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选择题1.如表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年份棉纺织业布机数(台)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缫丝业厂丝出口量(担)卷烟业资本额(万元)火柴业资本额(万元)电力业发电容量(千瓦)1912年2616196659157138361120131920年6675831677855168074629602A.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C.洋务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南京临时政府的扶持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A.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遭人唾弃 B.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中有旧 D.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3.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4.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5.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阴阳合历的民国纪年法取代了年号纪年法。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朝统治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否定了传统文化 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临时约法》()A.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7.据1918年1月《民国日报》报道,“近因各商号专销国货者日益加多,以致该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爱国等牌,更觉风行一时,销路骤增”,竟然“每日出货,供不敷求”了。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众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8.1922年梁启超曾对当时的社会风潮进行了评价,“大抵最流行的莫过于讲政治上、经济上这样主义那样主义,我替他起个名字,叫做西装的治国平天下大经纶;次流行的莫过于讲哲学上、文学上这种精神那种精神,我也替他起个名字,叫做西装的超凡入圣大本领。”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主流 B.多元思想的共同存在 C.思想文化界渐趋于理性化 D.批判西方文化成时尚9.报刊业的发展促进了政治思想、工商业、社会生活等信息的传播,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外纪闻》编译西方书报,宣扬“中体西用” B.《光明日报》刊文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 C.《申报》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D.《民报》推动了三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10.“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局,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这里的“朕”指的是()A.明成祖 B.雍正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11.政治动荡裂变的时局共和制度的渐进经济夹缝中长出幼苗民族工业的春天思想迷离彷徨的选择博大宽容的气象习俗抱残守缺的遗风移风易俗的时尚据表可知,中华民国初年社会生态整体特征表现为()A.锁国与开放 B.坎坷与进步 C.危亡与机遇 D.保守与激进12.在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 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示意图,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0分)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选择题1.如表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年份棉纺织业布机数(台)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缫丝业厂丝出口量(担)卷烟业资本额(万元)火柴业资本额(万元)电力业发电容量(千瓦)1912年2616196659157138361120131920年6675831677855168074629602A.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C.洋务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南京临时政府的扶持【答案】A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A.袁世凯的“尊孔复古”行为遭人唾弃 B.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中有旧 D.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成为近代中国文学主流【答案】C3.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答案】B4.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答案】C5.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阴阳合历的民国纪年法取代了年号纪年法。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朝统治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否定了传统文化 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答案】B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主张取法西方的兵器、声光化电之技,而后维新派又力主学习西方宪政之术,但都以失败告终。百日维新后,中国激进主义的政治变革发端。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临时约法》。该学者意在强调《临时约法》()A.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结果 C.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答案】B7.据1918年1月《民国日报》报道,“近因各商号专销国货者日益加多,以致该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爱国等牌,更觉风行一时,销路骤增”,竟然“每日出货,供不敷求”了。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众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D.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有所提高【答案】C8.1922年梁启超曾对当时的社会风潮进行了评价,“大抵最流行的莫过于讲政治上、经济上这样主义那样主义,我替他起个名字,叫做西装的治国平天下大经纶;次流行的莫过于讲哲学上、文学上这种精神那种精神,我也替他起个名字,叫做西装的超凡入圣大本领。”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主流 B.多元思想的共同存在 C.思想文化界渐趋于理性化 D.批判西方文化成时尚【答案】B9.报刊业的发展促进了政治思想、工商业、社会生活等信息的传播,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外纪闻》编译西方书报,宣扬“中体西用” B.《光明日报》刊文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 C.《申报》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D.《民报》推动了三民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答案】A10.“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局,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这里的“朕”指的是()A.明成祖 B.雍正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答案】D11.政治动荡裂变的时局共和制度的渐进经济夹缝中长出幼苗民族工业的春天思想迷离彷徨的选择博大宽容的气象习俗抱残守缺的遗风移风易俗的时尚据表可知,中华民国初年社会生态整体特征表现为()A.锁国与开放 B.坎坷与进步 C.危亡与机遇 D.保守与激进【答案】B12.在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虽然以年轻士绅、知识分子为基础的国民党和进步党获得了多数席位,但是实力最强的北洋派系和地方实力派却几乎没人参加选举。这一现象表明()A.国内政治格局与选举无关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C.选民素质制约了选举结果 D.文治传统影响深远【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示意图,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楚)(20分)参考答案:示例:论题: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论题明确、合理即可)。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动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2025年天津武清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8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交心理支持在肥胖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
- 皮肤科专家解析妊娠纹的成因与治疗手段
- 知识产权教育在商业世界的应用
- 2025年合成材料用催化剂项目建议书
- 承包快递业务合同书6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企业协同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现代办公楼的节能型供暖与制冷系统设计
- 大班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 数学课后服务辅导计划
- 2024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法知识点
-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XXXXX医院肾友会活动方案
- 隧道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
- 环境监理业务手册(word)
-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课件
- 知识图谱可视化-Neo4j(windows)
- 光伏电站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手册
- 水文流量测验
- 合作共赢商务合作PPT模板(基础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