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专题06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第Ⅰ部分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全国甲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探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经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C【解析】1921年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探讨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所以他的意图应当是为中国考虑,而由其所述社会革命发生在“工业落后之农业国”可知他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故选C项;题干中蔡和森的观点重在强调社会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的缘由,解除A项;题干说的是“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经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不是指全部地方的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解除B项;蔡和森是借俄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社会革命,来类比中国也具有了相像的社会革命发生的条件,而不是说俄国革命道路问题,解除D项。2.(2024·全国乙卷·29)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斗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A.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B.开拓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D.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答案】A【解析】1934年正面临着国民党与共产党领导的依据地之间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之后又面临着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的任务,这些都须要共产党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动员群众参与,才能渡过难关,故选A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已经在井冈山斗争期间开拓出来,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专指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的用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统一战线,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C项;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是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与题干时间“1934年”不符,解除D项。3.(2024·全国乙卷·30)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夫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议,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则,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更C.按劳安排得到实施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题干中太行山区的农夫所述的“新规则”体现了在农夫家庭中,女性的看法确定程度上得到了敬重,这是由于女性也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有了与男子地位趋向同等的物质基础,故选B项;由“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中须要对方同意的米的开支数量看,男性的确定权还是高于女性,所以据此不能说男尊女卑的观念消亡,解除A项;按劳安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实现的,而题干中“解放区”是在解放斗争时期,解除C项;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并没有在解放斗争时期被颠覆,而且单纯依据题干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全被颠覆,解除D项。4.(2024·广东高考选考·8)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阅历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相识促进经济发展D.依据冲突变更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解析】据材料“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可知中国共产党已经相识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气还比较薄弱,须要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自身的力气的基础上开展国民革命,即中国共产党要调整斗争策略,详细表现为要团结包括工人、农夫、资产阶级等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群,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故选A项;总结阅历教训开展武装斗争是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重点开展国民革命,而非只是经济发展,解除C项;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且材料主旨是进行国民革命,解除D项。5.(2024·广东高考选考·9)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子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气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冲突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答案】C【解析】据材料“民主子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是一件大喜事’”可知,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得到了民主子士和《大公报》社评的赞许,确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成功后国人憧憬和平,渴望重建家园的剧烈愿望,故选C项;国共力气对比出现逆转是在三大决战之时,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是1945年9月的重庆谈判,解除A项;民主党派认同的是毛泽东的重庆之行,而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并且材料没有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解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1945年9月的重庆谈判,当时国内主要冲突由民族冲突转化为阶级冲突,解除D项。6.(2024·浙江高考选考1月·1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④为瑞金,故选D项;①为湖北武汉,解除A项;②为广西南宁,解除B项;③为湖南井冈山,解除C项。7.(2024·浙江高考选考6月·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变更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变更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变更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发生在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答案】C【解析】“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故选C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19年,解除A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20年,解除B项;中共成立于1921年,而非1922年,解除D项。8.(2024·浙江高考选考6月·13)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卸,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全部,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斗争③抗日斗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④中华儿女呈现出无坚不摧的凝合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材料“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贡献于国家”可知,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故①正确;太平洋斗争爆发于194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②错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起先,故③正确;据材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贡献于国家”可知,中华儿女呈现出无坚不摧的凝合力,共同抵挡外辱,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9.(2024·全国乙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6图6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缘由。(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精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答案】略【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渗透了时空观念、历史说明、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考生要留意阅读历史地图及其中的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信息,依据自己所学和熟识程度选择其中的两次会议,并提取出一个有关党的发展的观点,鉴于篇幅缘由和考试时长限制,建议考生选择接近的且自己比较熟识的两次会以为好。如,选择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一大到二大,中国共产党渐渐认清了中国的国情;选择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选择中共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可以提取的观点是:从七大到七届二中全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等等。然后,考生须要结合所学党的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及其发展,来分析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就等于总结出了这一发展过程中党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缘由。最终,总结陈词,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也可以升华或者深化自己的观点,如: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国情动身,为了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利益,调整自己的革命策略和斗争方式。10.(2024·山东高考选考·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足迹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成功的征途中,在图6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踪迹。图6依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踪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答案】(一)史事能对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同等五个地点的革命史事作简要叙述。(二)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层次2:能表述成文,逻辑不够清楚,叙述不够完整;层次3:能表述成文,逻辑清楚,叙述完整、连贯、条理,语言流畅。【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中的历史写作题。首先,要留意题目所设定的范围和主题,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踪迹”。然后,依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史实。所谓“踪迹”就是我们说的脚印,在这一题中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上述地图中的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平这五个地点所进行的革命活动或者决策给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同时要留意不同地点之间变换的缘由。结合所学可知,在瑞金,从1931年9月至1934年10月,中共中心领导巩固了各革命依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心政府,领导了中心革命依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心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心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标记着中国共产党起先从幼年起先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心随中心红军接着长征,最终成功到达陕北。此后的十年间,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了敌后军民的抗日斗争并取得了完全成功,召开了中共七大和领导了解放斗争初期的斗争。之后,西柏坡成了党中心和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党中心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且在1949年3月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成功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实行的基本政策等。这是我党历史上在重大转折关头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中心会议。西柏坡会议后,党中心迁往北平,在北平,党接着领导全国解放斗争,并主动筹划新中国的成立问题。1949年秋,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将北平改名北京,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并于1949年10月1日实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新中国。最终,将上述史实归纳概括表述成文,确定尽可能压缩字数,做到表达简洁;留意不同地点史实之间的表达要有过渡,结尾的时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提炼升华,例如:中共中心在各地留下的光辉踪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除万难、领导新民主义革命逐步走向成功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11.(2024·浙江高考选考1月·2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引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疆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很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反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反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挽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缘由。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4分)(2)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疆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5分)(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记,列举蒙古族和回族“反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阅历。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6分)【答案】(1)缘由:战国时代常见的斗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意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观点:修德安民。贡献: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州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3)选择阐述①:1937年9月,国民党中心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心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宏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巨大动力。选择阐述②:民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定,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析】(1)第一小问缘由:据材料一“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结合所学得出战国时代常见的斗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秦的统一顺应了民心。其次小问意义:据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结合所学可知,“秦并海内”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心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二“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疆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得出康熙帝实现“边疆自固”的核心观点是修德安民。其次小问贡献:据材料二“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得出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亚州东部最大的国家,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3)选择阐述①,第一小问标记: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中心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心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其次小问事例:结合所学可知,蒙古族和回族“反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有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第三小问民族精神及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作用是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宏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巨大动力。选择阐述②,第一小问“钥匙”:据材料三“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反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挽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可知,“钥匙”指民心。其次小问阅历:据材料三“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结合所学得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定,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第Ⅱ部分2024年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2024·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三仿真模拟考试·7)1918年,李大钊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发表文章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产业工人发展壮大,一些革命学问分子主动向工人作革命宣扬,并建立了联系。据此可知,当时()A.学问分子对于救国道路形成共识B.工人运动转向争取政治权利斗争C.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不合中国国情D.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渐渐成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学问分子不仅发表文章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而且“随着中国产业工人发展壮大,一些革命学问分子主动向工人作宣扬,并建立了联系”,使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对救国道路达成共识,只是“一些革命学问分子”,解除A项;材料所示阶段工人运动重点在革命,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并非关注反马克思主义的特点,解除C项。2.(2024·福建漳州三模·9)1922年,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农夫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斗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缘由,以致日趋穷困和苦痛。”这一推断()A.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标记着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C.有助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D.建立了更加巩固的工农联盟【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推断是中共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冲突的分析,认为军阀和外来的经济侵略是导致中国落后的主要缘由,这就使得中共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革命策略,有助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故选C项;1922年中共还没有提出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解除A项;这一推断有助于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究,还没有出现革命工作重心的转移,解除B项;此时中共并未建立工农联盟,解除D项。3.(2024·山东淄博高三4月阶段性诊断考试·7)图2为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图2A.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B.实业救国思潮起先兴起C.新的营销方式得到接受D.国民革命运动影响巨大【答案】D【解析】据材料“1926年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刊登‘孙文牌香烟’广告”可知,孙文即孙中山,1926年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斗争,故选D项;图中“提倡国货”,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解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解除B项;《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报纸上印发广告在1926年已经不是新的营销方式,解除C项。4.(2024·江苏南京三模·8)1923年1月,中共三大特殊通过《关于农夫问题的决议案》,提出要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以爱护农夫利益。1927年4月,中共五大通过《土地问题的决议案》,确定“无代价的没收地主租与农夫的土地,经过土地委员会将此等土地交诸耕地的农夫”。这些决议()A.逐步明确走农村革命道路B.使得革命目标发生变更C.相识到农夫力气的重要性D.促进国民革命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据材料“以爱护农夫利益”“将此等土地交诸耕地的农夫”可知,这些决议都关注农夫利益,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相识到农夫力气的重要性,故选C项;爱护农夫利益与走农村革命道路没有必定联系,解除A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与材料无关,解除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国民革命快速发展,解除D项。5.(2024·湖南永州三模·9)表2所示为1928年中共六大的政治决议(部分)这些决议()表21“彻底的平民式地推翻地主阶级私有土地的制度,实行土地革命”2“驱除帝国主义者,完成中国的真正统一”3用暴力推倒国民党南京政府。代之以共产党领导的俄国式的苏维埃政权A.与当时中国革命诉求相契合B.表明中共革命重心已转向农材C.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D.系统订正了党内右倾错误思想【答案】A【解析】1928年,国共对峙已起先,中共已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路途,综合材料中三项决议可知,其与当时中国革命诉求相契合,故选A项;B选项只能概况第一点决议,不能完整概况材料信息,解除B项;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民主革命运动已短暂转入低潮,解除C项;1927年八七会议系统订正了党内右倾错误思想,而非中共六大,解除D项。6.(2024·河北张家口三模·7)1929年,毛泽东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歼灭敌人军事力气之外,还要负担宣扬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离了这些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这一相识()A.强调了创建革命武装的重要性B.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设C.标记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D.指明白中国革命的前途【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还要负担宣扬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这说明红军除了军事任务以外的其他任务,要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体现了红军的性质,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红军的任务,没有强调创建革命武装,解除A项;毛泽东的《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标记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解除C项;中国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并且早已指明,解除D项。7.(2024·陕西榆林四模·30)下图所示为发表于1929年的一幅漫画《民众阅报栏》。该漫画反映出()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确立B.农夫成为工农革命的主力C.工农革命引起民众的关注D.民众不满国民党独裁统治【答案】C【解析】画面中的人说自己最留意的消息是朱德、毛泽东的行踪,结合时间1929,可知这一时期朱德、毛泽东等人在进行工农革命,这引起了民众的关注,故选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是1937年,时间不符,解除A项;画面中的民众对时局特别关注,不能说明农夫成为工农革命的主力,解除B项;关注工农革命是对时局的关注,不代表民众不满国民党独裁统治,解除D项。8.(2024·海南海口三模·9)1931年,鄂豫皖苏区正式实行“红军公田制度”,先后颁布的文件中有如下规定:“每乡留一石至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夫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这一制度()A.导致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B.丰富土地革命的内容C.奠定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D.不利于壮大红军力气【答案】B【解析】由于红军队伍中接连加入了非苏区的战士,鄂豫皖依据地实行了红军公田制度,使外地红军战士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丰富了土地革命的内容,故选B项;中共力气的发展触动了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利益,导致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与红军公田制度无干脆关系,解除A项;土地革命、发展工商业等奠定苏维埃政权的经济基础,红军公田制度只是土地革命的一部分,解除C项;红军公田制度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壮大和稳定了红军队伍,解除D项。9.(2024·四川遂宁三模·29)下图为1928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变更示意图。它从侧面反映出()A.毛泽东革命道路论断的正确性B.日本侵华对中共发展的影响C.“工农武装割据”的日益发展D.国民党对中共政策不断调整【答案】A【解析】1928年到1934年之间中共党员上升的数量主要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拓有关,1934年到1936年的党员人数下降主要和长征有关,1936年党员人数起先回升,其主要和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关,因此,整个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在革命中论断的正确性,故选A项;日本侵华时间是1931—1945年,题干时间范围是1928—1937年,解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仅能反映1928—1931年这一阶段的变更,解除C项;图为1928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变更示意图,主要是中共自身的发展,与国民党无关,解除D项。10.(2024·安徽A10联盟高考最终一卷·30)图6是20世纪30年头中心苏区的宣扬画,图上注有“完成三十万双草鞋,使红军哥哥不打赤脚”等字样。该宣扬画体现出当时()图6A.全民族抗战的路途得到实行B.依据地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解放了生产力D.妇女成为民主革命的重要力气【答案】D【解析】据上图,可知妇女通过做草鞋支持党的革命事业,为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时间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事务,全民族抗战在1937—1945年之间,解除A项;材料只提到妇女为红军做鞋,并不能说明依据地经济建设的成就,解除B项;材料强调妇女的贡献,并不涉及农村农业生产,解除C项。11.(2024·辽宁丹东二模·7)下图是日本人中岛真雄于奉天(今辽宁沈阳)创办的报刊《盛京时报》中的一篇报道。据此可知()A.《盛京时报》社会影响力有限B.皇姑屯事务的报道缺乏真实性C.《盛京时报》具有政治引导性D.中国军民愤起抗拒日本的侵略【答案】C【解析】据图片“北大营兵炸毁南满路”可知,日本人在《盛京时报》中对九一八事变的报道,否认关东军侵略事实,诬蔑中国东北军炸毁南满铁路,反映出《盛京时报》具有政治引导性,故选C项;材料只是展示《盛京时报》对九一八事变的报导,尚未体现其详细的影响力,解除A项;据材料信息“北大营兵炸毁南满路”可知,该事务是九一八事变而非皇姑屯事务,解除B项;中国军民愤起抗拒日本的侵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D项。12.(2024·河南郑州三模·29)1931年12月《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1937年1月改名为《新中华报》。下表是《红色中华》小标题高频词统计表,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红军群众成功敌人发展革命斗争围剿春耕经济建设13316次10886次4039次3843次2779次1586次1263次948次677次A.重视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B.通过舆论宣扬唤醒抗日意识C.实事求是探究工农武装割据D.努力发展生产巩固红色政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高频词中,既有武装斗争,又有经济建设,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以农村革命依据地为战略阵地开展经济建设,可知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故选C项;A选项只能体现武装斗争,无法体现经济建设,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主要冲突是国共阶级冲突,解除B项;高频词中除了努力发展生产,还有武装斗争来巩固红色政权,表述不全面,解除D项。13.(2024·江苏盐城三模·8)图2是漫画《斗争病患者的末日(1937年)》,该漫画反映了()图2A.正面战场日本侵略者的嚣张B.敌后战场军民团结抗敌的士气C.斗争初期敌我双方力气悬殊D.中国人民夺取抗战成功的斗志【答案】D【解析】该漫画以上海“八一三”事变为题材,呈现了疯狂的日本军人发动的上海斗争,事实上是刺破斗争狂人自己肚皮而伸出的大炮筒和刺刀,日寇这个“斗争病患者”越是疯狂侵略中国,它的末日越会更快到来,鼓舞了中国人民夺取抗战成功的斗志,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日军多行不义必自毙,并不是看法的嚣张,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日军多行不义必自毙,与正面和敌后战场无关,解除B项;漫画中并未体现敌我双方,不能看出力气悬殊,解除C项。14.(2024·辽宁葫芦岛二模·8)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一些学问分子从苦闷、彷徨中英勇走向抗日前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时代的声音,流传于全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这反映了()A.中国电影以宣扬抗战为己任B.影片再现了全面抗战的场景C.抗日民主救亡运动起先兴起D.中日民族冲突成为主要冲突【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愈演愈烈,中日民族冲突已经成为主要冲突,故选D项;一部电影不能说明全部的中国电影都以宣扬抗战为己任,解除A项;全面抗战起先于1937年,解除B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冲突起先上升,抗日民族救亡运动起先兴起,解除C项。15.(2024·湖南衡阳二模·9)表4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经济建设预算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单位:%)表4预算反映的主要意图是()A.构建国家战时经济体制B.应对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C.缓解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D.在全国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33年后经济建设预算总支出占的比例明显提升,说明在此后南京国民政府特别重视国内的经济建设,结合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可知,国内外冲突加深了民族危机,故选B项;战时经济体制指在1935年以后实行的,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当时的经济危机对中国有确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国民政府调整比例的缘由,解除C项;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未限制全国,排D项。16.(2024·北京房山区一模·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某一地区的成功,彻底粉碎了日寇轰炸重庆打击我国抗战意志的阴谋,使全国抗战意志得到前所未有的坚决。这里的“成功”是指()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保卫战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某一地区的成功”、“粉碎了日寇轰炸重庆”、“使全国抗战意志得到前所未有的坚决”可知,此事指的是百团大战,故选D项;1937年9月,为阻挡日军靠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解除A项;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成功,解除B项;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绽开的一场会展,日军获胜,解除C项。17.(2024·福建漳州三模·10)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心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20万人协同作战,在山西忻口抗击7万日军,首创歼敌逾万的纪录。忻口战役反映了()A.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对比悬殊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C.打破了日军不行战胜的神话D.长久抗战方针产生了主动效果【答案】B【解析】材料“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心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等20万人协同作战”“首创歼敌逾万的记录”体现的是忻口战役的成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故选B项;材料并未涉及中日两国的力气对比,解除A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行战胜的神话,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长久抗战方针无关,解除D项。18.(2024·福建南平二模·10)1937年7月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平津方面形势紧迫,我国侨民濒于危殆,维持东亚和平为帝国之凤愿,为使今后局势不再扩大,希望由于中国方面的快速反省而使事态圆满解决。日本此举意在()A.抑制卢沟桥事变的影响B.全面夺取中国华北地区C.爱护在华日本侨民平安D.维持东亚地区和平局面【答案】B【解析】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快速做出对华增兵的确定,其目的是全面夺取中国华北地区,故选B项;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后,始终对中国持强硬看法,制造发动全面侵华斗争的借口,扩大了卢沟桥事变的影响,夺取中国华北地区,解除A项;爱护在华日本侨民平安是日本的借口,不是日本的目的,日本的目的是夺取华北地区,解除C项;日本的目的是挑起斗争并非维护和平,解除D项。19.(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30)1937年8月,“八一”运动会在延安实行。此次运动会除田径、球类、军事体育等竞赛项目外,还进行了保卫营战士的刺枪、防空练习和延长县卫生部儿童拳术等表演。此次运动会旨在()A.推崇酷爱运动的生活方式B.熬炼敌后军民的应战实力C.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D.使耕战结合观念深化人心【答案】B【解析】据材料“还进行了保卫营战士的刺枪、防空练习和延长县卫生部儿童拳术等表演”,可知抗战初期延安实行的运动会增加了军事表演的项目,说明意在熬炼军民的应战实力,故选B项;“酷爱运动”并不能反映出增加军事表演的意义,解除A项;1937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解除C项;材料只提到运动会增加了军事表演,未提到农耕生活,解除D项。20.(2024·安徽芜湖二模·30)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心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中国的抗战是场艰苦的长久战。争取抗战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此次会议()A.标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阐明白党的全面抗战路途C.表明国共两党抗战思想走向统一D.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答案】B【解析】据材料“争取抗战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此次会议认为抗战成功的关键是全民族的抗战,故选B项;据所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记是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心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解除A项;据所学国共两党抗战思想不统一,解除C项;据所学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记是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解除D项。21.(2024·山西运城城市中学联合体高三4月模拟·30)在吉安市吉州区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中,有一份公文系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江西吉安县长发出的政府训令,训令称:“据陈毅本年十一月二十四函略称,以本行政区内尚有少数之从前共产党员仍未得当地下层公务员之谅解,请予明令劝谕所属一体放弃成见,俾得实现集中国力气踊跃抗敌、共释前嫌、共纾国难……。”据此可知()A.标记十年内战局面初步结束B.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C.党的全面抗战路途得到贯彻D.体现了中共对时局的战略推断【答案】B【解析】据材料“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可知材料时间是1937年12月,结合所学当时中国处于全面抗战时期,从材料“请予明令劝谕所属一体放弃成见,俾得实现集中国力气踊跃抗敌、共释前嫌、共纾国难”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故选B项;据所学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记着十年内战局面初步结束,解除A项;据材料“有一份公文系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江西吉安县长发出的政府训令”可知体现的是国民政府的看法,解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共对时局的推断,解除D项。22.(2024·山东滨州高三5月模拟考试·9)彭德怀说,“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成功信念……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去掉,)的谣言”。“这次战役”的示意图是()【答案】A【解析】据材料“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成功信念”以及彭德怀等信息可知,这是百团大战,与材料“阳泉”“榆次”“娘子关”(正太铁路)相符,故选A项;“华东野战军”意味着当时是解放斗争,“徐州”“蚌埠”指1948—1949年的淮海战役,解除B项;“徐州”“台儿庄”指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组织的会战,解除C项;“孟良崮”指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属于解放斗争时期的战役,解除D项。23.(2024·山东济宁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9)周恩来曾在《解放》刊文指出:“十年来中国统治阶级与革命的民众之间的长期斗争是停止了,现在正将进入中国政治历史新的一页,即在民主统一的基础上,巩固国内团结,加速打算抗战的一页。依据民主主义的根基,来召集国民大会,则将是这一页新历史的起首。”周恩来撰写该文的背景是()A.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B.重庆和谈达成民主建国共识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解放斗争即将取得全国成功【答案】A【解析】据材料“巩固国内团结,加速打算抗战的一页”,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A项;重庆谈判在抗日斗争之后,解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记是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解除C项;解放斗争在抗日斗争之后,解除D项。24.(2024·四川南充三模·30)“泱泱华夏,赫赫文明。洎及近代,积弱积贫。……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材料中所指的这场斗争中()A.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趋同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确定程度得以改善C.中共尚未构建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答案】B【解析】据材料“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可知这场斗争指的是抗日斗争,民族工业西迁,故选B项;由于国共阶级立场的差异确定了二者政治信仰不行能趋同,解除A项;抗日斗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记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解除C项;抗日斗争后期,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中国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解除D项。25.(2024·吉林吉林四模·30)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汲取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一些精神,从单纯强调政府军正面防卫作战转为同时“指导及救济各地武装人民,在各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之下,与正式军队协作作战;并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份纲领的出台表明国民党()A.对日作战的路途方针发生一些变更B.接着坚持着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C.接着实行同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政策D.放弃了消极抗日主动反共的立场【答案】A【解析】据材料“指导及救济各地武装人民”“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可知国民党借鉴中共抗日精神,强调政府军正面防卫作战同时,提出动员地方武装,在敌后发动游击战,说明国民党对日作战的路途方针发生一些变更,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国民党的抗战路途,并不是国民党接着坚持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解除B项;材料强调汲取了中共抗日精神,并不是国民党要接着实行同“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政策,解除C项;对日作战的方针、路途,不是国民党的政治立场,且1938年国民党还没有消极抗日,解除D项。26.(2024·江苏徐州高三5月考前模拟·9)1938年11月,外国视察家指出:“日人初欲利用阶级间之仇视,将各地士绅组织所谓联庄会,惟此已失败。今则努力于离间人民与游击队之工作。彼等已不再烧杀奸淫,对农夫深为慈爱,对游击队则取严酷手段。此法未必定能成功,然亦颇有加以考虑之必要”。日军此举意在()A.迫使国军快速倒戈B.歼灭敌后抗日武装C.变更侵略中国策略D.分化中国抗日力气【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1938年11月,当时抗日斗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彼等已不再烧杀奸淫,对农夫深为慈爱,对游击队则取严酷手段,是想集中主要兵力歼灭敌后抗日依据地,故选B项;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对国民党军队是以政治诱降为主,但是题干并没有对国民党军队的叙述,而是对游击队实行严酷手段,解除A项;日本是变更侵略策略,但是这不是题干所述对游击队残酷的目的,解除C项;“利用阶级间之仇视”是分化中国抗日力气的表现,但是题干说这“已失败”,而且这是1938年11月之前的事情,解除D项。27.(2024·江西南昌三模·30)全面抗战初期,王宠惠作为外交部进步行了多元的外交活动。主要是:主动争取对日干脆交涉,谋求和平解决;澄清事实真相,寻求国际支持;加大对国内外的宣扬力度,坚决国人的抗战决心。这些外交努力()A.取得了显著的成效B.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C.变更英美对日政策D.推动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答案】B【解析】据材料“澄清事实真相,寻求国际支持;加大对国内外的宣扬力度”可知王宠惠通过外交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外交结果,且日军日益扩大斗争范围,中国国土日益沦丧,解除A项;1941年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解除C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解除D项。28.(2024·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10)有探讨者读到一封“毛泽东致蒋介石信”,其中写道:“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宏大的民族革命斗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15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戟其凶锋,然成功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符合当时历史情形的是()A.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B.抗战即将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揭开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序幕D.第十九路军在淞沪奋起抗日【答案】B【解析】据材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宏大的民族革命斗争……15个月之抗战”可知,毛泽东确定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初期的表现,全民族抗战局面从1937年7月起先,经过15个月,故这封书信应当在1938年9月书写,此时是武汉会战,抗战即将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故选B项;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是1941年12月9日,解除A项;揭开国共两党走向合作序幕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解除C项;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解除D项。29.(2024·海南海口三模·10)抗战时期,依据地各级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济制度的确定》等相关法规,还进行了“以俸养廉”的尝试。上述措施最主要是为了()A.打造廉洁好政府B.强化廉政思想C.壮大抗日依据地D.健全财政制度【答案】C【解析】“《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相关法规”可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以俸养廉”表明反腐倡廉与干部经济待遇结合,这有利于党员队伍的纯净性、战斗力,推动了抗日依据地的发展壮大,故选C项;打造廉洁好政府不是主要目的,解除A项;强化廉政思想也不是主要目的,解除B项;健全财政制度与“惩治贪污”“以俸养廉”不符,解除D项。30.(2024·山东日照高三5月校际联考·9)标语口号作为宣扬思想、引导行为的工具,是进行思想政治教化工作的重要方式。下图为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和中心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提出的标语口号。该口号的提出意在()A.以斗争求团结维护全民族抗扫大局B.回击国民党内汪伪集团的倒戈活动C.表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决决心D.调整军事斗争策略以适应形势变更【答案】A【解析】依据图中标语口号结合抗战社会背景,可知在抗战后期国民党不断破坏抗战大局的环境下,共产党坚持以斗争求团结,民族抗战大局,故选A项;共产党回击的主要是国民党制造的反共摩擦,解除B项;材料中标语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解除C项;坚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以来始终不变的斗争策略,解除D项。31.(2024·河北唐山三模·7)1939年冬季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推行“铁路为柱,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与此同时,国民党挑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向山西新军和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为此,中国共产党()A.深化敌后建立敌后抗日依据地B.克服诸多方面的困难坚持抗战C.进行土地改革调动农夫主动性D.提出“长久战”驳斥“亡国论”【答案】B【解析】抗日斗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北地区实行以“囚笼政策”为代表的大“扫荡”;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致使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蒋介石政府挑起了反共高潮,中共的敌后抗日依据地面临多方困难,但中共坚持抗战,直至最终成功,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故选B项;1937年,中共“洛川会议”,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化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先后建立起晋察冀、晋冀豫和苏南等依据地,解除A项;单纯调动农夫主动性无法应对日伪军、国民党的进攻,解除C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长久战》,详细分析了中日斗争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规律,断言中国不会亡,中国的抗战将是长久战,最终成功必定属于中国,解除D项。32.(2024·湖北武昌高三5月质量检测·8)艺术家彦涵在延安期间曾说:“我们的艺术就是要反映人民的苦难、斗争和希望,反映人民英勇抗战、反映国内大的政治形势。”图1是其于1940年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门画)该作品()图1《保卫家乡》A.呈现了国共合作是抗战成功的基础B.表现了以写实为主的创作技巧C.说明敌后战场是抗日斗争的主战场D.表达了全民族浴血抗战的决心【答案】D【解析】依据图示内容可知,该漫画反映了不同阶层合作抗战,所以该作品表达了全民族浴血抗战的决心,故选D项;图中两人的装扮体现不出党派身份差别,因此无法推断是否是展示国共合作,解除A项;漫画内容有主观创作的成分,并不是表现写实技巧,解除B项;漫画内容无法说明战场差别,解除C项。33.(2024·四川眉山三模·30)抗战初期,中共在依据地的节庆活动中,广泛运用马恩列斯等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领袖和孙中山等中华民国领袖的标准像。但从40年头初起先,这两类标准像的运用均趋向于弱化,更加突出访用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共领袖的标准像。这一变更()A.有利于革命道路认同的塑造B.反映了个人崇拜现象日益普遍C.标记着中共从无趣走向成熟D.表明国共其次次合作趋于瓦解【答案】A【解析】据材料“但从40年头初起先,这两类标准像的运用均趋向于弱化,更加突出访用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共领袖的标准像”,可知从40年头初起先弱化国际社会主义领袖和中华民国领袖标准像的运用,而增加中共领袖的标准像,有利于增加八路军和民众对于中共发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信念和认同感,故选A项;中共在节庆日庆祝时运用中共领袖标准像,不能体现是个人崇拜普遍,解除B项;中共从无趣走向成熟是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与题干时间不符,解除C项;国共其次次合作的裂开是在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且削减国际社会主义领袖和中华民国领袖标准像无法体现国共关系的裂开,解除D项。34.(2024·福建龙岩三模·10)1940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心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中指出:“关于土地政策。必需向党员和农夫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方法不能适用于现在。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旨在()A.扩大执政基础B.为工作重心转移做打算C.建立联合政府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D【解析】据材料“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方法不能适用于现在”,结合时间是1940,可知这是抗日斗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故选D项;抗日斗争时期的土地政策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听从于民族冲突,解除A项;党的工作重心其次次转移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解除B项;建立联合政府是在抗日斗争之后,解除C项。35.(2024·宁夏银川17校5月联考·30)陕甘宁边区工业包括属于边区工业骨干的公营工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私营工业,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各阶层人民联合经营的合作社工业、私有个体手工业等,边区政府均实行爱护、扶持的政策。这反映边区政府政策()A.实践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B.适应了各阶级参与边区政府的愿望C.奠定了敌后战场抗战的物质基础D.形成了国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属于边区工业……边区政府均实行爱护、扶持的政策”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陕甘宁边区可确定为抗日斗争时期,而对私营经济的爱护体现了抗战期间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须要,即实践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故选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边区爱护各个阶级的权益,实践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不能适应各阶级的愿望,解除B项;边区政府政策有利于团结一切力气进行抗日斗争,与奠定敌后战场抗战物质基础无干脆关系,解除C项;形成国营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是在建国后,解除D项。36.(2024·云南昆明“三诊一模”高考模拟考试·30)1941年起先,八路军三五九旅经过两年奋战,把荆棘遍野、人烟稀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心领导人带头开荒种地、学习纺线,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发展。大生产运动的开展()A.打破了国民党对依据地的封锁B.为抗战成功供应物质保障C.有利于减轻依据地人民的负担D.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据材料“开荒种地、学习纺线”可知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体现了八路军的自食其力,有利于减轻依据地人民的负担,故选C项;抗日斗争期间,国共合作抗日,解除A项;大生产运动主要是为八路军的敌后抗战供应物质保障,夸大了大生产运动的影响,解除B项;大生产运动指抗日斗争期间,为了实现经济自给自足,中国共产党在其限制区域内发动的一场军队屯田和激励生产的群众运动,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解除D项。37.(2024·山东淄博高三4月阶段性诊断考试·8)受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的触动和影响,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制作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影片中全部人都拿起武器,共同战胜了牛魔王,取得了扇子,扑灭了火焰。1941年该片上映,在国内外引起剧烈反响。引起剧烈反响的深层次缘由在于()A.接受了先进的影片制作技术B.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C.契合了抗拒侵略的时代主题D.符合观众的观赏品尝【答案】C【解析】据材料“《铁扇公主》影片中全部人都拿起武器,共同战胜了牛魔王,取得了扇子,扑灭了火焰”,结合“1941年”可知,这与抗拒日本侵略的时代环境相符,号召人民共同抗拒日本侵略,故选C项;材料强调《铁扇公主》上映后的影响,并未涉及影片制作技术,解除A项;《铁扇公主》中蕴含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旨在契合了抗拒侵略的时代主题,解除B项;《铁扇公主》的影片内容符合时代的背景须要,并非迎合观众的观赏品尝,解除D项。38.(2024·辽宁沈阳三模·9)1941年12月中共中心确定接受开明绅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整顿各抗日依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简机关,充溢军队,充溢基层。据此可知精兵简政政策()A.减轻了人民的负担B.推动了民主政权建设C.减弱了部队战斗力D.加快了抗战成功进程【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抗日依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并且精简机关,可以减轻人民负担,故选A项;精兵简政是精简机关,没有体现民主的建设,与推动民主政权建设无关,解除B项;据材料“精简机关,充溢军队”可知精兵简政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解除C项;精兵简政是抗日依据地的政治建设的内容,与抗战成功进程是否加快没有干脆的因果联系,解除D项。39.(2024·西南三省三校“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三·30)中共中心在某一时期发出《抗日依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规定了抗日人民政权的选举政策:“凡年满十八周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主、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其组织形式,应是民主集中制。”该政策()A.推动土地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B.是中共自主民主政治建设的起先C.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快速提高了人民大众的政治觉悟【答案】C【解析】据材料“凡年满十八周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可知抗日人民政权的选举政策和组织形式,是以抗日为前提,维护各个抗日阶层的利益,明显有利于团结敌后抗日依据地的抗日力气,故选C项;“土地革命”时期是1927年国民党背叛国民革命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这一时段,题干中明确抗日依据地,因此该指示的发出时间已是抗日斗争时期,解除A项;中共自主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在土地革命时期成立苏维埃政权就已经起先了,解除B项;材料中的选举政策仅仅是规定,并没有涉及宣扬动员群众,更不能干脆反映实施之后的结果如何,解除D项。40.(2024·山西二模·30)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化部队、农村、工厂,奔赴前线,出现了大量反映工农兵战斗生活的作品,如群众宠爱的新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这些文艺成就()A.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B.歌颂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C.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体现了剧烈的时代使命感【答案】D【解析】依据“出现了大量反映工农兵战斗生活的作品,如群众宠爱的新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可知,抗战时期的文艺作品,反映了抗日依据地发展生产,团结抗战的使命感,故选D项;1942年的文艺成就具有抗战时期的阶段色调,不代表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解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政权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时间不符,解除B项;材料体现了抗日依据地的文化成就,是共产党依据地的文艺成果,与国民党无关,解除C项。41.(2024·河北邯郸三模·9)1943年5~6月,中国军队在鄂西会战中成功阻击了日军进攻,短暂解除了敌军对重庆大后方的威逼。美国海外行动处在同一时期的指示中写道:“在我们的对欧宣扬中,应把中国作为—个全民抗战的杰出例子。中国已经证明,不管面临多大困难,不管敌人怎么做,依旧还是可以取得进步。”美国的这一行为()A.保证了中国正面战场获得持续性成功B.坚决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斗争决心C.促进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强化了中国与盟军在东南亚地区合作【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我们的对欧宣扬中,应把中国作为—个全民抗战的杰出例子”,可知美军在对欧战的宣扬中,高度赞扬中国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美军对法西斯斗争的坚决信念,故选B项;国民政府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途,导致不断丧师失地,解除A项;1937年9月,国民政府宣布《国共合作宣言》,标记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与盟军在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除D项。42.(2024·江苏苏锡常镇二模·8)抗战初期,蒋介石在总结某次战役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安排,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该战役()A.是抗战以来的最大成功B.粉碎日本速亡中国的企图C.体现国共合作团结抗日D.标记抗战从防卫转入相持【答案】B【解析】“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安排,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表明这场战役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故选B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最大的成功,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解除A项;体现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是太原会战,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解除C项;标记抗战从防卫转入相持的是武汉会战,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解除D项。43.(2024·辽宁丹东二模·8)1945年11月7日,中共中心发出指示:“务使整个解放区,特殊是广阔的新解放区,在最近几个月(冬春两季)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普遍地实行减租。”中共中心发动此运动意在()A.取得解放斗争成功B.保卫巩固解放区C.进行民主政权建设D.废除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据“务使整个解放区,特殊是广阔的新解放区,在最近几个月(冬春两季)发动一次大的减租运动,普遍地实行减租”可知,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减租,是为了缓和冲突,巩固依据地,故选B项;据“1945年11月7日”可知,其时解放斗争尚未起先,解除A项;中共建立政权是在1949年,解除C项;“减租”并未废除地主阶级,只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并未废除土地私有,解除D项。44.(2024·四川内江三模·30)1945,中共七大召开,朱德风趣地说,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召开代表大会。下图是大会中心大礼堂,1941年起先修建,1942年完工。整个礼堂建筑朴实大方、壮丽漂亮,体现了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这一风格()外部苏联式建筑外观

内部陕北窑洞式石拱结构A.代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变更B.源于近代中西文明的互通互鉴C.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阅历D.体现了现实主义建筑显著特征【答案】C【解析】据材料“1945,中共七大”,可知此时抗日斗争即将获胜,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详细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把中国革命引向成功,这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阅历,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中心大礼堂的风格,无法代表整个社会,解除A项;中心大礼堂是在延安窑洞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建筑风格,并无互通互鉴,解除B项;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主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建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这一风格并没有体现现实主义建筑显著特征,解除D项。45.(2024·辽宁大连二模·8)1946年9月以后,太行解放区部分地方在进行土改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地主扫地出门、损害中农利益和侵扰工商业等违反土改宗旨的错误偏向。中共中心和太行区党委刚好发觉并进行了彻底订正,使得太行区的土改运动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了宏大成功。材料旨在说明()A.土地改革是党的工作中心B.“左”倾思想已完全清除C.党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D.解放区土改运动成果显著【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偏向,但是中共中心刚好发觉并改正错误,这体现了党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故选C项;材料的时间是“1946年9月”,当时解放斗争已经爆发,所以工作重心应是战斗而非土地改革,解除A项;“完全清除”过于确定,解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土地改革的结果,而是强调党中心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解除D项。46.(2024·四川成都三模·30)图5是进步画家华君武1946年所作的漫画《远水救不了近火》。对该作品的解读,最恰当的是()图5A.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阴谋B.批判了国民党出卖国家主权的行径C.表明白斗争形势已发生逆转D.宣扬了民主进步的潮流不行阻挡【答案】D【解析】据漫画内容可知,1946年美国为蒋介石装备十个师也救不了蒋介石的军事危机,说明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故选D项;漫画显示的是蒋介石向美国求救,而非美国的霸权主义,解除A项;材料没有出卖国家主权的相关信息,解除B项;据材料时间1946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斗争形式没有发生逆转,依旧处于战略防卫阶段,解除C项。47.(2024·江苏新高考其次次适应性考试·9)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的妇女们常遇到紧急任务,比如要缝制几万顶军帽给前线被俘后自愿参与解放军的国民党官兵,于是几十个村里的灯,又是几夜未熄。民工们把弹药送到前线,已经精疲力竭,还不情愿走,非要看着自己运来的炮弹如何打到敌人阵地上去。这些事例可干脆用来说明()A.解放区的物资严峻匮乏B.民众主动支持解放斗争C.国民党军作战意志薄弱D.人民群众剧烈渴望和平【答案】B【解析】在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区的民众为了支援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这些干脆说明白民众对于解放斗争的主动支持,故选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解放斗争全力以赴的支持,无法说明解放区的物资严峻匮乏,解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解放斗争全力以赴的支持,无法国民党军队作战意志薄弱,解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解放斗争全力以赴的支持,人民群众对解放斗争的支持说明他们渴望实现和平,但不是干脆说明的,解除D项。48.(2024·江苏盐城三模·9)粟裕回忆:“这是一场解放斗争以来我军与蒋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正面的大规模较量,表明白我军的作战指导、指挥艺术、战斗技术和军队士气都大大高于敌人。”这场“大规模较量”()A.为北平和平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B.起到了扭转全国战局的作用C.成为解放斗争走向成功的转折点D.挫败了国民政府的和谈阴谋【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场斗争是孟良崮战役,该战役是解放斗争以来,我军与蒋军在华东战场上一次正面的大规模较量,表明白我军的作战指导、指挥艺术、战术技术和军队士气都大大高于敌人,起到了扭转全国战局的作用,故选B项;此战役粉碎了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使斗争转向战略反攻阶段,与北平解放无关,解除A项;解放斗争走向成功的转折点是战略反攻,解除C项;国民政府和谈是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与孟良崮战役无关,解除D项。49.(2024·江西景德镇三模·30)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除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A.帝国主义国家从今放弃了对中国侵略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答案】D【解析】据材料“1949年4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除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可知英国紫石英号驱除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严峻侵扰了中国主权,解放军重创英国紫石英号驱除舰,反映了中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故选D项;帝国主义并未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之后还有朝鲜斗争,解除A项;1949年4月新中国还未成立,解除B项;材料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与英国,并未涉及国民党,解除C项。50.(2024·江苏苏北七市三模·8)1949年4月25日,南京刚解放不久,中共中心发出指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