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第13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必修1)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回顾第1页地主阶级抵抗派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地主阶级洋务派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农民阶级两大运动因本身局限而功败垂成;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因幻想而饮恨京城。中国出路在哪里?第2页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都要悬挂毛泽东和孙中山两位伟人画像。悬挂毛泽东画像,因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悬挂孙中山画像是因为他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之先河,是民主革命先行者。请思索:(1)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哪些贡献?(2)怎样评价与孙中山亲密相关辛亥革命?第3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是中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一生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宝贵遗产。孙中山第4页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医生,但以后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主要。从此放弃了医生职业,走上了革命道路。孙中山思想转变是从上书李鸿章失败开始。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主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孙中山最早提出了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主张。(成为革命派开始)第5页革命革命革命第6页辛亥革命第13课第7页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历史意义。重点:辛亥革命主要过程及历史意义。难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第8页广义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概念第13课辛亥革命

第9页——辛亥革命背景篇惊风密雨谋革命第13课辛亥革命

第一部分第10页自主学习:辛亥革命背景与条件(1)时代背景:(2)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4)思想基础:(5)组织基础:(

6)军事基础:(7)有利时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清政府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输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建立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第13课辛亥革命

——决定双重担务第11页章炳麟陈天华邹容《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和《警世钟》

思想上第12页(5)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及同盟会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同盟会——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具备了政党三要素:领袖(孙中山)、纲领(三民主义)、中央到地方组织系统第13页①成立时间、地点:②组员组成:③政治纲领:(指导思想)④主要领导人:⑤机关刊物:⑥意义:推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198月,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组员。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民报》。第14页(6)军事基础:(7).有利时机:①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②五六千湖北新军参加革命团体。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第15页林觉民徐锡麟秋瑾军事上第16页——中华民国成立篇敢叫日月换新天第二部分第13课辛亥革命

第17页19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1、革命暴发第13课辛亥革命

第18页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告独立第13课辛亥革命

第19页2、南京暂时政府成立概况:

时间:总统:国旗:国都:纪元:19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南京公历,民国纪年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0页材料:南京暂时政府组员暂时总统:孙中山外交部长:王宠惠陆军总长:黄兴参谋本部总长:黄兴教育总长:蔡元培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从政府组员组成来看,南京暂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政府?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1页中华民国暂时约法内容意义:

含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关于国民权利要求4、确立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5、实施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否定封建等级制度,表达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目标: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特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3、民主丰碑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2页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假如是……,我感受是……角色:A、农民B、民族资产阶级C、革命党人D、立宪派和旧官僚E、帝国主义F、满清贵族穿越时空要求:请同学们结成讨论小组,每位同学任选一角色来谈“你”身边改变和感受,注意小组内组员角色不要重复,讲话要有史实依据。

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3页未庄人心日见其平静了。据传来消息,知道革命党即使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也还是先前老把总。《阿Q正传》·革命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造成辛亥革命出现怎样结果?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4页——辛亥革命结果篇无可奈何花落去第三部分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5页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军事进攻政治勒索任命暂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怎样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革命阵营施压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支持立宪派旧官僚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6页帝国主义支持

革命派软弱

立宪派等拥护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对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山让位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

1912.2.12

1912.3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7页1)表现: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2)原因:根本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和镇压3)教训:因为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8页——辛亥革命功劳篇丰功浩气留人间第四部分第13课辛亥革命

第29页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汇报材料二:19,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中国处于大规模工业发展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中国革命社会意义》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初流行衣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怎样评价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反帝反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革除旧风第13课辛亥革命

第30页革命功劳1、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功劳5、推进社会习俗近代化。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第13课辛亥革命

第31页各抒已见有些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也有些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是怎么认识?请说明理由

衡量一场革命成败,关键是看革命根本目标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标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共和国第13课辛亥革命

第32页

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权。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暂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胜利失败第13课辛亥革命

第33页思索:辛亥革命给我们什么样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因为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第34页领导我们醒过来第13课辛亥革命

领导我们站起来领导我们富起来

党十五大汇报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改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关键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完成;第三次是改革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