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质量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质量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质量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质量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新教材202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质量检测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4·河北卢龙二中学)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D)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长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属国制度的实行缓和了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冲突,有利于缓解民族对立心情,适应了边疆民族关系困难的形势,故D项正确;材料中对属国制度的定义是管理少数民族的一种体制,而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就是刘姓嫡系封国与外姓列侯并存的地方管理制度,解除A项;改土归流是明清以来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改由中心政府委派的流官治理的改革,解除B项;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与材料中“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冲突,解除C项。故选D项。2.(2024·湖北宜昌)下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D)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B.女性崇尚清爽简约的妆发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发髻传入中原之后,深受妇女宠爱,如“回鹘髻”“乌蛮髻”,可见盛唐时期,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等级制度”,且这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推断当时女性崇尚清爽简约的妆发,解除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解除C项。故选D项。3.(2024·湖南衡阳期末)阅读下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有关明朝民族关系的信息是(D)A.在中心设置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B.敕封西藏僧俗领袖开展经济文化沟通C.实行“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的管辖D.沿长城布置军镇以防范蒙古贵族袭扰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地图上的鞑靼是元朝灭亡后蒙古贵族势力退回漠北建立的政权之一,设置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主要是为了防范鞑靼等蒙古贵族势力入侵,D项正确;理藩院设置于清朝,解除A项;图片没有反映西南边疆的状况,解除B、C两项。故选D项。4.(2024·福建模拟)有学者指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等主权属性的“新君主”,并认为英国“新君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志向的中心和民族敬畏的对象”。据此推断,英国的“新君主”(C)A.助推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主导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C.为资本主义发展供应了保障D.顺应了理性至上的社会潮流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在新航路开拓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人文主义精神得以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封建王权得以强化,强调“民族敬畏”,并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民族志向的中心”,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英国宗教改革运动奠定基础。封建王权的强化、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经济政策的推行和统一国内市场的发展,因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供应了保障,C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的“新君主”是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解除A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英国“新君主”主导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而不是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解除B项;“理性至上”的社会潮流形成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D项。故选C项。5.(2024·辽宁试验中学)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依据大会决议,一样确认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所包含的国际法原则,即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担当个人责任并受惩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包括危害和平罪、斗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上述国际法原则的确认(B)A.建立了集体平安制度B.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C.变更了国际政治格局D.避开了地区间的武装冲突解析:依据材料“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担当个人责任并受惩处。违反国际法的罪行包括危害和平罪、斗争罪和违反人道罪”可以看出,国际法原则强调对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惩处,并规定了违反国际法罪行的多种类型,这就有利于打击国际犯罪,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B项正确;集体平安制度在之前就已经建立,解除A项;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并没有因为国际法原则的确认而变更,解除C项;“避开了”的说法夸大了国际法原则确认的作用,解除D项。故选B项。6.(2024·天津市新华中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意味着君主在一国之内享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最高权威,不再受制于其他任何封君封臣,而且还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地位。上文作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B)A.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B.增加了与会欧洲各国的国家主权意识C.创立对违反条约国家进行集体制裁的方法D.确定了处理国际事务的“大国一样”原则解析:依据材料“君主在一国之内享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最高权威,不再受制于其他任何封君封臣,而且还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独立地位”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增加了与会欧洲各国的国家主权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A、C两项也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影响,但与材料强调的主旨不符,解除;现行联合国实行处理国际事务的“大国一样”原则,解除D项。故选B项。7.(2024·新疆阿克苏市试验中学)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斗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卫”,这说明《非战公约》(A)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了完全废弃斗争维护和平D.特殊敬重各国的独立主权解析:材料“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卫’”表明美国主见在特定条件下仍可诉诸武力,这就可以为发动斗争找寻借口,这种做法会导致《非战公约》的约束力和实际作用大打折扣,A项正确;材料中美国的主见会使得《非战公约》的约束力下降,不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解除B项;C项“完全废弃斗争”与材料美国的主见不符,解除;材料强调的是《非战公约》在制约斗争方面的约束力,与“敬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无关,解除D项。故选A项。8.(2024·云南玉溪期末)1936年西征红军进军宁夏后,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随后区、乡、村都建立了回民解放委员会。1947年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A.在革命实践中渐渐形成B.促进各民族共同旺盛C.民族与区域因素相结合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解析:依据“1936年西征红军进军宁夏后,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随后区、乡、村都建立了回民解放委员会。”等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革命时期就已经有了确定的雏形,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定制,说明这一制度是在革命实践中渐渐形成的,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效果,解除B项;“民族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制度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影响,解除D项。故选A项。9.(2024·安徽省六安中学)1979年,中共中心、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当受到敬重。民族节日放假方法,依据国务院规定执行”。依据此精神,上海市在1980年发布公告,同意回族等十个少数民族“开斋节”放假,并保障油、面的供应。这反映了(A)A.我国坚持民族同等敬重少数民族习俗B.上海领先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C.各地应当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D.上海改革开放推动其民族政策的转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心、国务院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应当受到敬重”、上海市同意少数民族节日也放假,并且保障节日相关物资的供应,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同等原则,敬重少数民族习俗,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上海是否最早推行少数民族节日放假政策,解除B项;“各地应当优先保障少数民族过节物资”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上海改革开放与民族政策无干脆关系,解除D项。故选A项。10.(2024·吉林希望期末)1990年,中共中心提出“三个离不开”;2015年中心提出“五个认同”;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这表明,新时期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D)A.奉行各民族同等的原则B.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的实施C.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以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思想基础解析:依据材料“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时期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沟通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旺盛发展,D项正确;民族同等在材料中并未体现,解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立法形式,解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解除C项。故选D项。11.(2024·湖北十堰期末)“大一统而又因俗而治”的理念以及其背后凸显的历史文化意识,促使新中国开国领袖们创建性地实行了将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相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A.提升了国家治理实力B.是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产物C.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D.与时俱进地获得了新发展解析:依据“‘大一统而又因俗而治’的理念以及其背后凸显的历史文化意识……创建性地实行了将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相结合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反映出其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C项正确;材料与国家治理实力的提升无关,解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解除;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制度性质是不一样的,不能说是新发展,解除D项。故选C项。12.(2024·黑龙江哈三中)建国初期,为了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以及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人民政府实行了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同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的举措。这一举措(D)A.突破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束缚B.是对“一边倒”方针的敏捷变通C.试图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D.重视发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关系解析:依据“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同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可知,建国初期,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中国在独立自主、同等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同全部国家的通商贸易,体现了发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关系,故选D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解除A项;“一边倒”方针指新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中举措突破了社会制度的束缚,解除B项;材料中举措并非只针对周边国家,解除C项。13.(2024·江西临川一中)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干脆与英国、法国、西德等11国签订了总值达22400万美元的贸易协议,与日本工商界代表签订了总值达6000万英镑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A)A.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B.摆脱了美国的经济封锁C.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干脆与英国、法国、西德、日本等国签订了大量的贸易协议。这表明当时我国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A项正确;此时美国对中国依旧奉行敌视、封锁和包围政策,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时,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方针,故C项错误;此时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依旧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A项。14.(2024·辽宁期末)下表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部分有关中国的言行。这些言行(B)时间内容1969年7月22日尼克松发表讲话:“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全部人民可以在一起漫步,在一起谈话。”1970年2月尼克松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我们实行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事实上的关系,这确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971年2月25日尼克松在外交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来称呼中国,使这份报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A.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意在离间中苏两国的关系D.表示美国将放弃霸权政策解析:依据材料中尼克松谈话的内容来看,都是在确定同中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性,这明显有利于助推中美关系正常化,B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尼克松的讲话都是在确定同中国关系改善的重要性,美国的看法不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解除A项;材料信息与离间中苏关系无关,并且此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解除C项;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国并未放弃霸权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解除。故选B项。15.(2024·天津南开)1994年,埃刚好任总统访问中国,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埃及建开发区。国务院确定由天津泰达开发区代表中国担当帮助埃及建设苏伊士西北经济区的任务,1998年,天津开发区起先登上中埃合建经济区的历史舞台。这事实上反映出中国(D)A.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B.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C.实践“一带一路”构想D.主动输出工业化阅历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天津开发区帮助埃及建设苏伊士西北经济区,体现了中国主动输出工业化阅历,D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国救济埃及,未体现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解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解除B项;“一带一路”构想是在21世纪提出的,不符合材料时间,解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2024·黑龙江饶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唐血统其初本是华夏人,但后来其与胡夷混杂,并进行了联姻。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皇后窦氏,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人。后来李唐士族长期与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据史籍记载,唐王朝与突厥和亲六次,与吐谷浑和亲三次,与吐蕃和亲两次,与回纥和亲八次,与南诏和亲一次,等等,共计和亲二十八次。诗圣杜甫曾在《送杨六判官使西蕃》中写道:“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阎朝隐在《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中写道:“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陈陶在《陇西行(其四)》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摘编自郑阳《唐诗中体现政治方面的民族融合》等材料二苏郁在《咏和亲》中写道“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宋人王钦若也认为和亲不过就是传统的羁縻说,“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之长策耳”。靳翠萍在《唐与吐谷浑和亲关系始末考》一文中指出:“和亲在唐与吐谷浑关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摘编自郑阳《唐诗中体现政治方面的民族融合》(1)依据材料一,概括杜甫等部分文人对唐朝和亲政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的缘由。(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在苏郁等部分文人眼中和亲政策存在的弊端。(6分)答案:(1)看法:确定和亲政策。缘由: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治者在血统渊源上与少数民族亲近,对少数民族有较深的了解;巩固边疆统治、缓和边疆冲突的须要。(2)弊端:导致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衍,威逼边疆安静;增加了中心政权的财政负担;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并不能真正消退彼此冲突。解析:(1)看法:依据材料一“绝域遥怀怒,和亲愿结欢。”“甥舅重亲地,君臣厚义乡。”“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等信息得出,杜甫等部分文人对唐朝和亲政策的看法是确定和亲政策。缘由:结合所学学问,可从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治者在血统渊源上与少数民族亲近,对少数民族有较深的了解;巩固边疆统治、缓和边疆冲突的须要等方面分析作答。(2)弊端:依据材料二“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得出,导致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衍,威逼边疆安静;依据材料二“计,建和亲之议,岁用絮缯酒食奉之,非惟解兵息民,亦欲渐而臣之,为羁縻之长策耳”得出,增加了中心政权的财政负担;有利于少数民族政权发展,并不能真正消退彼此冲突。17.(2024·广东揭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六世纪“正是近代社会真正的开端”。十六世纪初,全球化的进程起先加速。罗马天主教会操控的世界体系已被彻底粉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获得飞速发展。“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上帝已不再是合法的道德权威,君主才是最终的裁判者。”随着“国王”日渐强大并走向专制,罗马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力渐渐被剥夺,一统天下的基督教世界帝国观念日益受到世人的唾弃。从而,近代国家观念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近代国家的观念就是各国同等。很多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已经强固地建立起来,而王权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可以断言,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就谈不上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摘编自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概念演进考》材料二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渐渐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规则,构成了当代国际法。20世纪,尤其是1945年以来,很多具有不同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律背景的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它们进入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已经产生了,并将接着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它们对一些以欧洲为核心的概念和国际法原则、规则的效力提出挑战。由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变更,广阔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国际法还产生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发展法、环境爱护法、海洋法等。——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十六世纪“正是近代社会真正的开端”的表现,谈谈你对材料一最终一句话的理解。(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新发展,并分析这种新发展的意义。(8分)答案:(1)表现:全球化的进程起先加速;天主教的影响下降;国王的权威提升,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国家同等的观念得到发展。理解: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各国同等是国际法的基本观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须要国际法的调整。(2)新发展: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国际法主体增加;国际法的范围(领域和内容)扩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扩大。意义:国际法朝着更加公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国际社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解析:(1)表现:依据材料一“全球化的进程起先加速”可归纳出,全球化的进程起先加速;依据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操控的世界体系已被彻底粉碎”可归纳出,天主教的影响下降;依据材料一“上帝已不再是合法的道德权威,君主才是最终的裁判者”可归纳出,国王的权威提升,民族国家的形成;依据材料一“近代国家观念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近代国家的观念就是各国同等”可归纳出,近代国家同等的观念得到发展。理解:依据材料一“可以断言,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就谈不上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和所学学问可知,可从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各国同等是国际法的基本观念、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须要国际法的调整等角度进行分析。(2)新发展:依据材料二“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可归纳出,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依据材料二“广阔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可归纳出,国际法主体增加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扩大;依据材料二“很多具有不同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律背景的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可归纳出,国际法的范围(领域和内容)扩大。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学问可知,可从国际法朝着更加公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有利于国际社会进行更广泛的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18.(2024·辽宁大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羁縻政策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中心王朝的统治势力更加广泛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一是羁縻地区少数民族承认对中心政权的依附,接受中心的册封和定期入贡;二是中心政权承认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干脆参加其内政,各地方政权的官吏由本民族自行产生后,中心加以任免。总之,宋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对国家的统一与中心政权的巩固起了确定的作用。但羁縻政策的制定从根本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忽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使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况。——摘编自袁波澜、敏生兰、黄丽《唐、宋民族政策——羁縻问题之比较探讨》材料二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同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大事纪要》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起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爱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羁縻政策的突出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宋朝实行羁縻政策的主动作用。(8分)(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与宋代羁縻政策相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之处。(6分)答案:(1)突出特点:继承唐制(或继承历史传统);更加完善。主动作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为后世边疆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制定供应借鉴。(2)进步之处:坚持民族同等原则;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部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现代法律地位。解析:(1)突出特点:依据材料一“宋朝羁縻政策在继承唐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可知,继承唐制、更加完善。主动作用: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宋朝实行羁縻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依据材料一“对国家的统一与中心政权的巩固起了确定的作用。”可分析出,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为后世边疆治理和民族政策的制定供应借鉴。(2)进步之处:依据材料二“依据民族同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可知,坚持民族同等原则;依据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可分析出,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依据材料三“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起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可分析出,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属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具有现代法律地位。19.(2024·江苏徐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的外交观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时期1.建立新型外交关系——中国革命的基本诉求2.“独立自主”与“和平”——新中国外交的核心观念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的基石4.国际统一战线与划分“敌、我、友”——基本外交策略5.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战略划分6.斗争、和平与革命——冷战时代的困惑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调整外交战略2.重新推断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3.紧密协作改革开放的须要——重新诠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在多样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