题,排除D。【深化点拨】推行“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4.(2023·福建合格考)汉代能通西域与他不顾艰险的“凿空精神”是分不开的。这里的“他”是 ()A.卫青 B.霍去病C.张骞 D.司马迁【解析】选C。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C正确;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北击匈奴,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排除A、B;司马迁撰写《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排除D。题组2东汉的兴衰5.(2024·德州高一检测)东汉初年,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这反映出 ()A.君主权力的加强B.贵族政治受到冲击C.尚书台地位提高D.中枢体制日臻完备【解析】选A。东汉初年吸取西汉后期王莽篡权的教训,削弱三公的权力,以强化皇权,故选A;材料涉及的是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削弱三公权力,加强君主权力,与尚书台地位提高无关,排除C;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枢体制日臻完备,排除D。6.东汉太守一到任,往往会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言听计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春天的押韵诗句
- 2025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素养培优5 带电粒子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 辽宁省沈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数学试题(含简要答案)
- 《销售模式及案例》课件
- 叶东-危机公关及经典案例分析
- 在2024年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专项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 巡视检查监理记录
- 2025届高考语用复习:语言得体
- 《梁的应力计算》课件
- 教学课件-传统文化素养专题突破
- IPQC首件檢驗記錄表
- 2022高考英语3500词汇表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一、二、三、四 答案
- JJF1664-2017温度显示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急诊科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 (极品)职业射击靶纸,人形靶,速射靶
- 特种设备应急演练方案及记录
-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制度(3篇)
- 安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及巡检管理资料
- GB∕T 40356-2021 厨用刀具
-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流体力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