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1页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2页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3页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4页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成语。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用法。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和优美句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古诗文的韵味,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苏轼的诗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难点

1.诗句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对古诗文意境的感悟与表达。

三、教学准备

1.课文原文PPT或多媒体课件。

2.相关生字卡片。

3.学生互动讨论的问题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展示西湖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色。

(2)提问学生对西湖的初步印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2.介绍作者背景,建立情感联系

(1)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和他在杭州任职期间的事迹。

(2)讲述苏轼对西湖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赞美西湖。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对诗歌的初步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生字学习、诗句理解等。

(2)强调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培养观察力

(1)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和结构。

(2)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特点,如形声字、多音字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新课呈现

1.课文朗读与语音指导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首先,老师会先给大家朗读一遍,注意听老师的语音语调。"水光潋滟晴方好”,这里的“潋滟"要读得轻快,好像湖面上的波光在跳动。接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空蒙"要读得低沉,表达出雨中远山的朦胧感。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感受诗中的意境。

2.生字学习与书写指导

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比如“潋滟”这个词,左边是水字旁,右边的“敛"字要注意笔顺,先写中间的竖,再写两边的点。“空蒙”中的“蒙"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冖”和“豕”,写的时候要注意结构均衡。每个同学都要在练习本上写几遍,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字形的美观。

3.词语理解与运用

(三)课文学习

1.逐句解析与意象理解

(1)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潋滟"二字的构造,让学生猜测其意义。接着展示湖面波光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感受。通过比较“潋滟”与“波光粼粼”,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准与生动。

(2)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展示雨后远山的朦胧景象,让学生讨论“空蒙"一词所传达的意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雨后的西湖边,感受远山的朦胧美,从而理解“空蒙”所蕴含的诗意。

2.诗句翻译与修辞手法

(1)翻译练习:让学生尝试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与情感。例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可以翻译为“阳光下的湖面波光闪烁,显得格外美丽”。

(2)修辞手法探讨:引导学生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的比喻手法。让学生讨论“淡妆”与“浓抹"分别代表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描绘西湖的美景。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给予点拨与总结。

(四)互动讨论

1.课文朗读与感悟分享

(1)学生分小组进行课文朗读,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

(2)朗读结束后,每组分享对课文的感悟,特别是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的理解。

2.生字生词学习与应用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轮流认读并书写。

(2)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用生字生词造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3.意象与修辞手法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潋滟"和“空蒙”等词的意象,讨论它们如何描绘西湖的美景。

(2)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的比喻手法,让学生尝试用现代汉语描述西湖的美。

4.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1)创设情境,如苏轼在西湖边欣赏美景,学生扮演苏轼,用现代汉语表达对西湖的感受。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展示后,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创意写作与作品展示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我眼中的西湖”为题,创作一段描写西湖的文字。

(2)选取几篇学生作品在班上进行朗读和赏析,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五)拓展延伸

1.创作比喻句活动

(1)活动目的:通过创作比喻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苏轼运用比喻的手法,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苏轼如何将西湖比作西施,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比喻的妙处。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然景物,如山、水、云等,尝试创作自己的比喻句。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把天空比作一块画布,那么云朵会是什么颜色的画笔?"

每组分享自己的比喻句,并进行简短的讨论,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教师点评,强调比喻的贴切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2.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1)活动目的: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生动地体验古诗文的意境,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2)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与西湖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情境模拟的背景。

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扇子、披风等,增加角色扮演的趣味性。

(3)活动过程: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西湖相关的主题,如“晴日的西湖”、“雨后的西湖"等。

每组根据主题创作一段小剧本,可以是苏轼游览西湖的情景,也可以是其他与西湖有关的故事。

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和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反馈。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和对古诗文意境的把握。

(六)课堂小结

1.课文回顾与要点梳理

(1)课文原文回顾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首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的原文,注意感受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生字生词巩固

我们来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和生词。比如“潋滟”这个词,它形容的是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我们可以用它来描述阳光下湖面的美景。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类似的词汇吗?

2.古诗文鉴赏与情感体验

(1)意境美的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诗人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形容西湖的景色,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有它独特的美。同学们,你们能体会到这种美吗?

(2)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在这首诗中,苏轼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各自的美。这种比喻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对西湖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

(3)情感体验的分享

同学们,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被西湖的美景所打动?有没有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希望大家能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收集关于西湖的其他诗文,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课文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关键词:西湖、晴雨、比喻、意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