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第1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第2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第3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第4页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古诗正是在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二、作者介绍1.学生介绍作者文天祥。2.课件出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三、译诗解说内容回顾我们平常是怎么学习诗歌的?——字音、节奏、停顿、疏通、主旨。1.自由出声朗读诗歌一遍,解决字音。2.请一生范读,注意节奏。3.学生齐读诗歌。通过朗读我相信大家对诗歌已有了初步了解,

接下来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学诗的方法。第一步:译诗解说内容。1.先看首联:逐字解释“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之后请一学生翻译首联。2.接下来的难度稍微大了一点,老师要求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首联的内容。(课件展示)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3.结合课下注解,分小组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试着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①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②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③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师生总结“译诗解说内容”的操作要点:释字扩展

解说诗意尽量押韵四、吟诵传情达意通过翻译解说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第二步:吟诵传情达意,来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1.齐读首联,然后思考:首联写了哪两件事?明确: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板书)2.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明确并小结:“辛苦”、“寥落”。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指导朗读首联,应该怎样读?——凄楚3.颔联用哪两个意象来进行抒情?(明确:“柳絮”、“浮萍”。)什么是柳絮?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柳絮种子上面像棉絮样的一团团白色绒毛,在空中飘浮,随风飞散。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就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4.有一句诗说:“漂泊浮萍本无根”。文天祥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漂浮不定的浮萍呢?明确并小结:因为文天祥被俘之后,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国破家亡、无所依托的悲哀。(板书)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语调低沉,语速要慢。)5.颈联中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惶恐滩、零丁洋。)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说惶恐”、“叹零丁”里面的“惶恐”和“零丁”也是指地名吗?那还指什么?明确: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被押解到零丁洋。“说惶恐”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叹零丁”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板书)小结: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6.虽然国家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但面对敌人的逼迫,文天祥宁死也不屈服,报定了必死的决心。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尾联!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报国精神,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血性精神。(板书)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由悲愤转为慷慨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奔放。——齐读)小结:人固有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爱国的丹心将永垂史册!这慷慨激昂的两句诗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绝唱。7.归纳总结:怎样用“吟诵传情达意”呢?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深刻理解作品酝酿情感

把握节奏。听朗读录音,用心聆听诗人的爱国心曲。五、评说深入赏析这首诗不仅具有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用评说深入赏析。看示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2.浏览一遍,思考:这些诗句的赏析是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诗意解析

情感体会字词品味

修辞手法。3.任选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其中一联。六、抒情表达感受1.《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当然也包括我!

读“惶恐滩头说惶恐”,我读出了你对祖国的忧叹;读“零丁洋里叹零丁”,我读出了你的无奈孤苦。爱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你以死殉国是对民族气节的最好诠释!你的人格和诗篇,真是惊天地,泣鬼神!课后请同学们用真挚的情感抒写出你读完此诗后的感受。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新的学诗方法3.部分学生诵读展示。4.在情感上,我们受到了文天祥爱国情操的陶冶,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搜集整理。七、课堂总结:同学们,《过零丁洋》这首诗的语言和情感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回味经典,全体吟诵,结束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和这节课。板书设计过零丁洋文天祥回顾一生──凄苦国破家亡──沉痛时局艰难──悲愤舍生取义,以死明志──慷慨激昂《过零丁洋》说课稿《过零丁洋》是北师大版出版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慷慨正气”。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前后联系及所处的地位《过零丁洋》是中国历史中壮怀激烈的诗篇。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这首诗将自己的家国恨、哀怨情展现到了极致。后来元军逼他招降南宋海上抗元的部队,他出示此诗以明志节。整首诗惊风泣雨,感天地泣鬼神,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的不竭源泉。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歌的教学要求,结合授课学生实际情况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我认为教学诗歌,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意境,其次通过研读、赏析,领悟诗作的精妙,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所以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原则并结合教材,我确定本诗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因此,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与知识能力情感水平,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燃烧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时老师要善于点拨,打通筋脉,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发言,让学生在努力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自信心正在增进,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他们的思维活跃,表现也非常自信。他们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但他们只有十三四岁,由于知识经验的缺陷,由于学历和阅历的有限,往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还相当有限,分析解决问题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这就决定了我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其实际能力,力求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课堂的实效性。三:教法学法构想。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领先、分组讨论法、知识迁移法),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1.情境创设法。教师以“岳母刺字”的典故创设情境,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入新课,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朗读领先、带动全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学生可以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这种自然的领悟胜过老师分析讲解。于是我将通过学生试读,听名家的范读,学生集体的诵读,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诗句的精妙、意蕴的幽深,为深入赏析创设情境氛围。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3.分组讨论法。在教学中将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由此引导他们在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情感时积极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富于挑战性的个性品质和思维品质。四: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以“岳母刺字”的典故创设情境,通过简洁的语言引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二)分析研读:《过零丁洋》1.学生阅读作者简介与背景知识、并作介绍,教师补充。2.诵读感知:(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试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整堂课以自读、齐读、录音范读、集体展示为形式朗读,把握诗歌的情感。3.译诗解说内容:师生共同翻译首联后,小组合作后三联,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4.吟诵传情达意:以问题导读,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5.评说深入赏析: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诗句赏析为例,总结赏析诗句的突破口,之后任选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其中一联。6.抒情表达感受: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用真挚的情感抒写出你读完此诗后的感受。教师示范,学生练习。7.学生诵读展示。(三)、能力迁移:让学生搜集整理中国历史上具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以及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过零丁洋》这首诗的语言和情感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