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课件_第1页
地球的结构课件_第2页
地球的结构课件_第3页
地球的结构课件_第4页
地球的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结构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2.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各圈层的基本特点。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征。考点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特点1.地震波及其特性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项目地震波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性质能量波地球内能以波动的方式向四周传播弹性波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岩石弹性震动分类横波(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纵波(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纵波横波纵波-横波示意图项目地震波传播特性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向和折射现象意义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内部圈层;研究地震的能量和划分(续表)地震波与界面名称传播速度通过介质波速变化纵波(P)横波(S)纵波与横波的性质较快较慢固、液、气固体介质不同速度不同(1)当地震发生时,海洋轮船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2)那么陆地上呢?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地球的内部圈层1.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解析:选C。考虑速度与传播的介质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解析:选A。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是不能在液态中传播的,故A正确。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突然发生变化。科学家将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的面称之为“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并以此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如图所示:

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特点

(1)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其中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

(2)纵波在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地球内部物质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

(3)纵波在2900千米深处(古登堡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在2900千米深处(古登堡面)传播速度突然减小至0,即横波在古登堡面处消失。纵、横波在古登堡面的变化说明了外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4)图中未表现出来,横波在5000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这说明内核为固态。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归纳如下表所示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概念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从古登堡面到地球核心的内核部分厚度平均厚度17千米,陆地约33千米,海洋约6千米。变化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反之越薄2800多千米3400多千米物质状态固态固态外核为液体内核为固态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主要成分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逐渐增加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其他特征

厚度不均;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不连续分布;下层为硅镁层,连续分布岩石圈下面有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源地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外核物质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真题1】(2011·全国卷)读下图,完成下题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D【思维过程】组成该山体的岩石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浆直接来自地幔。夯实基础,确保容易题不丢分每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总有约30%的容易题,这类试题只要考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即可确保得分。一般需要识记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规律、地理数据等。如2011年新课标卷36题第(1)问中的“简述该国(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即属容易试题。

规律技巧总结2、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解析:选D。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岩石构成,被称为岩石圈。

1.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解析:选A。A点地壳厚度最大,它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夯实基础,确保容易题不丢分每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总有约30%的容易题,这类试题只要考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即可确保得分。一般需要识记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规律、地理数据等。如2011年新课标卷36题第(1)问中的“简述该国(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即属容易试题。

规律技巧总结2、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解析:选D。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岩石构成,被称为岩石圈。

1.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解析:选A。A点地壳厚度最大,它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选D

,汶川地震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区,地壳厚度较大。选A

解析: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四川汶川继“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断,2009年1月15日又发生5.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22千米,给灾区重建带来一定影响。据此回答3~4题。3.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4.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年3月25日电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超深钻机日前在川西海相科学探索井(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川科1井上安装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此次科学钻井的最大深度位于(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6.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解析:选B。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钻井厚度在地壳范围内。解析:选B。目前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依靠物理方法间接获得的,大陆科学钻探成功后可揭示的只是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等信息,也可监测地震活动,B选项正确。考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3.生物圈其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图所示:【真题2】(2010·江苏)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思维过程】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圏层和外部圈层,其关系图如下:规律技巧总结地球的结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物质组成和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范围和特点岩石圈课堂小结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4题。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CBC

综合题.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圈的底部、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