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内容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学时学习目标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学习重难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1学时》导学案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朗读课文三遍,注意下列字词给加点字注音。树栖()鸦宫阙()不胜()寒低绮()户婵()娟天涯()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把酒问青天:乘风归去:不胜寒:何事在人间:天涯海角:(二)填空3、王建,字,代诗人。4、,字子瞻,号,(朝代)文学家。“子由”是其弟,他们的父亲是,父子三人合称“”。5、,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一诗成名。(三)思考:本课中共出现了几种诗词形式?每篇作品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四)质疑:诵读课文,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疑为学之始:做学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二、课堂探究:(一)交流预习(分工合作,小组展示)(二)整体把握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最后一句句末用的是问号,你认为用句号好不好?为什么?2、通过阅读《水调歌头》一词,你是否认为苏轼陷入了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为什么?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三)精点探究1、《十五夜望月》中的一个“落”字尽显诗家炼字功夫,堪称全诗诗眼。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理解?(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加以赏析)2、联系全词写作背景,说说你对“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理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3、为什么说“思念是圆的”?(四)你来赏析请找出三首诗词中你最喜欢的字词或句子,用正楷字写下来并作赏析。原文:赏析:三、达标检测:(一)默写积累1、,不知秋思落谁家?2、但愿人长久,。3、思念亲人的人//谁能把月饼咽下?4、请写出本课以外的咏月诗词名句(连续的两句):,(二)课文阅读再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问题。1、词前小序往往交待写作缘起,暗示写作目的,请问《水调歌头》词前小序中的“兼怀子由”,这个“兼”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依据课文,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欢饮达旦(早晨)B、高处不胜寒(承受)C、但愿人长久(但是,表转折)D、千里共婵娟(即嫦娥,借指月光)3、看全词,上片问天:“”,下片问月:“,”。作者问天,问月,实际是问“人生”,结果大诗人探得的人生哲理是“,,”虽然月圆人难“圆”,但是豁达的诗人还是祝愿道:“,”。(三)拓展延伸课外收集、摘抄咏月的古诗词名句,小组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大家比比看:哪一组做得最好!)学习反思: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际遇及写作背景,有助你更好理解作品内涵)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作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艾青,现代诗人,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他想到了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诗人写了这首诗。(二)王美春::《美的永恒——漫话古代咏月诗》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自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的另一首《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着墨,描绘出了一幅妻子儿女月下思亲图,从而,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此诗堪称望月怀远之代表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月在中天,遍地洒满清辉,于是,诗人们生发出奇想,托明月将自己的思亲之情捎给远方的爱人或友人:“春风难期信,托情明月光”(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有首《绝句》:“美人揽明月,盈手以瑶华。欲赠离居者,徘徊秋汉斜。”此诗写美人用手揽起月光想赠给客居异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赠送,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胆,与唐代诗人李冶的诗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明月夜留别》)有异曲同工之妙。月夜,诗人们遥望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以此为题吟诗遣兴。嫦娥,也作姮娥、恒娥,系神话故事中后羿之妻。后羿从西王母处取得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奔上月宫。在众多吟咏嫦娥的诗中,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是一首耐人咀嚼的佳作: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写嫦娥独处月宫,孤寂凄凉,长夜不寐,她应悔恨当初不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古今学者大都认为此诗有寓意,至于有何寓意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思人,或以为是悼亡,或以为是借嫦娥抒孤高不遇之感,等等。笔者以为,对此诗有何寓意,解诗者大可不必像科学家那般论证坐实,还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不是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写嫦娥悔恨的还有李商隐的“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垣娥应断肠”(《月夕》),宋代诗人晏殊的“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等。明代边贡的《嫦娥》也写得很出色: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此诗由望月联想到嫦娥在月宫的孤寂,进而将天上与人间联系起来,突出嫦娥与人间两相忆这一中心,欲露还藏.似淡实美。月出月落,月圆月缺,这一自然景象的奥秘何在?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废寝忘食地探索之,试图找到科学的答案,诗人们则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咏之问之。李白的《把酒问月》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题下有诗人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系诗人应老友贾淳之请所作。全诗紧扣一个“月”字,突出“把酒问月”的主旨,共有四问:明月几时有?月,夜晚由于东海,白日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中结构性团建的策划和实施案例分析
- 丽水2025年浙江丽水缙云县教育部门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残联工作计划书
- 一年级国学教学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帮工服务与乡村振兴合同
- 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
- 2025年度建筑劳务合同解除与工人安置协议
- 东莞2025年广东省沙田公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第1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2025年度企业内部转正考核合同范本
- 交通运输招投标居间协议
- DLT 593-201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
- 管理统计学课件
- 202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
- 假性动脉瘤护理
- 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装置技术规格书
- 2024年体育竞技:运动员与俱乐部保密协议
-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初中作文课件教学课件
- 军队文职(会计学)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