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2教学资源包(名师同步导学专题四第一课时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列强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扼杀,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自由贸易主义政策D.国家资本主义政策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因此选B项。答案:B2.下列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实施背景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苏维埃政权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B.其实质是采取军事非常手段,按军事主义原则调节国家的生产和分配C.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每年以赋税的形式将一部分余粮交给国家解析:此题考查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因此选D项。答案:D3.在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中,属于农业政策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主要消费品的配给制度C.农民每年以赋税的形式将一部分余粮交给国家D.农业收归国有,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生产解析:A、B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属于粮食税制,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答案:C4.1921年5月26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又说:“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一个农民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这说明,列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A.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B.重视发展生产力C.依靠工人阶级D.维护农民的利益解析:发展大工业就是要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即要求发展生产力,材料中没有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故A项不选。C、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5.“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行()A.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B.是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C.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D.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意义。由题中观点可知,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同农民相结合,巩固了工农联盟,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题中观点所指的意义。答案:C6.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苏联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受到农民的欢迎,是因为()A.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发展了资本主义C.巩固了工农联盟D.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农民的欢迎表明其符合农民的利益,因此选D项。A项的观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新经济政策意义之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但不是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C项不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B项也不选。答案:D7.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苏俄的生产力水平B.没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政府没能直接控制商业D.没有看到共产党人还没学会经商解析:商品货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列宁没能正视苏俄当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现实,所以有此观点。故选A项。答案:A8.列宁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干蠢事,就是自杀。”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苏俄已经具备消灭商品经济的条件C.苏俄要创造条件消灭商品生产D.商品生产在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仍要发挥其重要作用解析:题中观点说明列宁主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A项不符合题意,列宁只是把发展商品生产看做解决困难的权宜之计。B、C两项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存在,也不正确。D项准确地表明了题中的观点。答案:D9.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列宁先是提出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后又进一步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列宁这一主张的变化说明()A.认识到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客观性B.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消灭自由贸易C.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已被消灭D.国家组织的商品交换要占主导地位解析:解题时应审清“直接控制”到“国家调节”的变化,说明由否定商品生产到肯定商品经济的作用的变化,因此A项的观点是题意所指。B、C两项的观点是否定商品生产,不符合题意;D项主张国家组织的商品交换占主导地位则不是列宁的观点。答案:A10.1921年10月,列宁号召共产党员要“学会经商”,学习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关系,学会做经济工作。这表明()A.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作用的认识有了进步B.列宁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作用有了完全正确的认识C.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认识没有改变D.列宁为建设社会主义作长久之策解析:列宁曾一度设想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有关构想来改造俄国,想消灭私有财产和商品经济,结果在现实生活中重重碰壁。在这种情况下,列宁以务实创新的精神,结合俄国的具体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但是,他认为商品经济仅仅是权宜之计。所以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从1919年开始,苏俄推行以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等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引发了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和骚乱。1921年3月,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开设小型工业企业等,很快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欢迎。材料二: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欢迎?(2)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哪些启示?答案:(1)①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自由贸易,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顺应了农民的要求,从而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③新经济政策使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2)①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②要处理好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12.(2012·泉州模拟)1921年内战结束后,国内经济破坏严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经济的迅速恢复,不再为农民所接受。为巩固工农联盟,发展工农业生产,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建议,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新经济政策的出台有何意义?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每年以赋税的形式将一部分余粮交给国家;增产不增税,并对贫困户和因灾减产的农户减税或免税,可到市场自由买卖。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保证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苏维埃政府把一些企业租给国内外资本家或私人经营。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遵守苏维埃的法令,按期缴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后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新经济政策的意义:①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恢复了国民经济。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列宁提出采取间接迂回的或“改良主义”的方法,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专题四第二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下列属于其理论成果的是()A.指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B.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再存在商品生产C.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切领域都要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D.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运用计划代替价值规律解析: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存在商品生产,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斯大林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故B项错误;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只在个人消费品领域中起调节作用,故C项说法错误;斯大林主张国有企业要按价值规律的要求来确定价格,进行经济核算,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A2.斯大林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①是剩余价值规律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③是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殖的规律④其内容是通过扩大和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认识,②说法错误。①③④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价值规律,符合题意。答案:C3.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A.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是暂时的B.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C.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存在差别D.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解析:A、C、D项三种说法都不属于斯大林的观点,故不符合题意。答案:B4.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C.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D.农业和工业解析:斯大林所说的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是指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故应选C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5.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口号的出现,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B.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高涨C.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差距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不成熟解析:A、B、D项都是现象,不是本质,要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是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表现,不符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选C项。答案:C6.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的表述,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容易造成的误区是()A.把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等同起来B.人们往往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未能全面正确地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C.与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混同D.陷入唯意志论的表现解析:由于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述时,对于“整个社会的需要”没有界定清楚,故在实践中容易陷入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片面强调积累,因此应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7.“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这是苏联社会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A.没有看到苏维埃社会无所不能B.没有认识到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服从于国家的经济计划C.认识到无产阶级国家要摆脱价值规律的影响D.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解析:题中观点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其错误在于没有认清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是其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D项正确。答案:D8.下列观点属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认识的是()A.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B.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C.无论什么条件下的商品生产都会导致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没有界限解析:B、C、D三项都不符合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A项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原因的认识。答案:A9.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这就是高级赢利形式。斯大林的高级赢利观意在说明()A.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使高级赢利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使经济失去活力C.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不符合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D.国民经济的计划化会消灭生产赢利的原则解析:高级赢利观意在说明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优越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否定了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优越性,不符合题中之意。答案:A10.下列关于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科学地认识到计划的作用B.科学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C.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D.国民经济的计划可以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解析: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关系的认识体现出他对计划的认识的局限性,A、B、D三项均不正确,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11.(2012·广东月考)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还存在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上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生产,自然也不存在价值规律;二是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但苏维埃国家是无所不能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服从于苏维埃国家的经济计划。(1)指出上述两种观点的错误。(2)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怎样对待价值规律?解析: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社会上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价值规律为背景,考查斯大林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回答两种观点错误之处,首先要把握材料中有哪些观点,然后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本题材料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否认价值规律的存在,二是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斯大林承认价值规律的存在,但又认为社会主义生产领域价值规律不是调节者,社会主义生产是由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调节的。答案:(1)第一种观点否认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存在,因而也就否认了价值规律的存在。第二种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唯意志论的表现。(2)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②价值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必须按价值规律办事。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价值规律,根据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价值规律,为经济发展服务。12.(2012·浙江检测)2010年5月6日,人民网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各国共产党人都在探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1)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争论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有哪些基本观点?(2)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斯大林与列宁的观点有何不同?答案:(1)在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争论中,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观点有:一是在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以后,就应当消除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二是商品生产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将社会引导到资本主义。(2)斯大林与列宁一样,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不再存在商品生产,后来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他进一步指出,保持商品生产、发展商品交换,是使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专题四第三课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一、单项选择题1.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是()A.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全国一盘棋,统筹国家各项建设D.团结一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通过全面学习斯大林的思想,其主要的缺陷是忽视了各方面的利益,现在我们要“以苏为鉴”,要值得借鉴,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这也成了《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答案:B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下列属于积极因素的是()①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②中间力量是可以争取的力量③反动势力必须消灭④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本题考查识记型内容,③明显不是,是错误的。答案:C3.关于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指出()A.农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B.必须优先发展粮食的生产C.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D.要按照重轻农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解析:关于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由此可见,A、B、D说法错误,选C。答案:C4.“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毛泽东这段话的意思是()A.必须要造出原子弹,哪怕降低军费开支B.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D.要优先发展国防解析:本题考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段话表明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要加强国防建设,必须首先加强经济建设。答案:C5.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论述了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它们是()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B.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D.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解析:审题很关键,题目强调的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三大比例关系。答案:A6.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解析: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以苏联的经验为借鉴,总结了中国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C、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B7.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其论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其中,涉及经济关系方面内容的是()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④属于政治关系,其他都涉及经济关系。答案:A8.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表现在()①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②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结合④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的意义,《论十大关系》是以苏为鉴、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经验而进行的理论探索,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四种观点都表明了其意义,故选D项。答案:D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这给我们的启迪是()A.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C.对待外国经验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做到扬长避短D.每个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解析:毛泽东的论断中表明每个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给我们的启迪是要善于学习不同民族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故应选C项。A项未体现;B项是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的重要内容,不符合题意;D项重复题干,也不应选。答案:C10.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对毛泽东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①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②要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下,扩大地方的权力③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④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问题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④说法欠妥,应排除,其他题肢较易选取。答案:B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在管理体制上,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二:2011年元旦假期已过,但国内一些城市“房产税1月1日试点”的传闻并未如期兑现。据媒体披露,造成房产税“难产”的重要原因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税制理念上存在分歧。具体而言,地方政府试图“修旧”,即在1986年《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将征税对象扩大至个人的非营业用房产,如此便可绕过复杂的立法程序;中央政府则主张“立新”,即通过整合现行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来推出新税种“房地产税”,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1)为什么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答案:(1)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力争调动两个积极性。(2)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强调要顾全大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地方的利益。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12.《论十大关系》,既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经济关系有五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业与农业这两个产业的关系。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这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的建设道路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这篇讲话中首先阐述的关系。(1)毛泽东同志是如何阐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关系的?(2)上述阐述对我国当今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毛泽东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也就无法发展重工业。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2)①毛泽东对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发展。②毛泽东强调要发展重工业,如今我们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毛泽东强调不能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我们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作为基础的基础。专题四第四课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一、单项选择题1.今天经济生活中的国有经济的前身是()①没收的官僚资本②改造后的个体手工业③改造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改造后的个体农业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和壮大了我国的全民所有制经济。答案:B2.下列观点属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的是()①应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②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前提③主张应限制价值规律发挥作用④某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毛泽东主张在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因此,③的观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其他观点都属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可入选。答案:B3.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范围的问题上,毛泽东对斯大林认识的发展表现在,毛泽东认为()A.全部生产资料是商品 B.有些生产资料是商品C.全部生活资料是商品 D.有些生活资料是商品解析: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范围,毛泽东提出了某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论断,突破了斯大林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只有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认识。答案:B4.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毛泽东的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是()①1958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出现了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要限制乃至消灭商品生产的主张②人民公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了③斯大林模式暴露了局限性④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封锁制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解析:①②是其背景,③④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A5.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刮起的“共产风”实际上是在扼制、消灭商品经济。毛泽东对此认为()A.要限制乃至消灭商品生产B.商品经济只能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C.人民公社不能发展商品生产D.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解析:毛泽东比较准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指出社会主义国家还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由此可见D项正确。答案:D6.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有()①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②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③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④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②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已成为历史,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了。答案:C7.毛泽东说:“斯大林这里说,价值规律在苏联‘不能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在这方面起作用的是根据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而制定的国民经济计划。这说得很对。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在我国,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计划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这表明毛泽东对价值规律作用的认识()A.主张运用价值规律管理经济,进行经济核算B.主张限制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C.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决定性调节作用D.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解析:A、B两项未体现;D项有一定迷惑性,这是斯大林的观点,解题时要仔细审题。答案:C8.毛泽东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这一论述强调()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B.价值规律是调节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C.价值规律是用以管理经济和经济核算的重要手段D.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作用能够得到有效限制解析:此题考查毛泽东对价值规律的观点。关于价值规律,毛泽东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也强调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即管理经济,A、B、D三项的表述是错误的。答案:C9.“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提出,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________的作用()A.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D.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解析:此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观点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答案: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科普活动的开展与组织计划
- 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计划
- 跨部门合作在保安工作中的必要性计划
- 2024-2025学年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重庆市涪陵区第九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二次根式》练习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重组卷(统编版)-A4
- 《重阳主题班会》课件
- 《计价复习要点》课件
- 实习报告范文大全
- 学校创新实践报告范文
- 2025年临汾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技巧
- 甲醇-水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
- 支模拉杆拆除及封堵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教师考勤管理制度方案
- 临床护理带教沟通技巧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含测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3 第2课时 销售问题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
- 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解读
- 第一课: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课件
- 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第4章《代谢与平衡》单元练习(原卷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