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与人和谐相处第八课人身权利受保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与人和谐相处第八课人身权利受保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与人和谐相处第八课人身权利受保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与人和谐相处第八课人身权利受保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与人和谐相处第八课人身权利受保护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身权利受保护考点扫描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特殊保护,学会运使用方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健康、生命和权利。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使用方法律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隐私。1/22关键考点梳理考点①公民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1.人格权含义、地位、内容、特点:(1)含义:人格权就是做人权利。(2)地位:它是公民基本权利。(3)内容:包含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声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类。(4)特点:①人格权作为人权一部分,它与生命相伴,从出生起就伴伴随我们;②在我们生命历程中,它由每个人单独享受,不得转让、抛弃、继承,也不受他人非法限制,更不可与我们人身相分离。2.法律捍卫公民生命健康权:在公民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主要,所以我国法律要求,公民享受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2/22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一项主要任务。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当公民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3.人身自由权:(1)含义:人身自由权是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公民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2)主要性:人身自由权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它各种权利基本保障。没有些人身自由,其它自由也难以享受。(3)表现:法律赋予我们广泛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3/224.我国法律要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原因:人最宝贵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前提,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它一切权利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人身权。5.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原因: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因为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轻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所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保护。4/226.公民应依法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当自己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自我保护方法,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生命和健康。命题提醒:近几年国家重视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尤其是青少年生命健康权。复习时结合实比如校园暴力事件等,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生命和健康,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考点②公民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1.人格尊严权包含内容及怎样维护自己人格尊严:内容:声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怎样做:我们一定要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言行,维护自己人格尊严;要提升维权意识,当自己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权利,找回失去尊严;我们也要爱护尊重他人人格尊严。5/222.法律保护公民人格尊严:我国宪法要求,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欺侮、诽谤和诬告陷害。我国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条例等也作了对应要求。3.法律保护公民声誉权主要性: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声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欺侮或诽谤他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训斥,严重要负担法律责任。良好声誉首先取决于个人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对应客观评价,人声誉权经常会受到侵害。侵害声誉行为不但践踏了他人人格尊严,而且混同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所以,各国法律毫无例外地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声誉权利。6/224.侵害声誉权行为表现:(1)欺侮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讽刺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2)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5.肖像权:(1)肖像是肖像人人格标志。为了保护公民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法律确认公民肖像权。公民依法享受对自己肖像支配权,包含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酬劳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2)公民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标使用公民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行为。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7/226.姓名权:(1)姓名是每个人人格基本标志。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受决定、使用、变更姓名,而且排除他人侵害权利。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2)我国法律要求:公民享受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冒用。侵害公民姓名权要负担对应法律责任。被侵权者能够经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姓名权。尊重他人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姓名权,是当代人应该具备法律素质。7.隐私权含义、内容、真谛及保护意义:(1)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受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权利。(2)内容:隐私权包含: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私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3)真谛:是私生活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4)保护意义: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友好,维护社会安定。8/228.侵犯隐私权主要表现:(1)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2)以偷看日志、私拆信件等伎俩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秘密。(3)道听途说传输他人隐私。(4)非法利用他人个人信息。9.学会维护隐私权:(1)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顿侵害、赔礼道歉;若所以造成较大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隐私上把锁。9/22(3)要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人与人之间应做到相互尊重彼此隐私。保护公民隐私权,是道德呼唤,有利于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命题提醒:

侵害公民人格尊严权利行为是这几年社会较为重视一个侵权行为,从手机短信谩骂到人肉搜索,还有出卖公民信息等等经常出现,复习时要求学生对某一侵权行为做出正确判断,并能找出维权方法。考查形式主要有实践活动题、材料分析题。10/22中考命题预测命题视角(1)结合山西王家岭煤矿生命大援救,考查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深切关注。(2)结合我国“人肉搜索”第一案,江苏、宁夏等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等,考查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怎样尊重他人隐私权。命题展现角度1公民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年3月28日13时30分,华晋焦煤有限责任企业投资开发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主要指示和指示,要求采取有力办法,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社会各方力量快速集结,全体救援人员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经过夜以继日艰辛努力,153名被困人员中有l15人成功获救,38人遇难。11/221.为何在每次抢险救灾过程中,党和政府都强调救人是第一位?2.在灾难面前、在难以想象险恶环境中,幸存者顽强求生经历,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思绪分析:本题是考查生命健康权受国家保护,第1问是为何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第2问是怎样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答案:1.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受一切权利基础。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一直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2.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个人生命都是有价值。珍爱生命人,不论何时何地,不论碰到多少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希望。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应做到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12/22角度2公民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上海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未经孩子许可,私自翻看孩子日志、信件行为,将属于违法范围。条例草案要求,未成年人个人隐私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其个人隐私权。1.你以为上海为何要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2.当自己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做?思绪分析:

本题是考查对隐私权保护。第一问是为何要保护我们隐私权,第二问是考查怎样保护我们隐私权。答案:1.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受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权利。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友好,维护社会安定。不过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行为时有发生,尤其是家庭中侵权事件更是频频发生。13/222.(1)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顿侵害、赔礼道歉;若所以造成较大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隐私上把锁。(3)要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人与人之间应做到相互尊重彼此隐私。保护公民隐私权,是道德呼唤,有利于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14/22考点随堂渗透一、选择题1.(·湛江)酒后驾车是对道路交通安全重大威胁,为此,各地交警部门开展了专题整改行动,严厉打击酒后、醉酒驾驶行为。交警部门这一举措()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②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③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表达④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维护良好交通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是对整改酒驾行为认识。整改酒驾行为含有非常主要意义,有利于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表达,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维护良好交通秩序。正确答案是D。答案:D15/222.(·江西)被告人周建平因非法获取他人电话号码清单和人员资料,并非法出售,从中赢利1.6万元,被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元。周建平行为侵犯了他人

,触犯了

。()

A.姓名权宪法B.姓名权刑法C.隐私权刑法D.声誉权宪法解析:本题中周建平出卖他人信息行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性质严重,已经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正确答案是C。答案:C16/223.(·昆明)公民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以下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是()A.给他人起欺侮性绰号B.盗用、假冒他人姓名进行非法活动C.偷拍他人生活照片并公布在网上D.学校把获奖学生照片张贴在校园宣传栏中答案:D4.(·南宁)市民程某在南宁某街道附近墙上张贴了很多“悬赏通告”。在通告上将与其有经济纠纷章某称为“诈骗犯”,并将章某父母详细住址、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一起公布出来,引发了附近众多市民围观和议论。程某行为()A.值得必定,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表现B.正当,是主动与违法行为作斗争表现C.不正当,侵犯了章某声誉权及其父母隐私权D.不正当,“悬赏通告”只能针对章某本人,不能包括其父母17/22解析:本题中程某行为是不正当,侵犯了章某声誉权和其父母隐私权,正确答案是C。答案:C

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预计用3年时间,“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地方。”据此回答5~6题。5.(·河北)“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A.表达了义务教育统一性 B.能彻底处理校园安全问题C.表明受教育是公民一项基本权利 D.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权答案:D18/226.(·河北)建设平安校园,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至关主要。以下属于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是()①恪守交通法规②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奋不顾身③尊重、珍爱生命④遭遇突发事件时自护自救方法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二、非选择题7.(·黄冈)【生活与法】年以来,杭州、上海、河南等地接连发生超速、超载、酒后驾车撞人致死恶性交通事故。年1月21日,河南灵宝市司机王卫斌醉驾宝马连撞多人,造成6死6伤惨剧。年5月22日,上海司机庆某酒后驾车肇事,连撞4人,2人死亡。……19/22结合材料与漫画,回答以下问题:(1)司机行为侵犯了公民什么权利?

答案:生命健康权。(2)我国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这一权利?(最少写出两部)答案:《宪法》、《刑法》、《民法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