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_第1页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_第2页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_第3页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_第4页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颗粒药物制剂崩解或释放胃肠道肝溶解胆汁粪便吸收途径:胃肠,舌下,直肠,眼,鼻粘膜,肺泡,皮肤等。作用部位生物效应代谢产物排泄中央室(血液)游离型蛋白结合型重吸收代谢(灭活,活化)(尿、胆汁等)(肾小管、肝肠循环)分布外周室(组织)组织储存体外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生物膜:细胞外表质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的总称。(一)被动转运特点:(1)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2)速度与膜两侧浓差成正比(3)不消耗ATP(4)无载体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简单扩散指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膜脂质而通过细胞膜。⑴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越大越容易通过。⑵大多数药物的转运属于简单扩散。

R=D,A(C1-C2)/XD,:扩散常数,R:扩散速率,A:膜面积,(C1-C2):浓度梯度,X:膜厚度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弱酸性药物HA[H+]+[A-]Ka=[H+][A-]/[HA]

pKa=pH+[HA]/[A-]当[HA]=[A-]时,pKa=pHpKa:是药物解离50%时,体液的pH值。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弱碱性药物BH+H++BKa=[H+][B]/[BH+]pKa=pH+log[BH+]/[B]当[BH+]=[B]时,pKa=pHpKa:是药物解离50%时,体液的pH值。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滤过(过滤)又称水溶扩散,是水溶性的药物,借助流体静压和渗透压转运到低压侧的过程。(1)分子量<100(2)直径<膜孔(3)极性分子、O2、CO2等气体可通过(4)甘油难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特点:(1)需要载体,既通透酶(permease)(2)不需要ATP(3)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4)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现象例:葡萄糖红细胞,胆碱神经末梢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主动转运又称逆流转运。特点:(1)需载体(2)消耗ATP(3)由低浓度或低电位侧向高浓度或高电位侧转运(4)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现象例:Na+-k+-ATP酶,Ca2+-Mg2+-ATP酶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三)膜动转运(cytosis)指大分子转运伴随膜运动。1、胞饮(pinocytosis):

又称吞饮或入胞,指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内陷形成吞噬小胞,进入细胞内。2、胞吐(exocytosis):

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指液态大分子,可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例:胞饮:垂体后叶素粉剂经鼻粘膜吸收胞吐:腺体分泌,递质释放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一)药物的吸收吸收: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消化道吸收(1)主要为被动吸收(2)分子量越小,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3)非解离型,比解离型易吸收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理由:(1)有绒毛,吸收面积大(2)蠕动快(3)血流量大(4)pH范围广(4.8-8.2)(5)除简单扩散外,还有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注射部位的吸收(1)主要沿CT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2)常以简单扩散或滤过方式吸收(3)肌注比皮下注射吸收快(4)水溶液吸收快,油剂和混悬剂吸收慢(5)休克时,宜静脉给药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呼吸道吸收(1)脂溶性小分子、挥发性药物或气体可从肺胞吸收(2)3-10μm颗粒可达细支气管,<2μm可进入肺胞,粒径过大可停留在支气管,粒径过小可随气体排出4,皮肤和粘膜吸收皮肤吸收能力差,粘膜比皮肤吸收能力强。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影响吸收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1)水和脂肪都不溶的药难吸收(2)硫酸钡不吸收,氯化钡易吸收2,首关效应有的药物口服后,经肠粘膜和肝代谢,使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叫首关效应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吸收环境(1)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①推进性蠕动过快影响吸收。②适宜的蠕动有利于药物与肠壁接触,利于吸收。(2)胃肠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①内容物过多,影响药物与肠壁接触不利吸收。②油及脂肪可促进脂溶性药物吸收。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三,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分布:指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各个组织器官的过程。影响因素:1,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形式的药物①不能跨膜转运;②不能被代谢或排泄;③暂时储存在血液中,无生物活性所以,结合率高,消除慢,维持时间长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局部器官血流量药物可迅速分布到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达到平衡。肝、肾、脑、心血流量顺次减小。重分布:药物首先分布到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然后再向分布容积大的组织转移,称为重分布。例:硫喷妥钠脑脂肪分布分布效应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组织的亲和力

药物在与其亲和力高的组织分布较多。例:①碘甲状腺②钙骨骼③汞、砷肝、肾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细胞内pH7.0,细胞外pH7.4∴

弱酸性药易自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口服NaHCO3可使血液及尿液碱化,促进弱酸性药物(如巴比妥类药物)由组织向血液和尿液转运,促进排出,解救中毒。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5,体内屏障

血脑屏障:是位于血-脑,血-脑脊液,脑脊液-脑三者之间的屏障,它可限制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①毛细血管内皮间的紧密联结②基底膜外有星形胶质细胞覆盖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血脑屏障示意图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脉络丛血管系统软脑膜硬脑膜脑室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胎盘屏障胎盘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起屏障的作用。通透性与普通的生物膜无明显差别一般药物均可进入,脂溶性高易通过因有时间延搁,使药物进入的较少易通过胎盘且对胎儿有毒的药物,孕妇禁用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四、药物的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1)第一相:氧化、还原、水解。(2)第二相(结合反应):与内源性结合剂(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结合,或乙酰化、甲基化结合。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的目的1,使药理活性改变:灭活: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物。活化: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化为有活性或活性较高的代谢物。2,使脂溶性药物转化成极性大或解离型,水溶性增加,利于经肾排出。药物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促使药物排出体外。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肝微粒体酶系

是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上,可催化药物等外来性物质的代谢,主要的氧化酶系是细胞色素P-450。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肝微粒体酶系氧化药物的过程图如下:P-450-Fe2+药物O2P-450-Fe2+药物O2P-450-Fe3+药物O2P-450-Fe3+药物P-450-Fe3+P-450-Fe3+P-450-Fe3+P-450-Fe2+e2-b5ob5rFpbrFpboNADHNAD药物药物O22-H2O药物哦哦药物药物e2-e2-FparFpaoNADPHNADP+①②③④⑤O2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药物对肝微粒体酶系的影响(1)酶的诱导指某些药物可使肝药酶合成加速或降解减慢。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甲丙氨脂、苯妥英钠、利福平等。意义:可加速自身代谢和其他药物代谢。如:①苯巴比妥可加速双香豆素代谢

②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胆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酶的抑制

指某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如: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意义:可减慢自身代谢和其他药物代谢。如:氯霉素可减慢苯妥英钠的代谢。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苯巴比妥加速双香豆素代谢苯巴比妥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氯霉素抑制肝药酶氯霉素苯妥英钠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五,药物的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一)肾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1,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毛细血管膜孔较大,滤过压高,除结合型药物一般都能滤过。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1)弱酸或弱碱性药物,在肾小管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重吸收。碱化尿液促进弱酸性药排出。(2)有些弱酸或弱碱性药物,以不同的非特异性载体从近曲小管分泌排泄。该载体特异性不高,两个弱酸(或弱碱性)药物,经同一载体分泌时,可发生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和青霉素。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二)胆汁排泄1,许多药物经肝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随粪便排出。有些药物可在肠腔重吸收,重新回到肝,形成肝肠循环。2,有肝肠循环的药物(洋地黄)作用时间延长,中毒时可采用洗胃,导泻等方法,促进排泄。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三)乳汁排泄乳汁偏酸,有利于弱碱的排出。有乳汁排泄的药物,应考虑对乳儿的影响(四)其他1,肠液,唾液,泪液和汗液2,呼吸道可排出挥发性药物和气体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二节药动学基本概念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时效关系及时效曲线血药浓度时间起效高峰高峰时间吸收、分布过程最低有效浓度代谢、排泄过程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药物效应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三,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程度的一种量度。

AUCpo/Dpo

AUCiv/DivAUCt/Dt

AUCr/Dr×100%绝对生物利用度=×100%相对生物利用度=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四,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Vd):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描述药物分布的情况,表示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范围广不广。

Vd

越大,血药浓度越低;

Vd

越小,血药浓度越高。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五,速率过程和有关参数

一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dC/dt=-kC,积分后得Ct=C0e-kt,取自然对数得㏑Ct-㏑C0=-kt,转为常用对数后logC0-logCt=kt/2.303当Ct=½

C0时,则

t½=0.693/KK:消除速率常数,C:血药浓度,t½:消除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消除曲线和血浆半衰期血浆消除半衰期(t½):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次用药后,大约经过4~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消除达97%——基本消除;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经过4~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蓄积量达给药量的97%。血浆半衰期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零级动力学单位时间内消除等量的药物,也称恒量消除。消除量与血药浓度无关,是体内药量过大,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所致。

dC/dt=-k0

t½=C0/2k0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3,非线性动力学以主动转运(胺泵)或以易化扩散(葡萄糖,甲氨蝶呤通透酶)方式转运的药物或降解受酶活力限制的药物呈饱和现象,过程复杂低浓度时,呈一级动力学消除,高浓度时呈零级动力学消除。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4,清除率

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表观分布容积的部分,即每分钟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量被清除。肾清除率(CLr)和肝清除率(CLh)

CL=CLr+CLh+其它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六,房室模型假设人体分为若干个房室,药物进入机体后便分布在这些房室中。常用的有一室和二室模型。1,一室模型是认为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均匀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器官中,达到动态平衡。2,二室模型是认为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