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丑在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美的对立物,没有丑就没有美,反过来也一样。其次,美与丑是相对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对饥饿来说是好的东西,对热病来说却常常是坏的东西。在赛跑中是美的东西,在拳击中却是丑的东西。”这就是说,美与丑其实也没有绝对界限,它们的区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美与丑也是相互渗透的,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美中有丑不一定减损美,有时反而增加美的魅力,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容貌美丽,但她也有缺点:发音不清晰,经常将“二哥哥”说成“爱哥哥”,因而惹来林黛玉的嘲笑。这缺点也可以说是丑,但它不仅没有损害史湘云的美,反而因这一缺点,增加史湘云的可爱与活泼。丑中也可能有美,丑中的美不一定是美化了丑,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倒揭示了丑的复杂性。艺术中,这类丑中有美的人物也不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他也有光环,有迷惑人的地方。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认识到这种美其实是丑的掩饰时,倒益增对其的厌恶。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这种转化,关键在艺术家的审美化处理,而且是成功的审美化处理。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是说它原来的丑恶的性质变了,比如不能说上了舞台的伊阿古变成好人或可爱的人了,他还是坏人。但是,舞台的坏人是演员扮演的,不是真的坏人,他对现实生活构不成实际的伤害;演员扮演的坏人,是演员依据现实真实与艺术规律所创造的角色。他演得像真的坏人,说明他的创造成功;如果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正确的、深刻的,富有创造性,那么,演员创造的坏人形象,必然比现实中的坏人形象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他的表演是创造性的,是既符合生活真实,也符合艺术规律的,并且是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的,这就创造了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正是艺术美。丑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有些艺术家特别喜欢在艺术中表现丑,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他的雕塑作品《欧米哀尔》就是典型的例子,作品表现的是一位裸体的皮肤干瘪的风尘老妇人,如果在生活中见到这样的人,你会为她的丑陋而惊骇,但现在罗丹将她表现为艺术品。他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为什么呢?按罗丹的看法,在实际事物中,所谓丑的,就是毁形的、不健康的,或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东西,或是不道德的、犯罪的人,总之是令人可厌、可恶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不美。但是这些东西可能有性格,有个性。罗丹衡量美丑的重要标准是“内在真实”,在他看来,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而在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丑”的东西也许是真的。同时,罗丹认为艺术家具有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本领。他说:“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这种化丑为美,其实并没有改变丑在现实中的性质,但是因为经过艺术家的成功的艺术处理(这种处理是在深刻独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由客观性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式的存在,其意义其价值就不同了。(摘编自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材料二:中国文化贯穿着一种独有的审丑精神,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中国神祗大多更像是怪物,狰狞丑陋:九天玄女是人头鸟身的上古玄鸟,还有人首牛身的蚩尤,虎齿豹尾的西王母,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不胜枚举。它们虽狰狞可怖,但经过重组变形,对立而不相抗,天下宇宙因“中”而能“和”,“中”就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而这些狰狞的图案所反映的正是化丑(恶)为“和”之美、“中和”之美。所以化丑为美就可理解为化丑为中和之美,而非那种纯粹的西方式的形式之美。庄子在《德充符》、《人间世》等篇中刻意描写畸形丑人,后世唐宋人物画中的罗汉画则以这种包孕高尚德性的丑怪人物形象再现。唐代画面多怪异形象,但笔法劲道圆柔。如唐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畸形怪诞,绝非和谐之美。唐代文学家中亦有主张直面真实,对于现实中的美与丑,必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可隐瞒掩盖。这样才可表里相符、辞能达意,实现文学的价值,如韩愈在《答尉迟生书》中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可掩。”他自己的诗文便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其他如孟郊尚苦寒,贾岛喜酸涩,卢仝显粗硬,李贺崇奇诡等等,都超出了美的规囿。讫宋,除了画家刻意以丑怪来形容人事,宋诗词所表达的丑怪更加集中和意味深长。苏轼有诗云“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寄周安儒茶》)体现了一种儒道佛相融之后的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也很说明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荒冷僻的事物被重新编织,进入一个新的时空就可以“以丑为美”了。这自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思维。(摘编自王洪岳《论中国古代艺术的审丑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赛跑中是美的东西,在拳击中却是丑的东西”说明美与丑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界限,区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B.艺术作品中“丑中有美”的人物不在少数,因为“丑中的美”并不是美化了丑,有时它还能揭示丑的复杂性。C.人头鸟身的九天玄女,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狰狞丑陋,却不失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D.韩愈主张文学应直面真实,对于现实中的美与丑,不可隐瞒掩盖,才可表里相符、辞能达意,实现文学价值。2.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论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围绕“美与丑”的相关话题展开论述,前者更多涉及西方艺术,后者更侧重于中国古代艺术。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生活中的“丑”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审美对象,能不能化丑为美,还得看艺术家的审美造诣。C.材料一第二段援引舞台上演员扮演坏人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证明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会改变他原有的丑恶的性质。D.材料二中指出诗人马致远具有高超的艺术思维,将一组组瘦冷孤清的意象重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实现了化丑为美。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因循守旧、畏手畏脚,作者把落后人物的“丑”集于一身,使其具有典型性,内涵深刻丰富。B.《祝福》中的“善女人”柳妈询问祥林嫂的过去,这种看起来的“善”,实则是人性之“丑”的掩饰,更增加读者对柳妈的厌恶。C.《变形记》中作者让格里高尔异化成丑陋的甲虫,以其脆弱、封闭等特征隐喻现代人心理,这不属于“化丑为美”的审美化处理。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言语粗陋,形象不雅,这种看起来的“丑”实则淳朴敦厚、老练智慧,“丑”不减损美,反而增加美的魅力。4.如果在生活中见到欧米哀尔这样的人,你会为她的丑陋而惊骇。为什么雕像《欧米哀尔》却具有不朽的艺术美?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原因。5.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一种独特的“网络审丑”现象,“怪咖呕像”“沙雕视频”“直播卖丑”等现象往往裹挟着巨大的流量。你对这种“网络审丑”现象持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肖邦①①因为知道马拉德夫人正受着心脏问题的困扰,所以人们努力做到尽可能婉转地报告她丈夫的死讯。是她的姐姐约瑟芬用断断续续的句子和半遮半掩的暗示告诉了她。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紧接其后的电报,使他在最短的时间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然后就匆匆赶来报告噩耗,力图赶在那些不够小心委婉的朋友带来这坏消息之前。②她没有像别的女人那样,带着麻木的神情听这个消息。她立刻就哭了出来,近似绝望地扑倒在她姐姐的怀里。当那悲痛的暴风雨慢慢退却后,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有一把舒服宽大的安乐椅。她疲惫不堪地把身子陷在椅子里,这疲惫占据了她的身体,也似乎侵入了她的灵魂。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口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就像那哭着哭着睡着了的小孩,做梦还在抽噎。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上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⑥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说不清、道不明。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⑦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张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自由,自由!”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的神情、恐惧的神情。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⑧她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一种邪恶的快感控制着她。她现在头脑清醒,精神亢奋,她根本不认为会有这种可能。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交叉着的双手时,等她见到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⑨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强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⑩然而她确实爱过他——有的时候,更多的时候她不爱他。这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爱情,那未解的谜团,又算得了什么!“自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她不停地低语着。⑪约瑟芬跪在关着的门外,嘴唇对着锁孔,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开开门!求求你啦,开开门——你这样会得病的。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⑫“去吧。我没把自己搞病。”没有,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悄悄地做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了。她紧搂着她姐姐的腰,她们一齐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⑬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打开前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镇定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离那事故很远很远,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事故。他惊愕地站在那儿,听见约瑟芬尖厉的叫声;看见理查德飞快地移动着,想把他挡住不让他妻子看见他。⑭但是理查德还是太晚了。⑮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那置人于死地的快乐。【注】①凯特·肖邦,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理查德“匆匆赶来”“力图赶在那些不够小心委婉的朋友带来坏消息之前”,可见他是个关心人、体贴入微的朋友。B.用“暴风雨”形容马拉德夫人的“悲痛”,既写出她哭势的剧烈,也暗示她的悲痛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C.约瑟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而非强行跟进房间安抚劝慰,体现了姐姐对妹妹的关心、尊重和理解。D.结尾人们以为马拉德夫人因过于高兴而死,其实她因极度的惊恐和绝望而死,两者形成戏剧性的反差,发人深省。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提到马拉德夫人正受到心脏问题的困扰,大家对告诉她丈夫的“死讯”表现得小心翼翼,为结局主人公的猝死埋下了伏笔。B.第⑦段“自由,自由,自由!”与第⑩段“自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运用独白法,让马拉德夫人的真实想法酣畅淋漓地倾吐而出。C.作者描写马拉德夫人的心理细致入微且富有层次,其中一点闪回式的插叙,向读者展示了她长期屈从于丈夫意志失去自我的婚姻生活。D.小说通篇采用全知视角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描述了马拉德夫人从获知丈夫死讯到丈夫活着回家一个小时的状态、身边人的反应及周围环境。8.概括第④自然段环境描写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9.有人说,马拉德夫人有且只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武帝聪明能决断,行法无所假贷。隆虑公主子昭平君尚帝女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困,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豫赎一死罪,上许之。隆虑公主卒,昭平君日骄,醉杀主傅,系狱;廷尉以公主子上请。左右为言:“前又入赎,陛下许之。”上曰:“吾弟①老有是一子,死,以属我。”于是为之垂涕,叹息良久,曰:“法令者,先帝所造也,用弟故而诬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高庙乎又下负万民。”乃可廷尉奏。哀不能自止,左右尽悲。待诏东方朔前上寿,曰:“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僻,诛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此二者,五帝所重,三王所难也,陛下行之,天下幸甚!臣朔奉觞昧死再拜上万岁寿!”上初怒朔,既而善之,以朔为中郎。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欲以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乙丑,诏立少子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受遗诏辅少主。臣光曰: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宝,外事四夷,使百姓罢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武帝能尊先王之道,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纳贤不倦,诛赏严明,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材料二:班固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武帝初立,即咨征海内,举其俊茂;兴太学,修郊祀,协音律,作诗乐,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以武帝之雄材大略,如其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民,虽《诗》《书》所称之五帝三王,何有加焉!(选自《汉书·武帝纪》,有删改)【注】①弟,指隆虑公主。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用弟A故B而诬C先帝之法D吾何E面目F入高庙乎G又下H负万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择,区别,与《谏逐客书》中“河海不择细流”的“择”含义不同。B.善,认为对,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含义不同。C.焉,代词,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作》中“愿学焉”的“焉”用法相同。D.唯,只有,与《烛之武退秦师》“唯君图之”中的“唯”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隆虑公主病危时预先花重金为爱子昭平君赎免一次死罪,后昭平君醉酒杀人,最终武帝批准廷尉的请求,处死昭平君。B.武帝因有负妹妹临终嘱托而悲痛,东方朔却上前祝贺,其进言中引用古语,意在突出古代三王也不能做到“不偏不党”。C.从评论来看,司马光认为汉武帝的很多行为致使百姓疲劳凋敝、被迫做了盗贼,所以武帝与秦始皇的做法没多少不同。D.汉武帝即位之初,就向天下征召、选拔优秀人才;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协调音律,作诗赋乐章,创建汉室大业。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2)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悲吴王城①杜牧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②宅房花正开。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注】①吴王城:三国时期东吴都城遗址。吴王孙权迁都鄂县,改名武昌。这首诗是会昌二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游览武昌时所作。当时,晚唐江河日下。②苏小:南齐时钱塘著名歌妓。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画面立体,“碎”字化静为动,写荡漾的水波揉碎了倒映在水中楼台的影子。B.颔联实写,吴王宫殿里的柳枝含翠,歌妓苏小的住所里漂亮的花儿正在迎风绽放。C.颈联以借代手法写人,追问当年那些能歌善舞的美丽女子去往了何地、谁能逐回。D.前两联描写乐景,后两联抒写悲情,以乐景衬悲情,给读者留下深刻思考的空间。15.此诗与《阿房宫赋》同属于杜牧的“史评史论”类作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二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四、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句两话,与《谏太宗十思疏》“,”一样,都说明了人民的重要性。(2)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齐国最终被秦所灭,是因为“”,而“”则加速了赵国的灭亡。(3)《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这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刚决精神。(4)“舟”这个意象,自古以来就是诗人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三首诗(《登岳阳楼》《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过洞庭》)里均有体现。请写出其中一处含“舟”的诗句,“,”。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十四节气”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音律和谐、①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诵。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农业生产②,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是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也在③地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节气的文化内涵。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提升着节气的内涵,使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是一部读不完、道不尽的奇书,单是小小的回目就大有学问。回目,即书的纲目、眉目,是中国章回体小说独有的艺术形式。徐岱先生在《小说叙事学》中云“叙事之于小说,犹如旋律之于音乐、A、B,以及意象之于诗歌,是小说之为小说的形态学规定”。而回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叙事”,即“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基本格式是“人名、地名、事件的相加”。俞平伯把拟定回目比作画龙点睛:“以回目言之,笔墨寥寥,每含深意,其暗示读者正如画龙点睛破壁而飞去也。”意思是好的回目能使相应的文本增添神采。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所做工作就包括“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故而《红楼梦》的回目显得研炼而隽美。其回目在人名前增加一字评语,如俏平儿、贤宝钗、憨湘云、呆香菱、酸凤姐等。这些对人物某一精神特质概括精准到位的一字评语,让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红楼梦》其回目更因极富修辞美、词句美而成为“叙事基础上”的“精美”艺术品和章回体小说回目的典范。19.根据回目的文字信息,下列对回目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第21回①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52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②晴雯病补雀金裘第56回③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第57回④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A.①美②巧③智④忠B.①美②勇③慧④忠C.①贤②勇③敏④慧D.①贤②巧③智④慧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21.请从下面《红楼梦》回目中任选两回,根据情节说明,从“修辞美”的角度加以赏析。回目情节说明第0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英莲被拐子先卖与冯渊,又偷卖与薛蟠,薛蟠为抢人打死冯渊。贾雨村经门子葫芦僧指点后胡乱判案,免罪薛蟠。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与此同时,贾宝玉的少年朋友秦钟重病早逝。第41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刘姥姥在栊翠庵与贾母等人品茶后,误打误撞地闯进怡红院,醉卧在贾宝玉的床上。六、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①兼听则明,偏听则信。——魏征②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王安石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UP青春”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理性地倾听”。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C3.C4.①欧米哀尔这位老妇人在现实中表现为“丑”,但可能有个性,有性格,能体现艺术上的“真”,符合罗丹提出的“内在真实”标准。②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现实中老妇人丑陋衰老的身体经过艺术家成功地处理,“丑”便化成了美,由客观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了艺术美。5.①材料二指出“审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其本质是化丑为“中和”之美。“网络审丑”并非艺术层面的“审丑”,而是刻意放大生活中的丑,这种丑无法转化为“中和”之美。②材料二主张直面真实,目的是实现事物的表里相符,实现艺术的价值;“网络审丑”虽能暴露现实、直面丑陋,但暴露的是一些畸形低俗的东西,毫无艺术价值可言。③材料二强调一种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对艺术中“丑”的描摹引人深思,意味深长。“网络审丑”为了吸人眼球和博取流量,对丑的暴露只是一种格调不高的肤浅娱乐,缺少细腻的艺术处理,更无谈高超的艺术思维。【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并不是美化了丑”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丑中的美不一定美化了丑”,“不一定”不等于“不是”;且与“‘丑中有美’的人物不在少数”不构成因果关系,所以“因为”说法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主要是为了证明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会改变他原有的丑恶的性质”错误。材料一中援引该事例主要是为了证明生活中的丑通过艺术家的审美化处理,可以转化成艺术美。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的能力。C.“不属于”错误。卡夫卡小说作品《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工作勤奋,心地善良,后来变异成为一只虫子,家人对他态度冷漠,最终悲惨死去。小说是以主人公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全家人都讨厌的大甲虫的荒诞设定说开来的,这样的设定却丝毫没有妨碍作品真意的表达,这就正好说明生活之丑是可以转化成艺术美的。所以格里高尔属于“化丑为美”的审美处理。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①材料一第三段中间部分说“在实际事物中,所谓丑的,就是毁形的、不健康的,或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东西,或是不道德的、犯罪的人,总之是令人可厌、可恶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不美。但是这些东西可能有性格,有个性。罗丹衡量美丑的重要标准是‘内在真实’,在他看来,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而在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丑”的东西也许是真的”,据此可概括出:欧米哀尔这位老妇人在现实中表现为“丑”,但可能有个性,有性格,能体现艺术上的“真”,符合罗丹提出的“内在真实”标准。②材料一第三段结尾部分说“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这种化丑为美,其实并没有改变丑在现实中的性质,但是因为经过艺术家的成功的艺术处理(这种处理是在深刻独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由客观性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式的存在,其意义其价值就不同了”,据此可概括出: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现实中老妇人丑陋衰老的身体经过艺术家成功地处理,“丑”便化成了美,由客观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了艺术美。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二第一段开头说“中国文化贯穿着一种独有的审丑精神,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而这些狰狞的图案所反映的正是化丑(恶)为‘和’之美、‘中和’之美。所以化丑为美就可理解为化丑为中和之美,而非那种纯粹的西方式的形式之美”,可见“审丑”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其本质是化丑为“中和”之美。“网络审丑”并非艺术层面的“审丑”,“怪咖呕像”“沙雕视频”“直播卖丑”等现象往往裹挟着巨大的流量,刻意放大生活中的丑,这种丑无法转化为“中和”之美。②材料二中间“唐代文学家中亦有主张直面真实,对于现实中的美与丑,必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可隐瞒掩盖。这样才可表里相符、辞能达意,实现文学的价值”,可见主张直面真实,目的是实现事物的表里相符,实现文学艺术的价值;而“网络审丑”虽能暴露现实、直面丑陋,但“怪咖呕像”“沙雕视频”“直播卖丑”暴露的是一些畸形低俗的东西,毫无艺术价值可言。③材料二结尾部分说“除了画家刻意以丑怪来形容人事,宋诗词所表达的丑怪更加集中和意味深长。……体现了一种儒道佛相融之后的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古荒冷僻的事物被重新编织,进入一个新的时空就可以‘以丑为美’了。这自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思维”,可见强调一种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对艺术中“丑”的描摹引人深思,意味深长。“网络审丑”为了吸人眼球和博取流量,对丑的暴露只是一种格调不高的肤浅娱乐,缺少细腻的艺术处理,更无谈高超的艺术思维。6.C7.D8.特点:①早春雨后的街道,明媚的春光、自然的活力②俗世人们的忙碌、愉悦。作用:①内容上:这一“乐”景表明马拉德夫人走出了极度的悲伤,并暗示之后其思想的觉醒;②结构上:为下文其理智的思考作铺垫,③效果上:宕开一笔,行文陡生波澜,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9.①有“隐形的翅膀”,即马拉德夫人的心底一直有对自由的渴求。②只有“隐形的翅膀”,指马拉德夫人的觉醒、对自由的追求只局限在思想层面,未能付诸实践:事故发生前,渴望自由只存在于她的潜意识;丈夫的“死讯”唤醒了她的渴望——憧憬自由,而丈夫一回家,憧憬成为泡影。③只能有“隐形的翅膀”,也指在男权至上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里,女性追求平等自由有巨大阻碍,从而有力地批判了传统的婚姻和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进而表达对自由和新生的无限企盼。【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C.“姐姐对妹妹的关心、尊重和理解”错误。约瑟芬担心的是自己违背妹妹意愿跟进去会使之情绪更激动,引发心脏病,不仅仅是“尊重”,她也完全不懂妹妹内心的变化,谈不上“理解”。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通篇采用全知视角”错误。第④段是限知视角(即马拉德夫人视角)描述窗外景象、周围环境。故选D。8.本题学生赏析环境描写及分析和概括其作用的能力。第④自然段既写了自然之景,还写了人的活动:“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是写早春雨后的街道,体现了明媚的春光、自然的活力;“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是写俗世人们的忙碌和愉悦。分析作用时,可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比如“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微弱歌声”“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这些欢乐的景色都是“她能看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乐景”,烘托欢快愉悦的气氛,表明马拉德夫人走出了极度的悲伤,并暗示之后其思想的觉醒。结合后文的“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等可知,结构上,该处景色描写为下文人物的心情转变做了铺垫。从读者感受的角度分析,情节中间插入环境描写,宕开一笔,行文陡生波澜,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并进行个性化解答的能力。由原文“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可知,马拉德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是有罪的,她的内心一直有对自由的渴望,所以,“隐形的翅膀”即马拉德夫人的心底一直有对自由的渴求。由原文“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可知,小说故事发生前,渴望自由只存在于她的潜意识,她只感觉自己厌恶活得久。由原文“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强使她屈从了”“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她悄悄地作了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生命长久一些”可知,丈夫的“死讯”使她明确了自己的渴望,她尽情憧憬自由生活,获得解脱和新生。由原文“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那置人于死地的快乐”可知,丈夫回家,憧憬成为泡影,生命陨落。可见,马拉德夫人的觉醒、对自由的追求只局限在思想层面,并不能在丈夫活着的现实中付诸实践,勇敢抗争。所以,马拉德夫人只有“隐形的翅膀”。约瑟芬认为马拉德夫人对于马拉德的死会非常地伤心。“看见理查德飞快地移动着,想把他挡住不让他妻子看见他”“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那置人于死地的快乐”可知,理查德和医生认为马拉德夫人是因为马拉德活着而高兴地心脏病发作去世。所以,从约瑟芬、理查德和医生的言行看,当时男权至上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强大障碍,从而决定了马拉德夫人只能有“隐形的翅膀”。10.BDG11.C12.B13.(1)汉武帝病得很严重,霍光流着眼泪问道:“如果陛下不幸离去,谁应当成为继承皇位的人呢?”(2)文帝、景帝致力于修养百姓,在研习古代的礼节仪制方面,尚且有很多缺失。(3)慎重办理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申说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道路上背或顶东西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若是因为妹妹的缘故破坏了先帝之法,我还有何脸面进高祖皇帝的祭庙!向下又对不住万民百姓。“用”是“因为”,“用……故”是介宾结构作状语,单独断开,B处断开;“诬先帝之法”是动宾结构,D处断开;“乎”句末语气词,后面G处断开。故选BDG。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区别/舍弃。句意:惩罚不区分骨肉。/江河湖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B.正确。认为对/“与……交好。句意:接着又任为他是对的。/一向和留侯张良友好。C.错误。用作代词,他/用作兼词,“于之”,在这里。句意:内心想立他(为太子)/但愿意学习做这些。D.正确。只有/希望。句意:观察群臣,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人忠厚。/希望您考虑这件事。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引用古语意在突出古代的三王也不能做到‘不偏不党’”错,文中为“三王所难也”,且引用古语的用意是盛赞汉武帝能做到“不偏不党”的可贵。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笃”,严重;“涕泣”,流着眼泪;“不讳”,死亡的婉辞,译为离世、去世;“嗣”,继承。(2)“务”,致力;“稽”,考察研习;“犹”,尚且,还;“阙”,通“缺”,缺失。(3)“谨”,慎重从事;“申”,反复申说;“申之以孝悌之义”,状后句式;“颁”,通“斑”,头发花白。参考译文:材料一:汉武帝人很聪明,能有决断,执法毫不宽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隆虑公主病危时,用黄金千斤、钱千万预先为儿子昭平君赎一次死罪,汉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隆虑公主去世后,昭平君一天比一天骄纵,喝醉酒之后杀死公主的保姆,被逮捕入狱。廷尉因昭平君是公主之子而请示武帝。武帝身边的人都为昭平君说话:“先前隆虑公主曾出钱预先赎罪,陛下应允了她。”汉武帝说:“我妹妹年纪很大了才有这个儿子,临终时,又将他托付给我。”当时为此泪流满面,叹息了很久,说:“法令,是先帝创立的,若是因为妹妹的缘故破坏了先帝之法,我还有何脸面进高祖皇帝的祭庙!向下又对不住万民百姓。”于是批准了廷尉的请求(将昭平君处死)。汉武帝仍然悲痛难忍,周围的人也都伤感。待诏官东方朔上前祝贺,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奖赏不回避仇人,惩罚不区分骨肉。《尚书》上说:‘不偏向,不结党,君王的大道坦荡平直。’这两项原则,是古代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非常重视,而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王都难以做到的事,陛下您做到了,这是天下的幸运!我东方朔捧杯,冒死拜两拜祝贺陛下!”汉武帝最初对东方朔非常生气,接着又任为他是对的,任命东方朔为中郎。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虽然只有几岁,却长得身体粗壮,聪明懂事,汉武帝对他极为疼爱,内心想立他(为太子);因其年纪幼小,想选用大臣辅佐他。观察群臣,只有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人忠厚,可以担当重任,汉武帝于是让黄门官画了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汉武帝病得很严重,霍光流着眼泪问道:“如果陛下不幸离去,谁应当成为继承皇位的人呢?”武帝说:“立小儿子,你担当周公的职务。”乙丑年,汉武帝下诏书立小儿子弗陵为皇太子,弗陵当时年仅八岁。丙寅年,汉武帝任命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日磾担任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担任左将军,三人接受遗诏辅佐少主。臣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致使百姓疲劳凋敝,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他的做法与秦始皇的做法没有多少不同。但秦朝因此而灭亡,汉朝因此而兴盛,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的谏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招纳贤才,赏罚严明,这正是汉武帝有造成秦朝灭亡那样的错误,却避免了秦朝灭亡的灾祸的原因吧!材料二:班固评论说:汉朝承接了历朝帝王的积弊,高祖拨乱反正,文帝、景帝致力于修养百姓,在研习古代的礼节仪制方面,尚且有很多缺失。汉武帝即位之初,就立即向天下征召,选拔其中的优秀人才。兴办太学,整顿祭祀仪式,协调音律,作诗赋乐章,后继者得以继承他的大业,因而具有夏、商、周三代的遗风。凭借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果能不改变文帝、景帝时的俭朴作风,并爱护百姓,那么即使是《诗经》《尚书》上所称道的五帝三王,也不能超过他。14.B15.同:①都抒发了兴亡之叹:通过写吴王宫、阿房宫盛衰变化,油然而生兴亡之叹。②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本诗写诗人目睹吴王城的荒凉情景,联想到晚唐的现状,忧虑之情凝于笔端;《阿》是杜牧在晚唐统治者大兴宫室、广声色的背景下而写,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异:①本诗:暗含人生苦短、要珍惜当前美好的感慨:人生也像吴王城一样美好而短暂,一旦失去,就难以逐回,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②《阿》:讽谏晚唐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要施仁爱民。【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实写”错,应为“虚写”,颔联想象吴王城当年繁盛的情景。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同:①都抒发了兴亡之叹。由“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知,通过写吴王宫、阿房宫盛衰变化,油然而生兴亡之叹。②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由注释①可知,晚唐江河日下,在此背景下,杜牧咏怀历史,表达自己对晚唐现状的忧虑之情。本诗写诗人目睹吴王城的荒凉情景,联想到晚唐的现状,忧虑之情凝于笔端;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可知,《阿》是杜牧在晚唐统治者大兴宫室、广声色的背景下而写,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异:①本诗:由“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可知,暗含人生苦短、要珍惜当前美好的感慨:人生也像吴王城一样美好而短暂,一旦失去,就难以逐回,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②《阿》:由“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可知,讽谏晚唐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要施仁爱民。16.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覆”“嬴”“洎”“谗”“鹭”“鉴”等。17.①朗朗上口②息息相关③潜移默化18.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语境“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诵”可知,这里是评价歌曲的“音律和谐”、顺口,可填“朗朗上口”。朗朗上口: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②根据语境“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可知,二十四节气歌与农业关系密切,可填“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③根据语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节气的文化内涵”可知,这里是说二十四节气歌中蕴藏的中国智慧让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影响,可填“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①搭配不当,“提升……内涵”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丰富……内涵”;②结构混乱,“使天地万物……”“今天的我们……”两句话结构混乱,删掉“使”,让“天地万物”作主语,在“今天的我们”前加上“使”。19.C20.示例:造型之于雕塑姿态之于舞蹈线条之于绘画21.第4回:反复,突出了香菱的悲惨命运,运用反复和双关的手法突出了贾雨村的不负责任。第16回:对比,一边是贾府诸人喜气洋洋,贾政生辰之日,传来元春喜讯,一边是秦鲸卿凄凉逝世,两相对比中尽显人事无常。第41回:比喻,“母蝗虫”用比喻的手法打趣刘姥姥贪吃、好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风卷残云般不顾形象地大吃大嚼的情形。【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掌握经典名著的内容及分析名著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第21回,袭人用“贤”字作评最恰当,事件是“娇嗔箴宝玉”,即佯装生气的样子规劝、劝诫宝玉。袭人总是规劝宝玉“分寸礼节、读书仕途”,并且劝的方式是“娇嗔”,可见袭人爱劝、善劝,是典型的传统的贤良淑德。第52回,晴雯应用“勇”作评,事件是“病补雀金裘”,也就是生着病替宝玉补很贵重的雀金裘。“勇”体现补那么贵重的衣服,高难度高风险,可见勇敢;更体现在“病”字上,时间紧任务重,重病在身,熬夜拼命也要补好,可见义无反顾的勇毅。第56回探春应用“敏”字作评,事件是“兴利除宿弊”,能除“宿弊”,还能“兴利”,可见她聪明、敏锐;谋划后能立即行动,可见果敢、敏捷。第57回紫鹃应用“慧”字作评,事件是“情辞试莽玉”,紫鹃总操心黛玉的婚姻大事,面对“莽玉”即情事不开窍的宝玉,见机行事,用“黛玉要回扬州老家”的言辞来试探,试出了宝玉的真心,表现出超群的智慧。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及仿写的能力。根据前文“犹如旋律之于音乐”及后文“以及意象之于诗歌”可知,A、B两处补写应以“……之于……”的句式来补写。而“旋律”与“音乐”,“意象”与“诗歌”是包含关系,故“之于”前后的词语要有关联,且要是包含关系,故可补写为:“造型之于雕塑”“姿态之于舞蹈”“线条之于绘画”等。2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第4回:根据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可知,回目用了两次“薄命”及“葫芦”,据此可知此回目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根据情节说明“英莲被拐子先卖与冯渊,又偷卖与薛蟠,薛蟠为抢人打死冯渊”可知香菱的悲惨命运,据此可概括: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香菱的悲惨命运。另外“葫芦”有“糊涂”之意,喻指贾雨村胡乱判案,故此回目除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之外,还用了双关的手法,以此来突出贾雨村的不负责任。第16回:根据回目“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及情节说明“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与此同时,贾宝玉的少年朋友秦钟重病早逝”可知,一边是贾府诸人喜气洋洋,贾政生辰之日,传来元春喜讯;一边是秦鲸卿凄凉逝世。据此可知此回目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两相对比中尽显人事无常。第41回:根据回目“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