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2.《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2.《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2.《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2.《红烛》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捣破(dǎo)脂膏(zhīgāo)慰藉(jiè)耕耘(gēngyún)例:红烛啊!(字韵饱满,饱含深情,适当拖音)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短促)烧吧!烧吧!(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烧破世人的梦,(排比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拖音)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1)红烛的颜色——红色(2)红烛的状态——燃烧(发光)烧吧!烧吧!(3)红烛的情感——流泪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4)红烛的精神——奉献3.这些特点有无象征意义?如果有,是什么?明确:(1)红色是红烛的颜色。诗人将红烛之“红”和诗人红心之“红”进行类比,是(2)燃烧(发光)是红烛的状态。从诗歌语言来看,红烛燃烧着“躯体”,点着自己的“灵魂”,带给别人光明,结果让自己“烧腊成灰”。“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碎他们的监狱!”这个句人的血”隐喻民众没有血性,麻木不仁。诗人要“烧破”诗歌第6节诗句“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的不稳时,才着急的流泪”。“何苦”表达诗人当时内心的矛盾、痛苦、挣扎;“残风”(4)“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红烛的精神。即便世人不醒,“监狱”还在,“残风”揭示了红烛的精神本质,即在黑暗的社会里,红烛即便在黑暗之中1.结合屏显内容,请说出本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屏显:1923年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国内各军阀势力横行,军阀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