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唐彩艳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讲绪论内容提要了解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和学科属性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重点)了解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2中医学的概念和学科属性概念: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自然科学属性社会科学属性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3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与发展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阶段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5社会文化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医学实践基础哲学思想渗透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天文、地理、气象、植物学等自然科学迅猛发展医和提出“六气致病”学说扁鹊总结“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形成的条件精气学说整体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方法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6形成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整体观察法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经水》了解了某些脏器的心态和功能发现了脉、筋、系等形体结构其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脏》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7形成的标志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作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源泉以问答的形式编撰,成书于东汉,作者不详在同《内经》基础上发展了中医理论体系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建成书于东汉,作者张仲景提出了六经辨证的外感热病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的内伤杂病论治体系第一部临床专著,尊之为“医方之祖”成书于东汉,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创建了上、中、下三品的最早药物分类方法奠定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基础提出了“七情和合”的药物配合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魏晋隋唐时期承前启后时期,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8书名朝代作者成就《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中医学最早的百科全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宋金元时期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建树颇多时期,代表人物为“金元四大家”9姓名派别主要观点代表著作刘完素寒凉派倡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素问玄机原病式》张从正攻邪派主张“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儒门事亲》李东垣补土派倡脾胃论,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用温补脾胃法《脾胃论》朱丹溪滋阴派倡相火论,主张“阴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综合发展和深化发展阶段10命门学说明·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强调温补肾阳和滋补肾阴在养生康复和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明·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生之主,注重“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意义温病学说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明·吴又可《温设论》-创“戾气学说”清·叶天士《湿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清·薛生白《湿热病篇》-深化湿热病辨证论治清·王孟英《温热经纬》-发展了温病诊治温病四大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清·吴谦《医宗金鉴》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近代和现代11整理前人成果上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篇《中国医学大成》集古今中医学之大成上世纪70年代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基础》为中医理论系统化和规范化打下基础中西汇通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965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中医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12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着力推动中医学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3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14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功能的整体性15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足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病理变化的整体性
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协调统一,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形与神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防治的整体性“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从整体出发以治疗局部病变养生康复的整体性
形神共养,形神共调16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17春温夏热秋凉春弦夏洪秋毛冬寒冬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温阳气外泄汗孔开放汗多尿少秋冬凉阳气收藏汗孔闭塞汗少尿多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生气通天论》北方躁寒,体型壮实南方湿热,体型清瘦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8疾疟多秋春多温病夏多泄泻寒伤多冬夜甚满病挛痹内伤痈疡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情志致病养生防病,注重“调摄精神”“治病之要,首在治心”“以情制情”提倡“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辨证论治20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症21病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反映的是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胸痹、痢疾、消渴等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反映的是疾病的阶段性本质,时相性特征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空间性特征如肺痈分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如感冒分风寒型、风热型、风燥型等症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辨病、辨证的主要依据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病内含证内含症症状体征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诊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22辨证论治(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验证辨证正确与否)辨证辨证是以中医学理论对四诊(望、闻、问、切)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为何种证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点在辨证23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探求疾病发生的原因确定疾病之所在部位确定疾病的虚实寒热之性辨明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及转归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实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及方药,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24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短视频平台广告代理与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度电线产品研发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4年度保温系统施工进度报告合同
- 领养狗狗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船舶备件供应合同:备件种类、供应周期、费用及质量保证
- 加湿器购买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净利润增长对赌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碧桂园物业用房施工合同纠纷解决协议
- 指数期货交易合同三篇
- 2024年度专利许可合同:新型发明专利授权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设备润滑与管理》课件
- 2024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畜禽宰杀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初中德育工作总结:活动与创新
- 诚实课件教学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多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部分解析)
- 乡村振兴课件教学课件
- 劳动技能实操指导(劳动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第9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课件+视频)(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4.短视频后期制作- 剪辑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