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六次周测试题试卷:100分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4年年末全国总人口超过14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为1.6658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1.9%。回答1—2题。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困难,其主要表现是()A.由于实行安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削减,劳动力不足B.文化素养提高,生育率下降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峻D.民族众多,安排生育执行难度大2.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环境人口容量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安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2007年1月11日国家人口和安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探讨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限制在13.6亿;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3-4题。3.上图的四个点中,表示2033年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当前我国人口素养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养可以()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C.扩大耕地面积 D.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台湾很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盼龙宝宝,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因此台湾地区的诞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别的逆转改变。读台湾地区20102025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5-6题。据图可知,2010—2025年台湾地区的()A.人口诞生率较高 B.死亡率比诞生率高C.自然增长率较高 D.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6.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诞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A.2024年、2024年 B.2024年、2025年C.2026年、2025年 D.2024年、2024年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头人口流淌示意图,完成7-9题。7.下列四省区中,人口负担最轻的是()A.广东B.海南C.四川D.广西8.造成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淌的主要缘由是()①逆城市化的表现②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大城市高技术人才短缺④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9.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淌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灾难B.经济因素C.人口政策D.宗教信仰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0-11题。10.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凹凸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11.依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想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读闽南地区的聚落图,回答12~13题。城市等级体系从大到小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13.古雷的居民在寻求下列几组不同的服务时,合理的城市选择是()A.到东山购买鱼虾等副食品B.到漳州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C.到厦门看疑难重病,购买高档商品D.到泉州去上小学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14~15题。14.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A.小于E点地租B.等于E点地租C.大于F点地租D.等于F点地租15.从地租改变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A.住宅区B.农业用地C.交通用地D.工业区图1、图2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改变。读图回答16~17题。16.结合图1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改变是()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17.结合图2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改变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如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改变状况。读图完成18~19题。据图推想,2003~2013年该市()A.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削减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削减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19.该市建设用地的改变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加D.生物多样性增加随着城市化的推动,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改变。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20.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21.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削减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黑龙江省黑河市(50º15'N)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据此完成22-23题。22.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A.劳动力缺乏 B.浇灌水源缺乏C.热量不足 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23.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缘由是()A.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C.全球气候变暖 D.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四周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四周分布有粮食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完成24-25题。24.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种植小麦 B.b地种植花卉 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业25.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丰富 B.大牧场放牧业、雨热同期C.乳畜业、市场广袤 D.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曾著名全国,如今很多桑基鱼塘已成为建设用地,据此并结合所学学问,完成26-27题。26.珠江三角洲发展“桑基鱼塘”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千沟万壑,地表坎坷 B.冬暖夏凉,降水稀有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地势低平,水网密布27.桑基鱼塘被大量开发为建设用地的主要缘由是()A.鱼类价格低,生产效益下降B.全球气候变暖,不适合发展C.市场需求萎缩,利润大幅削减D.工业、城镇用地扩张,土地价格上升读图,回答28~30题。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29.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劳动力丰富③城市众多,市场广袤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3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内蒙古草原 B.珠江三角洲C.大城市四周 D.东北平原第II卷:综合题二、综合题(本题共2题,共40分。)3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各功能区中一般区占地面积最大。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试简述其理由。(8分)(2)甲处为化工厂,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6分)(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在西南部建设了新城,请阐述西南部适合建设新城的理由。(6分)32.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和“美国的农业区划图(丙)”,回答问题。(20分)(1)推断图乙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8分)(2)为了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结合我国牧区的发呈现状,图甲中我国内蒙古牧区应借鉴图乙牧区的哪些有效措施?(6分)(3)图丙中A地的农作物是________,B地的农作物是________,A、B、C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6分)第6次地理周考答案选择题答案(30题,共计60分)1-5CACBD6-10DACBB11-15AACCB16-20BDACD21-25DCBDA26-30DDBAC二.综合题答案(2小题,共计40分)31.(1)住宅(2分),①(2分),理由:近铁路和高速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每点2分,共4分)(2)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离城区(住宅区)较远,对城区的污染小。(每点2分,共6分)(3)(言之合理可给分)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